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学习的心得体会800字.docx
课改学习的心得体会800字1、生物课堂提问应主动化,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化 本次课改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例如: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一节进展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因素时,一名学生问到(不用举手,有问题就提):教师,我认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由于我见过农夫种小麦、玉米、黄豆等种子时,都是把种子埋入土壤里,种子见不到阳光,都能萌发出来我认为种子萌发需要阳光,由于我们家种胡萝卜种子时,是把种子撒在土壤的外表,用脚一步挨一步地踩即可,并没有埋入土壤内,种子照样萌发。另一名学生紧接着反对道。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疑问中产生了。当进展到植物的茎是由胚的哪一局部发育来时,学生说道:我认为植物的茎是由胚轴发育来的。不对,植物的茎和叶是由胚芽发育来的。另一名学生紧追不舍。经过学生的争论分析,最终教师拿出了正在萌芽的花生种子解决了有争议的问题。课改后,在课堂上象上述这种针锋相对的提问状况常常消失,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留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焦点上来了,教师趁机发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开头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剧烈的争辩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学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2搜集试验材料应群体化,学生试验活动落实处 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一个学期下来只安排了少数几个试验,而且也不能全部都做,由于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预备试验。实行课改后,试验要求培育学生的主动参加、合作探究的力量,不光重视试验的结果,更要重视试验的过程,这样,教师的手脚一下子就放开了,试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预备,学生预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索的过程,分析区分的过程。如:植物的开花一节,学生从田野、路边、山上采集的各种花朵,汇合在课堂上,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相互观看、解剖,做到资源共享。各种花的形态构造、颜色、气味等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把握了,比教师用语言描述学生静坐听讲效果要好的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许多,如:学生搜集鼠妇、蚯蚓等,不再一一列举。这种试验方式,注意了试验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整个试验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主动参加,学会了观看分析,教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试验力量增加了。 3课堂教学应实际化,解决问题应现实化 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学问的获得,而对于学问的获得过程和获得学问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学问是死学问,不能付诸于实践。这也是本次课改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学问的重要性。如:在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地、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小麦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为什么在小麦马上成熟时下一场雨也会造成减产?贮藏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干?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非常甜等等问题,学生平常常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争论、争辩、教师帮忙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甜美感溢于言表。 4课堂教学应情感化,情景交融易升华 硬性的说教批判教育往往引起逆反心理,效果事倍功半。课改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例如:在讲爱护环境的内容时,从我们身边的环境说起,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环境,每种生物生活都离不开环境,整个宇宙只有我们地球有生命存在,在有限的资源里,为了我们人类自己,莫非我们还不该爱护地球、爱护环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