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6篇汇编.pdf
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6篇汇编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阶段:水平二教学对象:三、四年级一、教学指导思想: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自主体验,愉快合作的学习气氛;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三、学情分析:(水平二)三、四年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同学间开始进行个人简单交往,自我意识有所发展,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男女生出现生理差异,女生上肢力量较差,会出现传球不到位的情况。篮球教学在中年级已经在游戏中出现,三、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原地运球,有个别学生篮球技术较好,但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正确的双手传接球。四、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技能目标:使95%以上学生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篮球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六、教法与学法:教法:1.启发教学法。2.讲解法。3.示范法。4.游戏法。5.视频教学法。学法:1.练习法。2.展示法。3.游戏法。4.评价法。七、教学过程:单元教学计划课次目标学习内容重难点一通过多种方式的传球,让学生知道传球的目的性,初步感知双手胸前传球的“握球、伸臂”的基本动作1、直线运球2、各种方式的传球掌握传球时的手型和伸臂动作二学生能够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基本完成传球时翻腕、拨指动作,做到动作连贯、手脚协调。1、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2、游戏:七龙戏珠1、准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2、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三传球的准确性,能够把球传到同伴胸口的位置。1、不同方向的传球2、传球接力1、传球的准确性2、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四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初步掌握击地传球的动作要领。1、复习原地双手胸前传球2、击地传球1、传球的准确性2、击地传球的落点 篮球一一小学中高年级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教案授课教师:教学内容篮球一一双手胸前传接球年级三、四年级 人数 36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体验篮球运动乐趣。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动作,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和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的手型及传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缓冲动作。难点: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流程阶段内容教师指导策略学生学练活动及组织队形调动情绪激发兴趣一、课 堂 常 规(2分钟)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提出课堂要求。二、熟悉球性练习:以篮球明星的事例激励学生练习篮球(6分钟)。(-)学生与球的玩法。1、原地运球练习反应2、击掌抛接球3、传接球接力 头 上胯下传接球1、教师精神饱满,接受体育委员汇报。2、语言提示:列队整齐、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1、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各种不同熟悉球性的玩法。2、通过变换不同的传接方式接力,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球性。导出本课学习内容: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1、集合:。代表男生,X代表女生:队形:四列横队OOOOOOOOOOOOX X X X X XX X X X X X2.明确课堂要求:静、齐、快1、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玩球的技术,初步感知篮球的持球手法2、按不同的传接方式,积极参加传接球接力。接力队形:四 列 横 队(如下图)(球在手中完成交 接。)同 排间拉开间距传 接 球 接 力(球在空 中完成交谈)。流型阶段内容教师指导策略 学生学练活动及组织队形一、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18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尝试 性 练 习(传球要准,接球nJn V 体验1、持球手法:两手五指自然分开,两拇指相对成 八字 形,掌手空出,两臂屈肘、自然下垂。要稳)。2、师与一生协同示范。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分组进行尝试性练习,体验专接球动作队形:四列横队(以男生为例)合1动作方法。间距男生3.5米,女 生 3 米。作掌2、传球要点:3、引领学生模仿 练 习(徒手与持球。)握技蹬地、伸臂、翻腕、f赳拨指4、指导学生分组持球练习,结合个人水平可以调整间2、观察师生的协同示范,积极思考、讨论、归纳出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能距。m,5、择优展示,引导学生客观评价。6、向强者挑3、随教师引领模仿练习,体验动作要领。4、在教师指导下分组持球练习,根据个人水平调整间距。战”(生生互赛、师生互5、观察同学展示,客观评价赛)。队员:6、分组 向强者挑战 练习队形:圆 形(以男生为例)。男:3.5米3.5米女:3米流程阶段内容教师指导策略学生学练活动及组织队形1、教师讲体解游戏方法、规则和验二、跑传接力(10分钟)要求。合游戏方法:将参加者均分四队,各队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各队排头手持一个小篮2、请个别学生演示。4作球。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抱球跑向折返 1、学生了解游戏点,绕过标志物后,跑回传球区,将球按3、教师组方法,规划和要求。掌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传给本队第织学生进二人,并站到本队排尾,第二人接球后按 行游戏并2、观察同学演示明确握同样方法依次传递。最后一人将球传给排 做好裁判游戏路线。技头,排头接球后将球放下,举起身旁的小红旗,以先举旗的队为胜。工作。3、积极参加游戏能4、评出优胜组。组织:分四组规则:1、发令后或接球后才能越过起跑线。2、跑回到传球区内按规定动作完成传接球。队形:四路纵队3米。传端线球X X X X 线 X1 0米要求:速度灵敏,团结合作。恢复身心1、放松游戏:火星撞地球(4分钟)。2、小结3、布置整理与收器材4、师生再见1、教师简述放松游戏的方法。2、师生同乐3、引导学生客观评价_ 0 0 0 0 0 0X XX XX X 1、学生主动参与放松游戏,展示自我。2、自我评价:要求:积极思维、大胆模仿、合理评价。场地篮球场1个小篮球2 4个皮 尺(1 0米)1卷圆木柱4个小红旗4面效果预计一练习密度一4 0%左右一平均心率一1 2 5土次/分课后反思小学体育篮球运球教学设计(二)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参与活动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教学中,体验成功,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二、教材分析篮球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之一,是广大小学生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也是技术性要求很强的教材,它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提高反应能力。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篮球技能。促进自我健康发展。三、学情分析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此阶段的学生好动、好强、好胜,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喜欢上篮球课,对篮球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又比较愿意挑战自我,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我选择了这一节课。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运球、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连贯、对球的掌控。五、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通过课堂常规和队列队形,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种准备活动充分的使学生的各个关节得到活动,课堂的积极性得到调动,紧接着名人的导入使学生对篮球产生兴趣,能够主动积极的去进行球性练习。为主教材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目标实施层次一:熟悉球性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的内容。采用的练习方法是由简到难的顺序进行教学的,使学生逐步的接受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分组练习、自主练习,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进行纠正,为下一步的练习打下基础。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和积极探索能力以及和他人合作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反复的练习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提高教学效果与练习密度。层次二:游戏:运球接力,要求将学生分为四组,老师示范,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练习的空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也充分的体现集体的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密度。能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在游戏过程中也使学生的责任感得到了体现。(三)身心恢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愉悦放松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恢复。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做本课小结,组织学生收器材,最后布置作业。小学体育三步上篮教学课时计划年级:四年级 任课教师:胡长龙 时间:2 0 1 7-3-7内容1、篮球运球 2、游戏:运球接力器材篮球40只、标志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9 0%以上的学生提高原地控球的能力,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能。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展示和协同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次时导入部分1、课堂常规2、队列队形1、教师整队,语言调控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1、排面整齐,听从指挥2、积极主动进行准备活动组织:四列横队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12118分钟3、准备活动4、熟悉球性3、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准备活动4、语言导入,进行球性练习3、注意力集中4、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趣,达到热身的目的。教法:讲解法、学法:观察法、通过这一环节,6 1(一)示范法、练习练习法、合作法使学生的主体地9 81、复习法、纠正法、点1、学生认真观位和教师的主导9原地运拨法察老师的示范作用都得到了充6 2球1、教师讲解示动作分的体现,通过02、学习范行进间运球2、跟老师集体分组进行练习,分行进间的技术动作进行练习提高练习的密钟运球目重点:2、教师带领学3、分散进行练度,也发现了学标熟悉球生进行集体练习,两人相互合生的个体差异,实性习,分散练习,作通过老师的指导施集合点评,再练4、优生示范与纠正使学生的习5、分作结合篮自信得到提高,难点:3、逐渐增加难板进行练习能过体验到成功动作连度练习,教师纠的喜悦。贯熟练正指导,学生示的掌控范,教师点拨篮球4、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点评5、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1、教师讲解游1、学生认真观培养学生的竞争6(二)戏的方法察领悟意识,提高学生游戏:2、教师示范动2、明确规则与他人合作的能7运球接作3、发挥小组间力,通过比塞充分力3、引导学生进的合作精神分调动学生的学钟行游戏4、认真参与比习兴趣。也使学4、组织比赛赛生的责任感得到5、多种形式的提高。比赛6、点评1、放松1、指导学生进1、跟随教师做活动行放松练习。让学生紧张了身2、总结2、对本次课进好放松活动。一堂课的肌肉和心及课行总结。2、对本次课进心里放松下来。5愉后作3、对课后练习行自我总结分悦业布进行布置。耕置小 学 体 育 篮球教 学 设 计(三)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依据新的 体育课程标准树 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快乐.主动.健康发展,根据小学身心特点,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及合作精神,最终达到健身与健心的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性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本节课运用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乐中学,学中乐”的现代教育思想。二、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五一六年级体育教材“双手胸前传接球”和自编游戏“背夹球跑”。三、单元课次双手胸前传球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次。四、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球的方法,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本技术之一,而双手胸前传接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传球方法。学生在了解小篮球入门技术的基础上,初步学习规范技术。对学生的灵敏快速反应等素质以及手臂、手指、手腕等小肌肉群的力量有了更高要求。在练习中出现的抱球、传球无力,接球的判断等真实的问题,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思考、验证、总结、归纳,逐步体会抱与接,平行站与前后站的区别,逐步掌握一看二动三接的动作要领。2、学生情况分析: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团体意识逐渐加深,除对个人的竞争有兴趣外,对团体竞争也发生浓厚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多种比赛形式,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由学习,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层次学生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学生课前基础:该班学生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强,学习态度端正而且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反映灵敏。三四年级利用小篮球进行过游戏,学生有初步球性,而且能进行简单的拍球,传球、接球动作,只是缺乏动作的正确概念和规范性,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把传球时手形正确,传的准,用力适当和接球时手形正确,伸臂迎球,触球后缓冲收胸前作为重点,并绘作挂图辅助教具加以强化。“背夹球跑”游戏,是复习内容,但难度逐渐增加,形式多样,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以及发展学生侧向跨步跑能力有其独特的价值。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1、自我评价:在学习中,学生对自己在本课中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能客观、正确的评价,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更好的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方法:1、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展示的同学奖励1个胜利标志。2、能按老师要求完成动作的同学奖励1个胜利标志。2、他人评价:通过交流、展示等活动,开展学生对学生、小组对小组、老师对学生的表扬、激励等,树立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正确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方法:1、能说出他人存在的问题并能正确进行示范的奖励1个胜利标志。2、能与同伴合作并取得胜利的获得1个胜利标志。3、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时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方法:1、积极表现、善思善学,乐于合作同伴奖励1个胜利标志。2、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奖励1个胜利标志。3、游戏获胜队伍奖励1个胜利标志进行鼓励。六、本课特点1.本课围绕显性和隐性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动作技术,二是合作意识,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了合作能力。2.注意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设立多个学习目标,供学生选择。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帮助学生确立适合本人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以保证目标的达成。3.从学习态度、情绪表现、学习的水平状况及合作效果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从而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关注。4.本课始终以球为主线,各个环节都围绕球来进行,体现了一种器材贯穿始终。学习目笆1.初步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使学生明白传球的路线及接球顺序和方法。2.通过游戏“背夹球跑”的练习,发展学生横向跨步跑能力,提高灵巧柔韧等素质以及合作运动的能力。3.培养探究意识与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和体育兴趣。课题小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游戏:背夹球跑重点传、接球的手法和全身的协调用力难点传、接球用力协调及准确性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与要求时间次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场地开始部分一、课堂常规二、队列练习:向后转走要求:动作整齐,步伐一致。31-21.课前准备器材,检查场地。2.教师向学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与目标。4.统一口令指导学生练习。1.学生很快把队伍站好。2.师 生 问 好。3.听口令练习组织:四列横队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准备部分一、准备活动一韵律操二、专项准备活动一熟悉球 性(戏球)三、小游戏:看谁拿的稳要求:1.态度端正,动作协调。2.持球手型正确。32211-21-21.教师口令,示范。2.让学生自创动作并领做。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并总结持球手型:持球手中空,掷于胸、腹中1.学生边看边模仿教师动作,尽力做好。2.学生自创动作练习。3.学生练习并相互讨论。组织:学生成体操队形站立。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基本部分一、双手胸前传球要求:1.练习时认真思考,总结。2.练习时注意安全。58-91.教师语言引入课题。2.提出疑问:两脚前后站还是平行站?传球时传到什么位置同伴容易接?让学生在练习中寻找答案。1.学生带着问题,两人一组散点练习,在实际操作中相互探讨,寻找答案。2.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进行练习。组织:全班散点于篮球场。3.相互合作,积极探究。4.传球动作要点:蹬地伸臂7 213.教师巡视指导。4.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并做示范。3.学生发现问题可立即向教师提出。4.小组总结汇报结果。组织:两列横队,相对而立。X XX XX X基本部分翻腕拨指。5.接球:伸、迎、引。一 看、二 动、三接。二、传过12-325.组 织30秒比谁传 的 多。6.提 出 疑 问:为什 么 有 多 有 少,抱 与 接 的 区 别?7.教师强调接球的重要性并做示范,提 示 要 点。8.分组练习体会。9.提 出 疑 问:同伴传球不到位怎么 办?10.教 师 总 结:一看、二 动、三 接。11.教师语言引导学生做传过横绳 的 练 习。12.指导练习并小 结。5.认真练习6.小 组讨论7.观察思考8.互助练习9.小组讨论10.练习体会11.分组巩固练 习,设立自我 目 标,自选X XX XX XX XX X一定高度的横绳要求:动作协调连小贝6 31.复习游戏方法、规则、要求。传球距离。12.自我评价,体验成功。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3.加大难度三人夹一球,启发学生如何合作,成功率高。1.仔细听4.进行点评。2.、进行游戏。组织:四路纵队三、游戏:背夹球跑8 2-33.小组讨论变要求:相换方式进行游互合作,注意安全。戏。规则:1.、必须绕过标志物。2、球在哪里掉就在那里捡起。4.小 组 评 价,分析成功原因。辛辛辛辛辛辛早辛辛辛早早早早早辛阜辛辛辛结一、放松游戏:小小按摩师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1.学生进行游戏。束部要求:1.遵守游戏规则4 3-4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巡视指导。2.分组变换方式游戏。组织:散点于篮球场分2.身心放松。3.小 结3.与教师共同总结。器材篮 球28个、小黑板1个、录 音 机1台。运动负荷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10-135%安全措施场地平整,场面。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并时时观察练习情况,及时控制小学篮球课教学设计(四)教学主题 II行进间直线运球(复习)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一、教材分析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 体育与健康中确定的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之一。这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而且常见的一种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的特点。在高中年级学生已能较自如地在移动中控制好球的基础上,尝试安排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把其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控制球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对于其它技战术的学习与掌握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该项篮球技术学习,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二、学生分析参加篮球选项教学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兴趣也较浓厚,学生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自学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班级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三、教学目标1、了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实用价值。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过3 个连续的障碍。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并能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学好篮球的自信心。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V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口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口移动学习口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通过播放比较精彩的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启发。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三步上篮的基础动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课前: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观看一一NBA比赛,将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自己掌握的技术对比,通过对比纠正自己的错误 动 作。课 中:抓住特点,图文互补,以视频中的正确动作为根本形成主观映像,贯穿行进间运球和换手的时机的教学。首先由前面设置的障碍为原因引出问题,我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这 个 问 题,并让学生试着找出解决的方法,并结合视频中的动作设计自己的动作,从而体会到遇到有障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同时,根据正确的技术动作修正自己设计的动作,引导学生找出本技术中的关键点,换手的时机”。以彻底的了解和掌握直线运球过障碍变向换手的基本技术。课 后:主题升华。用精彩的比赛让学生体会期中的快乐。六、教 学 流 程 设 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 入、讲 授、复习、训 练、实 验、研 讨、探 究、评 价、建 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 段 等)引 出 主 题 导 入 新 课师生相互问好讲述篮球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播放共享文件教师示范动作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下课全体起立,全体坐下思考与学习学 生 示 范 动 作 学生阐述思路和想法学生间相互点评教师点评教师总结本单元的知识ppt和视频播放欣赏作品观察欣赏优秀的学生动作观看多媒体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讲解1.K导 入 同 学 们 想 不 想 学 习 篮球 技 能,让自己在球场上可以叱咤 风 雨?那 么 下 面 我 就 带 领 你们走进篮球是世界。2.任务一:教师讲解篮球的基本知识,篮球的基本技能3.任务二:通过幻灯片和篮球视频思考观看幻灯片思考ppt的播放教学目标讲述三步上篮的知识4.任务三:教师示范正确的技能动作5.任务四:学生们自己练习设计评价1.请动作好的同学说出想法,动作 的 变 化?2.要求其他同学从思考、观察、示范等不同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表达动作的思路,相互评价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那些知识,有没有在脑海中掌握了这个技能?总结本课的收获布置作业思考:如果障碍很灵活,我们该如何办?考虑用一些假动作来 欺骗 障碍,以达到自己过障碍的目的。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本课我采用逆向思维教学方法,通过分组比赛一发现问题一完整动作一分解动作一慢速练习一快速练习的教学步骤,启发学生思维,在知其然之前先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一解决问题。如 遇到当对手堵截前进路线时,无法突破并丢了球,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技术?变向时与换手后拍球的部位相同1.初步学习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体会手指、手腕上下按拍球的方法,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和身体灵活性。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善于动脑和团结协作的好品质。教学内容1.小篮球:原地运球 2.游戏:篮球金字塔教学重难点五指打开,臂腕按拍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导入过程9一、课堂常规二、韵律球操三、熟悉球性1.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及要求。2.利用篮球带领学生做韵律球操。3.引导学生自由创编玩篮球。4.组织学生展示。1.集合站队,认真听讲。2.听音乐做韵律操。3.耍球练习。4.学生展示。学习新知16,四、原地运球动作要领:两脚前后站屈膝手张开大臂带小臂上下按拍球1.讲解原地运球的方法及动作2.引导学生练习原地运球。(1)徒手练习(2)高运球、低运球(3)条件练习(口令、反向、计时)3.教师巡视指导并讲评。4.展示、评价。1.认真听讲,学习掌握动作方法。2.徒手练习原地运球动作。3.原地高运球、低运球。4.随教师节奏练习5.纠正错误,改进动作。6.交流评价。趣味游戏ir五、游戏篮球金字塔1.讲解游戏方法规则。2.组织学生练习游戏。3.组织游戏比赛。4.教师讲评。1.了解游戏方法规则。2.尝试体验游戏。3.分组游戏比赛。放松情绪4六、小结1.带领学生做太极球练习。2.组织讲评。1.跟随教师放松身心。2.认真听教师小结。场地器材器材1、篮球场1 块2、小篮球4 1 个3、三角架4 个(自备)4、录音机1 台预计密度:40%左右预计平均心率:130次/分二年级体育学科教案篮球游戏教学内容:篮球:运球游戏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2、技能目标: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重点:高、低运球难点:运球按拍球方法一、开始部分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4、检查服装;5、组织队形:如图。XXXXXXXXX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二、准备活动:(1)头部运动;(2)腹背运动;(3)体转运动;(4)正、侧压腿;(5)腕踝关节运动。组织队形:扇 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教法:教师领作,学生跟随练习。要求:动作协调、到位。三、基本部分篮球:运球游戏(-)耍球游戏: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1)双手抛接球;(2)环绕交接球;(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2、学生自耍球练习。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组织队形:散点(二)原地运球游戏:1、原地高、低运球:教法:(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展示。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组织队形:散点2、运球捅球游戏:(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方法:在半场以内任意运球,设法捅掉别人的球,并保护好自己的球。要求:边运球边抬头观察别人动作,注意保护球。(2)进行游戏。(3)小结游戏情况。组织队形:散点。四、结束部分1、放松:笑”。俗话说 笑一笑,十年少。现代医学也认为:笑,能消除神经的紧张;使肌肉放松,对肢体的放松起着良好的效果。方法: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看着对方的面部表情,从而发自内心地笑。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活动之中。组织队形:同课的开始。2、小结:对学生练习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予表扬。提出希望,激励学生继续进行篮球运动,使篮球成为我们的终身伙伴。3、布置回收器材。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小学体育 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设计(五)一、指导思想篮球运动是在激烈对抗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运动,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敢团结合作等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来进行本课的教学活动。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行进间三步上篮技术,三步上篮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之一,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它们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运球三步上篮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让学生掌握三步上篮的动作方法和要领,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五年级一班,男 生16人,女 生16人,共32人。五年级的学生,对篮球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两年的训练,也具备一定的篮球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身体素质发展还不平衡,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容易转移,体育锻炼习性尚未形成,小组合力与团队精神有待培养,但是他们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以上特点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流程六:场地布置篮 球 场1个、篮 球32个、障 碍10个七:安全防范上课前认真仔细检查场地器材,排除可能的安全隐患,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情况,掌控课堂全局,分组练习及比赛时向学生清晰地传达要求与规则,要求学生遵守上课纪律,注意安全,做好保护与自我保护,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号哨子的作用。教 案(课时计划)|网|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年级、班级、人|四 级一班 二学内容数单元课次第 1 课时1、认知目标:了解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学生能养成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通教过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 三步上篮,能说出三步上篮的动作要领。学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运球行进间三步投篮的技术并能手脚协调目配合运用。标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身心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提高学生自信心,使学生4 小有创新,敢于表现自我,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重点重点:三步上篮的动作技术(一大二小三高跳)难难点:三步上篮的脚步顺序及手脚的协调配合点课教学步骤与方法练习的内容、方法组 织 与 要 求 次 时部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分数 1 -1间组织:OOOOO1.监督指导,接受体育委 L体育委员整队,OOOOO开一、课堂常规贝报告 听口令完成动作。o o o o o 2始1.整队,核对人数。2.向学生问 2向老师问好,OOOOO 1 分部工旦伟本课了解本课内容。分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内谷。钟3.明确本课的学3.提出学习”要求:动作认标和要求。真、迅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准1.运球热身:围绕篮球场地行1.教师口令指1.认真听讲,模组织:(如图)5备进间运球挥并示范带1.仿教帅示范并完部领学生完成分2.专项准备活动:脚步移动:运球绕场热成动作O O O O O分侧向滑步、交叉步身2.根据教师手势O O O O O钟2.教师示范后 指示方向完成规要求学生按手势指示方定动作向完成规定O O O O O动作O O O O O要求:动作整齐、大方、有锻炼效果课的次时内容、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及要求部数间分1.讲解动作1.认真听讲,仔O要领并示范细观察,积极模仿。1.讲解示范-分解动作练1.按教师口令分/习一完整动作节拍练习组织:11.讲解示范运球三步上篮完整动作练习2.完整动作练习OO OO53分2.(集体)1.认真听讲、模仿练习次方法:教师口令,带OO OO钟基领学生练习65分本口令1对应右脚落地,口令22.按要求分组练OO OO次部对应左脚落地(左脚起跳1.讲解示范分原地持球三习OO OO15钟2.学习原地徒手三步上篮动作步上篮3.纠正动作,巩组织:2次以上153.学习行进间运球三步上篮动2.指导学生固练习分钟作分组练习4.学习行进间运3.巡视纠正球三步上篮O O O O O动作5.按要求分组练O O O O O4.讲解示范习O O O O O行进间运球6.纠正动作,巩固三步上篮5.指导学生分组练习6.巡视纠正动作练习O O O O O3.分 4 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练习,依次练习。OOOOO4.组织同上课的部分内容、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及要求次数时间基本部分4.运球上篮接力赛:从中线运球至对面篮完成一次三步上篮,中篮后返回交下一位同学。球若不中,则补中后方可返回,以小组所有人都完成的时间最短的小组获胜。最后一名的小组做俯卧撑10个并回收器材。1.讲解规则。2.强调安全事项,组织分组并开始比赛3.监督完成最后一名的小组完成俯卧撑,回收器材。4.赛后点评1.了解比赛规则2.注意安全,遵守规则,避免受伤。按要求分组,积极参与比赛。3.最后一名的小组学生完成俯卧撑 10次,回收器材。4.认真听讲,自我总结。27分钟结束部分1、整理放松:放松操。2.小结点评。3.宣布下课,归还器材。1.共同参与,随教师完成放松操2.点评本节课学生表现。1.跟随教师示范做放松活动。2.反思课堂收获与不足。3.师生再见,归还组织:O O O O OO O O O OO O O O O13分钟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器材。O O O O O场地器材篮球32个篮球场1 个预计练习密度35%左右预计心率曲线教学反思篮球社团学期活动教案(六)第一周教材课题运球课的目的1 能正确陈述各种行进间运球的名称。2 学生主动练习运球,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3 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学生主动练习运球,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的发展.教法难点课的顺序时间分配课的内容教 师 指导学生活动组织教法预期效果激发兴趣5运球1、课堂常规。2、师生问好!3、引入课 的 内容:4、师讲解 运 球的 动 作方法。1.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运球的动作要领;研究决定本组采用什么样的练习方式进行行进间运球。2、巡回指导各组练习,提示动作要领,纠正错误动作。3、小结运球练习,对同学们练习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向上的精神给予表扬。合作探究30运球投篮比赛1、组织学生做运球练习、进行运球教学比赛等等。2、带领学生做放松操,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放松操之中。3、总结本课内容,提出希望,激励学生继续进行篮球运动,使篮球成为我们的终身伙伴。交流分享5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2.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场地与篮球20预计运预 计密度全课密度基 7分密K 部度器材个动负荷第二周课题教材1 篮球:行进间运球2 耐久跑:800米课 的目的1 通过800米跑,使学生掌握耐久跑的技术方法,提高耐久跑的能力。2 通过本课使学生初步学会行进间运球的技能、技巧。3 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品质。教学重点学生主动练习运球,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教法难点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的发展。课 的顺序时 间分配课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教法预期效果一、课堂常规(略)1、体委组织整队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任务3、教师指挥,口令4、组织:四列横队1、要求:精神饱激发5二、准备部分1、队列、慢跑满、队形整齐2、练习:齐步走、兴趣2、徒手操、伸展运动3、专门性练习跑步走、立定3、练习:活动各关节一、组织:分成四组分别进行二、教法:练习:1、讲解示范1、体会动作慢合一、篮球:行进间运球2、学生练习3、语言提示中速跑400米2、追 逐 跑 800米3、互相先跑800米作重点:五指分开,推按球的后半部。*探30二、耐久跑:800米跑*、要求:呼吸节奏均匀步伐轻松1、练习:*、原地运球*、分组行进运球究重点:呼吸节奏,步伐轻松*火 火*1、讲解动作要领,*、完整动作练习找学生示范要求:动作协调一2、学生练习3、保护与帮助区别对待巡回指导致,要有节奏第二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