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环境评价报告(优秀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

    • 资源ID:88283484       资源大小:129.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环境评价报告(优秀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

    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1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0-2012)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 3210 号二一年十二月 成都2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1.1.1 规划名称规划名称: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编制单位: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1.1.2 规划编制背景随着成都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城市规划及战略已经无法实现其发展目标,尤其是在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伴随“全域成都”规划的开展与落实,成都市市委市政府以着力打造低碳田园城市的理念,提出将成都构建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成都市将形成一个具有大规模的多中心分散组团格局的特大规模城市,因此成都市城市格局和功能区域的规划目标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城市规划背景下,成都的上一轮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进一步建设的计划就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目标,成都市于2010年1月委托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以全新的城市规划目标为基础,在原有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重新编制新一轮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远景推荐线网方案由18条线路组成,形成环加放射的线网形态。2020年目标规划方案由9条线路组成环加放射的线网形态。新的轨道交通2020规划目标着眼于形成与城市新战略相对应的轨道交通建设网络,从现在算起仅有十年的时间,实现目标的难度较大,必须尽快做好建设规划,开工建设新的项目。成都市上一轮轨道交通编制年限至2015年,根据轨道交通实际的建设情况,一方面满足成都市的交通需求,另外一方面保持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土建施工的连续性,本次规划起始年限确定为2012年,根据工期安排,考虑与城市2020规划目标实现的一致性,规划期确定为2020年。环评编制单位在规划编制初期已经介入规划工作,并同相关编制部门保持沟通,从相关部门收集现有资料,现场进行充分调查,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和标准以及规划环评导则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 规划环评目的和评价原则1.2.1 评价目的通过本次评价工作,分析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协调性和相容性,分析本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以及规划的外部环境制约因素,3对规划的总体布局、建设规模、实施方案进行环境优化,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识别本规划可能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规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规划的可行性,为今后规划实施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指导性的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明确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规划实施阶段的项目环评提供技术指南,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1.2.2 评价原则(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社会经济、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轨道交通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比较总体上属于清洁环保的交通方式。(2)整体 性、一致性原则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把与该规划相关的城市发展战略、政策、规划做整体性考虑。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主要是考虑成都市提出的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体现轨道交通在改善地面交通、降低燃油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方面的优势,同时通过优化选线和工程措施将轨道交通在振动、电磁、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降至最低。(3)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同时根据规划不同阶段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公众参与的方式。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中已经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线路走向和车站分布明确,因此除咨询相关职能部门外,还分采取网络、报纸、公众座谈会和现场发放表格的形式开展公众参与工作。(4)早期介入原则,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去;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初期即已介入并保持与规划编制部门的充分沟通。1.3 编制依据1.3.1 环境保护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 年第5 号;(12)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务院文件国发200038 号;(13)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20014 号文);(14)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1991 年7 月29 日实施);(15)四川省环保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川府函2007259 号);(16)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实施办法(2005 年7 月1 日起实施);(17)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2002 年9 月1 日起实施);(18)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1997 年10 月17 日实施);(1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通知(川府函200658 号);(20)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加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通告(2006 年1月17 日实施);(21)成都市饮用水源保护条例(1992 年7 月1 日实施);(22)成都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办法(2001 年10 月31 日实施);(23)成都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93 年4 月18 日);(24)成都市建筑施工现场监督管理规定(2004 年4 月16 日);(25)成都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1998 年9 月26 日);(26)成都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暂行标准(环境和卫生)。1.3.2 相关规划5(1)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初步成果);(2)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2008 年;(3)成都市功能区规划方案2008 年;(4)成都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0 年;(5)成都市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纲要;(6)成都市交通发展白皮书(2010-2050);(7)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补充修编-(2008-2020);(8)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9)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3.3 采用的评价技术导则和环境标准1、采用的评价技术导则(1)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3)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4)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5)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6)HJ/T130-200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7)HJ/T10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8)HJ/T 24-1998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评价技术规范;(9)HJ453-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2、采用的环境标准(1)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CJ3082-1999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3)GB10070-88 城市区域振动环境标准;(4)GB12523-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5)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6)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GJ/T170-2009);(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4 项目有关文件、资料(1)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 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委托函”;6(2)成都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0 年;(3)成都市轨道交通1,2,3,4 号线可行性研究(4)成都地区枢纽总图规划-2010 年1.5 评价总体设计1.5.1 评价范围1、总体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与规划研究范围相同,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和主城区范围,涉及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温江区、新都区、双流县等共7 区1 县。2、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环境噪声影响评价范围为地上轨道线路两侧各150m 距离范围。环境振动影响评价范围为轨道线两侧各60m 距离范围。生态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周边200m 范围。电磁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线路外轨中心线50m 以内。1.5.2 评价年限现状分析年:2010 年;预测分析年:2012年2020年。1.5.3 评价重点考虑到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在评价范围内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为:1、评价和分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提出的规划目标以及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建设规划和上层位及同层位规划的相容性、协调性。2、实施本规划对环境资源,特别是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合理性分析。3、预测分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对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缓解措施,结合轨道交通环境影响特点,分析规划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提出规划调整建议,并对本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要求和建议。1.5.4 评价因子1、地表水影响评价因子:石油类、NH3-N、BOD5、CODcr;2、噪声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A 声级Leq(A);3、振动影响评价因子:VLZ1074、生态影响评价因子:线路与生态敏感区的临近度、线路与生态敏感区交界面的长度及线路周边200m 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森林公园、文物古迹、生态景观。5、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主要为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包括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节省城市土地面积和能源,节省市民出行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环境效益等。1.5.5 评价方法(1)核查表法将规划方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列表,便于核对。(2)类比调查法在规划影响分析评价中,类比成都1 号线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影响,对本次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进行分析。(3)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法通过收集现有资料了解成都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城市用地规划,了解沿线周边用地的规划功能,对建设规划沿线用地现状进行了现场调研,利用环境质量年报(2009 年)了解沿线声环境现状,并作为本次评价的基础。(4)专家判断法专家判断法是指个别、分散地征求专家意见。由于规划本身的不确定性及多变性,使得专家作用在开展规划环评时更加重要。通过对轨道交通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等领域内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专家判断,对受影响后的未来状况作出预断,对影响的类型和强度提出定性或定量的判断,提出各种比选方案,并推荐优化的决策方案。(5)叠图法将建设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图、生态敏感区分布图、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图等图件进行叠加,估计轨道交通建设对不同类型土地的占用情况,分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6)数学模型法采用数学模型预测噪声和振动的影响范围及程度。(7)趋势分析法通过趋势分析,明确轨道交通规划实施所造成环境和资源在未来所承受的压力和生态系统间的历史因果关系。1.5.6 评价技术路线8本次环评采用的技术路线见图1.5-1。图1.5-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图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放弃规划修改规划目标或规划方案规划分析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评价结论编写报告书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公众参与92 原规划方案回顾分析2.1 原规划编制过程2003 年11 月,成都市按国办发83 号文编制了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3)。2005 年7 月,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08 年8 月,成都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调整,组织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42015)。2.2 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2.1 原线网规模原方案为由7 条线组成放射式线网。其中,骨干线3 条,辅助线4 条,各条线路两两相交。主城区内轨道交通线路全长274.15km(中心城内全长186km ), 中心城内线网密度达到0.34km/km? 。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13km/km。全线网共设车站?146 座,其中换乘站24 座。2.2.2 原线网功能层次分析整体线网共分为两个层次。骨干线:1、2、3 线为骨干线,形成线网的基本骨架。骨干线皆为穿越核心的直径线,两两相交围合地区恰好是CBD 和中心商业区,使城市核心区的快轨覆盖面积达到很高的水平。辅助线:4、5、6、7 号线为辅助填充线,在基本骨架线网形成后,在中心城中心区与外围区内,加密线网,扩大轨道交通覆盖范围,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2.2.3 原线网存在的问题1、对外围新城服务水平不足原线网方案主要以解决中心城的交通出行为主,部分线路止于四环路,没有继续延伸出去,对新城的发展支撑不够,无法解决新城到中心城的交通问题。新城到中心城多属于中长距离出行,因此应用原线网线路延伸的方式衔接新城,从功能层次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轨道交通规模不足结合新的发展理念的实施,远景年中心城的人口将达到900 万,而功能区内的人口也将达到1875 万人,原有线网规模仅275km,无论从中心城的覆盖10还是外围新城的覆盖来说都难以支撑新城市结构体系的发展。3、对于城市重点地区的覆盖强度不足原线网总长275km,线路7 条,车站121 个,换乘站24 个,线网密度0.34km/km2 车站覆盖率为18.9%。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13km/km2。中心城541km2,线网直接吸引范围覆盖率仅为48%。2.3 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2.1 原建设规划概述2003 年11 月,成都市按国办发83 号文编制了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042013)(以下简称“原建设规划”),2003 年12 月底以成都市人民政府名义上报,2004 年4 月,中咨公司完成项目评估并上报国家发改委,2005 年8 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该建设规划。随着成都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出行需求总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机动化水平的提高使成都市的城市交通问题愈加突出。成都市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规划条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由原来的“摊大饼”逐步向延轴向齿轮状布局结构转变,此外,“5.12”特大地震后城市人口布局发生变化。因此,原有的建设规模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难以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建设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1、调整方案概述表2.3-2 建设规划调整方案建设线路一览表线路 起讫点 线路长度(km) 小计(km)已建 1 号线一期 红花堰会展中心 18.1线路 2 号线一期 成灌客运站经干院 22.440.51 号线南延 会展中心广都 5.84 号线局部 清江路口中医学院 3.9 待建线路3 号线局部 天回镇南驷马桥 211.7已批复线路调整线路 2 号线成渝支线 牛市口成渝客运站 -2 -254.22 号线西延 犀浦成灌客运站 7.52 号线东延 经干院龙泉东 11.04 号线西延 公平清江路口 8.24 号线东延 中医学院双林路 7.5拟新增线路3 号线南延 驷马桥红牌楼南 17.751.9调整方案建设总规模(km) 40.5+11.7+51.9=104.13、原建设规划执行情况(1)2005 年12 月27 日,成都地铁1 号线一期工程开工;2010 年9 月2711日开始试运营,十一期间承担了巨大的客流压力,运行情况良好。(2)二号线一期已于2007 年12 月开工,截止2010 年9 月底已实现封顶的车站15 座,大部分车站陆续进入附属结构施工。盾构区间累计掘进23130米,完成全线掘进任务的69.1%,预计2011 年底完成土建施工,2012 年底建成试运行。(3)二号线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也已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西延线已于2010 年底开工建设,现已完成管线改移、施工围挡、交通疏解等前期准备工作;东延线也已进入施工前期准备阶段。(4)三号线一期、四号线一期可研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即将进行初步设计阶段。4、运营情况地铁1 号线通车以来,以其安全、舒适、快捷的特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作为首选交通工具。运营期间,主体结构安全、各设备系统使用稳定可靠,未发生任何质量和安全问题。运营部门以安全、服务为宗旨进行行车组织、设备设施保障及客运组织工作。目前地铁1 号线采用B 型列车,6 辆编组,高峰时段最小发车间隔6 分钟50 秒。123 规划方案分析3.1 规划编制过程2010 年10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0 年11 月,成都市人民政府编制完成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3.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3.2.1 线网规模根据成都市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结合交通需求、线网密度、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建设能力,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模由10 条线路构成,2020 年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全长348.2km,中心城线路长度为252.8km。中心城内线网密度达到0.47km/km,核心区内线网密度达到?1.42km/km。全线网共设车站²244 座,其中换乘站34 座。敷设原则为中心城区主要范围内采用地下线,其余路段结合地形和技术要求尽可能采用高架方式。1 号线:全长36km,共设车站28 座。为南北向骨干线,北起大丰天回片区,向南串联凤凰新城、成都市国铁最大的客运火车站火车北站,成都城市中心广场天府广场,火车南站,成都市城市新核心南部CBD,至华阳的华龙路附近。2 号线:全长44km,共设车站32 座。2 号线为西北东南向骨干线,西北部起于犀浦,西北部主要串联了茶店子客运站和蜀汉路、黄忠大道片区,该片区为城市打造的餐饮片区。中连天府广场和青年路、锦江街及CBD 地区。东南部连国铁规划新客站沙河堡站,东南部达龙泉组团的龙泉驿区的音乐广场。3 号线:全长49.8km,共设车站33 座。3 号线为东北西南向骨干线,东北部起于天回镇南,东北部主要串联了成都市动物园,中连成都市传统商业中心春熙路、RBD 地区、成都市旅游客运中心(新南门汽车客运站)和省体育馆,西南连红牌楼,并进入东升老城区。4 号线:全长41.3km,共设车站26 座。4 号线为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西部起于温江大学城,向东主要串联了温江的光华经济生活区,成都西站、中心城RBD、十陵客运中心,止于东四环边缘。5 号线:全长45.4km,共设车站35 座。5 号线为南北方向的填充线,北起13新都北部商贸城,向南主要串联了商贸大道沿线大量的居住区、沙湾商区,并在一环路与6 号线设平行换乘站,向南途经青羊宫、武侯祠后穿过永丰立交至神仙树片区;向南进入天府新城华阳组团西部,止于回龙路以北。6 号线:全长55.2km,共设车站42 座。6 号线为中心城南北向的填充线,并向西北延伸至郫县区域。6 号线北起郫县组团,向南串联西南交大犀浦校区、下穿交大立交途经茶店子餐饮片区后与5 号线在一环路设平行换乘站;沿一环路东半环向南途径白马寺、梁家巷、牛王庙,九眼桥片区至天府新城华阳组团东部,向西与1 号线、5 号线相交设换乘站后终止。7 号线:全长38.8km,共设车站29 座。7 号线是一条环形线路。位于二、三环之间居住用地最密集地带,并串联了火车北站、火车东站、火车南站三大交通枢纽,并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市域轨道交通的放射线大多数线路相交9 号线一期:全长27.5km,共设车站14 座。9 号线是位于中心城3、4 环间的市域快线环,一期工程起于与4 号线的换乘站十陵站,串联了东部副中心、南部CBD 以及双楠片区。10 号线一期:全长10.2km,共设车站5 座。10 号线是连接中心城和双流机场的快线。起于与3&7 号线的三线换乘站红牌楼站,向南连接双流机场。远期延伸至花源、花桥片区及新津主城区。8 号线预留线:全长36.1km,共设车站27 座。8 号线是一条东北西南向的预留控制线。北起龙潭乡,向西南方向串联十里店,万年场、倪家桥等居住集中片区后下穿永丰立交与5 号线设换乘站,并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双流的大学园片区及临空经济区。3.3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3.3.1 规划目标及覆盖范围1、规划范围与年限成都市上一轮轨道交通编制年限至2015 年,根据轨道交通实际的建设情况,一方面满足成都市的交通需求,另外一方面保持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土建施工的连续性,本次规划起始年限确定为2012 年,根据工期安排,考虑与城市2020 规划目标实现的一致性,规划期确定为2020 年。2、近期建设方案和实施安排2012-2020 年近期建设方案涉及项目如下:1 号线南延线二期(广都北站麓山站):线路长3.3km,设车站2 座。3 号线北延线(天回镇南红星站):线路长13km,设车站8 座。143 号线南延线(红牌楼南站城铁双流站):线路长17.3km,设车站10 座。4 号线西延线(公平站大学城站):线路长9km,设车站6 座。4 号线东延线(沙河站西河镇站):线路长9.9km,设车站5 座。5 号线一期(毗河站大成二街站):线路长34.3km,设车站28 座。6 号线一期(川师影视学院站生物研究所站):线路长21.2km,设车站20 座。7 号线(火车北站火车南站火车北站):线路长38.8km,设车站29 座。9 号线一期工程(十陵站西区大道口站):线路长27.5km,设车站14 座。10 号线一期(红牌楼南站航空港T2 站):线路长9.7km,设车站5 座。各条线路的工程概况如下:1、延伸项目概况(1)1 号线南延线二期工程1 号线南延线二期工程为1 号线在天府新城三期范围内的延伸线,全长3.3km,按地下敷设;共设地下车站2 座,站间距为1.2km,南延线建成后与1号线首期工程贯通运营。(2)3 号线二期工程(3 号线南、北延线)二期全长30.3km,其中北延线13km,为高架线敷设(天回镇南红星站);南延线17.3km,高架线占3km(龙桥路站双流北站),标准地下线占14.3km(红牌楼南龙桥路站,双流北站城铁双流站)。设停车场1 座,2 座主变电所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建成后与3 号线一期贯通运营。(3)4 号线二期工程(4 号线东西延线)4 号线二期工程分西延线和东延线两部分。二期全长18.9km,全线共设车站10 座,其中高架车站7 座,地下车站3 座,设停车场一座。其中西延线长8.9km,地下浅埋线6.15km(公平站南熏大道站),标准地下线2.75km(南熏大道站大学城站);东延线长10km,地下线占5.9km(沙河十陵),出十陵森林公园后,线路采用高架敷设共4.1km(十陵西河镇站)。2、新建项目(1)5 号线一期工程5 号线一期工程全长34.3km,共设车站28 座。平均站间距为1.25km,最大站间距为2.28km(毗河站九道堰北站),最小站间距为0.76km(五块石城北客运中心站)。其中,二环内平均站间距1.14km,三环内平均站间距1.17km,外围组团内平均站间距为1.4km。设综合维修基地1 座、停车场1 座,3 座主15变电所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2)6 号线一期工程6 号线一期工程为中心城南北向的填充线,一期工程全长21.2km,共设车站20 座。平均站间距为1.1km,最大站间距为1.91km(城东客运中心站站生物研究所站),最小站间距为0.78km(二环交大路口站小花园站)。其中,二环内平均站间距1.07km,三环内平均站间距1.06km。(3)7 号线工程:7 号线线路全长38.8km,设车站29 座,其中换乘站17 座,有两站(沙河堡站、红牌楼南站)是三线换乘站。最大站间距2.086km,最小站间距0.913km,平均站间距1.338km。设车辆段1 座,3 座共享主变电所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4)9 号线一期工程9 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7.5km,采用地下线的敷设方式,地下车站14 座。设与10 号线共用的综合维修基地1 座,2 所共享主变电所及相配套的车辆和机电设备。(5)10 号线一期工程一期工程线路长10.338Km,设车站5 座,其中换乘站4 座,最大站间距:3605.8m,最小站间距:1020.0m,平均站间距:2584.5m。最小曲线半径350m。2、车辆段及综合基地2020 年运营线网的车场功能分布如下表所示。表2.3-11 2020 年运营线网车场功能分布一览表线路 长度(km) 车场 规模(公顷) 备注皂角树车辆段 18.2 既有1 号线 27.2华阳停车场 15 规划洪柳综合基地 35 既有2 号线 41.9红光停车场 20 既有北郊车辆段 30.9 既有3 号线 49.8板桥村停车场 17 规划文家车辆段 33.8 既有4 号线 41.3西河停车场 16.6 规划大丰综合基地 33 规划5 号线 34.3元华停车场 15 规划6 号线 21.2 祝国寺车辆段 32 规划167 号线 38.8 崔家店车辆段 40 规划9 号线 27.5 新苗综合检修基地 45 规划10 号线 9.7 新苗综合检修基地 30 规划3、客流预测建设规划客流预测结果如下所示。表2.3-12 推荐方案客流预测总体结果客运量 平均运距 平均乘车时间换乘系数OD 量 出行结构指标分析(万人次/日) (千米/乘次) (分钟/乘次) (万人次) (%)地铁 505.63 8.92 15.3 1.414 357.59 31.09%常规公交 1120.72 4.95 19.8 1.454 770.78 68.91%总计 1626.35 6.18 18.40 1.441 1128.37 100.00%表2.3-13 推荐方案各线客流结果长度 客运量 客流密度 平均运距 客流高峰系数 单向高轨道线路 峰小时断面(千米) (万人次日) (万人次千米) (千米乘次) % 万人1 号线 27.20 64.53 2.37 8.14 11.87 2.602 号线 44.00 99.01 2.25 9.68 12.51 2.913 号线 49.80 92.08 1.85 10.53 12.87 2.784 号线 41.30 68.78 1.65 9.21 13.51 2.605 号线 34.40 50.91 1.48 9.09 14.43 1.916 号线 21.60 33.05 1.53 6.05 14.32 1.357 号线 38.80 67.12 1.73 7.72 13.78 2.039 号线 27.00 27.27 1.01 7.39 14.12 1.0110 号线 10.20 3.56 0.35 8.62 12.23 0.334、供电方式根据成都市城市电力系统规划条件,建设规划初步考虑采用集中供电方案设置主变电站,对全网主变电站合理布局,成都市轨道交通2020 运营线网规划拟设置16 座主变电所。5、主要技术标准(1)线路市区线层次:最高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450m 以上,困难地段不小于300m;车站不小于800m。市域快线层次:初步建议最高速度100km/h12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8001200m,困难地段不小于400m。最大坡度:正线一般为30%;地下车站纵坡一般为2。17(2)轨道轨距:1435mm;钢轨:正线、辅助线均为60kg/m 钢轨,车场线及试车线采用50kg/m;道床:隧道内一般为短轨枕式整体道床,地面线一般为碎石道床;道岔:在正线及辅助线采用不小于9 号的道岔,车场线采用不小于7 号的道岔。(3)行车组织远期高峰小时最大行车密度不小于30 对/h;最小行车间隔不小于2min;(4)车辆车型:地铁B 型车,DC1500V 架空接触网供电。最高运行速度:80120km/h。(市区线最高速度采用80km/h、市域快线最高速度采用100120km/h)。外形尺寸:长19.52m(车钩至车钩),宽2.8m,高3.8m。(5)列车编组9 号线采用4 辆编组,其余线路均为6 节编组。(6)车站有效站台长度为120m;(9 号线按6 辆编组长度预留)站台宽度按设计客流量计算确定,但岛式站台不小于8m,侧式站台不小于2.5m(当垂直于侧站台开通道口时的侧站台宽度不小于3.5m);站台装修面至轨顶面高度为1.04m;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距离为1.5m。(7)结构与防水主体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 年。荷载:车辆荷载按车辆轴重140kN 设计,其它荷载按有关规范取值。地下车站和人行通道防水等级为一级;区间隧道及其它辅助隧道(含通风道)满足二级防水要求。除地震安全性评价另有明确外,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度,设防分类为交通运输丙类(除控制中心为乙类)。(8)供电系统均采用110/35kV 两级电压集中供电方式;牵引供电制式均采用DC1500V 架空接触网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18(9)通信系统设备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ITU-T 建议等有关标准的要求,具有可靠性高、技术先进、组网简单灵活、易扩容、便于安装、操作和维护等特点。(10)信号信号系统采用由列车自动保护(ATP)、计算机联锁(CBI)、列车自动驾驶(ATO)、列车自动监控(ATS)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完整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11)综合监控系统系统集成以FAS、BAS、SCADA 为核心,在车站和中央分别进行信息和功能集成。(12)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为全封闭式的票务管理系统,拟使用非接触IC 卡作为单程票、储值票,采用计程、计时票价制。满足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内无障碍换乘及与成都市公交“一卡通”兼容的要求。(13)通风与空调系统地下站通风与空调制式采用屏蔽门系统,区间和车站分别设置隧道通风系统、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大系统)、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小系统)和冷源系统。高架车站公共区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设机械通风/排烟系统。部分线路存在浅埋区间,隧道顶部为绿化带的区域可考虑采用区间隧道顶部开孔的自然通风方式,降低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的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14)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给水排水及消防系统由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及其它消防设施等组成。其中给水系统由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水消防系统组成;排水系统由污水系统、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组成;另设灭火器和气体灭火系统。6、投资匡算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投资估算总额为1002.57 亿元,技术经济指标为54487 万元/正线公里。194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4.1 自然环境概况4.1.1 地理位置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104?53和北纬30?0531?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 公里,南北宽166 公里,总面积12390 平方公里。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地区毗邻,南面与眉山地区相连,西南与雅安地区、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4.1.2 气象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6.2癈,极端最高气温38.3癈,极端最低气温5.9癈;多年平均降雨量947.0mm,年降雨日104 天,最大日降雨量195.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 月,占全年的84.1%;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228.3h,只有28%的白天有太阳;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8m/s,极大风速27.4m/s(1961 年6 月21 日),主导风向NNE。4.1.3 地形地貌成都市位于岷江冲洪积扇的东南边缘。成都地铁3 号线一期工程将穿越川西平原岷江水系、II 级阶地和成都东郊台地等3 个地貌单元,其中设计起点1 号桥站为级阶地,1 号桥站动物园站为II 级阶地,动物园站一期终点属成都东郊台地,均为侵蚀堆积地貌,地形开阔、平坦,地面高程约497524m,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4.1.4 地质构造及地震成都平原处于我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西褶带的西南缘,界于龙门山隆褶带山前江油灌县区域性断裂和龙泉山褶皱带之间,为一断陷盆地。该断陷盆地内,西部的大邑彭县什邡和东部的蒲江新津成都广汉两条隐伏断裂将断陷盆地分为西部边缘构造带、中央凹陷和东部边缘构造带三部分,成都地铁3 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主要

    注意事项

    本文(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环境评价报告(优秀建设环境评价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教****)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