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pdf
湖北省襄阳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岗.姓名:班级:考号:题号四总分评分 阅卷人-一、单选题供12题;共24分)得分而抑1.(2 分)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白糖溶解 B.苹果榨汁 C.木材燃烧 D.石蜡熔化2.(2 分)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3.(2 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有佩带香囊的习俗。很远就可以闻到香囊的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一置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C.分子有间隔 D,分子不可分4.(2 分)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Hz B.2H2 C.2H D.2H:而教5.(2 分)凤雏大桥是襄阳一座跨江斜拉索大桥,它使用了橡胶隔震支座,其中橡胶属于:媒-)A.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6.(2 分)科学用火,可以趋利避害。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可直接用水浇灭B.室内失火应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关闭燃气阀门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7.(2 分)合理饮食,有利健康。下列是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 H,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的食物是()A.苹果(2.9 3.3)B.玉米粥(6.8 8.0)C.橘子(3.0 4.0)D.番茄汁(3.5 4.5)8.(2 分)疫情防控,消毒至关重要。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常用戊二醛(化学式C5H8。2),下列关于戊二醛的说法正确的是()A.戊二醛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C.戊二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戊二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29.(2 分)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滴加液体C.A加热液体D.10.(2 分)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大理石一 二n取用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肥含有氮元素,则含有氮元素的物质都属于氮肥B.C,S,P 燃烧都能放出热量,所以可燃物燃烧都能放出热量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所以显正价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D.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不同1L(2 分)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MgCL、NaOH、(NH4)2SO4 B.Ba(OH)2 KNO3、NaClC.NaOH、H2SO4、Ba(NO3)2D.AgNCh、HCk NaHCO312.(2 分)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Ch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0O.郛.O.II-.O.摒.O.O:出O.郑.O.区.O.摒.O.氐.O.O.筑.O.O.堞.O.氐.O.一DI*P:S一8教一穿科:O.辑.O.n.O.媒.O.田.O.A.A点剩余固体中Cu的质量为migB.AB段发生的是Cu和AgNCh溶液的反应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AgNOjD.m2对应的数值为43.2阅卷人二、填空题(共7题;共24分)得分13.(4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肥皂水活性炭食醋甲烷(1)(1分)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2)(1分)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o(3)(1分)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4)(1分)家里的水壶常有一层水垢,可用 除去。14.(4分)创建美好襄阳,人人有责。(1)(2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填序号)。A.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汉江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2)(2分)提供优质牛奶和果蔬,保障市民身体健康。蔬菜水果是人体获取的主要来源(填一种基本营养素)。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填“元素”或“分子”)。15.(3分)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1分)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 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2)(2 分)坚持“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一(填序号)。A.使用共享单车出行B.露天焚烧秸秆C.垃圾不分类直接处理1 6.(3 分)“北斗三号 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北斗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1)(2 分)如图是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 o硅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1 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 元素的原子图 中 物 质 丁 的 类 别 是(填“单质”或化合物”)。1 7.(3 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1 分)钢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很容易生锈。防止铁制篮球架生锈的常用方法是(任写一条)。(2)(1 分)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青 铜 的 硬 度 比 纯 铜(填“大”或“小(3)(1 分)火星车、空间站、国产航母等“国之重器”,标志着我国在航天、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其中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工业上,通常在一定条件下,用四氯化钛(T i C L)与金属镁反应获得钛和氯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 8.(4 分)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4/20O.郛.O.II-.O.摒.O.O:出O.郑.O.区.O.摒.O.氐.O.o.筑.o.o.堞.o.氐.o.一中1if:O.辑.O.f a-.O.堞.O.(1)(1分)tl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 丙(填或“=”)。(2)(1分)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3)(2分)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C,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19.(3分)小明同学取镁、铝、锌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盛有质量和质量分数都相等的稀盐酸的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如图1,采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气压变化曲线。小测定气压变化的寇装置-功输,,图2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时气压的变化曲线(1)(1分)镁、铝、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相同气体是(填化学式)。(2)(1分)铝对应的曲线是B,反应速率先慢后快,其主要原因是:(3)(1分)从图2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填序号)。金属镁对应的气压变化曲线是A M点时参加反应的镁锌质量相等O实验时取用的镁铝质量可能相等阅卷入一三、综合题(共4题;共15分)得分20.(4分)基本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2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锌加热制氧气,不需要的仪器是一(填序号)。A.酒精灯 B.量筒 C.铁架台 D.集气瓶(2)(1分)如图,向两个充满CCh的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立即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的是 瓶(填A”或B”)。NaOH溶液(3)(1分)厕所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21.(3分)二氧化氯(ClCh)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消毒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Cb、CaCL)为原料,制取C1O2的工艺流程如图:(1)(1分)操作I的名称是 O(2)(1分)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 杂质。(3)(1分)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Cl溶液和6/20.O.郑.O.II-.O.O.M.O:出.O.郑.O.区.O.摒.O.氐.O.O.筑.O.O.堞.O.氐.O.:O.辑.O.n.O.媒.O.田.O.22.(3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曾为纯碱工业技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某同学绘制了包括纯碱在内的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H间的关系图(如图)。已知A是碳酸钠,俗名叫纯碱,D和E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可以实现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一DI*P:S一8教一穿科(2)(1分)F和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1分)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3.(5分)小文研学旅行时,对“自热米饭发热包的发热现象感到好奇。返校后,利用化学实验室中已有的生石灰、活性炭、铁粉、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钠中的若干种物质自制了一个发热包。发现使用自制发热包时,可迅速升温,还可保温较长时间。小静同学对小文同学自制发热包的成分进行探究。(1)(2分)【实验探究】小静取适量自制发热包中的固体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她认为是固体样品中的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了热量。为了进一步确认发热包中物质的成分,小静把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渣Bo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取适量滤渣B放入烧杯中观察到滤渣B慢慢出现红棕色固体,触摸烧杯外壁感到微热并持续了较长时间红棕色固体是_取适量滤液A放入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热包中除含有生石灰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溶液外,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取中的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适量A g N C 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适量滤渣B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气泡产生(2)(1 分)【反思与交流】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共有 种。(3)(1 分)步骤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任写一个)(4)(1 分)发热包中的物质使用前必须 保存,使用后注意合理回收。阅卷人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得分2 4.(5 分)为了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研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促进C 02 转化为催化剂清洁燃料C H 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2+4 H2-CH4+2H2OO理论上2 2 gC O 2 可出*以转化为多少克C H4?(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过程)8/2 0OO.郑.O.K.O.摒.O.氐.O.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白糖溶解,是水和白糖混合在一起,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苹果榨汁,是苹果的形状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木材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石蜡熔化,是石蜡的状态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答案】B【解析】【解答】A、氮气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B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既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氧气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3.【答案】A【解析】【解答】很远就可以闻到香囊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香味的分子四处扩散。故答案为:Ao【分析】根据闻到气味是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4.【答案】C【解析】【解答】A.H2表示一个氢分子,A不符合题意;B.2H 2表示2个氢分子,B不符合题意;C.2H表示2个氢原子,C符合题意;D.2H+表示2个氢离子,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o【分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元素符号的前边加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化学式前边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5.【答案】C【解析】【解答】橡胶是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制成的材料,故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Co【分析】根据橡胶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分析。6.【答案】D【解析】【解答】A、家用电器使用时有电,着火时不可直接用水浇灭,否则会导致触电事故;不符合题意;B、室内失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打开门窗会引入更多的氧气会使燃烧更旺;不符合题意;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降低了环境温度,使环境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D、可燃物燃烧要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关闭燃气阀门没有了可燃物,即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可燃物;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7.【答案】B【解析】【解答】酸性溶液的p H V 7,中性溶液的p H=7,碱性溶液的p H 7,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适宜吃显弱碱性的食物,中和胃酸,苹果、橘子、番茄汁均呈酸性,只有玉米粥(6.8 8.0),呈弱酸、中性或弱碱性,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20.O.郑.O.II-.O.O.M.O:出.O.郑.O.区.O.摒.O.氐.O.然on|p曲女o【分析】根据溶液p H 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 H 7 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 H =7时,呈中性。8.【答案】A【解析】【解答】A、根据化学式知道戊二醛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B、分子由原子构成,则一个戊二醛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C、戊二醛中 C、H、0 的质量比是:(1 2 x 5%(1 x 8 为(1 6 x2)=1 5:2:8,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D、戊二醛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2 x5 九 1 6 x2)=1 5.-8;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o【分析】A、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C、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分析。9.【答案】C【解析】【解答】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取,导致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选项不符合题意;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将胶头滴管伸进试管内,会污染胶头滴管,选项不符合题意;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同时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选项符合题意;D、将大理石投放到直立的试管中会砸破管底,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o【分析】A、根据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水平分析;B、根据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药品不能超1/3 体积分析;OD、根据块状固体取用按“一横二放三直立 步骤分析。10.【答案】B【解析】【解答】A、氮肥含有氮元素,但是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属于氮肥,如硝酸,故A 不符合题意;B、可燃物燃烧都是放热的,故 B 符合题意;C、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但是显正价的元素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如碳酸钙中碳元素显+4价,故C 不符合题意;D、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A、根据含氮元素的物质不一定能作肥料分析;B、根据燃烧放热的现象分析;C、根据非金属元素化合价可能是正价或负价分析;D、根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化学性质相同分析。11.【答案】B【解析】【解答】A、MgC%与 NaOH会发生反应生成Mg(0H)2 白色沉淀,NaOH与(N,4)2SO4会发生反应生成氨气,该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Ba(0H)2、KNO3、NaCl三种物质都能溶于水,相互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该选项符合题意;C、NaOH与H2s。4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42so4与Ba(NC3)2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钢白色沉淀,该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A g N/与HC1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HC1与Na,C03会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该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o【分析】共存问题即为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共存,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共存。解题的关键是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掌握,若各物质或离子交换成分后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则能反应,即不能共存。出12.【答案】D12/20.O.郑.O.II-.O.O.M.O:.O.郑.O.区.O.摒.O.氐.O.O.筑.O.I I-.O.堞.O.氐.O.一DI*P:S一8教一穿科:O.辑.O.K.O.堞.O.田.O.【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A点剩余固体为反应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铁,故A点剩余固体中铜的质量小于mig,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AB段发生的反应为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符合题意;C、C点时,铜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亚铁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铜和银,故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铜,不符合题意;D、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铜,铁和硝酸铜反应:Fe+CU(NO3)2=Fe(NO3)2+Cu,待完全反应后,加入硝酸银,铁和硝酸银反应:Fe+2AgNO3=Fe(NO3)2+2Ag,铜和硝酸银反应:Cu 4-2AgNO3=Cu(/VO3)2+2Ag,由此可知,nu对应的剩余固体的质量相当于11.2g铁和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银的Fe+2AgNO3-Fe(NO3)2+2Ag质量,则m2对应的数值为:56 216,符合题意。11.2g 43.2g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铁能与硝酸铜和硝酸银反应,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由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判断反应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由此确定图像中各部分的反应进程分析。13.【答案】(1)(2)(4)【解析】【解答】(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是活性炭,故填:。(2)家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3)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少泡沫的是硬水,故填:。(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碳酸钙等,均和酸反应,则家里的水壶常有一层水垢,可用食醋除去,故填:。【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2)根据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分析;(3)根据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分析;(4)根据水垢成分能与酸反应分析。14.【答案】(1)C(2)维生素;元素【解析】【解答】(1)A、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直接排放会引起水体污染,故A不正确;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引起水体污染,应合理使用,故B不正确;C、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不会引起水体污染,故C正确。故应选C;(2)蔬菜水果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故应填:维生素、元素。【分析】(1)根据水污染原因有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三方面,由此确定做法是否有利于保护水源分析;(2)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及食品中成分多指元素分析。15.【答案】(1)二氧化碳或C02(2)A【解析】【解答】(1)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2)A、使用共享单车出行,会减少因开私家车而产生的污染,属于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有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B、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污染物,污染空气等,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不正确;C、垃圾不分类直接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故C不正确。故答案为:A。【分析】(1)根据化石燃烧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分析;(2)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特点分析。16.【答案】(1)14;非金属(2)化合物【解析】【解答】(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所以硅原子14/20.O.郑.O.II-.O.O.M.O:出.O.郑.O.区.O.摒.O.氐.O.O.筑.O.I I-.O.堞.O.氐.O.一DI*P:S一8教一穿科:O.辑.O.K.O.堞.O.田.O.核内质子数是14,“硅”字偏旁为“石”,所以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14;非金属。(2)由图可知,物质丁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物质丁的类别是化合物,故填:化合物。【分析】(1)根据原子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2)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7.【答案】(1)刷漆(2)大一定条件(3)TiCl4+2Mg-2MgCl2+Ti【解析】【解答】(1)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制篮球架上可以刷漆,防止其与氧气和水接触,则防止铁制篮球架生锈的常用方法是刷漆。(2)合金硬度比纯金属大,青铜是合金,则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3)工业上,通常在一定条件下,用四氯化钛(TiCL)与金属镁反应获得钛和氯化镁,该,定条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77*4+2Mg-2MgCl2+Ti.【分析】(1)根据隔离氧气或水的防锈措施分析;(2)根据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分析;(3)根据四氯化钛与金属镁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镁分析。18.【答案】(1)=(2)丙(3)C【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八时甲、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即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3)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 2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j c,甲、乙溶液都会有晶体析出,得到的甲、乙溶液仍均为饱和溶液,故A不正确;B、由于原溶液的溶剂质量未知,无法比较甲、乙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故B不正确;C、由A选项可知,所得的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X 1 0 0%,且t JC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C正确;故答案为:C o【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 0 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 9.【答案】(1)H2(2)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刚开始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 【解析】【解答】装置中的压强越大,则表示产生的氢气越多。(1)镁、铝、锌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的气体的化学式为H2。(2)由于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盐酸先与氧化铝反应,故一开始几乎无氢气生成;(3)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镁铝锌,则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最快,则曲线A表示的是镁对应的气压变化,该结论正确;由前面分析可知,镁对应的曲线是A、铝对应的曲线是B,则锌对应的曲线是C,而Mg+2HCI=MgCl2+H2 T Zn+2HCI=ZnCl2+H2 T 市如笺2 4 2 6 5 2 ,大寸质量的镁、锌与稀盐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比锌多,由图可知,M点时镁、锌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则该结论不正确;曲 线B表示的是铝对应的气压变化,由于日?+2HCI=MgCl2+2 4 22 +6HCI=2AIC13+3 H2?参与反应的铝的质量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Z X N/3 X Z16/20.O.郑.O.II-.O.O.M.O:出.O.郑.O.区.O.摒.O.氐.O.O.筑.O.I I-.O.堞.O.氐.O.一DI*P:S一8教一穿科:O.辑.O.K.O.堞.O.田.O.比为等=苧,即等质量的镁、铝与稀盐酸反应时,铝产生的氢气比镁的多,而由图可知,铝产生的氢气比镁多,则该结论正确。故正确的是。【分析】(1)根据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分析;(2)根据铝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分析;(3)根据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确定等质量的镁、铝与稀盐酸反应时,铝产生的氢气比镁的多分析。20.【答案】(1)B(2)ACaCOs+2HC7=CaC%+”2。+。2 T(3)【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及收集装置、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收集装置需要用到集气瓶收集氧气;故不需要的仪器是量筒。(2)二氧化碳既可以与水反应也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即A瓶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量较多,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的是A。(3)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2HC7=CaC%+,2。+C。?T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1)根据氯酸钾制氧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及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分析;(2)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和氢氧化钠反应都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但与氢氧化钠反应更明显分析;(3)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分析。21【答案】(1)过滤(2)CaCh或氯化钙(3)氯气或Cb【解析】【解答(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除去粗盐水中的氯化钙;然后经过操作I得到滤液A和固体B,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故操作I为过滤操作;得到的固体B为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滤液A为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其目的是除去粗盐水中的氯化钙杂质;(3)由流程图可知,流程的末端生成氯化钠和氯气,流程中也会使用氯化钠和氯气,所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氯化钠和和氯气。【分析】(1)根据过滤原理分析;(2)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分析;(3)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分析。22.【答案】(1)Na2c03(2)置换反应 co2+H2O=H2CO3【解析】【解答】AH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是碳酸钠且分别与G、B互为双向转化关系,结合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可知,G、B为NaHCCh、NaOH、CCh中的两种,由于B与C之间既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又可以实现B-C的转化,G与B之间可以相互反应,则B为CO2、G为NaOH、C为H2O;根据C与F的双向转化关系知,F为H2或者0 2,结合D和E反应后溶液呈蓝色,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及图中转化关系知F为Hz、D为CuO、E为HC1或者H2so人H可转化为G,且H和E反应,所以H为Ca(OH)2o(1)A为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2)F为H2、D为CuO,H2与CuO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 u和H 2 O,属于置换反应。(3)B为CCh、C为H2O,CCh与HzO反应生成H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02+H2O=H2CO3【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18/20.O.郑.O.II-.O.O.M.O:出.O.郑.O.区.O.摒.O.氐.O.O.筑.O.I I-.O.堞.O.氐.O.一DI*P:S一8教一穿科:O.辑.O.K.O.堞.O.田.O.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3.【答案】(1)氧化铁或FezCh;铁、碳酸钠和活性炭(2)四或4(3)BaCl2+2AgNO3=2AgCl I+Ba(NO3)2gNO3+NaCl=AgCl i+NaNO3(4)密封【解析】【解答】实验探究铁粉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放出热量,氧化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即红棕色固体是氧化铁,故填氧化铁;中加入过量氯化硼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生成的白色沉淀在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后,白色沉淀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表明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含有碳酸钢,不含硫酸钢,则原发热包中含有碳酸钠,不含硫酸钠,中加入过量氯化钢溶液,中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适量A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氯离子,但不能证明原发热包中含有氯化钠,因为加入氯化钢,引入了氯离子;中取适量滤渣B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气泡产生,说明原发热包中含有铁和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活性炭,即发热包中除含有生石灰外,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铁、碳酸钠和活性炭,故填铁、碳酸钠和活性炭。反思与交流(2)原发热包中含有生石灰、铁粉、碳酸钠和活性炭,取样品置于足量水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取适量滤液A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领溶液,氯化钢与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步骤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有过量氯化钏溶液中的铁离子、氯离子以及生成的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前面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共四种离子,故填四。(3)步骤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包括过量氯化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的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AgNO3=2AgCl 1+Ba(NO3)2,还有生成的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 I+NC1NO3;(4)发热包中的铁粉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氧化铁,生石灰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发热包中的物质使用前必须密封保存,故填密封。【分析】(1)根据氧化铁为红色固体,碳酸钠与氯化铁反应能产生能溶于酸的碳酸铁沉淀,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亚铁盐分析;(2)根据各反应生成物及反应物的用量确定反应后溶液成分分析;(3)根据氯化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4)根据铁粉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氧化铁,生石灰能够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分析。24.【答案】解:设生成的甲烷质量为久co2催化剂+4%-CH4+2H2O4422g16X44 22正=元,x=8g答:理论上22gCO2可以转化为8克CH4【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甲烷质量分析。20/20.O.郑.O.II-.O.O.M.O:出.O.郑.O.区.O.摒.O.氐.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