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煤厂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报告.doc
Xxxxx选煤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前 言11. 总 则21.1 评价目的21.2 编制依据21.2.1相关法律、法规21.2.2 有关技术依据31.2.3 相关文件31.3 评价标准31.4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41.4.1 评价内容41.4.2 评价重点51.5 评价工作等级51.5.1 环境空气51.5.2 地表水环境61.5.3 声环境61.6 评价范围61.6.1 环境空气61.6.2 地表水环境61.6.3声环境61.7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61.7.1 污染控制目标61.7.2 环境保护目标7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82.1自然环境概况82.1.1 地理位置82.1.2 地形与地貌82.1.3 气候、气象92.1.4地表水系92.2 社会环境概况102.2.1经济发展现状102.2.2社会发展现状103.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113.1项目概况113.1.1工程基本情况11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3.1.3 建设条件123.1.4项目组成123.1.5 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143.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43.1.7 产品方案173.1.8选煤工艺183.1.9 工艺布置203.1.10 物料平衡213.1.11 公用工程223.1.12 供配电及综合自动化243.1.13 建筑物与构筑物253.1.14 运输303.1.15 存储303.2 建设项目工程污染分析323.2.1施工期排污分析323.2.2 建设项目工艺过程及排污分析323.2.3建设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排污分析333.2.4污染因子筛选及源强确定334清洁生产评述354.1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354.2本项目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符合性分析384.3清洁生产评价结论41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2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25.1.1 现状监测425.1.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43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55.2.1 现状监测455.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65.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75.3.1 声环境现状调查475.3.2声环境现状评价486污染治理措施506.1建设期污染防治对策506.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516.2.1废气污染治理措施516.2.2废水污染治理措施526.2.3 噪声污染治理措施536.2.4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546.2.5 厂区防渗546.2.6 运输546.2.7 厂区绿化547.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557.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557.1.1污染气象特征与分析557.1.2煤炭运输扬尘影响分析577.1.3原煤堆场扬尘影响分析577.1.4准备车间扬尘影响分析587.1.5有组织排放环境空气影响分析587.2水环境影响分析607.2.1生活污废水607.2.2生产废水607.2.3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607.3 声环境影响分析607.3.1 主要噪声源607.3.2 预测方法617.3.3 预测模式617.3.4 噪声预测结果627.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638环境风险分析648.1评价等级648.2评价范围648.2.1大气评价范围648.2.2地表水评价范围658.3风险类型658.4 风险识别658.4.1 危险物质辨识658.4.2职业危险因素辨识658.4.3不安全隐患辨识668.4.4火灾和爆炸危险性辨识668.4.5环境风险识别668.5防范措施及预期效果668.5.1安全防范措施668.5.2预期的效果688.6风险预案689.总量控制719.1总量控制的原则和意义719.2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及环境功能区划719.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因子719.4 总量控制指标与达标分析719.5总量平衡方案7210 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7310.1选址的环境可行性7310.2合理性因素7410.3选址不合理因素7410.4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7511.公众参与7611.1公众参与的目的7611.2公众参与对象7611.3公众参与方法7611.4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形式7611.5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8511.6调查统计结果分析8711.7公众参与结论8812.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8912.1经济效益分析8912.2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9012.2.1环保投资比9012.2.2环保费用9012.2.3环境效益9112.2.4费用效益比9112.3社会效益分析9212.3.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9212.3.2项目建设对就业的影响9212.3.3项目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9213项目与有关国家政策及规划之间的符合性分析9313.1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9313.2与规划的协调性分析9313.2.1与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相符合9313.2.2项目与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规划一致性分析9313.2.3项目与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9414. 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9514.l 环境管理计划9514.1.1 环境管理体系9514.1.2 环保管理职责9514.1.3 环境管理目标9614.2环境监测计划9614.2.1监测项目9714.2.2 监测分析方法9714.2.3 “三同时”验收监测一览表9715.结论及建议9915.1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9915.2 规划的符合性结论9915.3 清洁生产水平结论9915.4 工程污染防治措施结论9915.5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0015.5.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结论10015.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0015.5.3 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10015.5.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0015.6总量控制10015.7公众参与与结论10115.8综合结论101 101前 言XXXXXXXX矿是年产原煤1.20Mt的大型露天煤矿。现有部分采区煤质较差,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矿方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提高煤质,以满足用户对发热量的要求。原煤通过干选机排矸,以降低产品灰分,提高发热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风选本身分选原理决定了其分选精度不高,并且对末煤分选效果较差。现在,每年经干选厂筛分出来的末煤和其它难分选原煤为70万吨左右,此部分煤质较差,发热量在32003700 kcal/kg,达不到用户4000 kcal/kg的最低要求,造成产品价格过低,以至产品积压,难以销售。同时,煤层顶板、夹层大部分都外排,到春秋季节时发生自燃,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有极大的防火安全隐患,为此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防范。所以无论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还是从消除火灾隐患角度出发,都有必要对矿区的劣质煤进行洗选。为此,XXXXXXXX矿委托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对XXXXXXXX矿选煤厂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工作,并编制了XXXXXXXX矿选煤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为5627.57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1317.37万元、设备购置费1771.50万元、安装工程费1118.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20.14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受XXXXXXXX矿的委托,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承担了XXXXXXXX矿选煤厂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成了课题组,课题组评价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实地踏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经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等工作,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以及国家、地方的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完成了XXXXXXXX矿选煤厂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得到了XXXX地区行政公署环境保护局、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单位的热情支持和指导,以及建设单位XXXXXXXX矿的积极协助与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 总 则1.1 评价目的针对本项目建设的特点,在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进行现场调查,弄清本项目污染源及受纳环境本底情况的基础上,本着“达标排放”、“总量控制”、“清洁生产”的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以及国家环保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的规定,提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预测本项目投产后所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本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1.2 编制依据1.2.1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4.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发(1996)31号文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国务院国发200416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通知(2004.12); 国家经贸委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文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国家环保总局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号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黑环发20011l7号文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加强公众参与的通知;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1995.4.1);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DB23/485-1998);1.2.2 有关技术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 纲(HJ/T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2.3 相关文件XXXXXXXX矿选煤厂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XXXXXXXX矿选煤厂委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合同书;XXXXXXXX矿提供的其他资料;1.3 评价标准本次环评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见表1.3-1和表1.3-2。表1.3-1 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类别标准名称及级(类)别项目标准值单位数值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中二级标准SO2Mg/m31小时平均0.50日平均0.15年平均0.06NOx1小时平均0.15日平均0.10年平均0.05TSP日平均0.30年平均0.20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PHMg/L69COD15BOD53氟化物1.0氨氮0.5硫化物0.1挥发酚0.002石油类0.05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等效声级dB (A)昼间65夜间55表1.3-2污染物排放标准类别标准名称及级(类)别污染因子标准值单 位数值废气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二类区时段标准烟尘mg/m3200SO2900煤炭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4标准限值颗粒物mg/m380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厂界噪声dB(A)昼间65夜间55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有关规定1.4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1.4.1 评价内容通过对本项目的工程概况及所在区域环境概况进行分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为:(1)对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作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依据。(2)针对本项目特点及排污特征,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贯彻污染源治理“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的原则,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使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3)评价本项目的清洁生产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4)分析本项目投产后,污染物治理前后排放总量变化情况,预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5)开展公众参与工作,广泛征求项目区域及相关阶层人士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6)对本项目投产后的环境经济损益进行分析,提出环境管理计划与环境监测计划,并给出本项目的可行性结论。1.4.2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的排污特点及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以环境空气影响评价,污染防治措施为重点,同时对事故性排放产生的环境危害影响进行风险评价,对声环境评价也要给予充分重视。1.5 评价工作等级1.5.1 环境空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的有关规定,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划分依据见表1.4-1。表1.4-1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评价工作级别评价工作级别判据一Pmax80%,且D10%5km二其他三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按本项目采暖期产生影响较大时估算,采暖使用1台KZL4-7锅炉,燃煤硫分为0.45,燃煤量为0.28t/h。估算参数见表1.4-2。表1.4-2 估算模式主要的参数一览表参数名称参数单位源强排放速率0.56g/s烟囱高度40.0m烟囱内径0.8m烟气排放温度413k烟囱出口处的环境温度268.35k计算点距地面高度0mURBAN/RURALR通过SCREEN3估算模式计算得到最大落地浓度为48.70g/m3,Pmax9.74,由表1.4-1可知,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5.2 地表水环境本项目产生的生产废水不外排,少量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没有污水外排。地面水域规模为小河,纳污水体为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中规定的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1.5.3 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规定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其所在地区为GB30962008规定的3类地区,本项目建设前后受影响的人口没有增加,因此,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1.6 评价范围1.6.1 环境空气以本项目工业场地锅炉房为中心,边长约为5km的矩形范围内。总评价面积约为25km2。1.6.2 地表水环境古莲河古莲段上游200m至下游8km河段,总控制长度约8.2km。1.6.3声环境厂界外200m范围内。1.7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7.1 污染控制目标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环境调查情况,本次评价重点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污染进行控制: 控制建筑施工期厂界噪声,保护周围地区声环境质量。 控制施工期粉尘、扬尘的排放,保护施工场地及运输道路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 控制工程投产后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保护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 控制工程投产后生产工艺过程中煤泥水的事故排放,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 控制工程投产后各种生产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1.7.2 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踏查表明,本评价区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具体敏感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见表1.7-1。表1.71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厂界距离(m)备注环境空气环境空气质量厂址周围25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古莲河SE500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噪声声环境质量厂址周围20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2.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XXXX古莲河煤矿位于黑龙江省XXXX地区西北部的漠河县,行政区划属漠河县管辖,矿山处于霍拉盆盆地西部,即霍拉盆煤田月牙湖矿区。项目位于古莲河煤矿所属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1°5752121°5919;北纬53°595853°0049。矿区处于漠河县西北51km处,距古莲车站32km。从矿区到古莲镇、漠河县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矿区所在地理位置见图2.1-1。本项目选址在XXXX矿现有风选厂西侧,南侧为矸石砖厂、北侧为露天矿排土场,西侧为荒地及林地。古莲河矿区对外交通较为方便,有矿山二级公路通往相距32km的国铁古莲车站, 有林业运材公路通往相距51km的漠河县车站,沿国铁向南532km为XXXX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并有国铁通往海拉尔市,齐齐哈尔市。2.1.2 地形与地貌矿区地处XXXX北端,地貌简单,为一典型的山间盆地,盆地略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510630m,地形的总的趋势是北西高、南东低。根据成因、形态将地貌分区叙述如下:1、剥蚀低山地形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低山区。面积约0.5km2,海拔高度560-630m。山脊呈梁状,坡陡脊窄,地形坡角一般30°45°。全由森林覆盖,主要由花岗岩组成。2、山间冲积平原地形2.1微倾斜平原分布于矿区北、西、南三面。其面积约20km2,海拔高度530570m。地形较平坦而开阔,宏观整个地势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地面坡降1013,地面上湿地、疏林遍布,杂草丛生,局部发育有塔头。由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淤泥质砂、含粘土砂砾石、粘土质砂砾石等组成。2.2低平原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河谷两侧及低洼处。面积约5km2,海拔高度510-550m。地形低洼,是地表水汇集地带,积水连片、塔头密布、灌木杂草丛生,均为沼泽地,夏季人行极为困难,秋季走在上面如同海绵一样。由泥炭、粉质粘土、含粘土砂砾石等组成。2.3低漫滩主要分布在霍拉盆河、盆地低漫滩。滩面高出水面0.50.7m,漫滩蜿蜒曲折,滩面宽一般70100m,最宽不超过150m,上面塔头密布、灌木杂草丛生。由泥炭、砂、砂砾石、粉质粘土组成。本项目选址在XXXX矿现有风选厂西侧,沿路北侧布置。该处地势较为平坦。2.1.3 气候、气象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冬长严寒干燥,夏短多雨,据相距矿区50km的漠河气象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4.80,年平均气温低于-40的天数为69天,年最高气温为37,极端最低气温达-52.3,降水量多集中七、八、九这三个月中,占全年降水量的五分之四,年最大降水量达635.3mm,年最小降水量为274.3mm,年平均降水量为403mm,年平均蒸发量885mm。初霜结冻期为九月,终霜期及解冻期为五月下旬,无霜期不足100天。本区是永久冻结区,冻土下限最深为131m,一般为6090m。最大季融深度1.9m,多分布于河谷两侧,一般季融深度在0.60-1.30m。冻层温度0-3。2.1.4地表水系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内水系有霍拉盆河,盆地河及月牙湖。霍拉盆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盆地,盆地河在盆地东部自北向南流,二河流汇合后从盆地东南角山口流出,注入古莲河。月牙湖为一自然湖泊位于盆地南部,面积约0.09km2,最大水深15m,有一泻水河连通霍拉盆河,可调节湖中水量。现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霍拉盆河最大流量为3835.00L/S,最小流量为31.77L/S。盆地河最大流量为1290L/S,最小流量为21L/S。区域地表水系及流域情况见图2.1-1。2.2 社会环境概况2.2.1经济发展现状漠河县总面积18233平方公里,境内有汉、蒙、回、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锡伯、土家等11个民族,人口已逾十三万。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漠河县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骨干,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经济体系,产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以实木门窗、集成材为拳头产品,各种规格、等级的原木、锯材、综合材、细木工板、卫生筷子、实木家俱等主副产品综合发展的产品格局。我县所属的宜家木业公司集成材产品出口创汇连续两年居XXXX地区首位。近年来县域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全县小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6092万元,同比增长20.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7463万元,同比增长4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989元,同比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106元,同比增长76.1%。增速、排名均居XXXX地区首位。2.2.2社会发展现状(1)交通漠河县境内现有铁路1条和省道2条,其中铁路在漠河县境内105公里;S209境内210.5公里,为四级砂石路;S207境内180公里,其中白色路面4.7公里,沥青路面175.3公里;有县道4条50.3公里,均为四级砂石路;有乡道3条共20.5公里,其中1.6公里为白色路面,其余为四级砂石路;还有林企专用公里1346公里,均为四级砂石路。全县有5个乡镇,7个行政村,已全部通了公路,全县已形成了以2条省道为主骨架的“十”字型公路网络。(2)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目前漠河县共有中小学校12所,其中普通高中一所、初中二所、小学7所、九年制乡镇学校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成人教育中心1所,幼儿园2所,教育行政机关1个,在校学生6328人,教职工720人。 全县现有国有医疗机构51个,其中县级二级医院3所,乡镇卫生院2个,煤矿职工医院个,林场卫生所及保健室45个;公共卫生监督所3个,疾病控制中心3个;药品批发企业个,零售药店33个。全县卫生系统职工571人,卫生技术人员424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98人,每千人口拥有医师3.2人。3. 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3.1项目概况3.1.1 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XXXX矿选煤厂工程项目性质:新建项目规模:年处理原煤:1.20Mt;日处理原煤:3636.36t;小时处理原煤:227.27t。根据当地实际气候情况,每年4月中旬11月中旬生产。每年生产七个月,实际每年可入洗原煤0.75Mt。建设地点:黑龙江XXXX地区漠河县XXXX矿生产服务区,矿区中心点坐标为:东经121°5815,北纬53°0415。新建选煤厂工程在原有风选厂西侧,沿路布置。建设单位:XXXXXXXX矿3.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XXXXXX矿是年产原煤1.20Mt的大型露天煤矿。现有部分采区煤质较差,无法适应市场的需要,矿方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提高煤质,以满足用户对发热量的要求。原煤通过干选机排矸,以降低产品灰分,提高发热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风选本身分选原理决定了其分选精度不高,并且对末煤分选效果较差。现在,每年经干选厂筛分出来的末煤和其它难分选原煤为70万吨左右,此部分煤质较差,发热量在32003700 kcal/kg,达不到用户4000 kcal/kg的最低要求,造成产品价格过低,以至产品积压,难以销售。同时,煤层顶板、夹层大部分都外排,到春秋季节时发生自燃,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有极大的防火安全隐患,为此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防范。所以无论从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角度出发,还是从消除火灾隐患角度出发,都有必要对矿区的劣质煤进行洗选。XXXXXXXX矿选煤厂通过对末煤和夹矸洗选加工,经洗选后精煤和中煤为商品煤,可作为热电厂、大型锅炉的优质动力用煤,从洗煤厂生产出的煤泥及矸石,其发热量为600900大卡/千克,粘土含量68.9779.17%,是最佳制砖原料。因此,选煤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3.1.3 建设条件1.水源、电源生产、生活系统用水由XXXX矿生产服务区现有供水系统提供。选煤系统设开闭所一座,6kV单电源电缆引自附近XXXX矿生产服务区总变电站6kV母线段,采用单母线接线,供选煤系统中心区380伏用电负荷。由总低压供配电室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混合的形式向全厂供电。在主厂房配电点选用两台变压器,变压器均选用节能低损耗型油式变压器,各用电设备均由就近配电点供电。2.位置及交通运输本项目位于XXXX矿风选厂西侧。对外交通尚为方便,有矿山二级公路通往相距32km的国铁古莲车站, 有林业运材公路通往相距51km的漠河县车站,沿国铁向南532km为XXXX林管局所在地-加格达奇,并有国铁通往海拉尔市,齐齐哈尔市。3.1.4项目组成原料煤经风选厂皮带运输至原煤场,由受煤坑给入原煤,经原煤准备车间筛分破碎后,输送至主厂房内的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内。原煤采用全级入洗工艺,经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直径为1100/780)分选,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三种产品,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将精煤、中煤合并一起作为商品煤产品。精煤经弧形筛、精煤脱介筛脱介、脱水、分级后,小于19mm精煤进入精煤离心机二次脱水后,混合作为精煤产品;矸石经脱介筛脱介脱水后直接作为矸石产品。精煤通过精煤胶带输送机进入封闭的产品煤堆场,中煤亦由皮带运输机运送至封闭的产品煤堆场,矸石通过矸石胶带输送机进入封闭的煤泥矸石堆场,煤泥通过刮板输送机进入封闭的煤泥矸石堆场。项目组成详见表3.1-1。表3.1-1 选煤厂项目组成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主选工艺设备重介质选煤的主要分选设备采用 “3NWX1100/780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HMDA1219×2972型 750高斯磁选机,配套相应的设施。主厂房主厂房主要是三产品重介分选系统。是该项目的核心建筑,主要洗选设备集中布置在该车间内。主厂房结构采用钢结构, 楼板采用钢格板,外墙、屋面及墙面均采用单层彩钢板,基础型式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压滤车间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楼板采用钢格板,屋面及墙面均采用单层彩钢板。选用4台KX400m2型压滤机地上栈桥采用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单层彩钢板;地下栈桥转运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钢筋混凝土底板作为结构基础。约120米长。浓缩车间本工程浓缩池为地上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浓缩池,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循环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泵房地下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采用砖混结构。选用1台35m中心传动、高效浓缩机。储运工程厂内道路道路宽度为7.0m,采用水泥砼路面,道路内缘曲线半径一般为9m。商品煤堆场占地1200m2煤泥矸石堆场占地300m2辅助工 程锅炉房锅炉房内设1台SZW2-8型锅炉(夏季使用),1台KZL4-7锅炉(冬季使用)烟囱高度为40米,出口内径800mm。公用工 程供配电电源引自XXXX矿生产服务区总变电站6kV母线段,采用单母线接线,供选煤系统中心区380伏用电负荷。给水生产系统用水和生活用水来自XXXX矿生产服务区集中供水系统。雨水排水道路一侧设有0.40m宽的石砌矩型带盖板雨水沟,雨水顺平场坡度经盖板泄水孔汇集到沟内,然后排入厂区内雨水排水系统。行政与公共设施综合办公楼、浴室、更衣室、地磅房、门卫室等设施通讯为确保全厂各环节调整及时,联系方便,需安装工业电视及摄像头分别对重介系统及浮选系统进行全面监控。环保工 程锅炉除尘锅炉均配置多管陶瓷除尘器,除尘效率在92%以上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30m3/d,污水处理后进入生产系统。事故池设1座55.5 m×25.5 m,深4.4m,容积6200 m3事故池3.1.5 工作制度与劳动定员1、工作制度每年生产七个月,每天工作时间16小时,每天两班生产,一班检修。2、劳动定员表3.1-2 选煤厂劳动定员构成表序 号岗位名称定 员A班B班C班合计在籍系数合计一生产系统人员1生产调度系统2241.0042原煤运输系统1121.333原煤准备系统2241.354主洗系统66121.3146煤泥浓缩压滤系统4481.3105产品储装系统2241.35合计17173441二采制化人员1快浮、快灰采制化人员3361.382化验室222合计33261.3010三机、电维修工441.305四管理及服务人员1121.002五总 计2121648583.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煤质特征选煤厂建成投产后,分别入洗两种原煤,其一为干选的筛分末煤(下文统称末原煤),其二为含有大量夹矸层的原煤(下文统称夹矸原煤)。一、末原煤煤质特征1)、工业分析:表3.1-3工业分析结果表分析项目Mar,%Mad,%Ad,%Vdaf,%FCd,%St. d,%指标13.47.7835.3342.0537.480.45分析项目Qgr,d,MJ/kgQnet,v,ar MJ/kgQnet,v,ar kcal/kg指标19.5415.7937762)、元素分析:表3.1-4元素分析结果表分析项目Ad,%St. d,%Cd ,%Hd ,%Nd,%Od ,%指标35.330.6047.444.621.1110.903)、灰熔点:表3.1-5 灰熔点分析结果表分析项目灰熔点DT ST HT FT 指标12501380141014304)、煤的物理性质:煤样的安息角、堆密度试验煤样粒度为50-0mm,试验结果如下表。表3.1-6煤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安息角堆密度t/m3指标36°1.750.941二、夹矸原煤煤质特征1)、工业分析:表3.1-7工业分析结果表分析项目Mar,%Mad,%Ad,%Vdaf,%FCd,%St. d,%指标14.76.0742.0541.8333.710.45分析项目Qgr,d,MJ/kgQnet,v,ar MJ/kgQnet,v,ar kcal/kg指标17.2713.5932502)、元素分析:表3.1-8元素分析结果表分析项目Ad,%St. d,%Cd ,%Hd ,%Nd,%Od ,%指标42.050.7241.324.570.9810.363)、煤的物理性质:煤样的安息角、堆密度试验煤样粒度为50-0mm,试验结果如下表。表3.1-9煤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安息角堆密度t/m3指标35°1.850.9542.原煤可选性按照GB/T 164171996煤炭可选性评定方法规定,结合50-0.5mm浮沉试验综合表可以得出:当分选密度为1.30g/cm3时,分选密度±0.1含量大于40.0%,可选性等级为极难选;当分选密度为1.40 g/cm3时,分选密度±0.1含量为22.15%,扣除沉矸后为25.6%,可选性等级为较难选,精煤灰分为7.89%,产率为53.35%(占本级);当分选密度为1.50g/cm3时,分选密度±0.1含量为14.02%,扣除沉矸后为16.2%,可选性等级为中等可选,精煤灰分为10.88%,产率为61.41%(占本级);当分选密度为1.60g/cm3时,分选密度±0.1含量为11.42%,扣除沉矸后为13.2%,可选性等级为中等可选,精煤灰分为13.49%,产率为67.37%(占本级);当分选密度为1.70g/cm3时,分选密度±0.1含量为9.67%,扣除-1.50 g/cm3的低密度产物后为25.1%,可选性等级为较难选,精煤灰分为18.23%,产率为77.04%(占本级)。3.选煤方法本选煤厂采用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优质高效煤炭洗选示范工程”所用技术“3NWX1100/780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选煤工艺及设备”, 原煤采用全级入洗工艺,经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直径为1100/780)分选,分选出精煤、中煤和矸石三种产品,根据当地产品质量要求,将精煤、中煤合并一起作为商品煤产品。精煤经弧形筛、精煤脱介筛脱介、脱水、分级后,小于19mm精煤进入精煤离心机二次脱水后,混合作为精煤产品;矸石经脱介筛脱介脱水后直接作为矸石产品。尾煤采用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