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现代教育教育测量.pdf
教育测量与评价要点第一章教育评价概述一、基本概念1 .测量: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法则为标准,事物为对象,数字为结果。P 32 .教育测量:根据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数量化得研究过程,教育测量具有间接性。P 63.评价:根据某种价值观对于物质其属性进行判断、衡量,评价的本意是评论货物的价格。P 94 .教育评价: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索信息、分析解释,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优化教育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过程。P 1 1二、基本知识1 .测量的三个要素:单 位(如米、克,教育测量的单位不能直接加减乘除);参照点(计算的起点,有绝对零点和相零点);量 表(测量工具)。P 52 .量表的四种类别:类别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P 63 .教育测量的特点:测量结果的间接性;度量单位的相对性(数据要转换);测量对象的复杂性;测量目的的针对性。P 64 .哲学史上三种价值观:客观主义价值观;主观主义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价值观。P 95 .国外学者关于教育评价的观点:泰勒:确定教育目标;克龙巴赫:为决策提供信息;斯克里文和豪斯:对优缺点和价值的评估;大桥正飞夫:对行为产生变化的价值判断。P 1 06 .教育测量的历史知识:学记记载中国在西周实行了教育考评;科举制(6 0 6-1 9 0 5)具有代表性;1 7 0 2 年英国剑桥大学首先用笔试代替口试;1 8 4 5 年美国在初等教育中以笔试代替口试;1 8 6 4 年英国费舍收集学生成绩样本汇成 量表集开启了标准化测量的萌芽;1 8 9 7 年莱斯的拼字测验推动教育测验的发展;冯特的测量方法和高尔顿的统计方法对教育测量产生重大影响;1 90 5 年法国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具有经典型;1 90 4 年美国的桑代克为教育测量之父,其名言:“凡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教育测量分三个时段,1 90 4-1 91 5 开拓期,1 91 5-1 93 0 为兴盛期,1 93 0-1 94 0为批判期。O 1 93 1年塞蒙兹主张人格测量应用评定发、问卷法、交谈法、轶事记录法等。7 .泰 勒 主 持 了 课 程 设 置 和 成 绩 测 试 的“八 年 研 究”(1 93 3-1 94 0年),首次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概念,并发表了 史密斯泰勒报告,此报告誉为“划时代的教育评价旦5 o8 .克龙巴赫、格拉泽、斯克里芬、艾斯纳发展了教育评价理论。三、理解与运用1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内涵各一;相互联系;三个区别点)。P 1 22 .教育评价的功能:导向、监督检查、激励、筛选择优、诊 断 改 进(对每一要点简单阐述)。P 1 63 .教育评价的种类:种分类标准,共1 3类(简答即可)。P 1 6-1 8第二章教育测量的质量指标一、基本概念L信度:测量结果的真实行、客观性:实测值与真值相差程度;统计量与参数之间接近程度;两次重复测量或等值测量之间的关联程度。2 .效度: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程度,即是否达预期目的。3 .难度: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其公式为P=0N4 .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别程度,又叫鉴别力,用 D 表示,D 为正区分,D 0 为负区别,D=0 为零区。二、基本知识1 .信度的五种类型稳定性系数、等值性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论文式测验信度系数、评分者信度(重点在理解前三项)。P3 1-3 22 .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结构效度的内涵P4 0-4 23 .难度的计算(请参见教材P4 7,客观题和主观题难度计算)。4 .区分度计算(请掌握教材P5 1-5 2 客观题和主观题的计算公式)三、理解与运用1 .提高测验信度的方法P3 6-3 7,六个要点2 .提高效率的方法P4 4-4 5 (非重点)。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一、基本概念1.测验目标:测验所要达到的某种具体目的,即预期结果或标准。P5 4二、基本知识1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三大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及认知领域的六项(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内容。P5 4-5 52 .加涅教育目标分类:认知分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三类;智力技能分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类;能力分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五种。P5 73 .樨田鼠一教育目标分: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P5 74 .题型分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理解内涵)。P6 45 .命题双向细目表(掌握P7 1 页 6-9 行)。三、理解与运用1 .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的问题: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其类目;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简单阐述)。P6 0-6 32 .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非重点)P8 4-8 5第四章教育评价方案的编制与实施一、基本概念1.硬指标是指“硬件”,是固定的精确的指标。P9 8 2.软指标是指“软件”,是伸缩性较大,不精确的指标。P9 8 3.社会标准:以社会对教育的现象要求为依据,要求达标过程社会化规范化。P9 84 .科学标准:根据客观规定和原则为依据,要求达标符教育的客观规律。P1 0 05 .权数:用小数形式,一般把同一级指群视为一个整体,整体权数总值为l o P1 0 0二、基本知识1 .一般模型适应于该范围内所有被评价者的评价与比较;分类模型适应于某一种被评者的评价与比较。P9 62 .指标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指标,又可分为必达指标和期望指标。P9 73 .素质标准、职责标准、效能标准(对其内涵的理解)。P9 94.评价结果处理的三项任务。P1 1 5-1 1 6 (简答)5 .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内涵。P9 3三、理解与运用1 .理解重评信度、评价者信度、事实信度。P1 0 12 .构建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四个依据是什么?P1 0 3 (简答)3 .“师德”的四项内容。P1 0 4 (简答)4 .教育评价的六条基本原则:方向性、公平性、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指导性。P9 1-9 4 (简述内涵,简介要求)第五章教育评价的方法一、基本概念1.绝对评价法:在评价对象之外确定一个标准与之比较。P1182.相对评价法:在评论对象之中选取一个标准与各个评价对象比较。P118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不在外也不在内确立标准,把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或他的不同反面进行比较。P1194.行为目标评价法:根据被评者的行为是否达到既定目标。P1205.临床督导评价法:是在现场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将评估意见反馈给被评者,并商讨改进措施的方法。P1206.坐标综合图示法:运用化学上描述电子运动状况的原理来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图示定量。P1247.标准差:是观察值与其算术平均数之差数之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P137(附公式)二、基本知识1.教育评价方法中的:定性分析评价法和定性综合判断法;指标评分法和等级换分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集体综合评价法。(理解其内涵)PH9-1222.平均数公式及计算P1353 .加权平均数公式及计算P1 3 64 .等级评价法四种类型P1 3 3三、理解与运用1 .评价信息收集的标准三性:准确性、可靠性、时限性(内涵及简单要求)P1 2 6-1 2 72 .评价信息收集的七种方法:观察、听汇报、调查访问、座谈会、收集文字资料、发问卷、测试。(内涵)P1 2 8-1 3 33.写实分析法的三个要点:搜集及实材料;整理描述材料;分析评价材料。P1 3 4-1 3 54 .评价方法中的加权平均法的运用:内涵;确定权重;综合计算结果。P1 2 2第六章教育测量结果的整理、转换与组合一、基本概念1 .标准分数:将原始分数与其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表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P 1 5 52 .导出分数:有原始分数(卷面分数)转换成的量表分数叫导出分数。常见的导出分数有标准分数、7分数、百分等级分数等。二、基本知识1.数据具有波动性和规律性的特点,波动性一是指一组数据多数取值是不相同的,二是指即便同一事物的数量表现,在不同时间、场地,由不同的量表测试,其结果肯定有差别;规律性是指大量数据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P 1 4 72.教育测量数据的三个特点:主观性、随机性、模糊性。P 1 5 03.教育科学研究中绝大部分数据属于等级变量,这些数据的单位不等值、没有绝对零点,可以比较大小,不能加减更不能乘除。4.标准分数有负数和小数,与百分制相差太远,需进一步换算。P 1 5 6三、理解与运用1 .从数据的来源、连续性、精确性看,数据可分三类八种(知晓八种数据的内涵)P 1 4 8-1 4 92 .标准分数的计算(记住P 1 5 5 的公式、例题及结果解释,学会用其它数据替代)。3 .百分等级分数的计算(记公式及1 5 8 页的题目)第七章教育评价心理及其调控一、基本概念1 .教育评价过程:评价者一标准一对被评价者评价的整个过程。P 1 6 42 .评价心理:评价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如知觉、想象等。P 1 6 53 .评价心理过程: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整个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交往等体现出的心理状况。P 1 6 44 .评价心理状态:指评价者或被评价者比较稳定、恒常的心理品质。P 1 6 55 .评价心理特征: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较长时间较为复杂的心理想象。P 1 6 5二、基本知识1 .根据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心理机制看,可分为意识倾向性、情意心理、认知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理解各自的内涵)。P 1 6 62 .准备过程中评价者的五种心理现象:角色、定势、新考虑、时尚、期望。(理解各自内涵,不要死记硬背,用在填空、判断、选择题中)P 1 7 23 .施评过程中评价者十一种心理现象:自尊、首因、近因、晕轮、参照、理想、顺序、趋中、成见、宽大、附和。(同2题的要求)P 1 7 5-1 7 74 .结果处理过程中评价者的五种心理现象:类群、从众、逆反、本位、模式。(同2.3 题一样要求)P 1 7 7-1 7 85.从自评、受评及反馈的角度,被评价者有九种(心理现象:自我认可疑惧;被审;应付;迎合;自卫;敏感;护短;嫉妒;对评价进行评价。(同 2.3.4题要求)P 1 8 1-1 8 5三、理解与运用1 .评价者对评价者的一般心理影响的五个方面。P 1 6 72.评价者心理对评价过程的影响四个方面。P 1 6 83 .评价心理调控的含义及三个要点。(简单阐述)P 1 6 9-1 7 04 .评价者心理调控的四个要点。P 1 7 9-1 8 0 (简述)5.被评价者心理调控的四个要点。P 1 8 5-1 9 0 (简述)第八章语文成绩测验一、基本知识1 .我国古代语文考试的五种题型;帖经、墨义、策问、论、诗赋。(对上述五种题型内涵的理解)P 1 92.阅读测验的七种方法。(对内涵的理解,以教材原话作答)P 1 9 7-1 9 83.作文测验的五种方法。(对内涵理解,以教材原话作答)P 1 9 8-20 04 .单字测验中三种类型:回忆、自由联想、随机抽样。P 1 9 55.语文教学目标的四级分类:记忆、理解、应用、评价。P 20 9二、理解与运用1 .语文成绩测验的六种类型:听说、单字、词语、阅读作文、语文综合测验(简答形式)。P 1 9 2-20 42.现代语文考试的特点。(从内容、方法、组织管理和应用四个方面作答)P 1 9 23 .语文高考改革的四大特点。(简答即可)P 21 2-21 34 .影响作文评分的三个因素。(对三个因素简单分析)P 21 5-21 6第九章数学成绩测验一、基本概念1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所期望学生在思维、感谢和行动方面变化的数量和程度。P2242.教育目标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所期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情况。P 224二、基本知识1 .西周有数学教育,隋唐出现数学考试,科举制有“算学”。2.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目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能力。(根据三个要点阐述)P 23 3-23 43 .数学竞赛:1 8 8 6 年俄国举办过数学竞赛;中学数学竞赛起源于匈牙利(1 8 9 4);1 9 5 9 年 7月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在罗马尼亚举行。4 .数学竞赛题的三个特点。P 2 5 45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数学能力的规定。P 2 4 0 (以教材原话作答)6 .我国数学教学目标模型的四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P 331-332三、理解与运用1 .世界数学考试改革的趋势(四个要点)。P 2 2 3-2 2 42 .编制数学测验的步骤(对四个要点进行简述)。P 2 34-2 373.中考数学命题的六大特点。(依据教材原话作答)P 2 4 4-2 4 54 .高考数学命题三大特点。(以教材原话作答)P 2 4 6-2 4 8第十章标准化考试一、基本概念1 .标准化考试:系统地组织程序,统一的标准,对误差进行了控制,即考试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到常模均是标准化。P 2 5 52 .常模:指的是标准化考试的大样本团体的成绩的平均数,亦即大样本团体分数的一般水平。P 2 6 1二、基本知识1 .主观经验性考试的三大弊端。(对内涵的理解并适当简述)P 2 5 6-2 5 82 .标准化考试中的四种常模:年级、年龄、百分、标准分数。(对每种常模的理解)P 2 6 4三、理解与运用1.标准化考试的四大特点。(对每个特点进行简述)P 2 5 9-2 6 82 .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优 3.缺 4,如果是简单,用教材原话作答,如果是论述,在原话上适当发挥)。P 2 6 5-2 6 83.标准化考试的七大程序。(简答)P 2 6 1-2 6 5第十一章智力测验一、基本概念1 .智力(I Q):是与认识活动有关的能力,直接影响认识活动的效率,使认识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P 2 7 92.智力测验:是对人的智力的一种客观的、标准化得测量,它以一组标准刺激物引起被试的反应,根据这些客观反应来度量被试者的智力高低。P 2 8 2二、基本知识1 .对智力的表述多达1 0 0 多种,常见的五种解释是:高级抽象思维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智力测验的结果;有机能力的整体。P 2 7 8-2 7 92 .瑟斯顿智力群因素论中七因素:空间、数量、知觉、言语、言语流畅性、记忆、推理。P 2 8 03.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内容、操作、成果三个变量构成智力结构,每一种内容引起不同的操作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可组成多种单独的智力因素。P 2 8 04 .嘉德纳的多维智力论:言语、数理逻辑、空间、音乐、体能、人际、自知,同瑟斯顿的观点类似。P 2 8 15 .斯腾伯格的三重智力论:成分智力、情境智力、经验智力。P 2 8 16 .智力测验简史:我国古代民间的“七巧板”、“猜谜语”属智力测验萌芽;智力测验的先驱者当数高尔顿(英)和卡 特 尔(美);比纳西蒙量表对儿童测验有代表性;韦克斯勒量表对1 6岁以上成人测验有代表性。7 .智商公式:比率智商(IQ)=|x i o o (请 核 实P 2 8 9的具体内容阅读)。P 2 8 8三、理解与运用1 .智力测验的三种类型:个别和团体;文字式和非文字式;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理解内涵,适当简述)。P 2 8 3-2 8 42 .斯一比智力量表:斯坦福大学摧查对比一面量表的修量;此表为世界上优秀量表之一;斯一比量表每个年龄组 有6个项目:A词汇;B区别;C图片补缺;D数概念;E相对应的类比;F走迷津。P 2 8 43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分幼儿、儿童、成人几种量表;包括语言和操作两部分,语言分常识、理解、算术、类似、词汇、数字广度;操作由数字符号、图像完成、积木设计、图像列、拼图、迷津组成。P 2 8 54 .中国比纳测验量表:陆志伟1 9 2 4年对斯一比量表修订;1 9 3 6,他与吴天敏主持第二次修订;1 9 8 1年吴天敏主持了第三次修订。P 2 8 75 .与智商相关的六个因素:遗传与环境;种族;性别;学习成绩;参加测试的动机、情绪和努力程度;被试的人格特征。(要求对每点解释)P 29 0-29 16.情绪智力的有关知识:19 9 5年戈尔曼出版 情绪智力一划时代的心智革命;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的三次肯定:(i)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能力;(i i)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迨)理解、分析可得情绪知识能力;(i v)对情绪调节,促进与智力发展。P 29 6第十二章 学生评价(非重点)一、基本概念1.学生评价P 3002.表现性评价P 3153.档案袋评价P 322二、基本知识1.学生评价的四种类型。P 302-3042.学生评价的主体与方法。P 306-308三、理解与运用1.学生评价的功能。P 300-3022.学生评价的原则。P 304-3053.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原则(四点)。P 310第十 三 章 学生品德测评一、基本概念1.品德测评:根据一定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学生政治、道德、思想品质(知、情、意行)的测试与评定。P 3312.定时考核法:按德育要求,拟定德育试题,按一定的考试要求,在现定的时间、地点、对学生进行考核。P 3493.情境测验法(留痕法和评分法)。P 3534.意向测评法(技术和语意分析法)。P 355二、基本知识1.品德测评的基本要求(对三种要求的理解和简述)P 334-3352.问卷测评法中的自编问卷法和自陈量表法的区别:前者自编,后者使用别人量表。P 351。3.行为观测法的五种类型:自然观察;实验观察;情境观察;跟踪观察;时间样本法(从字面上理解推断各自的特点)P 3594.品德测品的七种方法:定时考核法;问卷测评法;项目评分法;情境测验法;社会关系测量法;意向测评法;行为观测法。P 349-359三、理解与运用1.品德测评的意义(教材上讲了四点,如果是论述,先要要点写出,再适当展开,每点举例说明)P 331-3332.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确定的依据(从论述的角度作答,先写出要点,再对要点适当展开,举例说明)。P 337-3383.构建中小学生品德测评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处理好五个关系)。P 338-3404.测谎技术为何不能用在品德评价中?测谎技术引起心理反应的三种因素;P 361最后一段话。第十四章 教师评价(非重点)一、基本概念1 .教师评价P 3 6 22 .教师校本评价P 3 7 2二、基本知识1 .泰勒的行为目标评价模式。P 3 6 72 .布里奇曼的操作主义评价模式。P 3 6 93 .发展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比较。P 3 7 04.教师评价的三种指标体系。P 3 7 4三、理解与运用1 .教师评价的特点。P 3 6 32 .教师评价的目的。P 3 8 3-3 8 4第十五章教学工作评价一、基本概念1 .教学工作评价是指对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P 3 9 42 .教学评价是指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教学环绕、数学管理等全面因素评价。P 3 9 4二、基本知识1 .他评价具有外显性,自评具有内隐性。P 3 9 92 .教学工作评价的内容: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评。P 40 4-42 13 .备课的四个方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P 40 4-40 94.教案的三种类型:A.讲义式;B.提纲式;C.综合式。P 41 1三、理解与运用1 .教学工作评价的功能:检查、反馈、激励、研究、定向、管理。(对六个要点的理解和简述)P 3 9 62 .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工作质的关系:各自定义;两者的联系;两者的区别.P 3 9 6-3 9 73 .教学工作评价的宏观依据。(先写出每个要点,再适当展开,举例说明)P 3 9 9-40 14.教学工作评价的新思想观念:人才观;知识观;学习观;学生素质观;教师素质观(将每种抽象概括)。P 40 35 .上课评价的内容。(五要点简答)P 41 3-41 66 .教学基本功的八个要点。P 41 6-41 9第十六章 课程评价(非重点)一、基本概念1 .课程P 42 82 .课程评价P 43 0二、基本知识1 .课程评价对象的三个方面。P 43 22 .目标达成模式的四个观点。P 43 73 .C IP P 模式的四项内容。P 43 94.斯太克外观评价模式内涵。P 4415 .回应模式的内涵。P 443第 十 七 章 学校体育评价(非重点)一、基本概念1.学校体育评价P 45 8二、理解与运用1 .学校体育评价的原则。P 45 9-46 02 .学校体育学习评价的原则。P 46 4-46 5第十八章 中小学学校评价(非重点)一、基本概念1 .学校评价P 47 82 .学校管理评价P 49 03 .校本管理P 49 14.学校特色P 5 0 0二、基本知识1 .学校评价的内容P 48 3-48 42 .中小学校评价的指标(四个指标)P 48 63 .中小学师资水平评价六项内容P 49 2三、理解与运用1 .学校评价的目的。P 48 02 .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原则与方法。P 5 0 6-5 0 8选择题:1 .以教育的全领域的教育现象,措施为对象的教育评价是 A.宏观教育评价B.中观教育评价C.微观教育评价D.具体教育评价2 .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的预测性,摸底性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评价3 .当今行为目标之父是A.布 卢 姆 B.克 龙 巴 赫 C.加 涅 D.泰勒4 .进行教育测验的编制时,一套试题中的客观题约占A.6 0%B.5 0%C.4 0%D.3 0%5 .从指标的内涵去考察,教育评价指标可以分为A.稳定性指标和精确性指标B.变动性和期望性指标C.精确性和期望性指标 D.稳定性和变动性指标6 .用刻度量表的形式直观地划分等级的一种评价标准编写方法是A.期望评语式B.量 表 式 C.量 尺 式 D.隶属度式7 .采用隶属度全域式评价标准的条件是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是A.因 果 关 系 B.并 列 关 系 C.递 进 关 系 D.相关关系8 .教育评价的实施可以分为A.预测评价和诊断评价 B.预测评价和总结评价C.自评和他评D.诊断评价和总结评价9 .对某校统考成绩的评价属于A.相 对 评 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C.定 性 评 价 D.绝对评价1 0 .一般来说,数据具有A.波动性和变异性B.稳定性和规律性C.波动性和规律性D.稳定性和连续性1 1 .第一印象比较鲜明,深刻,持续时间较长,经久不忘,不易改变的心理效应是A.近 因 效 应 B.首 因 效 应 C.顺 序 效 应 D.成见效应1 2 .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心理现象是A.角 色 心 理 B.从 众 心 理 C.模 式 心 理 D.心理定势1 3.备课形式评价主要有A.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评价B.学期备课、单位备课和课时备课评价C.学年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评价D.学年备课、单位备课和课时备课评价1 4 进行工作评价是对教学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的A.事 实 描 述 B.理 论 分 析 C.价 值 判 断 D.理论升华1 5.办学评价是对一间学校或一个地区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A.整 体 评 价 B.综 合 评 价 C.重 点 评 价 D.协调评价1 6 以学校为对象,对学校内部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的评价是A.宏观教育评价B.中观教育评价C.微观教育评价D.总结性评价1 7 在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微 观 评 价 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1 8 第一个提出教育评价概念的人是A.布 卢 姆 B.格 拉 泽 C.泰 勒 D.克龙巴赫1 9 一套试题的题型一般不应少于A.3 种 B.4 种 C.5 种 D.6 种2 0 进行教育测验的编制时,一套试题中的客观题约占A.4 0%B.5 0%C.6 0%D.7 0%2 1 教育评价的准备工作主要有A.思想准备、材料和工具准备、组织准备B.宣传发动、材料和工具准备、组织准备C.宣传发动、组织准备、经费准备D.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经费准备2 2 采用隶属度全域式评价标准的条件是评价因素之间的关系是、A.因 果 关 系 B.并 列 关 系 C.递 进 关 系 D.相关关系2 3 预先根据评价的观点,把评价内容分解为几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的方法是A.定性分析评价法 B.个体内差异评C.绝对评价D.定性综合判断法2 4 按照数据的来源分,数据可以分为A.点计数据和类别数据 B.度量数据和类别数据C.点计数据和度量数据 D.度量数据和等距数据2 5 不属于数据的特点是A.主 观 性 B.模 糊 性 C.随 机 性 D.完整性2 6 个体因团体或个人真实的或臆想压力所引起的行为和观点变化的心理现象是A.类 群 效 应 B.从 众 心 理 C.本位心 理 D.敏感心理2 7 被 评 价 者 自 我 评 价 心 理 现 象 包 括A.自我认可疑惧心理和应付心理 B.自我认可疑惧心理和被审心理C.应付心理和迎合心理 D.迎合心理和被审心理2 8 作文评分方法是A.分析法和综合法B.发现法和综合C.整体研究法分析法 D.分段计分法和综合法2 9 以下不属于现阶段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是A.数学基础知识B.基 本 技 能 C.个 性 品 质 D.数学能力3 0 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评价,是A.宏观教育评价B.中观教育评价C.微观教育评价D.绝对评价3 1 某一教育、教学活动项目告一段落或完成以后进行的评价是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相 对 评 价 D.总结性评价3 2 根据评价性质不同,教育评价可以分为A.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和配置性评价B.需要性评价、可行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C.条件评价、可行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3 3 把教育目标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体验目标的是A.加涅B.木尾田鼠一C.泰 勒 D.斯科利文3 4 属于教育评价基本原则的是A.可 行 性 B.主 观 性 C.完 整 性 D.实践性3 5 不属于评价标准编写方式的是A.量 表 式 B.量 尺 式 C.行为目标式D.理论式3 6 通过观察分析,选择一例关键行为作为一种标准,这种评价标准编写法是A.期望评语式B.积分评语式C.行为目标式D.隶属度式3 7评价信息收集的标准是A.准确性、可靠性和时限性B.可靠性、完整性和时限性C.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D.可靠性、有效性和时限性3 8 在收集资料前要熟悉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记住各项指标,并透彻的理解指标的内涵,这是信息收集标准的什么要求A.可 靠 性 B.准 确 性 C.时 限 性 D.可行性3 9 被称为光环效应的心理现象是A.自 尊 心 理 B.参 照 效 应 C.模 式 效 应 D.晕轮效应4 0 在评价中表达积极肯定的评价多于消极否定的评价的心理现象是A.成 见 效 应 B.顺 序 效 应 C.宽 大 效 应 D.迎合心理4 1 在评价中某些评价对象的“形象”影响着对另一些评价对象的印象和评价的心理现象是A.近 因 效 应 B.参 照 效 应 C.趋 中 效 应 D.理想效应4 1 语文的教学的四级目标是A.识记、理解、应用和评价B.识记、分析、应用和评价C.识记、综合、应用和评价D.识记、实践、应用和评价4 2 测量的三个包括A.数据、参照点和量表B.单位、数据和量表C.单位、参照点和量表D.单位、参照点和表格4 3 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程度的是A.信度B.效度C.难 度 D.区分度44 一套试题的题型一般不应少于A.3 种 B.4种 C.5 种 D.6 种4 5认为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五种能力的教育家是A.加涅B.布 卢 姆 C.泰 勒 D.莱斯4 6 量化符号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它一 般 有 A.权数和百分比B.百分比和分数C.权数和分数D.小数和百分比4 7.从指标的内涵去考察,教育评价指标可以分为A.稳定性指标和精确性指标B.变动性和期望性指标C.精确性和期望性指标 D.稳定性和变动性指标4 8 .不属于教育评价基本原则的是A.公 平 性 B.主 观 性 C.方 向 性 D.科学性4 9 .在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的教育评价方法是A.相对评价法B.绝对评价法C.个体内差异评价法D.定量评价法A.准 确 性 B.时 限 性 C.可 靠 性 D.可行性50 被评价者自我评价心理现象包括A.自我认可疑惧心理和应付心理 B.自我认可疑惧心理和被审心理C.应付心理和迎合心理 D.迎合心理和被审心理51 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的心理现象是A.角色心理 B.心理定势C.模式心理D.从众心理52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教 学 C.活动D.上课53 对某门课程一个课题的准备是A.单 元 备 课 B.课 时 备 课 C.学 期 备 课 D.单元小结54 教学必须抓住重点,应注意抓住三基,即A.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B.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动作C.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D.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