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docx
大连市 2023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留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四大题,23 小题,总分值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积存与运用28 分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标准、端正、干净。2 分少年正是读书时2. 给加点的字注音,改正画线词语中的别字。4 分11蝉蜕3味同嚼腊 2随机应变4美不盛收 3. 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4 分古人云:“上善假设水。”世上之人,没有谁不感慨水中蕴藉着的无穷力气,没有谁能说清水包含着怎样的处世才智?水很刚毅,遇到岩石,它能努力地将其洞穿;水很懂迂回,;水很识时务,遇到堤坝,它能理智地止步。止步不是不前,而是蓄势。当蓄势到肯定高度,它就会气概汹涌、无法阻挡地倾泻而下。人,要学会像水一样蓄势。(1) 第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2) 依据上下文的句式、句意,把第句补写完整。2 分(3) 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句中画线局部。1 分 4默写填空。12 分(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湖春行。1 分,。白居易钱塘(2)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4)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诸葛亮出师表/我在这头/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 在山坡羊潼关心古中,张养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雄伟险要的诗句是:,。(6) 守住心中风景,尽享世间奇特。在喧嚣闹市,陶渊明守住那份淡泊,享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安静;在茫茫边塞,王维守住那份超然,享受“用使至塞上中的句子答复 5名著阅读。6 分,”的壮丽。(1) 在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一书中,作者认为宋江“明显是一个脆弱不济之人”。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从水浒中概括出两个支持你观点的大事。4 分(2) 依据你的阅读积存,把下面句子补写完整。2 分童年中的阿廖沙尽管生活在“令人窒息的狭小天地里”,但他却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进展着抗争;酒馆女仆人无端辱骂外婆,阿廖沙就趁女仆人进地窖时把她锁在地窖里;,。二、古诗文阅读18 分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1) 乃入见(2) 民弗从也(3) 忠之属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8选文运用比照手法塑造曹刿形象,请举一例分析其作用。2 分二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矣。”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 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虽 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 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臣请鸿鹄举矣。”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有士不用,何书 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节选自序杂事【注】举:飞去。傅距:傅,附着;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局部。瀹yuè:煮。9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一样的一组是。2 分A田饶谓鲁哀公曰 B守夜不失时,信也 C吾书子之言 D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 谓为信然隆中对即书诗四句伤仲永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0.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1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 分12. 田饶给鲁哀公讲鸡和鸿鹄的故事,目的是表达的想法。2 分3三入山【元】刘因草露蛛丝晴日明,乱虫秋意有先声。屈盘未转坡陀尽,青翠忽从怀抱生。一径峰回失南北,两山云近异阴晴。天公假设会登临意,可信难过画得成?【注】陀:不平坦。 13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子呈现的景象,并写出词句表达的情感。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一阅读以下材料,完成 1417 题。12 分【材料一】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方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消灭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 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消灭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 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随着造纸术的进展,从唐朝开头,纸糊的风筝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宠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进展。至清朝道光年间到达鼎盛。摘编自早春的风筝【材料二】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生疏的传统吉利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风筝上绘制的图案格外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秀丽,但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利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传统北京沙燕“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奇特生活的向往。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 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上面没有任何装饰。到了明治时代,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在 泰国,风筝则有男女之别,男筝称为鸟筝,女筝称为鱼筝。鸟筝一般有2 米高,又叫“猜朗康”;鱼筝形如钻石,也称“白宝”,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摘编自网络【材料三】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六人。 其中,两个着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注视,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 衣着明媚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摘编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14. 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4 分15. 请简析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 分16. 材料二中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17. 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2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2 题。22 分窑语窑火,矗立,火鸟一样张开了翅膀,壮丽地飞行。我们的胸膛灼热,与火鸟紧紧拥抱在一起,尽情幻舞。从窑山村回来,窑火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燃烧着。我生疏南方的土窑:半圆形的拱门,长长的土砖垒砌的窑垄,方块的天窗,伏地而起的烟囱。场院里, 土陶坯已经晒得发白,泥浆水淌出的油状水痕成了陶器的花纹,泥池里黑褐色的胶泥温存严峻。泥是从老河道里挖上来的,一车一车地拉到泥池里,浇上水,用木勺泼洒,一遍又一遍,踩泥人把 强健的牛从牛圈里拉出来,和它说着亲热的话,喂上整畚斗的米糠,然后把它的眼睛蒙起来,牵进泥池踩 泥。踩了半日,直到胶泥如蒸熟的糯米浆,黏,糯,柔。制陶师用一把弓状的钢丝锯,把池泥切割成一块 块,抱进茅棚里开头制陶。在青石案桌上,师傅狠狠地摔打,反复地摔打,打得胶泥瘫软便开头揉,揉出 泥皮片。师傅托着泥皮片,裹在陶模上。一只手转动模具,一只手给胶泥刮浆,浆水咕咕地淌下来,浓浓 的。做好的土陶坯,在地垄里暴晒。陶坯暴晒之后一日比一日白,亮出泥质浑厚的色泽,花纹一圈圈地 吐出来,有荷花,有丁香,有蔷薇,有如水的波浪。烈日暴晒七日,制陶师傅便把陶坯一个个抱进窑,一 垄垄地码起来,码两天,封了窑门,师傅们坐在一起,喝一顿酣畅的酒。酒喝够了,这时月亮已经爬上了 屋顶,开头点窑火。窑火,被噼啪作响的木柴唤醒,树脂吱吱吱地叫,火星四溅,如熟透的石榴一样迸开。 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一层又一层。窑,为我们供给了一个家的大局部器物,我们用砖瓦筑舍,用碗盛饭,用菜缸腌制咸菜,用壶泡茶, 用杯喝酒。窑里烧出来的每一件物品都留有人的温度,有人的品性,和我们一样淳朴,一样要经过摔打, 与我们的生命一样易碎、坚硬,最终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记得在孩童时期,快过年了,我随母亲去小镇郑坊,拉一架平板车买土缸土瓮。卖陶器店的有好几家,我们一家一家看过去,问价格,看成色,一条街走完,已是中午。母亲拉车,我在后面推小跑,布鞋 摩擦沙子的声音,沙沙沙的,和冷风的声音相互交混,至今不散。时代变迁,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转变,所用的器物也在转变。我看过很多土窑,但大局部废弃了,窑火熄灭。把我们从远古地窖带进家园的窑,渐渐消逝,被我们遗忘。在窑山,我再一次看到了窑。在老旧的窑场,我见到了制陶师傅,穿着藏青色的围裙,戴着草帽, 吸着纸烟,粗粝厚实的手掌裹着泥垢我多么生疏这朴实的模样,一口口大水缸,整整齐齐地排在院子里,在阳光下散发圆润的光泽,黝紫黑的釉色却白得发亮。我拍拍缸身,把耳朵贴在缸口,嗡嗡嗡的,声 音动听、爽亮,如泉水淌于井中。在两栋瓦房里,码着晒干了的土陶坯,一层一层,一垄一垄。我推开满4是灰尘的木门,黯淡的光线落在土陶坯上,器物如昨,鲜亮如初。瓦舍前后的院子里,瓜架上的南瓜花和黄瓜花开得粉嫩。村子旁的丰溪河照旧流着,河流培育这片 土地,令它生生不息。窑,是信江沿岸最具人烟气息的文明。窑,我们曾如依靠屋舍一样依靠它。窑,给 了我们四壁,给了我们屋顶。窑火,那么慈祥,那么倔强。窑火,是我们的摇篮曲,也是我们的生命之歌。我摩挲着大水缸,手久久不忍离开。文/傅菲,有改动18. 文中三次写到制陶师傅,内容各有侧重,请依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4 分第一次1表现制作工艺的繁杂、精细其次次写窑火点燃前的预备2第三次3表现制陶师傅的朴实19. 依据括号中的要求,揣摩以下词句的表达效果。4 分(1) 陶坯被红绸般的火焰包裹着,一层又一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 分(2) 把耳朵贴在缸口,嗡嗡嗡的,声音动听、爽亮,如泉水淌于井中。赏析加点词语2 分 20文中第段有什么作用?4 分21. 请理解第段中画直线句子的含义。4 分22. 时间消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转变,很多传统事物在渐渐消逝。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联想?不超出所给字格7 分四、作文70 分 23任选下面一题作文。(1) 题目:一面之缘要求: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2) 英国作家狄更斯曾说,某种可喜的天赋,某种幸运的时机,可以形成人上升的梯子的两侧,但是梯子的横梁必定是用禁得住摩擦和牵扯的东西做的,那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没有东西可以替代。请以“真功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留意】选择上面任一题作文,都须遵循以下要求:不要使用网络语言;全文不少于 600 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文中如消灭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消灭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 小晶代替。一、积存与运用28 分大连市 2023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2 分字体标准、端正、干净得 2 分。有一项不合要求扣 1 分,有两项不合要求、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24 分1tuì 2yìng 3蜡 4胜34 分11 分把问号改为句号 22 分例如:遇到高山 它能奇异地绕过去其它符合题意的内容也可 31 分势不行挡其它符合语境的成语也可412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燕啄春泥 2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3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4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5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6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每题 2 分。写错两个字扣 1 分,写错三个字不得分56 分14 分观点一:认同。宋江接父兄不得,返回梁山途中,在还道村为躲避追捕,藏身于古庙中,因可怕抖得几乎死去。宋江被发配江州,遇到张横等人,宋江吓得反复求饶,和两个公 差抱作一团。观点二:不认同。时迁等人投奔梁山途中被祝家庄擒获,宋江说服晁盖后,主动要求带兵 攻打祝家庄。晁盖在曾头市被害,宋江宣誓替他报仇,后来带兵攻打曾头市,活捉史文恭。其它符合 题意的大事也可22 分例如:继父恶毒殴打母亲阿廖沙就拿起刀子刺向继父其他符合题意的内容也可 二、古诗文阅读18 分一7 分63 分1于是、就 2服从、听从 3类72 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也肯定要依据实情推断。“狱”“以”译对1 分,大意对 1 分82 分1将乡人和曹刿对国事的态度作比照,突出了曹刿对国家的责任感。2将鲁庄公与曹刿对战前预备的生疏作比照,突出了曹刿的“远谋”。答出其一即可二8 分 92 分C102 分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画对两处得1 分,画对三处得总分值;画五处或五处以上不得分112 分田饶于是离开鲁国前往燕国。补充省略成分1 分,大意对 1 分122 分期望鲁哀公能重用贤士。大意对即可 三3 分133 分一片青青翠绿扑面而来,仿佛突然从怀抱中产生似的。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景象2 分, 情感 1 分三、现代文阅读34 分一12 分144 分风筝的起源、进展过程、图案寓意、各国风筝的独特风格。153 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白中国人常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163 分“一般”是“通常”的意思,表限定你,说明学界对风筝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间并没有定论, 表达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172 分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宠爱的户外活动。二22 分183 分1写制作陶坯的过程 2表现制陶师傅的细心、辛苦 3写制陶师傅的模样每空1 分194 分12 分运用比方的修辞,把火焰比作红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窑火的颜色和形态之美。22 分“嗡嗡嗡”是拟声词,形象地描摹出缸被拍打后发出的声音的动听、爽亮。204 分插叙了作者孩童时期随母亲买土缸的经受,承接上文“与我们一同走过岁月”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与窑相伴的岁月的怀恋,丰富了文章内容。214 分窑火烧制出我们赖以生存的各种器物,哺育了我们;它和我们的生命一样,虽然历经变迁,仍旧坚韧不屈,表达了作者对窑火的感谢和对生命的赞美。22(7 分)略。四、作文(70 分)23 (70 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