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重点达标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0477
资源大小:63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重点达标名校2022-2023学年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的倒数是( )AB3CD2一组数据是4,x,5,10,11共五个数,其平均数为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4B5C10D113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且AB=10,BC=15,MN=3,则AC的长是()A12B14 C16D18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bx+(a+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一定不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B0一定不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C1和1都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D1和1不都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5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则这个数是( )A1B0C±1D±1和06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P,且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则点P的坐标可以为()A(5,3)B(1,3)C(2,2)D(5,1)7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取一点E,连接AE、BE、DE,过点A作AE的垂线交DE于点P,若AE=AP=1,PB=下列结论:APDAEB;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EBED;SAPD+SAPB=1+;S正方形ABCD=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BCD8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共3人站成一排拍照,他的爸爸妈妈相邻的概率是()ABCD9孙子算经是中国传统数学的重要著作,其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尺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1尺,问木头长多少尺?可设木头长为x尺,绳子长为y尺,则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ABCD10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BCD11一元二次方程x28x2=0,配方的结果是()A(x+4)2=18B(x+4)2=14C(x4)2=18D(x4)2=1412已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则的值为()ABC7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如图,ABC中,过重心G的直线平行于BC,且交边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如果设=,=,用,表示,那么=_14如图,小红将一个正方形纸片剪去一个宽为4cm的长条后,再从剩下的长方形纸片上剪去一个宽为5cm的长条,且剪下的两个长条的面积相等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为多少厘米?设正方形边长为xcm,则可列方程为_15在2018年帮助居民累计节约用水305000吨,将数字305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16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3,以直线AB为轴,将正方形旋转一周所得圆柱的主视图(正视图)的周长是_17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AC=3AD,AB=3AE,点F为BC边上一点,添加一个条件:_,可以使得FDB与ADE相似.(只需写出一个) 18若a+b3,ab2,则a2+b2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爸爸和小芳驾车去郊外登山,欣赏美丽的达子香(兴安杜鹃),到了山下,爸爸让小芳先出发6min,然后他再追赶,待爸爸出发24min时,妈妈来电话,有急事,要求立即回去于是爸爸和小芳马上按原路下山返回(中间接电话所用时间不计),二人返回山下的时间相差4min,假设小芳和爸爸各自上、下山的速度是均匀的,登山过程中小芳和爸爸之间的距离s(单位:m)关于小芳出发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图象如图,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芳和爸爸上山时的速度各是多少?(2)求出爸爸下山时CD段的函数解析式;(3)因山势特点所致,二人相距超过120m就互相看不见,求二人互相看不见的时间有多少分钟?20(6分)如图所示,在ABCD中,E是CD延长线上的一点,BE与AD交于点F,DECD.(1)求证:ABFCEB;(2)若DEF的面积为2,求ABCD的面积21(6分)“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将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还我青山绿水,其中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焦点,为了调查学生对雾霾天气知识的了解程度,某校在全校学生中抽取400名同学做了一次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一种统计图表对雾霾了解程度的统计表 对雾霾的了解程度百分比A非常了解5%B比较了解mC基本了解45%D不了解n请结合统计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统计表中:m ,n ;请在图1中补全条形统计图;请问在图2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中,D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是多少度?22(8分)【发现证明】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试判断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聪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通过证明AEFAGF;从而发现并证明了EF=BE+FD【类比引申】(1)如图2,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CB、CD的延长线上,EAF=45°,连接EF,请根据小聪的发现给你的启示写出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联想拓展】(2)如图3,如图,BAC=90°,AB=AC,点E、F在边BC上,且EAF=45°,若BE=3,EF=5,求CF的长23(8分)有甲、乙两个不透明的布袋,甲袋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和1;乙袋中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标有数字1、0和1小丽先从甲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下小球上的数字为x;再从乙袋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下小球上的数字为y,设点P的坐标为(x,y)(1)请用表格或树状图列出点P所有可能的坐标;(1)求点P在一次函数yx1图象上的概率24(10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写出满足条件的k的最大整数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25(10分)某水果店购进甲乙两种水果,销售过程中发现甲种水果比乙种水果销售量大,店主决定将乙种水果降价1元促销,降价后30元可购买乙种水果的斤数是原来购买乙种水果斤数的1.5倍(1)求降价后乙种水果的售价是多少元/斤?(2)根据销售情况,水果店用不多于9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两种水果共500斤,甲种水果进价为2元/斤,乙种水果进价为1.5元/斤,问至少购进乙种水果多少斤?26(12分)某报社为了解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程度,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为“A.非常了解”、“B.了解”、“C.基本了解”三个等级,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这次调查的市民人数为_人,m_,n_;补全条形统计图;若该市约有市民100000人,请你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该市大约有多少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A.非常了解”的程度27(12分)计算:(1)12018+|2|+2cos30°;(2)(a+1)2+(1a)(a+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解:的倒数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倒数,掌握概念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2、B【解析】试题分析:(4+x+3+30+33)÷3=7,解得:x=3,根据众数的定义可得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故选B考点:3众数;3算术平均数3、C【解析】延长线段BN交AC于E.AN平分BAC,BAN=EAN.在ABN与AEN中,BAN=EAN,AN=AN,ANB=ANE=90,ABNAEN(ASA),AE=AB=10,BN=NE.又M是ABC的边BC的中点,CE=2MN=2×3=6,AC=AE+CE=10+6=16.故选C.4、D【解析】根据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得出b=a+1或b=-(a+1),当b=a+1时,-1是方程x2+bx+a=0的根;当b=-(a+1)时,1是方程x2+bx+a=0的根再结合a+1-(a+1),可得出1和-1不都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详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bx+(a+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a+1或b=-(a+1)当b=a+1时,有a-b+1=0,此时-1是方程x2+bx+a=0的根;当b=-(a+1)时,有a+b+1=0,此时1是方程x2+bx+a=0的根a+10,a+1-(a+1),1和-1不都是关于x的方程x2+bx+a=0的根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的倒数等于它本身,故符合题意.故选:.【点睛】主要考查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6、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判断系数k0,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由函数图象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由此得到结论【详解】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的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k0,A、把点(5,3)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B、把点(1,3)代入y=kx1得到:k=20,不符合题意;C、把点(2,2)代入y=kx1得到:k=0,符合题意;D、把点(5,1)代入y=kx1得到:k=0,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根据题意求得k0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首先利用已知条件根据边角边可以证明APDAEB;由可得BEP=90°,故BE不垂直于AE过点B作BFAE延长线于F,由得AEB=135°所以EFB=45°,所以EFB是等腰Rt,故B到直线AE距离为BF=,故是错误的;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即可判定说法正确;由APDAEB,可知SAPD+SAPB=SAEB+SAPB,然后利用已知条件计算即可判定;连接B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BPD=PD×BE=,所以SABD=SAPD+SAPB+SBPD=2+,由此即可判定【详解】由边角边定理易知APDAEB,故正确;由APDAEB得,AEP=APE=45°,从而APD=AEB=135°,所以BEP=90°,过B作BFAE,交AE的延长线于F,则BF的长是点B到直线AE的距离,在AEP中,由勾股定理得PE=,在BEP中,PB= ,PE=,由勾股定理得:BE=,PAE=PEB=EFB=90°,AE=AP,AEP=45°,BEF=180°-45°-90°=45°,EBF=45°,EF=BF,在EFB中,由勾股定理得:EF=BF=,故是错误的;因为APDAEB,所以ADP=ABE,而对顶角相等,所以是正确的; 由APDAEB,PD=BE=,可知SAPD+SAPB=SAEB+SAPB=SAEP+SBEP=+,因此是错误的;连接BD,则SBPD=PD×BE= ,所以SABD=SAPD+SAPB+SBPD=2+,所以S正方形ABCD=2SABD=4+ 综上可知,正确的有故选D.【点睛】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的面积及勾股定理,综合性比较强,解题时要求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很好解决问题8、D【解析】试题解析:设小明为A,爸爸为B,妈妈为C,则所有的可能性是:(ABC),(ACB),(BAC),(BCA),(CAB),(CBA),他的爸爸妈妈相邻的概率是:,故选D9、A【解析】根据“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木头的长、绳子还剩余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木头,则木头还剩余1尺”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本题得以解决【详解】由题意可得,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10、A【解析】分别求得不等式组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解不等式得,x>1;解不等式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正确求得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C【解析】x2-8x=2,x2-8x+16=1,(x-4)2=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12、D【解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将其代入x1x2x1x2中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方程x25x20的两个解分别为x1,x2,x1x25,x1x22,x1x2x1x252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解析】连接AG,延长AG交BC于F首先证明DG=GE,再利用三角形法则求出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连接AG,延长AG交BC于FG是ABC的重心,DEBC,BF=CF,BF=CF,DG=GE,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重心,平行线的性质,平面向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4x=5(x-4)【解析】按照面积作为等量关系列方程有4x=5(x4).15、3.05×105【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解题关键是熟记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6、1【解析】分析:所得圆柱的主视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宽是3,长是2详解:矩形的周长=3+3+2+2=1.点睛:本题比较容易,考查三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矩形的周长17、或【解析】因为,, ,所以 ,欲使与相似,只需要与相似即可,则可以添加的条件有:A=BDF,或者C=BDF,等等,答案不唯一.【方法点睛】在解决本题目,直接处理与,无从下手,没有公共边或者公共角,稍作转化,通过,与相似.这时,柳暗花明,迎刃而解.18、1【解析】根据a2+b2=(a+b)2-2ab,代入计算即可【详解】a+b3,ab2,a2+b2(a+b)22ab94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能力,要熟记有关完全平方的几个变形公式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小芳上山的速度为20m/min,爸爸上山的速度为28m/min;(2)爸爸下山时CD段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288(24x40);(3)二人互相看不见的时间有7.1分钟【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小芳上山的速度;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小芳的速度可求出爸爸上山的速度;(2)根据爸爸及小芳的速度结合点C的横坐标(6+24=30),可得出点C的坐标,由点D的横坐标比点E少4可得出点D的坐标,再根据点C、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CD段的函数解析式;(3)根据点D、E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DE段的函数解析式,分别求出CD、DE段纵坐标大于120时x的取值范围,结合两个时间段即可求出结论详解:(1)小芳上山的速度为120÷6=20(m/min),爸爸上山的速度为120÷(216)+20=28(m/min)答:小芳上山的速度为20m/min,爸爸上山的速度为28m/min(2)(2820)×(24+621)=72(m),点C的坐标为(30,72);二人返回山下的时间相差4min,444=40(min),点D的坐标为(40,192)设爸爸下山时CD段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C(30,72)、D(40,192)代入y=kx+b,解得:答:爸爸下山时CD段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288(24x40)(3)设DE段的函数解析式为y=mx+n,将D(40,192)、E(44,0)代入y=mx+n,解得:,DE段的函数解析式为y=48x+2112(40x44)当y=12x288120时,34x40;当y=48x+2112120时,40x41.141.134=7.1(min)答:二人互相看不见的时间有7.1分钟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计算;(2)根据点C、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D段的函数解析式;(3)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别求出CD、DE段纵坐标大于120时x的取值范围20、(1)见解析;(2)16【解析】试题分析:(1)要证ABFCEB,需找出两组对应角相等;已知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再利用ABCD,可得一对内错角相等,则可证(2)由于DEFEBC,可根据两三角形的相似比,求出EBC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四边形BCDF的面积同理可根据DEFAFB,求出AFB的面积由此可求出ABCD的面积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ABCDABF=CEBABFCEB(2)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平行且等于CDDEFCEB,DEFABFDE=CD,SDEF=2SCEB=18,SABF=8,S四边形BCDF=SBCE-SDEF=16S四边形ABCD=S四边形BCDF+SABF=16+8=1考点: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三角形的面积;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1、(1)20;15%;35%;(2)见解析;(3)126°【解析】(1)根据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用B的人数除以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计算即可求出m,再根据各部分的百分比的和等于1计算即可求出n;(2)求出D的学生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3)用D的百分比乘360°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非常了解的人数为20,60÷400×100%=15%,15%15%45%=35%,故答案为20;15%;35%;(2)D等级的人数为:400×35%=140,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D部分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360°×35%=12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1)DF=EF+BE理由见解析;(2)CF=1【解析】(1)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可使AB与AD重合,证出AEFAF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FG,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旋转的性质的AG=AE,CG=BE,ACG=B,EAG=90°,FCG=ACB+ACG=ACB+B=90°,根据勾股定理有FG2=FC2+CG2=BE2+FC2;关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G=EF,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F.解:(1)DF=EF+BE理由:如图1所示,AB=AD,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可使AB与AD重合,ADC=ABE=90°,点C、D、G在一条直线上,EB=DG,AE=AG,EAB=GAD,BAG+GAD=90°,EAG=BAD=90°,EAF=15°,FAG=EAGEAF=90°15°=15°,EAF=GAF,在EAF和GAF中,EAFGAF,EF=FG,FD=FG+DG,DF=EF+BE;(2)BAC=90°,AB=AC,将AB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ACG,连接FG,如图2,AG=AE,CG=BE,ACG=B,EAG=90°,FCG=ACB+ACG=ACB+B=90°,FG2=FC2+CG2=BE2+FC2;又EAF=15°,而EAG=90°,GAF=90°15°,在AGF与AEF中,AEFAGF,EF=FG,CF2=EF2BE2=5232=16,CF=1“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此题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题目所给例题的思路,为解决此题做了较好的铺垫23、(1)见解析;(1).【解析】试题分析:(1)画出树状图(或列表),根据树状图(或表格)列出点P所有可能的坐标即可;(1)根据(1)的所有结果,计算出这些结果中点P在一次函数图像上的个数,即可求得点P在一次函数图像上的概率.试题解析:(1)画树状图:或列表如下:点P所有可能的坐标为(1,-1),(1,0)(1,1)(-1,-1),(-1,0)(-1,1).只有(1,1)与(-1,-1)这两个点在一次函数图像上,P(点P在一次函数图像上)=.考点: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24、(1)(2) , 【解析】【分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知k0,再根据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可知>0,从而可得关于k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2)由(1)可写出满足条件的k的最大整数值,代入方程后求解即可得.【详解】(1) 依题意,得,解得且;(2) 是小于9的最大整数,此时的方程为,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熟练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25、(1)降价后乙种水果的售价是2元/斤;(2)至少购进乙种水果200斤【解析】(1)设降价后乙种水果的售价是x元, 30元可购买乙种水果的斤数是,原来购买乙种水果斤数是,根据题意即可列出等式;(2)设至少购进乙种水果y斤,甲种水果(500y)斤,有甲乙的单价,总斤数900即可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设降价后乙种水果的售价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解得:x2,经检验x2是原方程的解,答:降价后乙种水果的售价是2元/斤;(2)设至少购进乙种水果y斤,根据题意可得:2(500y)+1.5y900,解得:y200,答:至少购进乙种水果200斤【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应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式子是解题的关键26、 (1)500,12,32;(2)补图见解析;(3)该市大约有32000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A.非常了解”的程度【解析】(1)根据项目B的人数以及百分比,即可得到这次调查的市民人数,据此可得项目A,C的百分比;(2)根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A非常了解”的人数为:32%×500=160,补全条形统计图;(3)根据全市总人数乘以A项目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到该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A非常了解”的程度的人数【详解】试题分析:试题解析:(1)280÷56%=500人,60÷500=12%,156%12%=32%,(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A非常了解”的人数为:32%×500=160,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100000×32%=32000(人),答:该市大约有32000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A非常了解”的程度27、 (1)1;(2)2a+2【解析】(1)根据特殊角锐角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2)先化简原式,然后将x的值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原式=1+2+2×=1;(2)原式=a2+2a+1+1a2=2a+2.【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