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一中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2689
资源大小:335.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一中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产生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有红色物质产生2生活离不开化学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多食用哪一种物质番茄葡萄牛奶玉米粥pH4.04.43.54.56.36.66.88.0A番茄B葡萄C牛奶D玉米粥3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用汽油能去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C焊锡的熔点比锡高,常用于焊接金属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4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可能有沉淀生成D属于复分解反应5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B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硝酸钾在20°C溶解度是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D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7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 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以上都不是8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B2H2O2H2+O2C2Na+Cl22NaClDC+2CuOCO2+2Cu9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A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 (稀硫酸)B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 (BaC12 溶液)CKCl溶液中混有K2CO3 (稀盐酸)DCO中混有CO2 (NaOH 溶液)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A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B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铜)加过量的锌粒、过滤C氢氧化钠(碳酸钠)加适量的稀盐酸、蒸发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1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氧气验满C蒸发D液体读数12青岛是美丽的沿海城市,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晒盐可以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能含MgCl2、CaCl2 和Na2SO4等可溶性杂质,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提纯粗盐,同时验证可溶性杂质是否存在。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B、两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C沉淀b中共有三种物质D最后还要加入适量盐酸,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13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 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 MgCl2D将t2时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变化是:饱和不饱和饱和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读液体体积D给液体加热15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B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D向饱和食盐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向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回答下列问题:(1)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什么_?(2)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什么_?(3)写出反应过程中引起溶液质量减小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产品原理:该厂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化工产品纯碱(Na2CO3)和化肥NH4Cl生产原理是: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后分离出NaHCO3,加热制得纯碱生产流程:相关资料:NH4Cl NH3+HCl已知20时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气体指1体积水中能溶解的气体体积)物质NaClNaHCO3NH4ClNH3CO2溶解度36.0g9.6g37.2g7100.9问题讨论:操作、中,相同操作的名称为_反应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反应加适量的盐酸,适量是指_检验挥发性气体C的方法_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_(填序号)A挥发性气体C; B溶液D; C氢氧化镁;D化肥NH4Cl组成确定: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_(写化学式)含量测定: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固体混合物溶液质量100g100g100g100g加入CaCl2溶液质量10g20g30g40g生成的沉淀的质量4gm10g10g称取该纯碱样品44g固体混合物,加水配成400g溶液,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数据见表: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m_g;在实验三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总结反思:请通过计算并结合下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_品,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中,将CaCl2溶液改为BaCl2溶液,测定误差会减小工业纯碱标准:(Na2CO3%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次品9580754018(8分)我国古代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熄的历史。东晋抱朴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灰"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皮银"(即单质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中涉及的两种反应类型是_和_。将“灰”溶于水实际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_(填物质的俗名),该变化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是放出_。工业上用“灰"溶于水后制得的碱液与纯碱反应,可得到烧碱,写出用纯碱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 中的“银”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合金。下列有关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_ . (填字母序号)。A合金不是单质 B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熔点升高 E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相比硬度增大某工厂欲从只含有溶质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简要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a、b的名称分别是_、_;实验室中,这两种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上述流程中A物质是_。写出上述流程中加入适量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的锈蚀外,还有_(写出一条即可)。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碱石灰”是指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它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请你参与探究过程:使碱石灰样品充分溶解后再进行操作二,操作二的名称是_根据实验现象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_溶液B溶质的探究查阅资料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CaCl2溶液呈中性猜想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和Na2CO3;Ca(OH)2和_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探究哪个猜想正确,同学们设计如下方案步骤并进行实验:、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溶液不浑浊,证明猜想不成立、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有同学认为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但是立即有同学反对,他的理由是_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他做了如下实验,请填写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检验溶液B中溶质的存在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_猜想_正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因此打开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不会产生大量的白雾,故错误;B、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D、用粗砂纸打磨后的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铝溶液和铜,一段时间后有红色物质产生,故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2、D【解析】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应该是显弱碱性的食物,碱性的食物的pH值会大于7。故选D。3、C【解析】A、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雪融化时会吸收热量的角度分析。【详解】A油污能溶解于汽油中,所以可用汽油清除油污,故正确;B夜间看到月光,是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故正确;C一般合金的熔点低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熔点,所以焊锡的熔点比锡低,常用于焊接金属,故错误;D雪融化属于液化,液化要吸收热量,由于这一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而是环境温度下降,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个理化综合题,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理化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C【解析】A、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钠,故错误;B、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也能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故错误;C、由B分析,正确;D、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错误。故选C。5、D【解析】A、在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A错误。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故B错误;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C错误;D、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杂质气体0.03%,D正确。故选D。6、B【解析】A、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20时,131.6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不符合题意;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冷却或蒸发溶剂都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般情况下,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关系及结晶的方法:。7、B【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C错;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故选:B。8、C【解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详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A错误;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B错误;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D、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D错误。故选C。9、A【解析】A、用稀硫酸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硫酸虽然能够除去碳酸钠,但同时也把氢氧化钠除去了,符合题意; B、用BaC12 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 ,氯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但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硫酸钡沉淀,从而除去了硫酸钠,同时还生成氯化钠,不符合题意;C、用稀盐酸除去KCl溶液中混有K2CO3,盐酸不与氯化钾反应,但能与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氯化钾,从而除去了碳酸钾,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钾,不符合题意;D、用NaOH 溶液除去CO中混有CO2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一氧化碳反应,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则吸收的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用化学方法除去某物质中少量杂质时,所用物质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且要能与杂质反应生成和主要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10、D【解析】除杂的原则是所加试剂与杂质反应的同时不能引进新的杂质,主要物质可以多但不能少。【详解】A、铜能与氧气反应转化为氧化铜,选项A不正确;B、引进了新杂质氯化锌,氯化亚铁也被反应了,选项B不正确;C、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选项C不正确;D、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干燥后得到一氧化碳,选项D正确。故选D。11、C【解析】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人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A中所示操作错误;B、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人集气瓶中,选项B操作错误;C、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避免液体飞溅,选项C操作正确;D、对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选项D操作错误。故选C。12、D【解析】A、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是固定的,不会改变,搅拌只会加快溶解速率,不符合题意;B、操作:加入过量氢氧化钠,使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镁,操作,加入过量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也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两步操作顺序颠倒,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故顺序不能颠倒,不符合题意;C、溶液B中加过量的氯化钡、无明显现象,说明粗盐中不含硫酸钠,再加过量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沉淀b中共有碳酸钙、碳酸钡两种物质,不符合题意;D、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过量,因此最后加入盐酸,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符合题意。故选D。13、D【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错误;B、t1时,KCl和MgSO4的溶解度相等,即等质量的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错误;C、t2时,MgCl2的为ag,即该温度时ag氯化镁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0g 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氯化镁小于ag,错误;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t2时的溶解度大于t1时的溶解度,那么将t2时的MgSO4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变化是:饱和不饱和饱和,正确。故选D。点睛:比较溶质质量的大小要指明溶液的质量和状态。14、B【解析】试题分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没有用外焰加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5、C【解析】A、侯氏制碱法的流程:二氧化碳、水、氨气、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因此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故A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纯碱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则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有碳、氧元素的物质,故B正确;C、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搅拌不能提高食盐的溶解度,故C错误;D、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显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故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镁离子和锌离子 锌、铜、银 【解析】向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镁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镁、锌、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锌铜银,锌与硝酸镁不发生反应,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锌与硝酸铜、硝酸银的反应视锌的量而定,则有:(1)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镁离子和锌离子,可能含有铜离子和银离子;(2)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锌,则锌过量,硝酸铜、硝酸银均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锌、铜、银。(3)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溶质由硝酸铜变为硝酸锌,溶液质量增加,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溶质由硝酸银变为硝酸锌,溶液质量减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过滤 NaOH+HClNaCl+H2O 滴到无气泡放出为止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A、B NaCl 8 10.1% 优等 【解析】根据纯碱的制取以及有关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组成确定: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分析得出m的值,通过计算碳酸钠的含量,确定其等级。【详解】产品原理将NH3和CO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得到NaHCO3晶体和NH4Cl溶液,该反应是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填:NaCl+NH3+CO2+H2ONaHCO3+NH4Cl;问题讨论(1)操作、中,都是得到了固体和液体,属于过滤法分离混合物,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盐酸当无气泡冒出时为止,故填:过滤,NaOH+HCl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H2O+CO2,滴到无气泡放出为止;(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二氧化碳使用的是石灰水,故填: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3)A、得到的挥发性气体C是二氧化碳,可以循环利用;B、得到的溶液D中含有氯化钠,可以循环利用;C、氢氧化镁不能循环利用;D、氯化铵是反应的副产物,不能循环利用;故填:A、B。组成确定:得到的产物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则可以推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故填:NaCl;含量测定(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实验一中10g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4g,实验三中30g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10g,表明实验二中的氯化钙溶液全部参加反应且生成沉淀的质量是8g,故填:8;(2)解:设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解得:x10.6g y11.7g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1% 答: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1%;总结反思碳酸钠的含量为:95%,故该纯碱样品为优等,故填:优等。【点睛】本题考查了纯碱的制取以及纯碱含量的有关计算,题目不是太难,但是综合性比较强,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18、CuSO4+Fe=FeSO4+Cu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熟石灰 热量 Na2CO3+Ca(OH)2=CaCO3+2NaOH 属于 ACE 过滤 蒸发 烧杯、玻璃棒、漏斗 铁 Fe+H2SO4=FeSO4+H2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解析】(1)由“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可知该反应的反应为硫酸铜和铁,反应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故答案为CuSO4+Fe=FeSO4+Cu;(2)由“煤饼烧蛎房成灰”可知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C+O2 CO2,属于化合反应,CaCO3 CaO+CO2,属于分解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生成物的俗称叫熟石灰,该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会升高,是放热反应,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纯碱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故答案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熟石灰;放热;Na2CO3+Ca(OH)2=CaCO3+2NaOH。(3)这里的“银”是铜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属于合金;合金是由金属与金属或者金属与非金属混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金属材料,属于混合物,合金与其组成金属相比,熔点降低、硬度增大,故选项A、C、E符合题意。故答案为不属于;ACE。(4)经过操作a能得到固体和液体,故a操作为过滤,从液体中得到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溶液得到,故b是蒸发操作,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漏斗;故答案为过滤;蒸发;烧杯、玻璃棒、漏斗;铁的金属性比铜强,可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为使硫酸铜全部反应必须加过量的铁,所以过量的A是铁;故答案为铁;铁能溶解于酸,所以加稀硫酸可除去铜中的铁,所以加入适量酸是稀硫酸.通过操作a后,可以得到单质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有关反应的反应方程式:Fe+H2SO4=FeSO4+H2。故答案为Fe+H2SO4=FeSO4+H2。(5)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防止金属的锈蚀外,还可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故答案为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要回收铜得到硫酸亚铁,可以加入铁;铁能溶解于酸,所以加稀硫酸可除去铜中的铁.然后据此解题.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过滤 碳酸钙(CaCO3) NaOH 碳酸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解析】(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定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过滤的原理是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水的固体,所以操作二的名称是过滤;(2)碳酸钙不溶于水以及能和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固体A中一定含有:碳酸钙(CaCO3);(3)猜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还会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钙,氢氧化钠会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但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所以溶液B中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和Na2CO3;Ca(OH)2和NaOH;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不浑浊,说明无氢氧化钙,证明猜想不成立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有同学认为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但是立即有同学反对,他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CaCl2+Na2CO32NaCl+CaCO3,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这样会除掉全部的碳酸钠,避免干扰NaOH的检验;猜想正确,说明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故还会看到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变成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