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01].docx
-
资源ID:88229829
资源大小:23.3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01].docx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较大、素养较低、年龄较轻、男性较多、分布较广、技能较差”。 1、从数量上看,依据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人口58846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6178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220231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还有充裕农村劳动力45665人。 2、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市有效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6%;有效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4%。 3、从年龄构造上看,进城务工18岁以下的约占12%,1830岁之间约占44%,而3040岁约占35%,40岁以上的仅占9%。进城务工人员中青年占绝大多数。 4、从文化程度上看,近90的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缺乏10;农村劳动力中把握一门以上非农技能的人数不到10。调查结果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2%;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2%;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08%。 5、从增收渠道上看,主要以种养和劳务收入为主,局部兼营一些副业。 6、从就业的状况看,目前我市转移出去的12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有肯定技能水平的缺乏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洁的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酬劳低。 7、从行业分布上看,全市326178个农村劳动力中,有约22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9.9%,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4万余劳动力从事其次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3.2%,较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有近6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劳动力的16.9%,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根本特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据调查统计,2023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数占56.7%,3050岁的占37.1%,50岁以上的占6.2%。 2、劳动力转移有序性渐渐增加。农夫过去外出务工,主要靠血缘、人缘、地缘“三缘”关系向外转移。据调查,2023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通过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转移的人数大幅度增长,增幅在5%以上,而通过中介组织介绍、亲帮亲、邻带邻或其他方式外出的人数下降2.5%。 3、转移劳动力仍以沿海经济兴旺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为主。随着国家经济构造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动,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快速增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沿海经济兴旺地区及中西部地区为主,但比重有所下降,转移到东部和中部的比重有所上升。据调查,2023年在沿海经济兴旺地区占35.5%,西部地区务工的人员占46.8,东部地区占3.6,中部地区占4.2,其它地区10.1。 4、二、三产业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2023年,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到第一产业仍旧从事农业的比重为5.1%,比上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转移到其次产业的占56.6%,比上年上升了10.2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占6.7%,制造业占5.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给业占1.7%,建筑业占37.6%。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38.3%,比上年下降8.2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占6.2%,批发零售贸易业占2.7%,住宿和餐饮业占15.9%,其他效劳业占5.6%,其他占8.1%。 5、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型。在重庆市内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时间的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寡与劳务收入的凹凸而不同。一般状况下,家庭劳动力较多,在外务工时间就长,劳务收入也较高,反之则短。 123456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三)、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状况 1、主要成效。我市从2023年起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经过各成员单位和定点培训学校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预期成效。1)超额完成了重庆市下达的“培训4000人、转移80”的工作目标。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348人(含非定点培训学校所培训的人数),转移6543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5916人,转移5252人,转移率为88.8,获得上级财政补贴资金135万元。今年前上半年的状况是:到5月底,全市培训结业3027人,指导就业2447人,分别完成全年规划的50.45、50.9。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15人,完成了全年规划的50。2)培训学校转变了的办学理念。以前是重培训、轻转移,重数量、轻质量,如今正朝着学员学得好、输得出、稳得住、收入高方向进展。3)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过去农夫工进城务工由于缺乏技术,多以苦力和汗水挣钱,而今通过阳光工程的培训,他们均把握一技之长,能凭脑力和技能创收,就业面逐步拓宽。4)提高了转移农夫工的劳务收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夫工大多成为相关行业的技工乃至高工,劳务收入大幅度提高。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参与阳光工程培训输出的农村劳动力,其务工收入较不培训者高40-100%以上。 2、主要作法。2023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进展快速,并超额完成任务,得益于以下举措。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理顺工作关系。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熟悉到位,并予以高度重视,在年初的农村工作会上,就把“阳光工程”定位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三大“重头戏”之一(在2023年,市里将“阳光工程”纳入了市里的八大“民心工程”来实施),组建了市劳务开发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成员单位23个。为了削减工作穿插、重复,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又在8月份将“劳务办”和“阳光办”进展合并办公。领导小组全年召开专题会议5次,对讨论解决的问题,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都落实 二是各方统筹协调,完善资源系统。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底,是上级制定政策,指导落实的依据。为了抓好我市资源系统的建立,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准时组织召开了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建立工作会议,劳务办随即对全市60余名资源系统治理人员进展了业务培训。各乡镇、有关部门克制了人员不够、设备缺乏、经费紧急等方面的困难,统筹兼顾,积极协调,用近半年的时间彻底地对年龄在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的状况进展了调查,并于12月份全面完成了根本数据的微机录入,摸清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的“家底”,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和转移供应了根本数据,也为全重庆市把握状况,指导输出供应了最为翔实牢靠的数据。 三是强化过程监视,细心组织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求培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设具有肯定市场竞争力的专业,以适应市场用工的需求;采纳独立培训、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方式,以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配备高素养的教师,细心开展培训。培训完毕后安排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对合格人员颁发由劳务办统一印制的结业证书,并在学员自愿的前提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合格人员发放鉴定证书。 常常召集培训学校的工作人员就如何提高培训质量,增加转移效果进展工作探讨,提高了详细业务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强化了工作责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强化程序治理,严格执行培训中的抽查制度。具体填写抽查表,准时指出培训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求培训单位准时整改,以指导培训的开展。指导学校按要求建立台帐,收集学员卡片、照片、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仔细审核台帐内容,将不符合财政补贴条件的人员从名单中剔除,对转移率低的培训班次催促学校加强输出工作,对转移率不达标的培训班次不予认定,从而实现了培训过程的监视。准时了解指导各定点培训单位的输出工作,监视他们抓好输出后的追踪调查,并为输出人员供应力所能及的帮忙。 123456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四是广集用工信息,最大限度输出。各定点培训机构还安排专人负责输出工作,充分利用长期以来建立起的输出网络,广泛收集用工信息,以订单为主,多形式多渠道实行批量输出,培训一批就输出一批,由专人将受训学员送往输出地,联系、办理相关的务工手续,签订用工合同,较好地保障了外出务工农夫的权益。输出地点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成都、重庆等省市。培训人员80%以上实现了就地或异地转移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员素养普遍偏低。学员素养参差不齐且总体较低,培训中普遍反映学习吃力,造成培训质量不高,转移率还相对较低。 二是宣传不够深入。许多农夫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的一些优待政策持疑心态度,对培训操作方法知之甚少。虽然通过播送电视、科技赶场、宣传资料、标语等形式取得了一些宣传效果,但宣传面、力度还显得不够。 三是财政资金补助额度较低。农夫的收入本身较低,经济根底薄弱,没有足够的钱用于培训或学技术,特殊是对培训周期长,费用花费大的工种,这个冲突就更加突出,因此低额补助标准对农夫的吸引力不强。重庆市2023年的标准略有提高,但我市难于兑现新的标准,由于重庆下达规划为4300人,而南川的“民心”工程目标是6000人,要用4300人的补助金额完成6000人的培训,因此补助标准只能维持到2023年的水平。 四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难于开展。一方面农夫缺钱不愿参与鉴定,另一方面参与鉴定对农夫日后就业作用不大。 五是培训工作进展不平衡。平坝或经济兴旺地区农夫参训意识较强,培训工作的力度较大,相反,山区或经济欠兴旺地区农夫参训意识较弱,且自我封闭、保守,培训工作也相对滞后,不培训就转移的现象突出。 培训学校之间培训质量差异大。在检查中发觉,局部培训学校培训制度不健全,培训程序、方式不标准,培训工作随便性大,有走过场的现象发生,不注意培训质量,有不按教学规划压缩时间的、有不完成“规定动作”的、有档案不完善的,训前训后没差异,农夫收效甚微。 六是档案治理不完善。有的培训学校在档案治理上,事前不立档,事后补档;各种根底数字、资料不齐备;有的甚至没有落实专人治理档案。 七是缺少工作经费。根据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资金治理方法,要求同级财政要安排肯定的工作经费,其它区县都配备了三、五万不等的工作经费,到目前为止,我市阳光办还没有相应的工作经费,这严峻地影响和制约了我市阳光工程工程的正常开展和实施。 八是培训与就业冲突突出。首先表现在“培非能就”。参与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往往是农村充裕劳动力,也有为数不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占的地农夫等,农村充裕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文盲也不少;“构造性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夫中的留守人员往往年龄比拟大、观念比拟陈旧、文化层次低下。这些人员参与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就业难度比拟大,即使就了业,被“退单”的也不少。其次是“培非所用”。由于就业岗位数量少和就业条件的限制、用人单位的挑剔或待遇不公等问题,导致培训的学问、受训的对象被“弃荒”的现象很普遍。第三是“用非所培”。局部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的人员,经过培训猎取合格证书或等级证书后,没有被企业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而是被安排在劳力型的岗位上,而原来达成意向的岗位往往被后来的大中专高校生所占据。 九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劳务品牌。由于培训力气、工种分散,输出地不集中,量不大没有形成集团输出,“售后效劳” 、跟踪调查没跟上,受训对象素养不高、敬业精神不强、法制与诚信意识不浓,劳务市场没出名气,因而没有形成诸如“江津富侨保健、大足五金巧匠、巴南石龙技工、黔江港务装卸工”等的重庆地方品牌,没有诸如“蓝田厨师、米脂婆姨”的全国知名品牌,更没有诸如“菲佣、英式管家”的世界品牌。没有品牌,自然就没有品牌的效应、收益和回报。 123456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三、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调查中得到的启发 (一)领导重视、部门联动是保证。据调查,但凡农夫培训转移工作抓得好的地方,都表达了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宣传舆论部门、农业、财政、劳动、教育、工会、司法、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协作,有的地方党委、政府第一把手亲自关注,为农夫培训转移供应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社会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切实做到“三个到位”,即思想熟悉要到位;政策扶持要到位;工作措施要到位。要把农夫受益作为实施阳光工程的动身点和归宿,特殊强调要把责任落实作为实施好阳光工程的重要保证。 (二)大力宣传、营造气氛是先导。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造舆论,准时挖掘、宣传劳力转移的新状况、新特点,推广各地加快劳动力转移的新阅历,树立新典型,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在社会上,逐步树立了“劳务能致富”、“劳务荣耀”等观念,农夫自愿走出家门,参加培训转移。 阳光办和各培训单位要进一步通过各种途径,如播送、报纸、电视、互联网、招生广告等媒体,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使广阔农业科教工和农夫准时理解实施阳光工程的精神实质,了解阳光工程实施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准时公布阳光办举报电话、培训基地、培训任务分解状况,增加了培训工作的透亮度,使广阔农夫对阳光工程能够全面透彻地理解,帮忙其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机构。在广阔涉农工中,要积极灌输“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抓农夫增收”的理念,调动广阔干部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制造性,引导更多的农夫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从而促进我市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三)标准治理、透亮运作是关键。治理出效益,透亮显公正,从工程申报、基地认定、监视实施、经费补贴、检查验收等方面,要有程序化的流程。我们要像抓粮食直补资金的发放一样严格阳光工程的资金治理,财政安排的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资金都用于农夫的培训学费,严格做到了工程经费专帐治理、专款专用。 为标准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加阳光工程运作的透亮度,便于监视检查,提高学员培训质量和转移输出力量。要求参与培训的学员持农村户口本及本人身份证到本阳光办公布的培训单位报名参训,培训单位必需按实际登记造册。各担当工程的培训单位要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 (四)改良培训、提高质量是根底。改正去的结果审批为过程监视,积极地为改善学员的学习条件,解决工学冲突,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阳光办提出了“三个强化”:强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按市场需求,并与用人单位亲密协作;强化教学内容整合,符合用工要求,增加能提高动手力量的内容;强化教学过程治理,教学中注意实践环节,增加实习时间安排,促进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提高。 建立定点培训机构的竞争和淘汰机制,每年都要通过招投标方式对定点培训学校进展重新认定,将不达标的学校淘汰出局,同时允许有培训力量的学校进入培训环节。 在办学模式上,通常有固定地点办班与流淌办班两种方式。但只要便利学员,办班就没有定式,多数时间是将班办到了乡镇,这样,让学员吃住在家,学习在当地,既极大地便利学员,又降低了学员参训的费用。 在教学安排上,仔细制定教学规划,因材施教,做到以操作为重点,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始终坚持高起点严要求。 在师资方面,要求培训学校细心筹划,组织思想品质好、教学阅历丰富、实践技能强、擅长治理的德能兼备的教师担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在教学课程上,统一安排学习进城务工指南、农夫工维权法律学问、城市生活常识、职业道德等公共课目。同时按不同专业、不同订单,确定相应的专业理论课程,主要选用了农业部、重庆市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充裕劳力转移而编写的系列培训教材。 123456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在考试考核上,不走过场,努力做两不误。既让学员过关,又要让学员学到学问。每期学习完毕,都组织理论学问和技能操作的考试考核,凡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阳光办均颁发了重庆市统一印制的学习结业证书,并推举到市劳动部门办理岗位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广阔学员当时或滞后就业供应了便利。 在日常治理上,标准操作,强化过程监管,提高培质量。招标后,阳光办准时地与培训基地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各培训单位的目标、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增加其责任感、使命感; 阳光办负责同志定点联系培训单位,要求联系人每月至少到培训基地两次,催促培训单位按期完成任务,并为其供应必要的效劳;实行不定期抽查、暗访制度,主要是对学员的免费状况、培训质量及转移输出状况等做明查暗访,标准培训要求;实行月份报告制度,培训单位每月25日左右必需向阳光办上报月份进度表,精确填报当月新增学员数,以及培训结业、培训转移进度,报告工作进展状况,以便于准时发觉问题,实行措施,快速处理。 (五)整合资源,合力攻坚是捷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统筹与协作。假如能够将有限的资源进展整合,如部门职能、培训资源、输出网络、资金、工程、供求信息、产业需求、品牌的整合,那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将迎刃而解。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努力地理顺部门职能、共享培训资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条件。 1、理顺部门职能。各方亲密协作,部门协同作战,是确保“阳光工程”高效运作、顺当推动的联动机制。宣传、舆论部门要强化政策的宣传;农办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协调、指导、督查;农业部门细心组织,标准实施,负责工程治理方法和实施方案的拟定,牵头搞好培训单位的招投标,认定培训单位,监视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开展学员就业状况抽查和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建立工程档案等;财政部门负责工程资金的配套、落实,监视检查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参加制定工程治理方法和实施方案,参加对培训工作的催促检查,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对学员就业状况的抽查等;劳动部门积极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搭建平台,供应劳动力的用工信息,标准受训农夫职业技能鉴定,降低收费标准,切实让利于民,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劳动环境的整顿标准;教育部门多渠道解决农夫工子女就学困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乡镇及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广阔农村青年积极开展就业培训;工会、司法部门要积极组织好农夫工的维权工作。 2、共享培训资源。这里所指的培训资源,它既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凡具有合格的职业培训资质和独立法人资格,有联系安排就业力量的培训机构,包括中等职业培训学校、职中、技校、农广校、乡镇成人学校等均可参加投标。在自愿申请的根底上,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评审小组,依据职业培训单位担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相应岗位必备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设备、实训基地和师资等根本条件、联系安排就业渠道和力量、单位信誉、收费标准等,优胜劣汰,择优确定。 也可以将一些规模小、设备差、师资力气缺乏教育机构整体合并,成立特地的培训中心。也可以搞“强、强”联合,提升培训规模和档次。整合的主要内容包括:农夫素养培训的组织、培训规划的制定、实施方案确实定、培训教材的选定、教员的聘任、资金与资金的有效治理和使用、培训-转移-效劳体系(信息及资源、输出的“网络”)、声誉、品牌效应等。其它地方在整合培训资源上民领先迈出一步,实践证明,整合培训资源,不但能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培训资产得以盘活,教育资源得以有效利用,有效地克制了过去培训工作中消失的政出多门、教材不统一、重复培训、低层次、低效能培训等现象,尤其是把各级财政分散安排给有关部门的培训经费集中治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增加了培训的标准性,提高了培训效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123456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状况的调查报告 联合实施工程,打捆使用资金,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对于与农夫工培训相近或相关的工程,可以联合实施,如扶贫培训、企业工人岗前培训、成人再就业教育培训、农综开发、产业化开发、小城镇建立、工业化建议、农业产业化打造等工程。一但找准契机或结合点,实现双赢或多赢就是必定。 (六)强化监管、狠抓落实是手段。督查是确保农夫受益的关键环节,为确保阳光工程标准操作,顺当实施,要切实加大督查工作力度。重点督查五个方面的内容:即领导重视状况;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的到位状况;工程操作的公开、公正、公正和透亮运作状况;补助资金的发放形式;培训质量与学员的转移就业状况。实行八查八看:一查宣传发动,看宣传是否到位;二查组织措施,看措施是否得力;三查培训台帐,看学员培训状况;四查学员到校上课状况,看学员是否就读;五查教学质量,看培训效果;六查订单签订合同,看劳动力转移就业单位是否落实;七查学员转移就业状况,看培训转移率;八查转移劳动力工资待遇,看受训农夫是否增收致富。通过定期督查,促进阳光工程的顺当实施和整体推动。 四、对连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建议 1、合理地下达工作规划。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规划尽量与重庆市全都。假如“上小下大”,上级政策在我市的执行过程中势必要打折扣。 2、酌情地配套工作经费。尽可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所需资金。劳务办作为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监视指导机构,有4名固定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视指导的过程中要发生必需的费用,但是劳务办没有资金来源,同时上级政策也明确规定培训补助资金不能用作劳务办的工作经费,其解决方法只能通过市级财政解决。 3、进一步分降落实责任。进一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4、建立培训输出的鼓励机制。对培训、输出工作中的先进予以鼓励,工作落后的予以必要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