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
-
资源ID:88298624
资源大小:362.27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实验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方案评价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H4可行B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可行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有CO可行D用品红溶液鉴别CO2和SO2不可行AABBCCDD2某学生完成了下列实验:向硝酸银、硝酸铜和 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关于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7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分散系的有4种B属于盐的有4种C属于单质的有1种D属于化合物的有6种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铁B氯化钠溶液C熔融的硝酸钾D酒精溶液4NaH是一种常见的储氢物质,可与水反应释放氢气:NaH+H2O=NaOH+H2。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aH作还原剂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CH2O作氧化剂D消耗1 mol NaH时,共转移2 mol电子5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固体D氯化钠-酒精溶胶6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 H2 D2 T2B非电解质: NH3、C2H5OHC非极性分子:C60、CO2、CH2Cl2D同系物: OH、CH3OH、CH3CH2OH7化学上常用“同位素失踪原子法”来判断反应历程,下列用原子表示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2Na2O2+2H218O=4Na18OH +O2B过氧化氢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5H218O2+2KMnO4+3H2SO4=2MnSO4+K2SO4+518O2+8H2OC浓硫酸吸收 H2S:H218S+H2SO4(浓)=18S+SO2+2H2OD氯酸钾跟浓盐酸混合:K37ClO3+6HCl=K37Cl+3Cl2+3H2O8对于白磷引起的中毒,硫酸铜溶液是一种解毒剂,有关反应如下: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uSO4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B11 mol P被氧化时,该反应中有30 mol电子发生转移C还原性:CuSO4 > H3PO4D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0:3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B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D铝和NaOH溶液反应:10“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限”。这里的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胶体C乳浊液D悬浊液11下列物质与对应的归类不正确的是A水、液态氯化氢、小苏打都是电解质B“84”消毒液、水玻璃、液氨都是混合物CCO2、Mn2O7、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DNaH、NaN3、NaClO都属于离子化合物12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3%的NaNO2,它是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第二步:NH4NO2N2+2H2O下列对第二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NH4NO2是氧化剂NH4NO2是还原剂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BCD13对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Fe是还原剂,被氧化BHCl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C1价氯在反应中价态未变,所以HCl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D此反应既是置换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铁、四氧化三铁、烧碱B氯气、纯碱、石灰水C水银、空气、干冰D二氧化硫、水蒸气、盐酸15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屠呦呦因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获得诺贝尔奖。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青蒿素属于A有机物B单质C氧化物D盐二、填空题16写出下列个反应的方程式。(1)钠和水的反应_(写出离子方程式)。(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_(写出化学方程式)。(3)铜与稀硝酸反应_(写出化学方程式)。(4)向FeBr2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_(写出离子方程式)。(5)Cl2通入NaOH溶液中_(写出化学方程式)。17有下列物质:Cu,NaCl,NaHSO4,SO3,H2SO4,C2H5OH,CaCO3,BaSO4,Cu(OH)2,Fe(OH)3,烧碱,NH3·H2O。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1)属于电解质的是_(填序号,下同)。(2)能电离出氢离子的是_(3)属于酸的是_。(4)属于碱的是_(5)其中属于难溶性碱的是_。18已知是一种酸式盐,试回答下列问题。(1)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为_。(2)的溶液中为_。(3)溶液与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若在混合溶液中继续滴加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三、计算题19亚硝酸钠有咸味,有毒,暴露于空气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已知:_。(1)上述方程式中横线处应填的是_。(2)上述反应的还原剂为_(填化学式);若反应中有(标准状况下)气体生成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3)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将氧化为,所得溶液中锰元素仅以形式存在,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加热到320以上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化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5)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能使转化为,则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_。20在氧气的气氛中加热,使温度缓缓升高,在加热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500K时,剩余固体中已不含氢元素,计算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成分_。(2)500K700K之间分解产生的气体是_。(填化学式)(3)800K后剩余固体质量略有增加的原因是_。四、实验题21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发生离子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一定存在的是_(填字母)。A单质B氧化物C盐D化合物(2)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 、Mg2+、Ba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用 pH 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可以排除_的存在。取出部分溶液逐滴加入 NaOH 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继续滴加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能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22又称百毒净,可用于水的净化和纸张、纺织品的漂白,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并探究的某些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用于制备,生成的中混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关闭止水夹,打开止水夹、,边通空气边向仪器a中滴加稀硫酸并加热,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生成了和气体,该反应体现了的_性,若关闭止水夹,打开止水夹,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3)城市饮用水处理的新技术中用替代,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是的_倍(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试卷第5页,共6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详解】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故A错误;B Fe3+遇KSCN溶液会显红色,所以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故B正确;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有CO,还可能是、,故C错误;D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品红溶液鉴别CO2和SO2,故D正确。故答案为:B2C【分析】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镁>锌>铜>银,向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并充分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银,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则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银、铜与过量的锌粉,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分散系包括溶液、胶体和浊液,则上述属于分散系的有滤液和稀盐酸2种,A项错误;B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则上述属于盐的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共3种,B项错误;C滤渣的成分不唯一,故属于单质的只有锌粉1种,C项正确;D属于化合物的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一共3种,D项错误;故选C。3C【分析】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详解】A 铁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 氯化钠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其中氯化钠为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C 熔融的硝酸钾能导电,为化合物,符合电解质的定义,属于电解质,C符合题意;D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详解】A.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故A正确;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由反应及电子守恒可知,生成等量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1:1,故B正确;C.H2O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C正确;D.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1 mol NaH时,共转移1mol电子,故D错误;答案选D。5D【详解】A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B硫酸铜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C氢氧化铁固体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氯化钠一酒精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答案选D。6B【详解】AD2、H2、T2是由氢的同位素原子构成的氢分子,不能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B液态NH3和C2H5OH均不导电,且乙醇的水溶液也不导电,NH3的水溶液导电是因为生成NH3·H2O的缘故,则NH3和C2H5OH均为非电解质,故B正确;CC60是单质,是非极性分子;CO2是直线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CH2C12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C错误;DOH和CH3OH均为酚,再者是同系物,而CH3CH2OH是芳香醇,与酚的结构不相似,与OH和CH3OH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7D【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则水中的18O在氢氧化钠中,A正确;B过氧化氢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高锰酸钾是氧化剂,过氧化氢是还原剂,则过氧化氢中的18O在氧气中,B正确;C浓硫酸吸收 H2S,依据元素化合价“只靠拢、不相交”的原则,浓硫酸中的硫在二氧化硫中,硫化氢中的18S在硫单质中,C正确;D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依据元素化合价“只靠拢、不相交”的原则,氯酸钾作氧化剂,氯酸钾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转化为氯气中的0价,因此氯酸钾中的37Cl在氯气中,D错误;答案选D。8D【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硫酸铜是反应的氧化剂,磷元素化合价即升高被氧化,又降低被还原,磷单质即是反应的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则磷化亚铜是还原产物,磷酸是反应的氧化产物。【详解】A由分析可知,硫酸铜是反应的氧化剂,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磷单质被氧化生成磷酸,则11 mol磷被氧化时,反应中有55 mol电子发生转移,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硫酸铜是反应的氧化剂,磷酸是反应的氧化产物,氧化剂和氧化产物表现氧化性,不表现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则硫酸铜的氧化性强于磷酸,故C错误;D由分析可知,硫酸铜是反应的氧化剂,磷单质即是反应的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则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5):6=10:3,故D正确;故选D。9A【详解】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A正确;B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B错误;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铜是沉淀,不拆:,故C错误;D铝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D错误;答案选A。10B【详解】日照澄洲江雾开:雾属于胶体分散系,选项B正确。答案选B。11B【详解】A电解质主要是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因此水、液态氯化氢、小苏打都是电解质,故A正确;B“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溶液,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前两者是混合物,液氨是氨气的液态,是纯净物,故B错误;C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比如:CO2、SO3,但CO、NO不是酸性氧化物,Mn2O7也是酸性氧化物,故C正确;DNaH、NaN3、NaClO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阴离子分别为H、ClO,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12D【详解】第二步反应中,亚硝酸铵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3价变为0价,所以亚硝酸铵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错误,正确;第二步反应中,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故正确;该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中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变化,故正确;综上,正确,答案选D。13C【详解】A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是还原剂,被氧化,故A正确;BHCl中的H元素化合价降低,则HCl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故B正确;CHCl中的Cl化合价未变,但H元素化合价降低,则HCl是氧化剂,故C错误;D此反应是置换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C。14B【详解】A铁是金属单质,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烧碱是化合物也是纯净物,故A错误; B氯气是非金属单质,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是化合物,石灰水属于溶液是混合物,故B正确;C水银是金属单质,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是混合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纯净物,故C错误;D二氧化硫是化合物,水蒸气是化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B。15A【分析】绝大多数含碳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有机物。【详解】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青蒿素含有C、H、O元素,不是单质和氧化物,也不是盐,属于有机物,故选A。16 2Na+2H2O2Na+2OH-+H2 2Na2O2+2CO22Na2CO3+O2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Cl2+2Br-+2Fe2+4Cl-+Br2+2Fe3+ Cl2+2NaOHNaCl+NaClO+H2O【详解】(1)钠和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2Na2O2+2CO22Na2CO3+O2;(3)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4)还原性Fe2+Br-,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亚铁离子被全部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2Br-+2Fe2+4Cl-+Br2+2Fe3+;(5)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H2O,反应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属于化学语言,可以简单的表示物质的化学性质,在书写时要遵循原子守恒,对于离子反应还要遵循电荷守恒,掌握物质的拆分原则、具体物质在相应条件下的存在方式,同时要注意反应条件的书写及沉淀、气体符号等小细节问题。17(1)(2)(3)(4)(5)【详解】(1)在水溶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答案为:;(2)能电离出氢离子的是:酸或强酸的酸式盐,;故答案为:;(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是酸,;故答案为:;(4)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的是碱,;故答案为:;(5)难溶性碱:;故答案为:。18 【详解】(1)溶于水时电离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由属于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所以氢离子的浓度等于溶液的浓度,为,故答案为:;(3)溶液与溶液混合,二者能够发生反应的原因是有弱电解质碳酸生成,碳酸不稳定,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即与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反应,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剩余的硫酸根离子继续滴加溶液,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19(1)2H2O(2) HI 0.1(3)(4) 11(5)6953.5(或138107)。【详解】(1)由原子守恒可补齐化学方程式2H2O, 答案:2H2O;(2)2H2O,在该反应中NaNO2为氧化剂,氮元素化合价由+3降低到+2价,HI做还原剂,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0价。由方程式可知当有2mol气体生成时,会转移2mol电子,所以当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即为0.1mol时,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答案:HI;0.1;(3)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将氧化为,所得溶液中锰元素仅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答案:;(4)加热到320以上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化钠,部分氮元素被还原化合价由+3降低到+2,化合价降低1,部分氮元素被氧化,化合价由+3升高到+4,升高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和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11;(5)能使转化为,该反应为价态归中反应,为还原剂,氮元素化合价由-3升高到0价,升高了3,为氧化剂,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0价,降低了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则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比为6953.5=138107,答案:6953.5(或138107)。20(1)NiCO3、NiO或NiCO3·2NiO(2)CO2(3)NiO被氧化成更高价态的镍氧化物【详解】(1)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剩余固体中已不含氢元素,则发生的反应可能是NiCO3·2Ni(OH)2·2H2ONiCO3+2NiO+4H2O,此时固体质量分数降低值=21.1%,符合图像500K时固体质量分数降低值,因此剩余固体是NiCO3、NiO或NiCO3·2NiO;故答案为NiCO3、NiO或NiCO3·2NiO;(2)700K时发生的反应为NiCO3·2Ni(OH)2·2H2OCO2+3NiO+4H2O,此时固体质量分数降低值=34.0%,符合图像700K时固体质量分数降低值,则500K700K之间分解产生的气体为CO2;故答案为CO2;(3)700K后,反应完成,剩下的固体为NiO,在氧气气氛中加热,NiO被氧化成更高价态的镍氧化物,导致800K后剩余固体质量略有增加;故答案为NiO被氧化成更高价态的镍氧化物。21(1)D(2) Mg2+2OH-=Mg(OH)2 Ba2+=BaCO3 H+、Mg2+、Ba2+、【分析】在进行离子存在与否的判断时,需要使用离子共存原则和溶液呈电中性原则。【详解】(1)离子反应通常在水溶液或熔融液中发生,可能是金属或非金属单质与酸或碱或盐溶液的反应,可能是氧化物与水、酸、碱的反应,可能是酸或碱与碱或酸或盐的反应,也可能是盐与盐的反应,总之,反应中至少有一种物质属于化合物,故选D。答案为:D;(2)用 pH 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强酸性,由于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所以可以排除的存在。取出部分溶液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必为Mg(OH)2,所以一定含有Mg2+,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入Na2C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一定含有Ba2+,一定不含有,离子方程式为Ba2+=BaCO3 。溶液应呈电中性,也就是有阳离子必有阴离子存在,所以一定含有,从而确定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H+、Mg2+、Ba2+、。答案为:;Mg2+2OH-=Mg(OH)2 ;Ba2+=BaCO3 ;H+、Mg2+、Ba2+、。【点睛】推断离子时,在肯定某种离子的同时,注意依据共存原则,排除不能大量共存在离子。22(1)(2) 还原 红色布条褪色(3)【分析】A装置由过量浓硫酸和NaClO3反应制备ClO2和高氯酸,反应为:NaClO3+3H2SO4(浓)=HClO4+2ClO2+3NaHSO4+H2O,关闭止水夹,打开止水夹,通空气一段时间,ClO2与NaOH和H2O2在C中反应:2ClO2+2OH-+H2O2=2ClO+2H2O+O2,控制温度3860下进行进行减压蒸发结晶可得晶体NaClO2,关闭止水夹,打开止水夹,ClO2有强氧化性,使B中红布条褪色,用D中NaOH溶液吸收尾气。【详解】(1)由题意可知,装置A中反应生成的气体为和,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与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由价变为0价,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了的还原性。具有强氧化性,会使装置B中红色布条褪色;(3)中氯元素由价降为价,则转移电子,消毒效率为,转移电子,消毒效率为,则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倍。答案第13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