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区规划研究以温州为例硕士初稿--大学毕业论文.doc
南 京 大 学研 究 生 毕 业 论 文(申 请 硕 士 学 位)论文题目: 大都市区规划研究以温州为例 研 究 生: 徐 海 贤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研究方向: 城市与区域规划 导 师: 顾朝林 教授 二 O O 一 年 五 月 十 日目 录前言4第一章国内外大都市区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61.1国外大都市区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61.2国内大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17第二章大都市区规划的理论基础222.1 大都市区概念辨析222.1.1大都市区概念的建立222.1.2大都市区概念建立的意义242.2 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242.2.1空间结构252.2.2大都市区空间结构252.2.3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252.2.3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272.3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理论27第三章 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及其形成机制分析293.1温州大都市区现状特征293.1.1 区位条件293.1.2城镇空间结构的扩展303.1.3主城区向深水岸区发展313.1.4 建制镇主要沿104国道和温瑞塘河等交通干线发展323.1.5海洋开发现状及其前景323.2组建温州大都市区的必要性333.2.1产业空间优化和集聚发展的需要333.2.2优化区域城镇土地利用和人居环境整体协调发展的需要343.2.3区域基础设施协调布局和环境整治的需要343.3组织温州大都市区的可能性353.3.1温州大都市区自然基础353.3.2市场化、工业化为温州大都市区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353.3.3立体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了温州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框架353.3.4体制先行优势为温州大都市区的运作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363.4温州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373.4.1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373.4.2中心城市与外围县要素联系分析393.5大都市区形成机制分析423.5.1宏观政策机制433.5.2市场机制453.5.3工业化模式453.5.4温州人精神和社会网络46第四章 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474.1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策略474.1.1土地开发利用控制策略474.1.2 以交通为导向的规划策略494.1.3多中心的空间结构规划策略504.2大都市区各级集聚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514.2.1相关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514.2.2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设想524.2.2远期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设想544.3大都市区各级集聚区功能定位及其组织564.3.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地位564.3.2温州“一带一核三中心” 的空间经济格局574.3.3中心城市功能定位594.3.4各片区主要职能组织604.4温州大都市区景观生态网络建设设想624.4.1大都市区绿化网络624.4.2大都市区水系、湿地网络634.4.3大都市区生态脆弱区的划定634.4.4大都市区开敞空间系统634.4.5梧埏片生态规划63第五章 温州大都市区规划实施途径665.1温州大都市区行政区划调整675.2温州大都市区运行模式建议705.2.1营造机制灵活的大都市区制度环境705.2.2成立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管理机构715.2.3构建两级双层次的大都市区管理机构72参考文献74前言大都市区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化区域。它在区域发展中处于“龙头”的地位,并对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我国沿海大都市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问题,区域之间竞争强于协作,开展以大都市区为对象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变得尤为迫切。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大都市区研究的有关理论,探讨我国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和空间结构特征,并通过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和调控,提高城市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一)研究背景选择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为论文题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背景因素:1、21世纪,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大都市区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区,同时也是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大都市区的出现将使城市地域空间形态与规模发生重组与变化,使资本、产业、劳动力等要素在城市地域形成新的规律化的流动与布局,使城市基础设施规模和社区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对原有的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管理模式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2、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冲击下,人们的工作方式、文化活动的形式、权力的实施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将会发生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将会对原有的城市结构和空间组合、区域空间中各种要素的组合产生深远的影响。3、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已相继进入城市郊区化阶段,大都市区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功能地域形态的重要性日益增强。4、大都市区内外的各种矛盾也正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外来移民大量流入大都市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竞争加剧,城市下岗工人增加,大都市区核心城市及其边缘区贫富差异逐步扩大,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社会极化以及城市蔓延,郊区土地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二)研究的意义在上述背景条件下,开展大都市区规划将逐步成为发达地区大都市发展的需要,对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探讨,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为开展大都市区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沿海发达地区加速了中心城市辖区调整力度1无锡撤销锡山市,新设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苏州撤销吴县市,新设吴中区、相城区;扬州邗江县更名为邗江区;南京江宁县更名为江宁区;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撤消县级淮安市和淮阴县,设立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区。杭州余杭市、萧山市也撤市设区,并入杭州市区。撤县(市)设区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通过将中心城市和外围区域进行统一规划,达到城市与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目的,同时为其他中心城市确定大都市区功能地域的合理范围,推进大都市区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2、为我国大都市区空间平衡发展提供思路。本文将结合国内外大都市区研究及其战略规划的一些成果,以温州大都市区专题研究为实例,提出大都市区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相关的调控措施,促进区域内部分工协作、整体协调发展。3、探讨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通过本文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引导大都市区内部各级城镇集聚区合理的用地布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共建和区域环境保护等。(三)研究的思路和论文框架本文以温州大都市区的组织着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多中心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主要线索是按如下思路展开的:第一章为国内外大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该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大都市区的不同界定标准、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和空间结构研究、各国大都市区的规划实践、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其中,着重对国外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研究、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总结,可以为我国开展大都市区规划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就作者本人的理解,对大都市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建立大都市区概念的意义;接着作者对空间结构理论(包括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理论进行了阐述,同第一章综述提到的相关理论一起共同构成实证部分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至第四章,以温州为研究区域,开展了组织多中心大都市区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组织温州大都市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温州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及其形成机制;第四章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温州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的三个策略:土地开发利用用途控制策略、以交通为导向的规划策略以及多中心规划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大都市区区与整体协调发展出发,构建了多中心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框架,包括大都市区内各级集聚区总体空间结构规划、各级集聚区功能定位及其组织、大都市区景观生态网络建设。第五章借鉴国外大都市区规划、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都市区规划调控的途径。主要包括:通过行政区划的逐步调整,使大都市区行政管理界线与大都市区功能地域尽可能保持一致;大都市区运行模式建议。根据大都市区规划实施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运行模式,包括营造机制灵活的大都市区制度环境,成立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构建两级双层次的大都市区管理机构。大都市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区域研究大都市区范围的界定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大都市区规划调控途径理论研究综述理论依据大都市区概念的界定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整体协调规划理论第一章 国内外大都市区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1.1国外大都市区的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1.1.1国外大都市区的产生及其界定本世纪初,为寻求解决大都市发展中遇到的用地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产业的空间分散等问题,反映城市功能地域的“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概念由此产生。美国最早使用大都市区这一概念,最初是基于城市人口统计的需要(fox,1985; Berry,et al.,1968)。随后,欧洲各国、亚洲的日本、韩国等相继开展了以中心市为核心的发达城市化地区的研究。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对大都市区的理解和界定的指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美国在1910年人口普查时就定义了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1960年将大都市区定义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2 这里的人口核心指西方国家中心市的行政范围,一般小于城市建成区,相当于我国的城市中心区。(人口大于5万)和与其具有密切社会、经济联系上的区域组成”(Berry,et al.,1968),直到今天的美国,也基本上延续这一统计标准。美国学者邓肯(Duncan)曾使用零售贸易业、银行结算、商业服务业收支、制造业增加值以及批发贸易业作为研究大都市区的指标,提出具有大都市区特征的中心市人口至少应该在30万以上,在这个人口规模下,大都市的空间功能扩散才能达到专门化,才可能具有大都市区的某些特征(Berry,etc.1968)。今天,典型的美国大都市区核心城市的人口都超过100万。 1954年,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标准部仿照美国的SMA (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定义“标准城市地区”的概念,来表示城市的功能地域,后来,城市的功能地域具体化为“城市圈”,如被广泛应用的生活(通勤)圈、商业圈等,主要指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的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1960年提出“大都市圈”,并规定除了外围地区到中心市5%的通勤率外,都市圈中心市人口须在10万以上,而大都市圈的中心市为中央指定市(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并且临近有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陈益宜,1983)。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进行了类似于美国标准统计区的大都市区划分,虽然划分标准有所不同,但对大都市区结构的认识是统一的,都是包括核心区和边缘区两部分,差别主要反映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顾朝林,1999)。事实上,许多高度城市化国家都存在着几种不同模式的城市化区域:一个极大的大都市区,通常是指首都地区;大量中等规模的大都市区;一系列小的独立城市。一般意义上的大都市区指中等规模以上的都市区。从1910年美国提出大都市区的统计以来,大都市区已成为发达城市化国家的主要社会形态。到1990年,美国有80%的居民生活在大都市区,大都市的影响无所不在。对大都市区这种功能地域的产生和发展,不同的学者存在着不同看法。美国学者佛克斯认为,美国的大城市对周边郊区及城镇的合并不只是灾难,而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罪恶行径,他认为城市的发展应转向非大都市区域(fox,1985)。而希腊学者杜克西亚迪斯(C.A.Doxiadis)、帕佩约阿鲁(J.G.Papaioannou)、加拿大学者纳什(P.H.Nash)及美国学者墨菲(E.F.Murphy)、海切尔等认为,从人类社会居住形式的演变过程来看,大都市以一种全新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最大限度的集约利用,代表着未来世界的最新发展方向(Leman and Leman etc.,1976),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对将大都市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规划持积极的态度。1.1.2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研究认为,美国、西欧等大都市区的形成是基于中心市的扩散与郊区化的结果(fox,1985)。美国学者弗克斯认为,大的中心城市与其郊区之间的城市力量、机构、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大都市区的形成;他强调了美国大都市区形成的三个过程:中心城市郊区化、中产阶级数量的迅速增长和移民从乡村大量流向大都市区(fox ,1985)。大都市区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直接的影响因素是城市用地的限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改变未来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王旭译,1998;聂小阳译,1997;黄添,1985)。(一)中心城市用地扩展和环境的恶化最初,中心城市的发展难以满足其用地的需求,其扩展超出了城市的行政边界,郊区通过大量的电车和有轨交通和中心区形成紧密联系,事实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为了获得商业、金融和房地产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导致大城市不断兼并郊区,从行政上成为紧密联系的大都市区,如美国的大纽约地区、费城大都市区等。大都市区最初的形成动力源于中心市的用地限制而产生的地域上扩张的需求(fox ,1985)。随着中心市的扩张,城市无序蔓延,环境恶化,导致郊区城市化加速。西方国家的郊区化过程,可以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Jordan,Stacy,1998)。50年代以后,随着特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的集聚膨胀、地价快速上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产生大都市人口郊区化的驱动力,伴随大都市区交通网络和交通工具的改善,城郊化过程明显加快。住宅郊区化带动了商业服务业、企业、教育科研的郊区化过程,对整个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fox ,1985;Hall P.,1984; standback TM Jr,1979)。西方国家的大都市主要经历了四次从城市中心推向郊区的浪潮,按时间顺序为人口郊区化、制造业的郊区化、零售业的郊区化和办公就业的郊区化,其郊区化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其动力来源于中心区环境恶化的推力和郊区良好生活环境的吸引力(fox ,1985;Jordan, 1998;Stacy,1998)。(二)交通技术革新促进了大都市区的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是以工业化为先导,交通为动力,产业人口的扩散为特征,逐渐形成连续的大都市区域。西方国家城市随交通的扩散有三个阶段(附图)。在经历了城市化的第一阶段后,人们收入的增长与城市内居住、娱乐、商务等功能用地矛盾日趋尖锐,中心区环境日益恶化,高收入阶层从中心区外迁,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而小汽车的普及和高速交通的建设使得住宅和产业的郊区化进一步变为现实,郊区急剧扩张,郊区与城市中心区形成了稳定的通勤流,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区域保持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其外围地区共同构成相互联系、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大都市区得以形成,因此,发达国家大都市区通常以郊区通勤人口的比率来定义大都市区范围(NTO,1997;孙胤社,1992; fox ,1985)。(三)通讯技术的革新促进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重构 二战以来,由于生产、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技术变革,生产和消费走向分散化,结果不仅导致美国区域经济结构发生改组和调整,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国家和地区间的彼此消长现象,走向新的平衡(王旭译,1998)。罗伯特·费希曼指出:“交通是最关键的革新,但是如果没有其他几个重要的反中心化网络(包括电、电讯、集中的市场零售业和公司管理的新模式)的创造,道路和汽车就不能获得其充分的革新作用”( Wallis, Allan D.1994)。而卡斯特尔斯和巴雷斯(Castells,1989;Barras,1987)认为,新的微电子技术将持续地改变产品的生产过程,生产的离心化倾向将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将无所不在,这将进一步弱化传统的城市秩序,离心化倾向将进一步加强,流动的空间将取代传统的位置空间。制造业的离心集中提供了一种短时间通勤的居住区位选择的空间结构。在影响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因素中,由于新技术的影响,区位等方面的弹性增加,过去围绕集聚和效率来解释生产和发展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新技术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区域重构强调某些区域或地区将成为全球控制和指挥中心,这是由于生产组织形式的根本改变和越来越强调以服务业和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由于快速的通讯技术革新,重新配置资本和生产要素变得更加现实。尽管区域空间结构变化滞后于生产的变化,但也清楚地表明了,由于家庭-工作关系弹性的增长,区位选择变得更加自由将加快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重构(范海燕译,1999;Wallis, Allan D.1994)。 1.1.3大都市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大都市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郊区化,而郊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中心区环境的恶化的推力和郊区美好生活环境的吸引力。大城市蔓延带来中心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同时郊区的低密度开发带来的郊区与郊区通行量增加(占总出行的40%),土地浪费,城郊发展失衡等制约了大都市区的可持续发展(Peter,1993)。伴随着大都市区的迅速发展,大都市区存在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从1933年以雅典宪章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到多元文化主义 、生态主义、女权主义和新城市主义等理论,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更好地解决城市中心区问题以及因为郊区化带来的社会极化、交通拥挤、土地浪费、邻里关系淡薄、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梁鹤年,1999;Peter ,1993)。 (一)大都市区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研究在西方许多大都市区,城市贫困和社会极化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NATO,1997)。近十年来,西方学者主要侧重于对大都市内城地区城市问题的实证研究,如美国开展了对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s)内城地区美籍非洲人贫困集中问题的研究,大量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社会孤立(isolation)造成了美籍非洲人的动态集中及工人阶级、主要是中产阶级的脱离,对穷人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在美籍非洲人社区内,美籍非洲人和和其他社会阶层的隔离在增强(Martin,1999; Schulz, A.,2000)。随着大都市核心区高失业率、社会隔离、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现象和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带来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等的加剧,美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对大都市区的研究重点转向如何促进城市核心区、郊区和外围区域的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的研究(URC,1999)。由于对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地区发展的物资环境、经济和设计等的片面强调,渐渐侵蚀了人类住区的人性特点,强调在大都市区的规划和管理中尽最大努力来维护社区精神(A.拉奎因,1996)。1999年9月,在德国柏林召开了对整个欧洲大都市区持续发展的研讨会议,会上就欧洲的14个主要国家的17个大都市区的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在这次会议上对14个大都市区的规划管理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提出了大都市区持续发展面临的趋势、挑战和战略指向,大都市区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URC,1999)。(二)大都市区土地利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等大都市区无限制低密度增长模式导致城市的无限制蔓延,郊区低密度开发,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侵犯了环境敏感区,降低了生活环境的质量,削弱了大都市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功能,威胁着美国社会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其中政府和享受郊区低密度住宅的居民将为此承担责任(张庭伟,1999,李丽萍,1997; Longman,1998)。为此,美国学者安东尼·道斯(Anthony Downs)提出建立三个完全不同的替代模式:(1)有界高密度模式;(2)新社区和绿带模式;(3)限制扩张混合密度模式。并且提出了增长管理、城市增长边界、居住密度等具有实践意义的概念,强调大都市问题的区域性以及解决区域性问题的必要性,以促进大都市区域的持续发展(李丽萍,1997)。1997年以来,提倡“精明累进”已成为美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潮流,其直接针对的是城市向郊区蔓延带来的土地浪费、交通拥挤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同时,加强区域规划和强化管理将有利于限制郊区的无序蔓延(王朝晖,2000 ;Longman,1998)。1.1.4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及其规划研究 由于各国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过渡浪费等问题,促使各国学者加强了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试图通过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形成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预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发展趋势,合理大都市区内部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的统一协调规划。规划师和政府部门试图通过大都市区为单元的空间结构协调规划来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推动大都市住区协调发展。一些学者,如克拉克(C. Clark)、布雷德福和克利吉恩(D. Bradford&H.Kelejian)、米尔斯(E. S. Mills)、惠斯顿(W. C. Wheston)等人通过建立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探讨大都市区内人口和产业变动的空间过程(石忆邵等,1997)。另外,新技术(如3s技术)在研究大都市区城市扩展规律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对规划师理解大都市的空间扩散规律起到了很强的指导作用(S. M. F, Da, 1999)。 (一)关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 美国学者比尔·斯切特根据美国大都市区地理、经济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进,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单中心(中心城市为主导的阶段)、多中心(中心城市和郊区相互竞争阶段)和网络化阶段(复杂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竞争关系)(Schechter, 1994)。1.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的研究由于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的形成主要是郊区化的结果,因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始终是和人口、产业等的郊区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形成了其独特的结构,即郊区增长和中心商务区的形成。郊区增长主要有三种形式:制造业棚户区、工人阶级住区和商业阶层住区。在此过程中,技术进步在郊区化过程中承担了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起因。二战以后,郊区的增长源于大量的中产阶级郊迁,大都市区的郊区人口形成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大都市区人口在空间地域上呈现不平衡增长趋势,郊区的增长快于市区(表1)(fox,1985)。德国等西欧国家也相继出现郊区人口和就业增长快于中心区的状况,大都市区人口的空间结构发生转化(聂晓阳,1997,插图)。从60年代以来,很明显,不仅城市居民喜欢生活在郊区,而且工作机会也逐步向郊区转移,主要的通勤模式从郊区向中心城市、郊区向郊区转移(Wallis, 1994;Gwyndaf ,1999),在郊区化过程中,大都市区核心区、近郊、远郊形成了明显的社会空间结构分异(Yeates &Garner,1980;Fellmann et al.,1995;Whitehand,1994)(附图,摘自周一星,p18)。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大都市区郊区化的一个新趋势是在扩散中又相对集聚。继卫星城市、外围城市(outer city)、郊区城市(suburban city)、技术郊区(Technoburbs)之后,边缘城市又成为美国大都市区外围区域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美国城市结构正在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到90年代约半数的美国人生活在郊区(孙一飞等,1997)。英国的很多学者撰文描述大城市郊区的巨型区域购物中心(Megamall),认为它是英国未来的新镇核心,这些购物中心的繁荣被看作是正在发展的“边缘城市”,它将戏剧性地改变英国大城市郊区的零售业的购物景观;加拿大也存在着这样的巨型购物中心,并逐渐超越商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功能,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为一体(Michelle,2000),带来大都市区城镇景观空间结构新的变化。表 1 1940-1980年代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单位:百万年代19401950196019701980人口比例人口比例人口比例人口比例人口比例总人口131.7100150.7100179.3100203.2100226.3100大都市区63.047.884.556.112.962.9139.468.6169.474.8其中市区42.832.549.432.858.032.363.831.467.930.0郊区20.215.335.123.354.930.675.637.2101.544.8非大都市区68.752.266.243.966.437.163.831.457.125.2² 资料来源:Kenneth fox,1985。表 2多伦多大都市区核心区和外围区域人口构成的变动 单位:百万区域19711981199119961976-1996变化率(%)多伦多大都市区2.923.424.244.63+40核心区2.092.142.272.38+12外围区域0.831.281.962.24+113² 资料来源:Gwyndaf Williams,1999.一些学者从产业空间分布的区位变动和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60年代,日本的板仓胜高等人(1968)通过对板神都市圈内工业企业分布的研究,推翻了日本都市圈是由大型重化企业控制的传统观点,研究表明由一系列规模不等、产业性质各异的企业组成的工业集聚体是都市区产业的基本特点。80年代,日本学者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津川康雄(1982)通过研究京阪神都市圈(Keihanshin Metropolitan Area)内部三大城市的人口和零售商业分布以及由此决定的城市中心性的空间变化,发现在城市核心地区中心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逐渐走向均衡发展;富田和晓(1988)从批发、服务业的区位动向入手对东京、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结构变化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集中分布相对减少,多中心成为普遍现象。藤井正(1990)分析了根据通勤定义的都市圈在解释郊区化现象时的局限性,进而提出从更大范围内解释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的新特点。戈登分析了美国1969-1994年之间的大都市区和非大都市区的就业趋势,确认了美国大都市区的人口和就业由大都市区中心到郊区、外围地区直到乡村地区的离心化趋势(Gorden,1998)。韩国学者对汉城大都市区及其它几个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研究认为,大都市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奠定了今天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框架,汉城大都市区在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扇型模式的土地利用结构,在不同的结节点之间及均质区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由不同等级结节地域和均质区域构成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Yung,2000)。2.工业化时代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主要形态工业化时代,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单核心的大都市区和多核心的大都市区(URC,1999)。单核心的大都市区只有一个明显的核心城市,如欧洲的巴黎、伦敦、马德里、奥斯陆、莫斯科等。这些地区除了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和管理决策中心外,还同时具备商业中心、研究与革新活动和公司总部所在地的功能。单核心的都市区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区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如种族隔离、贫富分化等、就业问题等)。长期以来,大多数城市形成了以单中心(一个主要节点或单中心结构)为核心的空间结构形式,交通围绕一个中心区来组织,而不是按不同等级的区域来组织(Gordon,1986)。这是造成城市空间组织混乱,交通、人口拥挤、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中心大都市区的优势明显强于单核心大都市区。多核心的大都市区在空间结构上利于分散居住、产业,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体现在流动性和可进入性方面尤其如此,特别是多核心城市将有效地减少通勤时间和通勤成本,而单中心城市则交通拥挤,效率低下。多核心大都市区除了调整过时的技术基础设施体系外,在实践中还要求社会整合,发展社会基础设施网络,增强社会团结,如意大利的米兰大都市区、德国的鲁尔地区、荷兰的瓦龙地区等(URC,1999;吴唯佳,1999)。3.信息时代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美国学者认为,随着通讯、交通设施的日益发达,市中心的位置只是一个选择而非必须,城市便有可能采用更松散、更开放的形式。艾博特在对美国西部城市考察后指出,新兴城市是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有别于传统的城市。在传统竖向发展的城市中,城市土地使用强度从市中心向外而逐渐减弱,新兴城市则各地区使用强度较为平衡(艾博特,1998)。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都市区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更加分散,然而也通过通讯和交通网络形成了更加复杂的整合,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将日益向更加均衡和分散的方向发展。开放型空间结构有诸多长处,其主要的一点是这些城市开放的环境在空间甚至在社会上是平等的,因为他们是以高速交通和信息高速公路为媒介的“线状联系”,其市民利用高速交通和网络可以进入其它所有的社区。而传统城市属“集中型”或“等级型”,某些社区具有特权化的地理位置。信息时代,掌握信息发布和信息传输控制的阶层成为特权阶层,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Wallis,1994;范海燕译,1999; K. Friedman,1996)。从上述各国学者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机制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工业化时代到信息时代,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呈现有机集中,同时相对分散趋势,趋于由单中心到多中心,进而向网络模式的开放型空间结构转化。(二)大都市区发展策略及其空间结构规划实践20世纪初,大都市区的规划开始被提出来,1909年的芝加哥规划就考虑到交通和开敞空间等区域性规划的内容。由于小汽车的增长和郊区的发展,大都市区的规划变得更加明确,尤其是大都市区域的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规划1 顾朝林编,规划理论与实践(上册),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研究生课程教材,2001年。1.欧洲国家的大都市区发展策略及其空间结构规划实践欧洲国家大都市区主要采用“均衡布局,适度集中”的原则来构建大都市区,指导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规划,如莫斯科大都市区的规划,二级、三级集聚区的规划得到强化,空间结构向多中心转变(邹欢,2000;附图)。过去10年里,欧洲国家处于对区域规划体系进行重新组织的逐渐认识过程,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大都市区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的规划,特别是在大都市区,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大都市区的规划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规划主要强调大都市区内部城市与区域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结构性、战略性的规划,包括大都市区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产业在大都市区内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网络,包括交通、通讯、供排水等的空间布局以及环境整治和规划等。德国柏林为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在协商基础上通过了柏林及勃兰登堡整个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以及大都市区的发展方案。该方案原则上是为整个地区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以此缩小大都会、大都市区以及周边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聂晓阳译,1997;许慧译,1994)。同时,柏林大都市区通过空间结构的规划,确立了大都市区各级重点增长区域,规划为多中心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NATO,1997,插图)。半个世纪以来,荷兰一直试行的是一种“分散化的集中型”城市发展模式,并制定了一系列城市与区域发展政策(杜宁睿,2000)。欧洲国家通常是采用两种规划策略来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1)土地利用需求的调控。主要是通过控制土地利用各种性质的需求(居住、工业、基础设施等)来控制城市蔓延,形成理想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2)绿带和开敞空间的规划。用规划绿带和区域公园的开发来保护开敞空间,这几乎成了所有的欧洲的大都市区解决保护和利用之间在空间上的冲突的方式。这种规划观念一方面成为增强区域开敞空间的保护,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柏林布兰德斯堡地区沿铁路发展轴引入了开发中心,将区域中的公园有机联系在一起,柏林周边的8个公园保护和发展了从柏林到布兰德斯堡的自由开敞空间,绿色空间的功能深入到了柏林核心区,围绕城市中心区形成了开敞的绿色空间带(聂晓阳译,1997);法国巴黎地区的天然公园是“1995年区域绿带计划”乡村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自然和文化传统保护同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绿色旅游”联系在一起,其目标指向就是要建立完全的城市空间生态系统,在城市中构建绿色走廊(URC,1999);大伦敦地区的绿带和新城的规划对控制中心区蔓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荷兰的兰斯塔特大都市地区则通过规划“兰斯塔特绿心结构”来改善该城市地区的环境,促使城市空间利用、农业、林业、游乐等方面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许慧译,1991,插图)。莫斯科大都市区由莫斯科市区、一环和二环组成,两环之间规划“绿色环路”,提出了建设“生态环境优越的莫斯科大都市区”的规划思想(吕富荀,2000)。2.北美的大都市区规划策略和实践1920年以来,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PA)先后对纽约大都市区进行了3次区域规划(武廷海,2000)。第一次规划的核心是“再中心化”,重点是中心城市的发展;第二次规划是针对城市蔓延,将规划的重点放在建立周围的新城市中心,通过人口的再集聚,阻止都市区爆炸;1996年编制第三次规划时,规划的基本目标是重建“三E”(经济、环境、公平),提高城市与区域的生活质量,以促进纽约大都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崔功豪,2000)。美国对于强核心的大都市区,其目标通常是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单核心的大都市区向多核心的大都市区转变,以平衡大都市区内部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彼特·坎索普(Peter Cathope)在深入剖析大都市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单元(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作为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新的发展模式,其应用包括区域规划、车站地区规划、新邻里规划和新城规划等四种类型,试图从区域的层面上来协调大都市区的内城、郊区和自然环境三个部分之间的整体发展(Peter Cathope,1993;马龙·博内特,2000)。3.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大都市区规划策略和实践二战以来,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如绿带和分区的理念被广泛用到亚洲大都市区的规划中去,以控制大城市的爆炸性增长(Hall,1984)。关于开敞空间的规划理念在汉城、东京、曼谷等大都市区域等得到广泛推广。东京在1939年颁布了一个公园和开敞空间总体规划,规划的开敞空间位于大东京地区96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城市公园、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