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立器件的am通信系统设计大学本科毕业论文.doc
毕业设计题 目: 基于分立器件的AM通信系统设计 2015年5月目 录前言21绪论31.1 AM通信系统的研究背景31.2 AM通信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41.3 AM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发展41.4 本设计主要任务以及要求52仿真软件Multisim10简介52.1 Multisim10仿真原理及特点52.2 Multisim10软件仿真步骤62.3 Multisim10主要工具栏和仪器表73 AM通信系统设计93.1 调幅的基本原理93.2 AM调制与解调原理93.3 AM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124陷波器的设计164.1陷波器设计的原理164.2陷滤波器设计的体系175抗干扰AM通信系统仿真设计185.1 AM通信系统仿真195.2 AM通信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206结论21参考文献:21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设计基于分立器件的AM通信系统设计 摘 要: 本次课题研究的是基于分立器件的AM通信系统设计,主要是对AM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方面的研究。信息是否能有效传输到指定的目标是衡量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信息最容易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预和被截获,不光是要面对面拥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全部通信体系具有综合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繁杂的电磁环境中抗衡少许干扰要素,从而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输。因此,提高AM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提高整个通信系统来说就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开始介绍AM通信系统研究的意义和近况和它的工作原理,而后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搭建通信系统仿真模型,结合AM调制与解调的原理设计具有抗干扰的AM通信系统的电路图,研究电路的性能。通过Multisim软件对各电路级联使用,然后改变参数,一步一步的仿真调试,然后利用提供的频谱分析仪和示波器,对电路产生的波形进行分析,最终完成了课题研究。关键词:分立器件;AM通信系统;抗干扰;Multisim;频谱分析仪AM Discrete Devices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Abstract:The research is discrete devices AM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is to study the interference of AM communication system performance. Whether the information can be efficiently transmitted to the specified target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dicator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is most vulnerable to interference and was intercepted during transmission, not only have to face a certain resistance to interference, more important is the need for all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has a comprehensive anti-jamming capability and can compete a little disturbance in the complex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elements, thus effective information transfer.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AM communication system anti-jamming capability to improve the entire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M beginning of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status and it works, then use Multisim simulation software to build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AM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circuit diagram design principles have interference AM communication system, research circuits performance. Multisim software on each circuit by cascade, then change the parameters, step-by-step simulation debugging, and utilization of spectrum analyzer and oscilloscope, waveform generated by the circuit for analysis,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research.Keywords: Discrete Devices; AM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Multisim; Spectrum Analyzer前言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计算技术,对电子设备的通信系统传输相关产品越来越丰富。通信传输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无线传输的信号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使用。调幅(AM)通信系统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通信系统,是因为在于AM调制与解调的电路一点也不复杂,容易接收,并且使用的频带计较小,能够普遍应用于现在的广播之中,传输距离长,时间很短,无死区,晚上可以获得大面积广等优点,更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为了有效地进行信息安全性的传递,通常会采取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各种抗干扰技术。通过天线的无线电传输信号的主要原则,有效信号将被发送到电气信号传输。由于考虑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受到干扰和接收到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天线尺寸等因素影响,我们需要对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在信号传输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选择合适的高频振荡信号为载体,对传输的信号进行调制与解调最后接收到有效的信号。由于AM调制电路简单、设计方便,所以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中实现调制电路的基本构成模拟乘法器是组成一些重要电路的基本电路也是基础电路,因此研究AM调制与解调的通信系统对社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本次课题研究为以后信号传输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以及接收器接收信号的纯真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稳定了整个通信系统。基于上面所涉及的问题本论文主要选择了AM通信系统中的调制电路和解调电路去研究和解决。1绪论1.1 AM通信系统的研究背景经过最近三十年的电子发展,通信系统行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领域。当今时代,通信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电子设备的发生巨大的变化,无时不刻不在更新,随着无线电传播技术的影响下,各类技术相结合不断地快速的发展,通信系统的应用已经涉及到世界上各个领域,不久的将来通信与网路一定会实现一体化。目前通信系统已经在我国广播、发射器、国防、铁路、卫星、航空、气象、等多个行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电子信息工业化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工作、旅行、睡觉、上网、天气预报等都离不开通信系统的传播,通信系统是有效地和可靠地传输信息,由信源发出的信息,的主要模式,波形,信件等,有效的数字信号传输,接收到的信号。根据工程设计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号的抗干扰系统是通信系统中的功能研究。在显示的生活中广播的使用很受到人们的欢迎,它可以随时随地的带来实时信息,相比较FM广播AM广播具有以下优点:(1)AM调制与解调电路建立起来相当的简单,界面非常直观,一目了然。(2)AM调制频带比较窄,容易分辨。(3)AM信号在无线电波中传输不仅比较快而且还远利于以后的实际应用。 振幅调制(AM)是广播电台的频率使用范围是随着音频信号调制的改变。可是因为干预的信号重点是对无线电波的幅度起作用,因此抗干扰体系比较差。所以本文主要来研究基于分立器件AM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改善AM广播,只有这样AM广播才能更能很好的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我相信通过改善AM通信系统的性能后,调幅广播在将来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1.2 AM通信系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随着无线电广播的广泛应用,AM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还不是特别的完善,所以现在的一些科学研究者认为调幅(AM)广播将在未来几十年以内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现在一些国内外的研究AM的一些专家与相关的研究机构也在努力寻求新的途径新的方向,使AM无线广播重新得到新的发展,以后将为人类带来新的通讯上的便利。但现在调幅广播的发展与应用也遇到很多那已解决的问题,比如正临着来自通信网络的发展、移动电话、电子通讯等方面的挑战。在研究AM通信系统时最大的问题还是抗干扰技术的应用,抗干扰技术也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通信、民用通信、海上军事、天气预报、卫星接收中。如果技术解决的是通信系统,干扰其有效性,可靠性,完整性和传输会使整个通信系统的性能可以得到改善,通信系统越来越完善。1.3 AM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及发展通信系统的应用从古至今都是人类密不分开的体系,从古代人们使用的手势、图案、数字、言语等阶段到现代的短信、网络、电话、无线波等阶段的发展。图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介质进行信息的传递使得对方获得自己所表达的信息。原始的通信系统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传达,如果是远距离的话就不得不借用一些动物以及建筑物,比如古代的飞鸽传书、千里马传递、烽火台等,但那样不仅时间长而且还不安全。在当代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正在一步一的融入到整个社会。目前,AM通信系统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不仅涉及到了无线电波的传播、全球网络智能化、综合化、个人化、网络全球化,它的技术已经在军事战争领域、铁路与高速公路信息领域、海洋石油矿石开采作业领域、航空领域、城市建设领域、在电力计量系统领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 通络网络搜素和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AM通信系统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如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随着智能化的带入通信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将会比传统的人工效率更高、速度更快、使用更方便,智能化也将是以后通信系统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2) 个人化:随着信息话时代的到来,人们每天都奔波于生活和工作之见不停地移动,但通信的到来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从而实现了交流移动通信。(3) 综合化:当全面实行智能化时不仅在传输系统还是在交换的通信系统都能可以实现综合化。点对点的融合化早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了,未来面对面综合化将会是通信系统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4) 网络全球化: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球,网络为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通信系统与全球互联网基本实现了一体化。1.4本设计主要任务以及要求(1) 熟悉AM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作用、分类、调研目前市场上主要产品的技术参数和应用领域以及AM通信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等。(2) 掌握市场上主流AM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总结其工作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根据市场新需求,确定应用领域,形成自己的创新设计方向和具体功能参数要求。(3) 依据创新功能的要求,进行方案的设计,明确分立器件类型、通信距离、通信功率、通信损耗等具体功能,利用SmartDraw/viso等画图软件画出系统整体框图和算法流程图以及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各个模块进行电路设计。(4) 利用Multisim虚拟仿真软件对AM通信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仿真,记录仿真数据,逐步修改参数,直到达到系统功能具体参数要求以及系统的性能,最后完成本课题的设计。(5)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对仿真电路进行硬件电路设计,首先完成仿真电路到硬件电路的模型转换,然后理论推导出电路的具体参数,上网下载相关主要器件的datasheet,根据参数进行器件型号选择,完成电路原理设计。(6) 如利用处理器,需用相关开发工具完成AM通信系统的程序实现。如能制作实物,需进行整体电路调试,记录实测数据并同仿真数据比较,逐步修改参数和电路,直到达到系统功能具体参数要求,完成整个AM通信系统的硬件设计。2仿真软件Multisim10简介2.1 Multisim10仿真原理及特点Multisim10是国外先进研究公司钻研出来的一种虚拟的电路策划使用工具。Multisim 10可以设计出任何有效的体系电路,如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系统电路。现在的科研学者可以在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去使用Multisim10软件去研发。Multisim10软件开发的原理主要是为人们可以快速的设计和建立电路最后进行实际焊接产生电子产品,其中提供的一些虚拟的仪器仪表可以进行各种参数设定和性能指标的测试,在现在的电子工程设计以及教学教材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ultisim10不仅由图形输入,硬件电路描述语言输入,而且还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用户界面可以快速找到各种成分。Multisim10里的元件库提供了上万种元件,尽管元器件多,但是它们就像流程图一下镶嵌在每一个特定的图标库里面,所以只要能找到图标库就能快速的找到需要使用的元件。Multisim10的元件库里所有的器件都是标准器件以及现在社会上使用的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库存中的所有的元器件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图形标志以及它的使用功能,很便于最后整体电路的仿真以及波形分析。与其它相似的电路仿真软件相比较,它具备以下几个优点和特征:(1) Multisim10软件占用电脑内存小,安装起来简单方便,设计出来的电路图仿真度很高基本与现实的没什么区别。(2) Multisim10含有多种不同的组件模型和数学模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模拟/数字混合电路和高频电路仿真中的应用。Multisim10中所有的元件放置和连线简捷方便,仿真度比较高,比较可靠。(3) Multisim10兼容性较好,与很多软件和元件库兼容,其虚拟仪器检测比较准确。(4) Multisim10具有很强大的作图能力,很强大的电路分析能力,很强大的仿真能力,很强大的实用能力,很方便用户实用。(5) Multisim10对通信系统研究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仅比其他软件仿真度高,而且对信号传输的处理更加完美。2.2 Multisim10软件仿真步骤Multisim10通过自己所需的设计原理来创建电路图,在进行最后的仿真,一般需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1) 建立适合自己需要的数学模型,根据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确定了系统的功能,以及每个小系统电路的建立,由不同的系统之间的关系的拼接融合,最后画出总的系统框图。(2) 从各部门元件工具栏中选取元件,去组件系统功能模块,如信号源模块、信号发生器模块、信号接收器模块、信号放大器模块,最后通过整个系统的设计原理将前面建立好的模块进行连接形成完整的电路。(3) 系统电路图建立后,需要进行设置和调试参数,实现系统参数设置和各功能模块运行参数。(4) 最终由Mulitisim仿真软件去实现仿真电路,然后完成体系电路设计,最后通过调试各元器件的参数来仿真出波形。 图2 Multisim10工作界面 图2界面是Multisim10工作界面,由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它主要由几个重要的部分组成:菜单用户界面、目录使用界面、图标使用窗口。使用者能够经过菜单和工具栏快速的转换到主窗口中进行改变属性和参数以及电路的连线。2.3 Multisim10主要工具栏和仪器表Mulitisim10虚拟仿真软件主要把里面的元件分成18个大类,其中工具栏如下图3所示,每个工具的使用都是通过鼠标的箭头点击它的图标然后带进工作界面,同时也可以查看到它的功能,当用鼠标点击任意一个图标时界面会显示图标界面中所包含的所有元器件,在图标界面可以更改元器件的参数,点击任意一个元器件时可以随意拖动到工作界面,也可以点击元器件设置它的参数以及属性,然后通过各个元器件之间的关系进行连线,创建出有效的连线图然后才可以进行调试与仿真。下面的图4是Multisim10主要虚拟仪器简介,类似于如何使用每个虚拟仪器组件的使用,唯一的区别是几乎真实的虚拟仪器及实验室设备。仿真产生的数据、波形、参数的保真度都相当的高都是用来产生波形和分析波形的特征。Multisim10软件中所有的工具栏和仪器表对电路设计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3 Multisim10元件工具栏 图4 Multisim10虚拟仪器Multisim10虚拟软件提供了将近20多个仪器表,这些仪器表都是仿真软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不管创建什么电路都离不开虚拟仪器表。虽然是虚拟的仪器但使用起来和真实的仪器差不多。3 AM通信系统设计3.1调幅的基本原理普通的调幅波一般称为标准波调幅波,通常表示在AM调制信号为单频信号,通过课本知识我们吧单频信号用来表示,正弦信号来表示载波信号,其中一般要求它的频率要远远地小于要求标准的载波频率,通过振幅调制原理可以得到,调制信号随着载波信号呈线性变化。要使已经调制的波形不失真,调制幅度应该小于1或等于1。当大于1的时候称之为过调。其中,高电平是主要生产满足发射机的输出功率的要求调制波,它的主要优点是发射机的效率高,通常在电路设计满足输出功率和效率的调制线性度的要求,所以,高振幅调制波只能生产普通波。调幅电路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满足电路中调制器的调制效率高、调制线性方位大、产生的失真小等。具体的框图如下图5所示。图5振幅调制分类3.2 AM调制与解调原理调幅电路是无线电发射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完成AM调制的原理是通过调制信号和载波信号间的乘法;在AM中通过信号的解调经过主要是调制原来地输入地高频信号再进行解调,现在一般我们把它称之为检波。本文为了简单方便的去了解AM系统,我将用图标以及箭头通过它的原理构建它的模型,AM的数学模型建立如下图5所示: 图6 AM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 由上图能够看出,是基带信号,它可以是能够确定的信号也能够是随机信号,但我们一般把它设定它的值为0,其载波为: (3-1)式中:作为载波的幅度;为载波角频率;为载波的初始相位。 图7串联型包络检波器电路当输入信号电压幅度普通函数 (3-2) 一般在其信号电压达到需求的位置是,可以看出它在检波电路中特性,其中,产生的特性的向斜率的线段接近。 若: (3-3) 通过二极管传导充电(充电时间常数),停止放电(放电时间常数)是重复的,充电和放电直到平衡后,输出的电压能稳定在平均按角频率为锯齿形波动。其中是由直流电压叠加音频电压: (3-4)组成,即(3-5)式 (3-5)由上面的公式相应的有: (3-6) (3-7)上式中,通常认作为解调中的电压传输的系数,主要是为了满足它的值。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为了提高检波效率,值的大小必须满足下式(3-8)和(3-9)式的条件。 (3-8) (3-9) 经过以上的所有公式,我们能够得出基本和输入电压差不多,其幅值频率也较高,检波电压传输中的系数不断的接近等于1,还有使用在上的其它高频电压也慢慢的趋向于零。一般在系统电路中都会使用到包络检波电路,通过课本知识可以得到AM解调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个类的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但现在最想用相干解调,这可以通过调制信号乘以载波调幅信号的相干解调,然后通过调整其中的滤波器,最终能够使原来的信号成功的还原。在模拟通信系统中,下面主要研究非相干解调,其中主要是包络检波,包络检波的使用原理主要是接收调制信号中不需要一些载波,而是利用包络中的信息来改变因此原来的信号,通常用包络检波来调制AM通信系统,包络检波具有准确性、实用性等优点。包络检波器具体电路主要如上图6所示,从电路中我们能得知当电容上的电压小于系统输入的电压时候,电容处于充电的状态;相反,当电容上的电压大于系统输入的电压时候,电容处于放电的状态,此时放点比较慢,充电比较快。一般电路系统处于平衡的时候,经过电压定容器的处理能够将前面的调制波一步一步分离最后得到调制波信号。如果满足的因素包络检波电路符合条件时后,包络检测传感器的输出和输入信号波形的变化基本呈线性关系,通常的关系式如下: (3-10)其中上式有:。 一般性能指标的检测:(1)等效输入电阻。(2)惰性失真:从系统充电和以及放点方面来看,提高与值的大小,能够提高检波的电压传输系统以及过滤波形的能力,当输入为调幅波的时刻,和的值过度的增大了,由于放电速度通过二极管截止时速度太慢,保持一个波包率下降,平均电压畸变,从而输出,叫惰性失真,这样的失真我们也可以称作为惰性失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参考文献我们可以得出,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去除它所产生的惰性失真,这样才可靠,不产生惰性失真所必须满足的充要条件是如下: (3-11) 由上式(3-11)可以看出:和不断增大,包络降低的速率就比前面不断加快,不发生惰性失真要求的的值比较小,正常在工程估算中和都取其中的最高值。4、负峰切割失真。3.3 AM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通过上面对AM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下面我们主要采用Multisim10虚拟电路软件来创建所需要的电路。起初,我们需要创建的是AM调制电路,调制电路是一切电路系统的基础。如图8所示,图9所示。其中图8 显示的是在Multisim10中对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的设计图,原本的二极管调幅电路一般包括单二极管调幅器电路、平衡二极管调幅器电路以及环形二极管调幅器电路三种不同的电路。虽然这三中的电路不同但所使用的基本原理基本都是相同,都是为了实现信号的相乘,都是为了建立调制电路解决里面的调制波形,对信号进行调制。下图主要主要用二极管平衡电路来研究AM调制电路系统,二极管平衡电路简单、高效、方便、直观、对波形的调制度比较高、可信度也很高,所以,一般在设计电路的时候都会采取二极管调幅来完成系统的调制。其中,为了减少调制电路中不需要的频率分量,所使用的二极管应在大信号状态下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电路的纯正度,其外,一般控制电压信号电压幅度应至少在0.5V以上。下图9显示的是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输出的波形,通过输出的波形可以判断调制的效果以及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在不断地调试平衡电路中的参数,观察不同参数下的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图8 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图9 二极管平衡调幅电路输出的波形 下文主要介绍解调电路中包络检波电路的设计,包络检波解调是将已调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除了调幅信号中的其它环境因素带来的噪声和高次谐波分量,然后再取出其中有用的信号,经过一个或者几个半波整流器,最后通过低通滤波器得到解调输出的信号。振幅解调是主要是振幅调制的逆过程,假如单从信号频谱的角度来说讲是将有效的高频信号经过一定途径的转化变成有效的低频段。因为有包络振幅调制的信号和调制的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这样的关联,可以对以上的幅度调制与解调包络检波,包络检测是独一无二标准的调制与解调。图10 包络检波的原理图图11包络检波的AM通信系统原理图包络检波的效率很高、失真较小、输入的电阻较高、输出信号的纯真度也比较高、解调的效果很好,所以很适用于调幅波的检波。上图10就是包络检波的设计的原理图,图11是主要是包络检波的AM通信系统的原理图,下图12是包络检波的电路,下图13是包络检波电路中示波器输出的波形图。图12包络检波电路图13检波电路输出的波形下图14主要是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电路图,图15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图14二极管峰值包图15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器的输入与输出信号波形4 陷波器的设计4.1陷波器设计的原理在AM通信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因素的干扰,而干扰的因素直接影响接收机带宽的范围,这将对系统的传输性能造成一些混乱,对AM的解调电路造成了影响以至于导致解调信号的纯度降低以最终通信系统系统的性能下降,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设置电路的过程中采取一些干扰抑制措施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保证系统的性能。通过翻阅材料与研究一些课题论文我们挖掘出频域陷波抗干扰技能能够解决本文问题,频域干扰抑制技术一般是行驶干预的信号和AM信号在频率上大小的不同,检测出干扰信号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然后依据系统设置的限制值,使电路中干扰的影响逐渐消失。陷波器的使用能够对测定到干扰波形以及消除干扰波形。经过电路解调系统一般采用的输出信噪比(指的是信号和噪声的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比)来衡量一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在本次课题论文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设定其中干扰信号为单频的波形,且干扰信号的频率与AM信号的载波频率不相同,我们可以采取陷波滤波法进行滤除信号干扰。因此,陷波器的设计对AM通信系统抗干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滤波一般将信号的中不同频率进行分类,然后去除其中特定不同频率的信号。滤波电路的使用对任何电路都适用。本课题设计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使用了滤波,原因在于滤波对陷波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它可以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4.2陷滤波器设计的体系下图16主要是电阻滤波器设计的方框图,通过方框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带阻滤波器的原理和组成部分。图16带阻滤波器的方框图Multisim10仿真软件的通讯部分,可以快速计算参数的响应曲线和滤波器频率曲线需要非常方便,根据光谱响应曲线,对滤波电路元件参数的确定调整,方便的滤波特性的要求和更改元件属性参数,并可以简化复杂的计算,对一些公式的简化和便捷,充分体现了Multisim10软件的优点。下图17主要是利用选频部分、放大部分、反馈部分设计出来的带阻滤波器电路,其中的带阻频率为60,图18为带阻滤波器频谱。图17带阻滤波器电路图18带阻滤波器频谱5抗干扰AM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本论文的最终目的是设计基于分立器件的抗干扰的AM通信系统,为了设计这个系统首先我们介绍了AM调制电路和AM解调电路以及陷滤波的电路设计,原因在于本抗干扰的AM通信系统电路需要用到以上三个电路共同来完成。通过整体的电路设计,不断设置和调整参数才能综合的实现AM通信系统抗干扰的能力最后完成本课题基于分立器件的AM通信系统设计。图19 AM通信系统设计总原理图由上图19可以清晰地看出本课题设计的总体原理图,依据这个原理图设计出电路图,然后进行仿真。5.1 AM通信系统仿真经过上述的一些原理设计了如下的抗干扰的AM通信系统,其电路图如下图20所示,图中使用了三个示波器,分别检测输入信号波形、干扰信号的波形,以及通过系统后的波形,通过波形可以分析出系统的性能。图20 AM通信系统设计总电路图5.2 AM通信系统仿真结果与分析 通过上图20的总体电路图运行,然后仿真,可以得出每个示波器输出的波形,然后更改参数观察到如下的结果:图21正弦调制信号波形图21是输入的正弦信号,示波器输出的波形。图22干扰信号波形图22是系统中特定输入的单频信号干扰信号的波形显示。图23调制中输出的波形通过Multisim10虚拟仿真软件示波器显示的过程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到每一个信号在AM通信系统里的转变成波形的过程,可以在示波器中更改参数,观察信号的传输过程,通过改变参数来观察系统是如何进过调制解调和陷波器最后分离出原始的信号和干扰的信号,最后完成了基于分立器件的AM通信系统设计。由于时间的关系最后没能将系统电路图制作成PCB图,希望在以后的空余时间将这篇课题继续完善。6结论本次课题设计首先介绍了基于分立器件AM通信系统设计的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应用领域和发展作了简单的介绍。最后结合AM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仿真,分析它的原理。文中主要是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来设计基于分立器件的AM通信系统的仿真电路图,主要思想是研究了AM通信系统的调制电路和解调电路对信号的处理,然后需要使用陷波滤波器对传输过程中的产生的干扰信号进行过滤和去除,保证传输的时效性,然后通过系统电路产生的调制波、解调波、干扰波和最后的过滤波来验证系统电路的正确性,最后得到了原来需要传输的信号,以保证了信号的有效性和整体性以及实用性,同时,也验证了陷波器滤波法可以增强AM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系统的性能,保证了信号传输的安全性。AM通信系统的研究将在未来指导通信系统综合抗干扰技术的发展,为以后通信系统的研制目标的制定、方向的发展有了指导性的作用。通过这次论文深入的了解了通信系统的一些原理知识以及实验的操作能力,对Multisim虚拟仿真软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发现了它强大的功能,以及对它的使用也越来越熟练。本次通过设计研究的结论对以后通信系统的发展以及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供了一个可靠地依据,特别是在通信系统整体性能以及调幅无线波的研究具有了一定的实际意义。参考文献:1 甘良才编著,现代通信的发展动态M,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2 毛世伟.论窄带调频信号与调幅信号的差异J.宿州学院学报.2012(02).3 樊昌信,曹丽娜.编著.通信原理(第6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4 刘苏杰.基于Pspice的小信号包络检波器的虚拟设计J.制导与引信,2009,30(1):30-33.5 冯军,谢嘉奎,王欢,王蓉.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6 雄伟,侯传教,梁青,等.Multisim 7 电路设计及仿真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华亚峰,郑健,郑文达.电子系统的干扰分析及其抗干扰技术J.控制工程,2007(14):76-173.8 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 李仲令,夏超时,李少谦.通信系统和网络的抗干扰问题.现代军事通信M,2002.10 苟彦新主编,无线电抗干扰通信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1 姚中兴,李华树,任桂兴.通信自适应干扰对清系统的性能分析J.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12 张敬堂,李洪波,赵泽兵.现代通信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13 朱勤,陆瑞敏.通信抗干扰理论研究探.2003年军事通信干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J.合肥,2003.14 李国坡.通信干扰效能评估的研究.现代军事通信M,2003.15 刘苏杰.基于Pspiee的小信号包络检波器的虚拟设计J.制导与引信.2009.16 蒋卓勤,邓玉元.Multisim2001及其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7 刘洪才.中短波数字调幅广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2-53.18 李栋.数字AM广播J.广播电视传输与发射技术.2001.19 李良荣,罗伟雄.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基于Multisim7&Utiboard2001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附录图24 二极管调制电路输入正弦波形致谢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间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了。在淮南师范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攻读学士本科期间,谢谢母校对我的培养,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指导和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沈晓波老师。他教学严谨细心、为人随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有时候能像知心朋友那样鼓励和帮助我,将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的榜样。从去年的论文选题到定题,从搜集资料到开题报告,从任务书到论文的撰写,在这期间,我的论文不断地反复修改以及论文格式的调整,沈老师总能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细心的为我指导,认真的审查和修改我的论文,帮助我修改错误,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讲解其中的原理,避免了我的课题论文走向错误的研究方向,在这过程中为我的论文研究写作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使我不断地提高研究理论知识,不断地完善课题论文。其中,在做论文过程中的心酸泪水与喜悦狂欢一路伴随着到论文定稿以及论文的答辩,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位老师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的完成。在此,我要对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然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能在做论文期间给与的帮助。有了他们的帮助,使我在做论文的时候不在枯燥,不再迷茫,时刻充满激情和欢乐。希望我的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帆风顺,越来越好。四年相处的友谊,将是我人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最后,我还要深深的感谢亲人们,有了你们,我的生活才会有动力,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回报,才会对未来充满希望,愿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最后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