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蒙自市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5615
资源大小:194.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蒙自市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B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电子数也一定不相同D降低某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2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C更换灯泡、移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3X、Y、Z是三种金属单质,其中只有X可以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将Z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发现Z的表面有Y析出。则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XYZBZXYCXZYDZYX4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 a的饱和溶液B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C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D将20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b>ac5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食醋的pHB夹持试管C除去粗盐中的CaCl2D加热较多液体6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下列有关氧气的实验,其中相应实验装置有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B氧气的制取C氧气的收集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7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胃液0.91.5B胆汁7.17.3C血浆7.357.45D胰液7.58.082019年是化学元素周期表问世150周年,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铟元素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9B铟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9C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铟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14.89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铁生锈B燃放烟花、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干冰升华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食物腐烂10用分子的知识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春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园的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给车胎充气时,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车胎,说明气体分子间有间隙C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了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1下列应用,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用X射线检查胃肠时,让病人服用钡餐: 复分解反应B美丽的溶洞中钟乳石的形成: 分解反应C用木炭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化合反成D用铁桶盛装稀硫酸: 置换反应12右图是某固体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 P点的意义是_。(2)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常用_方法提纯甲;(3) t2时,50g甲 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_g。(4)t 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溶液质量:甲<乙 溶剂质量:甲>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溶质质量:甲>乙14如图是含钙元素的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图。氧化钙俗称为_,请写出图中I的化学方程式_。的转化过程中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是_(选填“I”“”、“”或“”)。15下图为氧(O)、硫(S)、硒(Se)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2)氧、硫、硒三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2个电子,原因是原子的_相同;(3)硒(Se)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硒,写出二氧化硒的化学式_。16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入大试管中,将试管倒插水中后再固定好(如图),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_生成,试管内水面将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序号甲乙丙实验a,c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b,d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1)甲实验的目的是_。乙实验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金属X是_,能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的实验现象是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18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前该同学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将集气瓶内液面以上的空间按体积平均分成五份,集气瓶和烧杯中的水量充足,装置的密闭性良好,并进行了规范的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红磷前的操作是_;(2)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3)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4)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液面明显高于刻度1,请你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某兴趣小组用9.8%的稀硫酸测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将9.8%的稀硫酸滴入到10gNaOH溶液样品中,反应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1)pH=7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2)据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是_g。(3)求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液氧可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不符合题意;B、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位于铜之前,银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银位于铜之后,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不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质子数一定不相同,但是电子不一定不相同,如钠离子和镁离子,质子数不同,但是电子数相同,都是10,不符合题意;D、降低某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无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解析】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火场的浓烟中爬行逃生,可以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呼吸道,故正确;B、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C、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防止触电,故正确;D、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断开电源开关,不应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以防触电,故错误;故选:D。3、C【解析】试题分析:X、Y、Z是三种金属单质,其中只有X可以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X的活动性最强;将Z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发现Z的表面有Y析出说明Z的活动性大于Y。故选C.考点:金属的活动性4、D【解析】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50g水最多溶解40ga,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故A正确;B、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10g,所以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故B正确;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C正确;D、将2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时,a、b的溶解度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b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c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20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时c的溶解度,所以t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D错误。故选D5、D【解析】A、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是:将pH试纸放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变色后,将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A错误;B、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应该将试管夹从下向上套,夹持在距离试管口1/3处。B错误;C、氯化钙溶于水会形成溶液,过滤只能除去难溶于水的杂质。C错误;D、加热较多的液体应该用烧杯,并且放在石棉网上进行加热。D正确。故选D。6、B【解析】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正确;B、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故B错误;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该长进短出,故C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预先在瓶内放水,故D正确。故选B。7、A【解析】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故选A。8、A【解析】A、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9,选项A正确;B、从图中可知铟元素原子中的质子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铟元素原子中的中子数不是49,选项B不正确;C、铟元素的名称“铟”是“钅”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C不正确;D、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的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选项D不正确。故选A。9、B【解析】A、汽油挥发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燃放烟花、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这两个变化中都有其他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干冰升华都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解析】A、春天,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园的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给车胎充气时,空气能被不断压入车胎,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了,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故选项解释错误。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睛】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1、B【解析】A、钡餐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不是碳酸钡,碳酸钡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钡,有毒,故A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于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错误;D、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不能铁桶盛装稀硫酸,故D错误。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2、B【解析】略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在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降温结晶 95 【解析】由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详解】(1)P点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意义是在t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甲溶液中混有少量的乙,常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甲。(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90g,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为,故形成溶液的质量为。(4)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析出晶体较多,则溶液质量为:甲乙,选项正确;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甲的溶解度较大,所含溶剂较少,降温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降温到t时溶剂质量甲乙,选项错误;t2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得到的是甲、乙的饱和溶液,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t时,溶液质量甲乙,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则溶质质量:甲乙,选项错误;故选:。【点睛】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提纯方法是降温结晶。14、生石灰 放出 【解析】(1)氧化钙俗称为生石灰,图中I的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的转化过程是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放出热量。(3)氢氧化溶于水形成了石灰水,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答为:(1)生石灰;(2)放出;(3)。【点睛】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钙元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转化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15、34 最外层电子数 SeO2 【解析】(1)硒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34;(2)氧、硫、硒三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2个电子,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3)硒(Se)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硒,二氧化硒的化学式:SeO2。16、铁锈生成上升【解析】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缓慢氧化,有铁锈生成,铁生锈的时候消耗了瓶中的氧气,使瓶内的气体含量减少,压强降低,液面上升。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情况 铜 A中无明显现象,B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g a、c不变色,d比b先变红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排在越后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被置换出来;排在越前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把其他化合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详解】(1)在两支试管中只有溶剂不同,其他相同,说明实验目的是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情况。(2)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故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金属X是铜;能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的实验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比银强,化学方程式为。 (3)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a、c不变色,d比b先变红,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18、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至刻度1处 燃烧匙伸入瓶中过慢或弹簧夹未夹紧,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解析】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实验中用的是红磷: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磷足量;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详解】(1)实验前一定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造成误差;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的白烟;(3)足量的红磷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至刻度1处;(4)实验中若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内过慢,或弹簧夹未夹紧,在红磷燃烧放热时,瓶内气体膨胀,部分逸出造成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液面明显高于刻度1。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Na2SO4(或硫酸钠) 1.96 16% 9.5% 【解析】(1)pH=7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钠;(2)据图,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20g,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20g×9.8%=1.96g;(3)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的质量是1.96g,设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x=16%;(4)解:恰好完全反应时,设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的溶质为y,y=2.84g,则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