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学市榆次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5394
资源大小:21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学市榆次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2下列各组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uSO4、NaCl、KNO3BNa2SO4、BaCl2、KClCNa2SO4、KNO3、Na2CO3DH2SO4、NaNO3、NaCl3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原子B离子C元素D分子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和名称不相符的是( )A食盐(NaCl)B天然气(CH4)C铁锈(Fe3O4)D大理石(CaCO3)5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B不发生偏转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D无法判断6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碳酸钙用于补钙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氢氧化钠用作食品干燥剂D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硫酸钾属于氮肥C合金的熔点和硬度均高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立即升高8对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C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9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氮气10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4%-5%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B缺钙会影响幼儿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生长迟钝,发育不良C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D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11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铁合金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少量固体B 塞紧橡皮塞C 称量固体D 点燃酒精灯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图是元素图期表的一部分,试回答。(1)从表中查出硼(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2)11号元素属于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 (填序号) 。A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质子数不同(4)由1、8、16号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为_。(5)几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115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为_。14 (1)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a 小苏打 b 氮气 c 烧碱 d 活性炭. e 乙醇汽油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可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可用于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的是_;可用于制作糕点的是_;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是_。(2)能源的合理开采、利用与人类的生存关系紧密,请回答: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15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两根点燃的火柴(如图所示),在哪种情况下更容易持续燃烧,为什么?(填编号并回答理由)_。钾(K)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K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通过对(2)(3)的认识,你对灭火的新认识为_。16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2)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_;(3)t2时,将6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克,溶质质量分数为_;(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在A一E中,实验室既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又可以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待观察到_时开始收集。当观察到_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3)已知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NH3,则气体应从_(填“a”或“b”)管进入。油层的作用是_;(4)若用G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以是_(填序号)。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硫18根据下列装置图1,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验满方法是_(3)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与_(选填字母)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_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正确是_(选填字母)A a-b-d-cB b-a-c-dC d-c-a-bD c-d-b-a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 NaOH,为了测定其中Na2CO3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生成气体质量为_。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解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故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故错误;C、箅渣取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 过滤操作,正确;D、灌装保存是液体转移,故错误;故选:C。【点睛】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物质和液体的分离。2、C【解析】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或物质间两两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详解】A、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不能共存,且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故A错误;B、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共存,故B错;C、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故C正确;D、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水而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在溶液中若物质间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pH=1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此题的隐含离子是氢氧根离子。3、C【解析】由题意,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元素故选C4、C【解析】A、食盐(NaCl),利用化合价进行检验,(+1)+(-1)=0,化学式正确,化学式和名称相符; B、天然气(CH4),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化学式和名称相符合;C、铁锈(Fe3O4),化学式不对,应为Fe2O3,化学式和名称不相符; D、大理石(CaCO3),利用化合价进行检验,(+2)+(-2)=0,化学式正确,化学式和名称相符。故选C。5、A【解析】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在铁前,因此刚开始反应时,锌的反应速率快,得到的氢气多,所以刚开始时,天平会偏向铁的一边;但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因此最终铁得到的氢气多,故最终天平会偏向锌的一边。故选:A。【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速率就越快;而对于在化合物中化合价相等的金属元素,等量的金属和相同的酸溶液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得到的氢气反而越少。6、C【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钙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易溶解的氯化钙,被吸收达到补钙的目的,A正确;碳酸氢钠和胃中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故碳酸氢钠能治疗胃酸过多,B正确;氢氧化钠腐蚀性太强,不能做食品的干燥剂,C错误;生理盐水是特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D正确。故选C。考点:常见物质的用途7、A【解析】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正确;B. 硫酸钾中不含有氮元素,不属于氮肥,应该是钾肥,故错误;C. 合金的熔点比组成金属低,硬度高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故错误;D.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属于吸热过程,溶液的温度立即降低,故错误;故选A。8、A【解析】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9、A【解析】A、一氧化碳有毒性,易使人中毒,故正确;B、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不会使人中毒,但是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易使人因窒息而死亡,故错误;C、甲烷是无毒的气体,故错误;D、氮气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故错误。故选A。10、B【解析】A、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正常为0.03%,达到4%-5%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正确;B、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思维迟钝,缺钙使人骨质疏松或患佝偻病,故说法错误;C、温室效应有利的一面是它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故正确;D、人体内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正确;故选B。11、A【解析】A、达到了不锈钢生锈的条件,会生锈,错误;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并存容易生锈,正确;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正确;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正确;故选:A。12、A【解析】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正确;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10.81 金属 C H2O(或H2S、SO2、SO3) 115 【解析】(1)硼(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1。(2)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选:C。(4)由1(氢元素)、8(氧元素)、16(硫元素)号元素中的任意两种组成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可以是H2O或H2S、SO2、SO3。(5)几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115号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15。14、b e d a c 天然气 隔绝空气 【解析】(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答案为:b;乙醇汽油是常用作车用燃料,可用作汽车燃料。故答案为:e;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制作糕点。故答案为:a;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c;(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答案为:天然气;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利用了是隔绝氧气的原理。故答案为:隔绝氧气。15、b;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更容易持续燃烧 水不能扑灭任意物质燃烧发生的火灾,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 【解析】(1)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所以更容易持续燃烧。而火柴头向上时,燃烧产生的热量随热空气上升,不能给火柴梗加热,火柴梗达不到其着火点,容易熄灭。故答案:b;当火柴头斜向下时,燃烧产生的热量能给火柴梗预热,容易达到其着火点,更容易持续燃烧(2)钾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KOH和一种可燃性气体,由质量守恒定律,该气体是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3)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故答案:(4)钾在常温下能迅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说明水不能扑灭任意物质燃烧发生的火灾;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等。故答案:水不能扑灭任意物质燃烧发生的火灾,镁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16、乙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100 50% 大于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乙;(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3)t2时,甲的溶解度是100g,此时将60克甲物质放入50克水中,最多溶解50g,形成溶液的质量为50g+50g=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50%;(4)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BC 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b 防止氨气溶于水 B 【解析】(1)实验室常用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者都属于固、液常温型,都可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大,都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实验室既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又可以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B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待观察到导管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往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3)已知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若用F装置收集NH3,则气体应从b管进入;油层的作用是:防止氨气溶于水;(4)根据装置G可以看出,能收集的气体不能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故选:B。故答案为:(1)BC;2H2O22H2O+O2;(2)导管中气泡均匀冒出;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往外冒出;(3)b;防止氨气溶于水;(4)B。18、锥形瓶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D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解析】(1)仪器是锥形瓶;(2)发生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收集满;(3)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D;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用C装置比B装置多了一个隔板,可以放置固体,然后通过活塞的开关可以控制固液的接触和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因此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因为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以及带出的水蒸气,可以通过过量的碳酸氢钠饱和溶液除去氯化氢杂质,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为了除杂比较彻底,需要长管进,短管出,因此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正确是d-c-a-b。故选C。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4.4g 10%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与碳酸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用氯化氢的质量除以与碳酸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详解】解:(1)由图示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x,则: x=7.3g,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100%=10%;答:(1)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2)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