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云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1991
资源大小:17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云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物质4.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含有碳、氢、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确定2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中只有Ag时,滤液一定呈蓝色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一定呈无色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3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的铁10g与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4g,则杂质的质量为()A4.6B4.4gC2.8gD5.6g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油 B海水 C水银 D空气5珍受生命,关注生活。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B冬季吃炭火锅时打开门窗C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用来保鲜D适量补充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病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溶液的体积恰好为2LB20 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恰好为2gC20 1g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g稀盐酸所得溶液质量恰好为2gD20 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1g氯化钠固体得到2g氯化钠溶液7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钴及其氧化物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效“清洁”地转化成液体染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2OD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浓硫酸稀释D蒸发结晶9对于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某些氧化反应同时也是化合反应,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酸溶液pH<7, pH<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酸溶液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A2个B3个C4个D5个10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00克某盐酸恰好与13克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这种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关注物质变化过程,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很有必要。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实验A 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B中,中间试管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 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 。1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硬水危害人们健康,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长期盛放澄清的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酒精常用作内燃机的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Cu2(OH)2CO3)在空气中加热能完全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 一种是黑色固体,一种是无色气体,一种是无色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同学们在帮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表是几种物质常温时的溶剂能力酚酞试剂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石灰水溶液显碱性OHClCO32NO3Ca2+微溶不溶(1)对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白色粉末的成分形成的原因可能是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可能是Ca(OH)2暑假气温较高,溶质的溶解度降低或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经过反复思考,同学们认为白色粉末还可能是二者的混合物设计实验:甲同学取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震荡,发现有白色固体不溶解,于是他得出粉末中一定有CaCO3,有人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_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_向上述试管中的残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_白色粉末_(“有”或“无”)CaCO3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的成分是:_(3)实际应用:向盛有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收集到4.4g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_16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产生大量气泡和绿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1)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为_。(2)某同学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得到绿色固体和无色溶液,并进行如下探究。资料常见绿色固体有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硫酸铜Cu4(OH)6SO4,都不溶于水,但能与酸反应。Na2SO4固体受热不易分解。I.绿色固体成分的探究实验1取洗净后的绿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溶液,产生大量气泡,振荡后滴加_,无现象,则该固体只含碱式碳酸铜。II.溶液成分的探究猜测取一定量溶液经蒸发、低温干燥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作如下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Na2SO4 NaHCO3 Na2SO4和NaHCO3实验2取该白色固体8.4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_( 选填“<”、“=”或“>”)5.3g,则猜测、都不成立。实验3有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应为Na2SO4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下图_(选填 “甲”或“乙”)装置,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数据浓硫酸增重2.7g;碱石灰增重2.2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_。结论写出CuSO4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8.8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8.8g××100%2.4g;5.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00%0.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物质,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2g2.4g0.6g1.2g;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B。2、B【解析】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取一定量的Mg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滤液。A、固体中只有Ag时,镁质量不足,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滤液一定呈蓝色,硝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正确;B、固体中有Cu和Ag时,滤液不一定呈无色,只有镁质量充足时,滤液一定呈无色,故B错误;C、固体中一定有 Ag,滤液中可能有AgNO3,如果镁质量比较少时,滤液中有AgNO3 是完全有可能的,故C正确;D、固体中可能有Cu,滤液中一定有Mg (NO3)2,这是由镁的质量决定的,故D正确。点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物的成分组成要成分考虑到反应物的质量以及是否过量,不足或恰好完全反应。3、B【解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详解】设铁的质量为x 则杂质的质量为 故选B。4、C【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水银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石油、海水、空气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C。5、C【解析】A、油锅起火时,要盖上锅盖,使油与空气或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目的。A正确;B、木炭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关严门窗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B正确;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C错误;D、补充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D正确。故选C。6、C【解析】A、分子之间有间隔,常温下将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要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中,而使总体积小于2L,故不正确;B、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镁和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为24:98,况且该反应中还生成了氢气,所以后得到质量不能为2g,故不正确;C、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以知道,1g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g稀盐酸所得溶液质量恰好为2g,故正确;D、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既已饱和,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的质量的情况下是不能再溶解该溶质的,故不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故错误。故选:C。7、D【解析】据题目信息结合微观示意图排除未反应的分子的干扰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 H2CO2。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量没有改变,故A错误;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应物中CO2是氧化物,生成物中没有氧化物,故B错误;C、得到的液体燃料化学式是H2CO2,故C错误;D、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可用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D正确。故选D。8、C【解析】试题分析:A、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错误,B、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正确,D、进行蒸发时,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错误,故选C。考点:基本实验操作9、B【解析】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说法错误;某些氧化反应同时也是化合反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酸溶液pH<7, pH<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酸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显酸性,是盐溶液,说法正确;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说法正确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盐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是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同理,酸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10、B【解析】A、“中水”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不是一种饮用水,故A错误;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B正确;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相同,故C错误;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不需要蒸馏,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氧元素(或O) CH4H2OCO3H2 【解析】(1)反应前,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氢元素为+1价,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为+1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气中氢元素为0价,故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改变的元素是氧元素;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CH4H2OCO3H2。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4.6%【解析】解:设溶液中HC1质量为x。 解得x=14.6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是否达到燃烧所需的温度(2)4P+5O2 2P2O5 (3)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4)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 (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答出1种方法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燃烧所需的条件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要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及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且都与空气(氧气)接触,结果白磷燃烧了,而红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同样是白磷,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而水下的白磷没有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空气(氧气),即实验A 是通过控制是否与氧接触和控制温度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3)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铁要在水和氧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生锈,而在实验B中间的试管中,铁钉是浸没在蒸馏水中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不含有氧气,故铁钉不会生锈,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钉在隔绝空气(氧气)的条件下是否生锈。(4)在实验B中,只有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会生锈,右边试管和中间试管中的铁钉都不会生锈,因为中间试管缺乏氧气,右边试管缺乏水,由此可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是铁制品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5)由于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空气和水直接接触,所以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就是破坏生锈的条件,如在铁制品表面涂油、覆盖油漆或在表面镀一层抗腐蚀的金属等,都可以取得防锈的作用。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14、加热煮沸 Ca(OH)2+CO2CaCO3+H2O C2H5OH+3O22CO2+3H2O CO2 +H2OH2CO3 Cu2(OH)2CO32CuO+H2O+CO2 【解析】(1)硬水危害人们健康,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2)长期盛放澄清的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形成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3)酒精常用作内燃机的燃料,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4)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H2OH2CO3;(5)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 Cu2(OH)2CO3在空气中加热能完全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黑色固体(氧化铜),一种是无色气体(二氧化碳),一种是无色液体(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OH)2CO32CuO+H2O+CO2。【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易错题,书写完后要注意将化学式、反应条件、箭头等进行逐一检查。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O2+Ca(OH)2CaCO3+H2O Ca(OH)2微溶于水(或可能是氢氧化钙) 酚酞试液变红色 白色粉末中有Ca(OH)2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有 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 10g 【解析】(1)若白色固体为碳酸钙,则应该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而生成的,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2)根据溶解度表可知,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要验证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可以结合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性质来选择酚酞试液和盐酸来检验;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酚酞试液变红色白色粉末中有Ca(OH)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有CaCO3和Ca(OH)2的混合物(3)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答:反应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g。16、CO2 稀盐酸或稀硝酸 BaCl2或Ba(NO3)2溶液 < 甲 161:420或420:161 【解析】(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该气体为二氧化碳;I、绿色固体成分的探究实验1:结论为该固体中只含碱式碳酸铜,故取洗净后的绿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稀盐酸与碱式碳酸铜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故产生大量气泡,振荡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无现象,则该固体只含碱式碳酸铜,因为碱式硫酸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硫酸铜和水,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填:稀盐酸、氯化钡;、溶液成分的探究实验2:假设该8.4g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钠,设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质量为x ,x=5.3g如果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5.3g,则该白色固体为碳酸氢钠,如果大于5.3g,则该白色固体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如果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8.4g,则该白色固体是硫酸钠,故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5.3g,则猜测、都不成立;实验3:应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甲装置,通过浓硫酸,测定生成水的质量,通过碱石灰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如果通过乙装置,则无法分别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数据:浓硫酸增重2.7g,碱石灰增重2.2g,说明共生成了2.7g水,2.2g二氧化碳,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碳酸氢钠加热生成水的质量为y,x=8.4g,y=0.9gNa2SO410H2O中水的质量为:2.7g-0.9g=1.8gNa2SO410H2O的质量为:故固体中NaHCO3和Na2SO410H2O的质量比为:8.4g:3.22g=420:161;结论:由分析可知,硫酸铜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Na2SO4、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