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种畜场西门塔尔牛纯繁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 资源ID:88292881       资源大小:119.50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种畜场西门塔尔牛纯繁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种畜场西门塔尔牛纯繁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项目摘要1.1 项目摘要1.1.1 项目名称:种畜场西门塔尔牛纯繁场改扩建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种畜场1.1.3项目建设地点:Y市X区1.1.4 项目建设性质:改扩建1.1.5 建设年限: 20XX年1月 20XX年12月,建设期限二年。1.1.6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通过项目建设,将在原有场区内新建标准化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饲料生产车间、产房舍、犊牛舍等设施,建筑工程总面积1600 平方米;改造成年牛舍及运动场、种牛隔离治疗室和场内道路等,建筑工程总面积7700平方米,改良人工草场3000亩; 购置仪器设备6台/套。项目建成后,西门塔尔种牛规模从现有的316头增加到500头,其中基础母牛260头、后备母牛41头、育成母牛50头,犊母牛55头、后备公牛6头、育成公牛18头、犊公牛60头和种公牛10头,并形成年测定的西门塔尔种公牛70头的种牛生产性能测定能力。1.1.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443.0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36.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39.50万元,引种费35.00万元,基本预备费22.76万元,项目其它费用44.78万元。拟申请中央资金投入400.00万元,地方配套40.0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自筹资金3.04万元。1.1.8效益分析项目建成以后,每年的运行总成本为123.37万元,总收入207.5万元,每年的利润总额为84.13万元。1.1.9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Y种畜场为Y农业厅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一家规模较大、标准较高的肉牛原种繁育企业。本项目扩建后将进一步改善Y市乃至周边地区种牛的品质,从而提高肉牛养殖效益。项目的实施,可辐射带动5000养牛户发展优质肉牛生产,户均10头,每头纯效益800元,可促进农户增收4000万元。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农业部办公厅(农办计201059号)关于开展2011年养殖业良种工程建设等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1.2.3 Y人民政府关于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若干意见;1.2.2全国畜禽良种工程“十一五”规划(20062010);1.2.3Y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1.2.4 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2.5 国家、省动物卫生、检疫、养殖等有关文件规定; 1.2.6 申请单位提供相关文字材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调整畜牧业发展战略,倡导发展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牧业以来,我国肉牛生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势头。2007年元月26日,国务院在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稳定生猪、家禽生产,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大力发展奶业,加快发展特种养殖业,生猪、家禽生产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奶类生产加强良种奶牛基地建设;肉牛肉羊生产要充分利用好地方品种资源,生产优质牛羊肉”。但近年来,因国内牛肉价格持续低迷,大量肉牛养殖户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时间毁圈杀牛现象在全国蔓延。受肉牛繁育周期长、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等因素影响,能繁母牛存栏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肉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食物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国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必将带动人均牛肉消费有一个新的提高,市场对牛肉需求将不断增加。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高档星级宾馆快速增加,逐年快速递增的海外游客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大幅增长;我国政府为了减轻畜牧业对粮食的依赖和压力,鼓励发展以草食家畜为主的高效畜牧业;随着中等收入家庭的迅速增加,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牛肉市场的迅速发展。因此,扩大牛肉产量、提高牛肉品质、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已是势在必行。畜牧业是Y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肉牛养殖已列入全国区划布局。但由于Y肉牛良种化程度低,加之目前的基础设施、牛群品质、生产性能等仍远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求,为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Y种畜场在此背景下提出肉牛原种场扩建项目,拟请立项资助,旨在通过引进优质良种,加速全省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肉牛良种的应用与推广,推动肉牛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满足日益增长的牛肉市场需求的需要我国是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如此众多人口的食物供给安全和人民健康水平始终是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更注意食物的营养价值。牛肉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与猪肉相比,牛肉的蛋白质含量高,更为重要的是牛肉蛋白中8种人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30.8%)要显著高于猪肉,符合人们的消费潮流。尽管近10年来,我国的肉牛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但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仅为10%左右,人均年占有量仅约5.5公斤。相对牛肉市场需求而言,目前Y的肉牛数量更少,生产水平偏低,种源紧张和不足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要增加肉牛数量和提高现有牛群的生产水平,必须加强肉牛种牛场建设,逐步完善良种肉牛繁育体系,发挥种牛场的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商品牛场建设,加快肉牛产业发展。2.2.2 快速提高肉牛生产水平的需要我国的肉牛业目前仍然是以家庭养殖为主,独立经营的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现代肉牛产业化发展要求,加之产业基础薄弱,良种率低,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关键技术不配套等实际问题。而良种是畜牧业生产的基础和源头。在畜牧业增长中良种贡献率高达40%以上,发展畜牧业生产必须良种先行。我国各地的肉牛品种大多是地方黄牛品种,且多以役用为主,产肉性能较差,除了饲养管理有待加强外,最重要原因就是肉牛品种质量问题。因此,尽快提高肉牛质量,是当前加快肉牛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肉牛生产体系,改变传统的肉牛生产方式,就必须从种源抓起,解决肉牛品种质量差的问题。2.2.3 开展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是养殖业良种工程的重要内容开展种公牛性能测定对提高选择反应和遗传效应具有重要作用,能使重要经济性状得到遗传改良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Y肉牛生产水平与全国畜牧业发达省份相比差距甚远。其主要原因是良种推广力度不够,优良品种的覆盖率低。良种是决定个体生产性能和牛肉质量的主要因素。Y肉牛业起步较晚,Y地方品种虽然有独特的环境适应性和肉质鲜美的特性,但是由于生产速度慢、屠宰率低,饲养规模小,存栏量高,出栏率低,商品意识不强,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投入少,引导不够,在引导消费、开拓市场方面开展工作较少,市场开发明显不足。Y的肉牛品种培育工作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未能根本解决肉用种牛的引进和自主培育提高问题。因此引进、选择和培育优秀种公牛,是提高牛群遗传水平的一项根本措施。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准确选择优良种公牛的重要手段,通过生产性能测定,准确评定种公牛的遗传性能。同时,种公牛性能测定是加强肉牛良种推广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取得成效的基础上,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将在全国逐步实施,未经生产性能测定的种公牛将不能入选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目前,Y尚没有专门从事肉用种公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单位和机构。因此,种公牛性能测定项目可逐步完善和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优良种公牛的种用价值,加速品种改良,促进我国西南地区肉牛育种工作,提高优良品种的覆盖率,推进肉牛群体的遗传改良进程,加快Y乃至整个西南部的肉牛业发展。2.2.4加强品种培育是自主创新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种牛生产长期依赖进口,而供种国家为保护本国生产利益、优势,提供给我们种牛均属中下游水平。引进后存在适应性差、种性退化严重等问题,靠引进种牛发展肉牛生产既花费了大量外汇,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同时,盲目引种对我国肉牛地方品种的杂交效果和适应性根本无法保证;由于数量少,血统窄,退化严重,始终没改变“引进退化 再引进”的局面;更主要的是还存在着严重的疫病风险和食品安全问题。所需种牛全部依赖国外引进,终究不是长久之计。2.3 项目建设可行性2.3.1 项目区饲料饲草资源充足,区位优势明显项目所在区位于Y市东郊,饲草资源丰富,并有自然草场近10000多亩。发展肉牛生产可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达到农产品重复增值后的效益最大化。并且,项目地点距Y市约30公里,距昆曲高速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内地势平坦,环境优越,水资源充足,电力设施配套,场区远离村屯,生产不受外界干扰,具有优越的防疫隔离屏障,地缘优势极为明显。2.3.2 完善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障种畜场长期与Y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Y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Y农业大学等单位的资深专家合作,组成专家顾问组,负责组织制定种牛繁育、选育方案和项目技术路线、年度工作计划,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成立由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常年为养牛户提供免费配种、繁育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受到广大养牛户的好评。2.3.3 肉用型西门塔尔品种良好的属性及驯化饲养的成功,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品种基础西门塔尔牛(Simmental) 原产瑞士西部阿尔卑斯山区,是当今世界上肉用牛中数量最多的品种,该品种产肉性能良好,犊牛在放牧条件下日增重可达800克,在舍饲条件下可达1000克,1.5岁时体重440480千克。公牛肥育后的屠宰率高达65%,母牛在半育肥的情况下,屠宰率达53%55%。在我国用西门塔尔牛一代杂交种公牛作强度的育肥,390天的平均日增重为775克,宰前活重425.8千克,胴体重247.8千克,屠宰率58.01,净肉率48.95%,骨肉比1:5.97,眼肌面积达到63.95平方厘米。其肉质达到美国标准的“精选”级标准。西门塔尔母牛常年发情,一个情期受胎率在69%以上;种公牛每年生产11000毫升左右的精液,是精液产量比较大的牛种。我省于1996年2月从加拿大引进纯肉用西门塔尔种牛126头(其中公牛20头,母牛106头)到Y进行驯化饲养,经过6年多的饲养观察,目前该品种牛对的气候环境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各项生产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品种要求,现已拥有该品种牛316头(其中公牛38头,基础母牛和青年母牛共261头,犊牛17头)。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3.1 国外、国内牛肉市场供求现状从世界肉类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上看,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30%左右,在美国、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国家,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例达30%以上,且呈逐年增长趋势。2008年世界牛肉消费量增长幅度达3.2%,高档牛肉更是供不应求。部分国家由于国内牛肉市场短缺还实施出口禁令。目前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加,供应又相对吃紧,在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一些大量进口牛肉的国家,牛肉价格涨幅较大,有的地区涨幅甚至高达40%。从国内市场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低脂肪、高蛋白的牛肉倍受人们欢迎,牛肉销量逐年攀升,牛肉价格不断上涨。我国牛肉需求量将会有所上升,牛肉价格也将受到一定的推动。由于国产牛肉大多为中低档牛肉,优质牛肉很少,造成出口牛肉价格不足世界平均数的80%。国内的大宾馆、饭店及外资餐厅,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数目不小的牛排、小牛肉等高档牛肉,近3年我国每年需从国外进口高档牛肉20003000吨。可以说,不论是国际、国内还是Y地区,牛肉市场需求旺盛,肉牛业发展潜力巨大。 3.2 肉种牛市场需求预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日趋改善,牛、羊肉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据经济专家预测,当一国人均GDP达到1500美元时,就会出现牛肉消费热的现象,而我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1098美元,很快就会到达牛肉消费临界线。那么随着市场对牛肉需求的不断增大,必将使我国的肉牛屠宰量大幅增加,而肉牛却具有繁殖慢,生产周期长等特点,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我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肉牛存栏量大幅下降的结果,基础母牛和青年母牛都进入屠宰场的局面,以此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牛肉需求,从而使我国肉牛总存栏量持续减少,把我国肉牛业带入一个相当不利的发展道路之上。2008年,Y牛出栏率为29.8%,牛肉仅占肉类总产量的7.13,人均占有量为4.5公斤。显然牛肉的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均较低,供求矛盾突出,肉牛生产供不应求。由于对牛肉需求的增加,从而也对良种覆盖率提出更高的要求。该项目建成后,能为社会提供优良种公牛,扩大良种覆盖率,加快良种推广进程,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3.3 项目建设单位已具备了良好的繁育科研基础西门塔尔牛在YY经过八年多的驯化饲养,在生长、繁殖、抗病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该品种对驯化场地的良好适应性。现在该品种牛在Y生产性能稳定,已适应了当地生态环境。良种肉牛纯繁从1997年至今,共向省内外提供了优质种牛150余头。我省的Y、大理、楚雄、曲靖、文山、昭通、丽江等地都有广泛分布。并且远销到贵州、河南等外省。这些种牛已在省内外的肉牛改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省内外引进该品种改良本地牛的情况统计,12月龄西本杂牛(西门塔尔牛与本地牛杂交后代)体重比24月龄本地牛大,且每头牛在市场上的售价高出本地牛5001000元;杂交牛的使役(耕地)能力是本地牛的双倍;24月龄西本杂牛屠宰率52.21%,净肉率42.03%。目前,我场提供的优质种公牛呈供不应求的趋势。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Y种畜场成立于1953年,是Y农业厅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省内肉牛、水牛、奶牛的种质资源管理和技术推广服务,占地面积12662亩,固定资产总投资6864.00万元。现存栏西门塔尔牛种群316头,其中基础母牛207头、后备母牛25头、育成母牛29头犊母牛17头、后备公牛2头、育成公牛16头、犊公牛18头和种公牛2头,自有饲料地3000亩。种畜场纯繁场现有职工35,其中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5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5人8次到过畜牧业发达国家进行畜牧业考察和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及员工均为通过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的人员,经过50余年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从事肉牛繁育等方面技术骨干和专业人才,拥有丰富肉牛饲养、管理、经营和育种经验,专业技术人员先后参加了国内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种牛的饲养管理及种牛生产性能测定。2004年通过省农业厅组织的审查验收,并颁发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能及时掌握和应用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生产设备,生产设备的完好率为100%。于1992年,1998年和1999年分别荣获Y农业厅畜牧科技推广二等奖一项和三等奖两项。参与研究的Y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项目于2005荣获Y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类二等奖。第五章 项目地点和选择分析5.1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坚持以下几个原则:5.1.1 符合项目建设地区土地利用发展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5.1.2 交通方便,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交通条件。5.1.3具备满足扩建后生产条件的水源和电源、周围要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消纳其粪便。5.1.4地势高燥、平坦,不占或少占耕地,在丘陵山地建场时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宜超过20度。5.1.5 满足新建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5.1.6 与居民点的间距应在2000m以上;与其他畜牧场、畜产品加工厂的间距应不小与1500m;与主要公路、铁路距离应在1000m以上。5.1.7场址选在居民点的下风向处,地势低于居民点,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500m以上。场址应远离机场、高速公路、铁路和一些噪声较大的工厂1000m以上。5.2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Y市X区,占地3000余亩。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远离村庄,四周为农田和林地,具有良好的防疫隔离条件,而且便于粪污消纳,有利于实现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具体建设地点见附件地理位置图。5.3项目建设条件5.3.1气候条件Y市X区,地处E103°02',N25°22',海拔1980m,年平均气温13.7(-2 29),平均降雨量959.8mm(主要集中于510月份),蒸发量2346mm,日照时数2617.4h,无霜期224天。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为山地红壤,表土层PH值为5.5,有机质2.38%。适合玉米及牧草生长,为发展肉牛提供了有利条件。5.3.2资源情况该场位于饲草盛产区,同时我场自有饲料地2000多亩,种植的牧草、饲料完全可以满足饲料供应。5.3.3交通通讯条件该场距Y市城东30公里,距昆曲高速公路6公里。交通非常便利,这对于需要大量运输牛及其他物资进出养殖场来讲是非常有利也是必要的。5.3.4基础设施条件5.3.4.1供水条件项目建设地点周边水质良好,地下有地下水(清洁、无污染),有100多米深机井一眼和20平方米的水泵房,完全能满足扩建项目的需要。5.3.4.2供电条件当地使用的都是全省联网的电网电,通过项目建设投资,对场内目前的电网进行改造、增容,新架设场内输电线路和安装变压器,完全可以解决场内的用电问题。5.4环保条件项目建设地点距主要公路2.5公里以上,远离居民区和工厂,远离人员流动大的道路和人群;场区建设在一个平缓的山坡边缘,即使在雨季也可以保证运动场不积水。粪尿经堆粪场自然发酵后,直接运往饲料自留地,无粪污污染问题。第六章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分析6.1 种牛繁育技术方案通过体型线性外貌鉴定与主要生产性能相结合的综合选种方法,建立动态育种核心群,围绕育种目标不断从基础群中吸收优良个体,进行遗传同质化选配,加快遗传改良。6.1.1种牛的选择6.1.1.1 外貌鉴定肉牛的体型结构是肉牛生产性能的外在表征且遗传力较高,国内外育种专家都非常重视肉用体型的选择。参照中国西门塔尔牛品种标准,通过鉴定人员对肉牛体型外貌进行肉眼观察、结构、肌肉度、细致度等线性评分鉴定和体重体尺测量鉴定,初步选留生产性能高、健康状况好的牛。具体是在公牛1124月龄间和母畜11月龄后到初产期间进行线性体型评分。6.1.1.2生产性能测定主要测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24月龄重、30月龄重、36月龄重、42月龄重、48月龄重、成年母牛体重、日增重及上述各年龄段的体尺测定,主要有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管围,公牛测定睾丸围(亦即睾丸周径)。生长速度、繁殖性能、肉用性能、体型外貌、抗病力、利用年限,饲料报酬和配合力的测定。分析西门塔尔牛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饲养管理方式、补饲标准及培育措施,提高西门塔尔肉牛种质质量,防止品种退化。6.1.1. 3 估计育种值犊牛的选择采用谱系育种值,对公牛选择20%的优良部分进入育种群,测定所培育的西门塔尔牛的遗传参数,提高选择准确性。6.1.1. 4后裔测定主要做法是被测定公牛随机配母牛200头250头,配种时间集中在45天以内,待母牛产犊后,从每头公牛的后代中随机取样至少10头阉牛,进行生产性能测定。6.1.2 种牛繁育技术路线6.1.3 主要繁育技术参数繁殖性能:公牛性成熟1214月龄,配种年龄1.56.0岁;母牛初情期为1214月龄,初配年龄1.5岁,发情周期1821天,妊娠期274288天。产肉性能:618月龄平均日增重公牛1000克1100克,母牛800克1000克。后裔测定短期育肥,18月龄以上的公牛屠宰率达56%以上,净肉率达44%以上。强度肥育屠宰率达60%以上,净肉率达50%以上。体重体尺标准:成年公牛体重应达1000以上,体高应达145,体长应达190,胸围应达230,管围应达26;成年母牛体重600以上,体高应达140,体长应达150,胸围应达195,管围应达19。6.2兽医卫生防疫为了保证人畜安全,减少疾病发生,生产安全、繁育过程要严格执行兽医防疫准则,应采取如下安全及防疫措施:6.2.1 牛场应具有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消毒并穿戴洁净工作服;牛场应尽量做到“谢绝参观”,特定情况下,参观人员在消毒后穿戴防护服方可进入。牛场除了在场区周围大力种植各类灌木、乔木及长树林建立绿色屏障外,还在每一个进出口设立了消毒通道,保证所有进出场人员、车辆都能够消毒。 6.2.2 免疫防疫:牛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6.2.3 疫病检测6.2.3.1牛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的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疫病监测方案。6.2.3.2牛场常规监测的疾病至少包括:牛结核、布氏杆菌病、牛鼻气管炎、口蹄疫。除上述疫病外,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其他一些必要的疫病进行监测。6.2.3.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由动物疫病监测机构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必要的疫病监督抽查,并将抽查结果报告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6.2.4 疫病控制和扑灭:牛场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疫法采取以下措施:6.2.4.1驻场兽医应及时进行诊断,并尽快向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疫情。6.2.4.2确诊发生高致病性病情时,牛场配合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对牛群实施严格的隔离、扑杀措施:发生牛结核病等疫病时,应对牛群实施隔离和净化措施:全场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病死牛的尸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DB/T16569进行。第七章 项目建设目标7.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社会效益为中心,加快改良繁育步伐,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促进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7.2建设目标项目扩建达产后,西门塔尔种牛年存栏500头(其中成年母牛301头),核心群基础母牛208头,外销后备母牛50头,外销后备种公牛70头,形成“规模化、高标准、集约化、高效益”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并形成年测定的西门塔尔种公牛70头的种牛生产性能测定能力。7.3 建设规模与内容项目建成后,年存栏500头,基础母牛260头、后备母牛41头、育成母牛50头,犊母牛55头、后备公牛6头、育成公牛18头、犊公牛60头和种公牛10头。7.3.1建设内容新建标准化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饲料生产车间、产房、犊牛舍及改造成年牛舍、种牛隔离治疗室、改良人工草场3000亩、购置超声波脂肪测定仪等生产性能测定仪器设备6台/套;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2000支,胚胎50枚。完善供水、供电等其它附属工程。7.3.2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种母牛70头,种用育成公牛90头,优质冻精20万支,生产鲜奶390吨。7.4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严格执行国家畜牧场区的规定和规范要求,同时要符合安全、环保、消防等要求。在现有实施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调整及布局,形成生产区与管理区相对隔离,以便生产管理及疫病防疫。良种牛繁育基地(包括生活管理用房、防毒消毒设施等)、生产区(包括各类牛舍)、辅助生产区(包括辅助生产设施、公共工程设施等)和隔离区(包括兽医室、病死牛处理、粪污处理设施等)。在进行总体布局时,从人畜保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区,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合理安排各区位置。总体布局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生产区与粪便处理区分开,正常牛与病牛分开。大门口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有同步建设的污水排放、粪便堆放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有专职防疫技术人员。做到总体布局符合工艺要求,使工艺联系方便、快捷、流畅。第八章 项目建设内容8.1 土建工程根据农业部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要求,结合现场区的实际情况,根据Y建设厅建筑安装工程消耗量预算定额2003版、Y建设厅Y建设工程消耗量定额计价规则2003计价依据、Y楚雄市当地材料价格、设备厂家2007年年初报价、Y2007年8月材料价格信息、Y建设厅有关工程造价文件进行综合考虑编制。主要包括以下项目:8.1.1 新建生产性能测定实验室一间,砖混结构,500 平方米;8.1.2 新建饲料生产车间,砖混结构,400 平方米;8.1.3 新建产房舍一间,砖混结构 ,400 平方米;8.1.4 新建犊牛舍一间,砖混结构 ,300 平方米; 8.1.5 新建供水管道,500 平方米; 8.1.6改造种牛隔离治疗室一间,砖混结构,100 平方米;8.1.7 改造成年牛舍一间,砖混结构,800 平方米; 8.1.8 改造成年牛舍运动场 (砼/弹石) ,600 平方米;8.1.9 改造粪便污水处理池,砖混结构200 平方米;8.1.10改造场内道路,6000 平方米;8.1.11 改良人工草场,3000亩;8.1.12 改造围栏,5000 米;8.2仪器设备购置 8.3 引种拟从国外购买西门塔尔牛冻精2000支,胚胎50枚,共计35.00万元。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1投资估算9.1.1编制依据该项目总资包括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和基本预备费等,参照当地实际建筑投资定额,依据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投资项目评价指南中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评价方法进行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如下:9.1.1.1各专业设计提供的有关单项工程量,包括基础设施、设备及安装工程;9.1.1.2省内外当前同类型工程的参考价格;9.1.1.3近期建筑材料及设备的市场价格;9.1.1.4有关费率选取参照农业项目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规定。9.1.2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443.0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336.00万元,仪器设备购置39.50万元,引种费35.00万元,基本预备费22.76万元,项目其它费用44.78万元。项目总投资估算表序号建设内容投资费用(万元)占总投资比例(%)1工程费用336.0075.84土建工程336.002仪器设备39.508.923引种35.007.904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4.7810.12 4.1可研报告编制费4.00 4.2设计费16.42 4.3监理费11.09 4.4招标费4.81 4.5建设单位管理费6.16 4.6审图费2.305预备费22.76合计443.041009.2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43.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00.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0.00万元,单位自筹3.04万元。项目流动资金全部由承建单位自己解决。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10.1项目建设期限从2011年1月开始至2012年12月,建设期限二年。10.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2.1、2011年1月至3月,项目前期准备(包括立项、可研、初步设计);10.2.2、2011年4月至5月,项目勘察、施工图设计;10.2.3、2011年6月至9月,项目招标,施工前准备;10.2.4、2011年10月至12月,土建工程施工,基础设施建设;10.2.5、2012年1月至6月,仪器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及试生产;10.2.6、2012年7月至11月,完成引种工作,正式生产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检自验;10.2.7、2012年12,编写项目实施竣工报告,申请项目验收。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保11.1土地该项目的建设用地为Y种畜场自有土地,使用场区建设预留地,无需再办理相应的建设征用手续,土地使用证明见附件。11.2规划项目建设单位已按照种牛场的建设要求进行扩建规划,符合生产、防疫、排污和环保要求。扩建项目符合当地镇域规划要求,同时也符合项目区畜牧产业布局要求,见附件“关于Y种畜场西门塔尔牛纯繁场改扩建项目选址意见手续的说明”。11.3环保11.3.1环保工艺该项目投产后产生的污染源主要是粪便和污水。在建设上,配套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做到环保设施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对产生的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牛粪运往堆粪场进行发酵,污水经过处理后进行达标排放。在条件成熟后,建造沼气池解决牛场部分能源供应,实现粪尿的深加工,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1-1。图11-1污水工艺流程图11.3.2主要设施主要设施:排污沟、污水池、沉淀池与项目建设同时进行,由环保部门监督执行。11.3.3排放标准扩建项目产生的污水和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符合GB18596-2001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11.4卫生防疫11.4.1人员配备卫生防疫是畜禽养殖的关键之一。为防止疫情的发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运作实施,该场设立有兽医室、防疫室等机构,配备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全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对饲养人员建立严格的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11.4.2卫生管理要求11.4.2.1根据严格的操作规范要求,制定卫生防疫实施细则;11.4.2.2设置卫生管理机构,并配有经培训合格的专门兽医技术人员,保证制度规范的实施。11.4.3卫生防疫11.4.3.1疫病防治制度配合当地政府有关畜牧兽医部门建立完备的疫情信息传递、档案资料管理、准确、迅速报告的组织机构和设备能力。场内建有兽医处置室,融入国家整个兽医防疫体系网络。配备有专职兽医防疫技术人员,制定完整的防疫设备和具体防疫制度。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日常防疫的目的是防止疾病的传入或发生,控制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并对常见病及时诊断和治疗,保证牛群健康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危害肉牛生产和人体健康的肉牛疫病实行计划和强制免疫。11.4.3.2隔离制度为了使隔离设施充分发挥作用,各种隔离措施得到贯彻落实,饲养场必须依据企业的具体条件制定严格的隔离制度,其中包括:非工作人员与外来人员、车辆出入场区的管理制度;二是制定出入生产区的卫生消毒制度;三是生产区工具使用、消毒、管理制度;四是粪便污物、患病牛和尸体无害化处理及监督处理以及环境的管理制度。11.4.3.3饲养管理制度影响疫病发生和流行的饲养管理因素,主要有饲料成分、饮水、饲养密度、污物处理、卫生消毒、技术操作规程等因素。这些因素常可改变肉牛的抗病力,增加或减少肉牛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机会等,使肉牛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因此,项目根据我国肉牛饲养管理标准,制定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形成饲养管理制度。同时根据肉牛的体况以及当地饲料来源、自然情况等适当调整。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12.1项目建设期组织管理机构与职能12.1.1机构设置项目建设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在肉牛良种场组建项目组,由项目组具体负责项目规划、申报、设计、招投标,以及建设实施等工作。12.1.2项目实施工程建设本着节约投资、设计合理、保证工程质量的原则进行。整个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进行,项目前期、工程设计、施工、设备安装等项工作均选择有资质的单位来执行,并签订严格的合同。12.1.2.1实施计划的执行根据预定的实施计划开展日常工作,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12.1.2.2进度和投资的控制,并与计划比较,对超出的工期与投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12.1.2.3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农业部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执行,未经项目负责人批复,不得动用资金;对每批款项的流入和流出要及时做好财务管理,事后要进行确认。12.2项目建成后组织机构与职能12.2.1组织机构目前,肉牛场设有办公室、财务部、技术部、饲料加工车间、后勤保障部等科室。项目建成后,将基本维持原有科室,设置专门的供销人员,负责原料的采购与产品的供应。12.2.2管理职责继续采用场长负责制,根据不同生产岗位的量化指标开展生产岗位责任制,按有关种牛场的管理办法和有关标准、技术规范执行,并负责具体的日常生产和管理,为项目区提供合格的优质种肉牛。12.3项目建成后的人员配置及培训12.3.1人员配置扩建后的种肉牛场将根据管理、生产、销售、后勤需要安排劳动力,尽量压缩非生产人员。在人员构成中,部分管理人员同时兼任技术工作。扩建后新增定员20人,具体如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3人、后勤人员1人、饲养员16人。12.3.2人员培训人员培训是项目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全场录用人员除招聘部分高、中、初级专业人员外,对场内员工采用经常性的技术培训,选派到外地学习,确保管理到位、技术到位。全场从业人员按农业部规定取得特种技能资格证,实行持证上岗。项目对各类上岗人员在上岗前进行必要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事育种和畜牧兽医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具备大专水平以上学历,熟悉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发展与动态。12.4项目运行机制项目建成投产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经营管理方面,严格科学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组织管理制度、劳动管理、效益与工资挂钩的分配制度、各岗位的责任目标、工作程序及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制度等,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协调默契,以达到最佳总体运行势态。 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13.1经济效益分析13.1.1 新增销售收入(合计207.50万元)共计新增销售收入207.50万元13.1.1.1种母牛25头,平均单价10000万元,实现收入25.00万元。13.1.1.2种公牛犊25头,平均单价15000元,实现收入37.50万元。13.1.1.3饲养淘汰犊牛进行肥育,年出栏10头,平均单价9000元,收入9.00万元。13.1.1.4每年生产优质冻精20万支,实现收入100.00万元。13.1.1.5牛奶140吨,平均单价2500元,实现收入35.00万元。13.2.2产品成本估算(合计123.37万元)13.2.2.1饲料费(共计37.49万元)(1)71头基础母牛,每头每年需要干草1.5吨、青贮4.5吨、精饲料0.8吨、青绿多汁饲料5.0吨,每头成本3800元,共计26.98万元。(2)31头青年母牛,每头需要干草0.7吨、青贮3.6吨、精饲料0.36吨、青绿多汁饲料3.6吨,每头成本2080元,共计6.45万元。(3)6头青年公牛,需要干草1.00吨、青贮1.5吨、精饲料0.5吨、青绿多汁饲料1.5吨,每头成本2000元,共计1.20万元。(4)8头种公牛,需要干草1.00吨、青贮1.5吨、精饲料1.1吨、青绿多汁饲料3.5吨,每头成本3580元,共计2.86万元。13.2.2.2防疫费(共计6.44万元)每头牛平均350元,共计6.44万元。13.2.2.3水电及燃料费(共计1.65万元)每头牛平均90元,共计1.65万元。13.2.2.4工资费用(共计43.50万元)职别定员年工资(万元)合计(万元)技术人员33.09.00后勤管理12.52.50工人16232.0

    注意事项

    本文(种畜场西门塔尔牛纯繁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为本站会员(教****)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