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

    • 资源ID:88299560       资源大小:515.8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变化过程以及社会的治理措施。知识汇总: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商君书认为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2. 秦朝时期: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 籍、商贾的市籍等。3. 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是封建国家的_。东汉末年,战事频繁,户籍散乱。4. 隋朝时期,命州县官_,即_。5. 唐朝时期,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_一造。6. 宋朝时期,户籍分为_。主户指_,客户_。7. 元朝时期,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_,统称_,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8. 明朝时期,继承了元朝的以_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_。明朝户籍册称_,以_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_。9. 清朝时期,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朝前期实行_,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_年间,朝廷御令户籍永停编审。二、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从秦汉到明清,_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1.秦汉时期,乡设_,掌_。设啬夫,掌_、_;设游徼,掌_。里设_。乡里之外有亭,设_,负责_。2.唐朝以_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_。3.明朝实行_。4.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_。唐朝的邻保制度,_。明朝王守仁任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_。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为保甲制:_。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古代生产力水平低,抵御灾害的能力较差,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有利于维护统治。2.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_,民间组织处于_。汉朝建立_。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官方储备,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设置_。后世_的设置较为普遍。中国古代一直有优抚老弱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秦汉时期,皇帝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明初朝廷_。唐朝开始,政府设专门机构,如_。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3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_,核心在于_。课后训练:一、单选题11381年,明太祖对户籍立法进行改革,实行黄册制度。黄册以里为单位(每110户为1里),登载各户的人丁、财产变迁情况。同时,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主要为民、军、匠三大类。根据材料信息,下列结论中可以得出的是(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说明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动ABCD2下图所示的里耶秦简户籍簿记载了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这反映出秦朝(   )A户籍制度非常完备B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C社会等级分化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执行严格3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公元364年)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D消除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4下面是秦朝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其史料价值在于(   )释文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为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A证明秦朝百姓赋役负担较轻B说明秦朝很重视法制建设C帮助了解秦朝对民众的管理D展现秦朝书法艺术的成熟5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这一现象将(   )A抑制租佃关系发展B导致户籍管理失控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D导致自然经济解体6秦朝建立后普遍推行户籍制度,凡男子均须向政府申报年龄,称为“书年”;至成年即载明于户籍,称为“傅籍”;人户迁居应经官府批准后登记,称为“更籍”。这一方式(   )A不利于维护地方秩序的稳定B标志着户籍制度的成熟完善C是政府控制民力的重要举措D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7户籍档案是了解古代王朝人口变化、土地及赋役制度等的重要资料。有学者在研究7世纪后期敦煌户籍档案时发现,大历四年,某处在籍的61户人家,户均已授田47亩,仅占应授田的33.9%;户与户之间授田数也存在差异,如:赵大本三丁一中一老男90亩,张介介中女当户51亩,令狐进尧一丁一老男103亩。由此可推知,当时(   )A土地兼并情况严重B政府严控土地流转C赋税制度有待调整D小农经济大量破产8最近几年,来源于各地农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名字不断涌现,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一样,都是村务监督机构。这反映了(   )A村委会办事效率得到提高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以健全C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的加强D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9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朝廷拨款是官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宋以后,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等也会得到官府的拨款资助,如赐书、赐田等,尤其是隐居民间聚徒讲学的名师硕儒,常会得到政府的褒奖。宋政府这种做法旨在(   )A完善科举制度B提高私学地位C弘扬儒家思想D加强社会教化10明清时期,“合同式宗族组织”在福建地区出现,它突破子血缘、地缘纽带,通过建立合同关系来决定族人的权利和义务。该组织的出现(    )A.反映了雇佣现象的普及B动摇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C促成了宗法制度的崩溃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1洪武五年,朱元璋下令在乡村建“申明亭”,召集百姓学习皇帝谕旨;建“旌善亭”,表扬好人好事,“凡民间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皆书其实行,揭于其中。”此举主要意图是(   )A提升百姓道德水平B强化君主专制C加强基层社会治理D宣传儒家思想12秦朝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即上计),汇报所用相关文书称为“计薄”,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经考核后,便可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据此可知,“上计”的实行(    )A为抑制豪强地主提供了保障B能有效杜绝地方官员的贪腐C有助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D构建起系统的基层治理体制13明代在地方设立申明亭,书写境内百姓过失以示惩戒;设置族善亭,书写善人善事以示表彰。各地推选一年高有德之人负责书写,称为老人。毁坏亭舍、涂抹榜文者,予以严惩。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   )A注重道德教化B造成地方分权C体现宽严相济D依赖地方士绅14唐初,政府限制土地兼并,并强制富户帮助村里的贫困人群;唐中后期,由于均田制瓦解,政府开始以资产和田亩为标准征税,富户成了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并逐渐把持乡村权力,成为政府在乡村中的代理人。据此可知唐代(   )A统治者重视商品经济发展B政府丧失对乡村的管控C税收制度限制了土地兼并D社会变化影响地方治理15开皇十五年和十六年,隋文帝将西北地区原来由自发管理的赈灾机构“义仓”收归州或县管理,由之前民间捐助谷物,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后全国推行。隋炀帝时期,地方政府开仓放粮要经过朝廷的批准。可见,这种变化(   )A减轻了百姓负担B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C保证了隋朝稳定D不利于政府备荒赈灾16北宋范仲淹及其后人通过购置田产以开展宗族救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义庄组织。为贫困的族人进行救济、对族人的婚嫁丧葬进行资助、支持和奖励族人读书进仕,同时祭祀祖宗.修缮坟墓等以凝聚宗族力量。范氏义庄成为当时及后世族田义庄发展的基本参照。由此可见,义庄(   )A丰富了宗法制的内涵B发挥了社会整合功能C履行了政府救济职能D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17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发展了先秦以来的“鸠杖”习俗并加以制度化。下图是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养老图画像砖,描述了戴冠的官员向持有鸠杖的老者进奉食物的画面。据此可知,汉代(   )A开始形成尊老敬老风气B传统宗法观念得到复兴C社会治理融入儒家伦理D豪强士族社会地位显赫18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A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19清代救灾法律主要刊载在历朝会典、则例中。这些法律规范对报灾、勘灾、蠲免、缓征、平粜、捕蝗、救火等救灾环节和活动中官员的失责行为,均设有详细的惩处条文。如钦定吏部处分则例规定:“地方遇有灾伤,州县官讳匿不报者,革职,永不叙用。”从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力图(   )A建立完善的政府救灾体系B提升官员治理水平C将官员的救灾责任法律化D加强对官员的考核20北宋范仲淹主政杭州期间,“二浙阻饥,谷价方涌(跳跃),斗钱百二十,公(范仲淹)遂增至斗百八十”他还在沿江诸州放榜宣扬,“商贾闻之,晨夜争进,唯恐后。米既辐辏,遂减价”。这救灾策略折射出当时杭州(   )A社会的发展与商业的无序B粮食的短缺与地方的割据C财政的困窘与政策的灵活D边防的紧张与文官的冗余二、材料分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485 年,北魏推行均田制,由政府将无主的土地按人口分配。入主中原不久的游牧政权无法准确掌握人口、土地的数据,且豪强大族把持乡里,也不利于政府调查数据。次年,北魏实行三长制,从基层起严密控制户籍。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由三长负责检核人口和土地状况,并配合租调制,对受田农民征发租调和徭役。摘编自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材料二  自唐代中叶以后,作为户籍制物质基础的均田制渐趋废止。由于赋役剥削不断加重,逃避赋役的人也不断增多,而隐瞒地亩毕竟比隐瞒人口困难一些。所以自明代中叶一条鞭法实行摊丁入地以后,鱼鳞图册(地籍)便成为征派赋役的主要根据,而仍依向例编造的赋役黄册(户籍)实际上已退居于次要的位置。摘编自梁方仲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原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推行三长制的目的。(2)根据材料一、 二,指出北魏、唐及明朝户籍制度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22赈灾与救荒材料一  “以 工代赈”,历代有之。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出现了“以工代赈”的救灾方法。晏子载:“齐景公之时,饥。晏子请为民发粟,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远其兆,徐其日,而不趣。三年台成,而民赈。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康济录载:“欧阳修知颍州,岁大饥,公免黄河夫役,得全者万余家,又给民工食,大修民诸陂,以溉民田,尽赖其利”。明代以工代赈的例子,同样可以从康济录中获得:“万历间,御史钟化民救荒,令各府州县查勘该动工役,如修学、修城、竣河、筑堤之类,计工招募,以兴工作,每人日给米三升。借急需之工,养枵腹之众,公私两利。”李文海中国荒政全书材料二  陕甘 宁边区政府除制定各种优待外来灾民和贫民的决定、指示、条例及办法之上,主要以生产教灾的办法来安置外来灾民,重点解决灾民生产困难等问题。规定谁开荒谁种地并三年不出租,鼓励外来灾民开荒生产,对于外来灾民的住宿问题除投靠亲友之外,边区政府给予特别安排,先是安排一些旧窑洞或破窑洞供其居住,之后鼓励外来灾民自己打窑洞,并鼓励将家眷安置。对于外来灾民的吃粮问题,边区政府主张在农民中进行调剂,采取春前借一斗,秋后还一斗三升,有三分的利,鼓励老户借粮,政府保证归还。至于种子、土地、农具等生产工具及生产材料,边区政府发动农民给灾民以调剂,种子秋后归还,土地出租子,政府保证归还。文姚丽陕甘宁边区敕荒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以工代赈”措施盛行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以工代赈”与陕甘宁边区救灾措施的共同之处。试卷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户籍有严格的类别区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明朝实行黄册制度,登载各户的人丁、财产变迁情况,反映了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明朝对于户籍的严格控制,不利于人口流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流动,正确,C项正确;明朝对于户籍的严格控制,不利于人口流动,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错误,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里耶秦简户籍簿详细记载了秦朝一户的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反映出秦朝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仅能说明秦代户籍信息详细,但不代表户籍制度非常完备,排除A项;材料介绍了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不能体现社会等级分化严重,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秦朝通过严密的户籍制度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未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执行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3B【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南朝时期实行土断制度,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这有利于强化政府对基层民众的控制,B项正确;门阀政治的出现是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九品中正制是门阀政治形成的政治保障,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的说法过于绝对,只要封建制度存在,土地兼并就不可避免,排除C项;土断制度的推行,易激化国家与世族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材料中里耶秦简户籍簿及释文是对秦朝户籍政策的描述,其史料价值在于帮助了解秦朝对民众的管理,C项正确;秦朝的百姓负担较大,排除A项;材料与秦朝重视法制建设无关,排除B项;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排除D项。故选C项。5C【详解】根据材料“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客户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意味着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主户上升,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C项正确;抑制租佃关系发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而不是作用,排除A项;客户比例下降不足以得出政府户籍管理失控,排除B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C项。6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确立是为了征发赋役,C项正确;户籍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排除A项;秦朝户籍制度并未成熟完善,排除B项;严格的户籍管理无法体现财政收入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根据材料“大历四年,某处在籍61户人家,户均已授田47亩,仅占应授田的33.9%”可知,当时均田制在推行过程中出现诸多应授而未授的情况,这主要因为当时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难以推行,以此为基础的租庸调制也难以为继,故赋税制度有待调整,C项正确。材料中户与户之间的人均土地差异并不悬殊,无法得出土地兼并情况严重,排除A项:材料与政府严控土地流转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破产,排除D项。故选C项。8D【详解】根据“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可得出这些内容都与基层民主制度的建立,基层民主管理有关,反映出基层民主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D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效率高低,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基层民主,而不是民族区域,排除B项;基层民主制度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基层自治,并不能体现中央行政管理的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9D【详解】根据材料“宋以后,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等也会得到官府的拨款资助,如赐书、赐田等,尤其是隐居民间聚徒讲学的名师硕儒,常会得到政府的褒奖。”可知,宋朝之后,政府加强对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的资助,名师硕儒也会得到政府的褒奖,说明政府通过介入社会教化,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政府加强社会教化功能,没有体现完善科举制度的信息,排除A项;政府拨款资助民间书院及村塾学社的目的不是提高私学地位,排除B项;弘扬儒家思想是手段,目的是加强社会教化,维护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10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合同式宗族组织”是以利益为基础结成的共同体,其基本特征是族人的权利与义务取决于合同或合约关系,它不仅便于增强同族人的凝聚力,也有利于同其他宗族成员合作从事垦殖工作。所以“合同式宗族组织”是基于经济关系而形成的,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据题意可知,“合同式宗族关系”在福建地区出现,无法得知是否在其他地区出现,因此也就无法说明雇佣现象是否普及,且这种宗族关系和雇佣关系并不相同,二者之间没有关系,排除A项;这种组织的出现并没有动摇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排除B项;这种组织也是宗法制发展的一种表现,并没有促成宗法制度的崩溃,排除C项。故选D项。11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朱元璋下令在乡村建申明亭,召集百姓学习皇帝谕旨;建旌善亭,表扬好人好事,凡民间有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皆书其实行,揭于其中。 ”并结合所学可知,召集百姓学习皇帝谕旨,表扬民间好人好事,通过对其记载,在民间传播,有利于在民间起到教化和规范作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C项正确;主要意图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并非提升百姓道德水平,排除A项;材料所述并非为了强化君主专制,而是为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从而巩固统治,排除B项;材料所述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宣传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2C【详解】根据材料“秦朝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即上计).经考核后,便可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可知,秦朝时期,地方长官每年要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即上计,中央根据对地方的考核,决定对各级官吏的奖罚,说明上计的实行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的局面,C项正确;为抑制豪强地主提供了保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抑制豪强地主信息,排除A项;能有效杜绝地方官员的贪腐,“有效杜绝”叙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构建起系统的基层治理体制,上计是构建系统建设中一个部分,排除D项。故选C项。13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中央在地方设立申明亭、族善亭和推举年高有德之人等措施,反映了明代应用儒家伦理道德教化来加强对基层治理,A项正确;材料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奖惩相结合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地方士绅,排除D项。故选A项。14D【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初期到唐朝中后期,政府强制富户帮助村里的贫困人群到富户成了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并逐渐把持乡村权力,成为政府在乡村中的代理人体现了社会变化影响了地方治理,D项正确;统治者重视商品经济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政府丧失对乡村的管控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税收制度限制了土地兼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5B【详解】隋文帝将“义仓”收归地方州、县管理,地方州、县开仓放粮要经中央批准,这种变化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B项正确;由之前民间捐助谷物,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增加了百姓负担,排除A项;筹粮方式由民间捐助形式变成按户等定额征收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C项;隋朝义仓管理和筹粮方式的变化使社会保障能力得到增强,有利于政府发挥赈灾务荒,排除D项。故选B项。16B【详解】本题考查了宋代社会生活。根据材料,范仲淹建立义庄救济、资助族人,凝聚宗族力量,实现了对宗族的保护,也达到了服务社会、减轻国家负担的目的,发挥着社会整合功能,B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瓦解,排除A项;义庄是民间私人行为而非政府行为,并未体现政府履行救济职能,排除C项;义庄体现了社会救济职能,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但不能体现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巩固,排除D项。故选B项。17C【详解】根据材料,出土的汉代养老图画像砖描述了官员向持有鸠杖的老者进奉食物的画面,体现国家尊老敬老,结合所学,孝亲敬老属于儒家伦理,汉代敬老养老的国家制度表明社会治理融入儒家伦理 ,C项正确;材料体现汉代的敬老风气,但不能得出汉代是敬老风气开始形成的时期,排除A项;文化上的宗法观念,比如尊老敬老等内容的影响一直存在,政治上的宗法制度则在春秋战国以后衰亡,排除B项;官员向老者进奉食物,体现老者受到社会尊敬和国家扶助,无法体现豪强士族社会地位显赫,排除D项。故选C项。18A【详解】依据材料“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可以看出范仲淹采取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相结合的措施,来进行救灾,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促进就业,并不是在要求百姓忍耐,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政府的直接救济,不是在鼓励百姓生产,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通过大兴土木之役来拉动就业,未涉及寺院提供饮食,排除D项。故选A项。19C【详解】依据材料“这些法律规范对报灾、勘灾、蠲免、缓征、平粜、捕蝗、救火等救灾环节和活动中官员的失责行为,均设有详细的惩处条文。”,可以看出清代对官员的失责行为设有详细的惩处条文,体现出政府逐渐将官员的救灾责任法律化,C项正确;“完善的政府救灾体系”,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主旨是对官员的救灾责任法律化,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失责行为的惩罚,排除D项。故选C项。20C【详解】根据材料“谷价方涌(跳跃),斗钱百二十”、“商贾闻之,晨夜争进,唯恐后。米既辐辏,遂减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饥荒,需要赈济时,政府没有充足的粮食,范仲淹不得不用灵活的手段使得商贾降低粮价,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的无序,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1(1)目的:准确掌握人口与土地数据;打击豪强大族的势力;保证均田制、租调制的推行;恢复与发展经济;加强基层治理。(2)变化:北魏户籍具有人口稽查、土地分配、赋役征发等基层管理综合功能,到唐代户籍的土地分配功能削弱,到明代户籍的赋役征派功能减弱。   主要因素:土地兼并的严重;国家政策的推动;农民的反抗;经济的发展。【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入主中原不久的游牧政权无法准确掌握人口、土地的数据”得出为了准确掌握人口与土地数据;根据材料“豪强大族把持乡里”得出打击豪强大族的势力;根据材料“由三长负责检核人口和土地状况,并配合租调制,对受田农民征发租调和徭役”得出保证均田制、租调制的推行,有利于恢复与发展经济;根据材料“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得出加强基层治理。(2)变化:根据材料“隐瞒地亩毕竟比隐瞒人口困难一些。所以自明代中叶一条鞭法实行摊丁入地以后,鱼鳞图册(地籍)便成为征派赋役的主要根据,而仍依向例编造的赋役黄册(户籍)实际上已退居于次要的位置”得出北魏户籍具有人口稽查、土地分配、赋役征发等基层管理综合功能,到唐代户籍的土地分配功能削弱,到明代户籍的赋役征派功能减弱。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得出土地兼并的严重;根据材料“明代中叶一条鞭法实行摊丁入地”得出国家政策的推动;根据材料“由于赋役剥削不断加重,逃避赋役的人也不断增多”得出农民的反抗;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的发展也影响户籍的变化。22(1)主要原因:变单纯救济为积极赈灾,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古代中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农业人口大国,具备实施的经济条件和人员条件;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具备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盛行,巩固统治的需要。(2)共同之处:政府主导、积极引导赈灾救灾;强调自力更生的积极救济;彰显民本思想利于生产生活的恢复和发展。【详解】(1)主要原因:根据材料“齐景公民发粟,公不许三年台成,而民赈。故上悦乎游,民足乎食。”可知,变单纯救济为积极赈灾,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是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农业人口大国,具备实施的经济条件和人员条件;根据材料“欧阳修知颍州,岁大饥,公免黄河夫役,得全者万余家,又给民工食,大修民诸陂,以溉民田,尽赖其利”可分析得出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具备强大的国家动员能力;结合所学可知,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盛行,巩固统治的需要。(2)共同之处:根据材料“ 陕甘 宁边区政府除制定各种优待外来灾民和贫民的决定、指示、条例及办法之上”可分析得出政府主导、积极引导赈灾救灾;根据材料“鼓励外来灾民自己打窑洞,并鼓励将家眷安置”可分析得出强调自力更生的积极救济;根据材料“边区政府发动农民给灾民以调剂,种子秋后归还,土地出租子,政府保证归还”彰显民本思想利于生产生活的恢复和发展。试卷第12页,共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导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