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岱岳区六校联考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2122
资源大小:25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岱岳区六校联考中考猜题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当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时,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将M点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气密性C读出液体体积D液体取用3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4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BCD5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如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碳酸钠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6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3.8%、Na2O5.8%、 NaOH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为()A23.4gB30.6gC35.7gD58.5g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所以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分子的是A食盐水B镁铝合金C酒精溶液D稀硫酸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C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温度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10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_(填名称)溶液。乙醇_ (填“能”或“不能”)导电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_(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_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口味”,硫酸镁的化学式为_。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IO3),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工业用盐含NaNO2,NaNO2的名称为_(填序号)。A 磷酸钠 B 硝酸钠 C 亚硝酸钠有一种用“冰蚕丝”面料做的衣服,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的化学方法是_。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饮品,下表是豆浆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据表回答:成分蛋白质油脂糖类钙铁维生素质量分数/%1.80.71.10.010.00050.015豆浆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_,青少年因缺_而导致佝偻病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不能供给人体能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是_(填字母)A 蛋白质 B 油脂 C 糖类 D 维生素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尿素CO(NH2)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CO2+2NH3CO(NH2)2+H2O,请计算:(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2)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有一黑紫色的固体为KMnO4和MnO2的混合物,为测定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样20.0g,对固体充分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见图求:生成氧气的质量_g样品中含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_14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用铜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延展性和_性;要比较Mn和Cu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Mn片、Cu片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观察到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_,依据上述实验事实可知Mn的活动性比Cu强;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滤渣,请分析所得滤渣的成分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_。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三:丙同学:_。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_。设计并进行实验: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_(填“”、“”或“”)7猜想一不成立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1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I小聪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II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_,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_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_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_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交流讨论)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溶解度曲线图的相关知识【详解】A选项,不确定温度,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B选项,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选项,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提纯甲物质,故选CD选项,将M点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降低温度或者蒸发溶剂的方法【点睛】熟悉常见物质的提纯方法2、B【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和试剂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3、C【解析】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会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使滴管沾有自来水,自来水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所以能污染试剂,故B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D、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故选C。4、D【解析】A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碱逐渐较少,溶液的pH逐渐减小,刚好完全反应时,pH=7,酸过量时pH<7;B中和反应放热,所以反应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向周围环境散热,及后加入的盐酸对溶液由冷却作用,所以溶液的温度降低;C反应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加,刚好完全反应氯化钠达到最大值,继续加入盐酸时,氯化钠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减小;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立即生成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不断增加,氢氧化钠反应完,氯化钠的量不再改变。选D5、A【解析】A中,氯化铵可与氢氧化钾反应放出氨气,氢氧化钾属于碱,乙和丙可为非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等)或酸(盐酸、硫酸等),故A正确;B中,三物质可分别为盐酸(或硫酸等)、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等)、氯化钙(或氯化钡、硝酸钙等),这些物质都可以与碳酸钠反应故X也可以是碳酸钠,B错误;C中,氢气和红磷都属于单质,不合题意,C错误;D中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故错误6、A【解析】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Na2CO33.8%、Na2O5.8%、 NaOH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发生的反应分别为:,故得到的固体为氯化钠,而且盐酸中的氯元素全部转化到了氯化钠中,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为:生成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故选A。7、D【解析】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但是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如碳酸钠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是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C、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但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金属元素不一定显正价,如铁单质中铁的化合价为0,不符合题意;D、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C【解析】A、食盐水是食盐的水溶液,食盐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镁铝属于金属单质,分别是由镁原子、铝原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和水均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酒精分子、水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稀硫酸是硫酸的水溶液,硫酸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一般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9、A【解析】A.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选项正确;B. 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选项错误;C. 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隔绝了空气,选项错误;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错误。故选A。10、A【解析】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故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倒水一样倾倒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碳酸氢钠 不能 CH4 吸附 MgSO4 +5 C 灼烧,闻气味 铁 钙 D 【解析】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详解】(1)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2)乙醇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不能导电(3)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还有甲烷,化学式为CH4。(4)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5)硫酸镁可以改变钠盐的“口味”, 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硫酸镁的化学式为MgSO4。(6)碘盐中加了碘酸钾(KIO3),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典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7)工业用盐含NaNO2,NaNO2的名称为亚硝酸钠。(8)有一种用“冰蚕丝”面料做的衣服,面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的化学方法是灼烧、闻气味。(9)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饮品,据表回答:豆浆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铁,青少年因缺钙而导致佝偻病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不能供给人体能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是维生素,故选D。【点睛】蛋白质、油脂、糖类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6.7% 3.4t。 【解析】(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2)设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解得x=3.4t答: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3.4t。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1)1.6 (2)79%【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反应前后减少固体质量即为生成氧气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出高锰酸钾质量,再用高锰酸钾质量除以样品质量即可。具体步骤如下:解:设样品中高锰酸钾质量为X2KMnO4 K2MnO4+ MnO2+ O2316 32X 1.6g316/32=X/1.6g X=15.8g则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15.8g/20.0" g×100%=79%答:略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4、导电 没有明显现象 一定没有锌、一定有银,可能有铜。 【解析】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先后进行分析。【详解】(1)用铜作导线,利用了它的延展性和导电性;(2)将Mn片、Cu片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5mL稀盐酸,观察到Mn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表面没有明显现象,依据上述实验事实可知Mn的活动性比Cu强;(3)硝酸银和锌粉反应生成银,滤液显蓝色说明有硝酸铜存在,锌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所得滤渣的成分是一定没有锌、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NaOH+HCl=NaCl+H2O 猜想三: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 理由是: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则反应后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就不会出现无色的现象,而溶液会变红才对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猜想三成立 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三成立 【解析】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生成物是氯化钠和水,所以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1)在猜想时要考虑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物过量问题,氢氧化钠过量或盐酸过量,所以猜想三是:两种物质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由于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没有变色,碱过量时溶液应该变为红色,所以猜想二错误;(2)猜想一不正确,说明不是恰好反应,只能是盐酸过量,显酸性,PH值7;证明溶液显酸性,可以取待测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如果变为红色,说明显酸性,盐酸过量,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变为红色即可;(3)由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从烧杯中取出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盐酸过量。16、熟石灰 过滤 黑色粉末中一定不含铁粉与氧化铜 H1O1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1H1O11H1OO1 【解析】实验探究实验:铵盐与碱混合会放出氨气,所以取适量黑色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是否生成氨气,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小敏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最后得到不溶物,所以该步操作是过滤;实验步骤1.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生成,溶液不变色,这证明该不溶物中不含铁粉和氧化铜;1.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会生成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中会有气泡产生,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把带火星木条伸到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交流讨论步骤1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1H1O11H1O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