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州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6158
资源大小:70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州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BMg(OH)2 CuSO4 C CO2CKOH HNO3 O2 SO3DHCl NaOH O2 P2O5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 Al2O3B氯化铁 FeCl3C氢氧化钙 Ca(OH)2D碳酸钠 NaCO33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O2O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O2和O3都是单质;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相同;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A B C D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取少量液体C两人合作滴加液体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BCD6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硝酸铵B硫酸铵C浓硫酸D火碱7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种元素B化学性质相似C均表示离子D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8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用活性炭微防毒面具B我国古代的书法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C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D探究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AABBCCDD9下列有关硝酸钾(KN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属于盐B可以作为复合肥使用C由三种元素组成D该物质难溶于水10如图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葡萄酿成酒B铁矿石冶炼成钢铁C海水晒盐D石油合成塑料和橡胶11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A氨水B铝粉C生石灰D硝酸铵12下列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塑料保鲜盒B蚕丝围巾C大理石地砖D陶瓷花盆13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一定析出晶体BN点对应的ZnSO4溶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 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 g14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D参加反应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 515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如图的“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常见的单质a是由原子构成的B物质b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C物质c可能遇酚酞溶液变红D物质d的化学式可以是NaNO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下图是五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工产品。请回答下列问题:(1)洁厕剂(图2)含有盐酸,盐酸中的阳离子是_(填符号),洁厕剂与“84”消毒液(图3)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 ,对人体造成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A X的化学式为NaClB 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物质是氯气C 洁厕剂能用于清除水垢D NaClO 中氯的化合价为一1(2)洗发液(图4)洗掉头发分泌的油脂,其原理是_(填“乳化”或“溶解”)作用。(3)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包装中(图5),使用后发现铁粉变为红色,该红色固体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冬季冰雪覆盖路面,会给交通带来很多不便为了疏通道路常使用铲雪车铲雪,铲雪车的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锰钢的主要成分是Mn、C和_锰钢属于_A 合成材料 B 合金 C 金属材料 D 化合物有一类融雪剂是以醋酸钾(CH3COOK)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还有一类融雪剂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统称作“化冰盐”常用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Cl、FeCl3等杂质)为原料生产该融雪剂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已知:Fe(OH)3为难溶的碱“操作1”的名称是_;溶液A中加入过量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第二次加入盐酸的主要目的是_固体乙的成分是_18(8分)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_。过滤 溶解 蒸发 计算产率下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_;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填一种)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 时应停止加热。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上图中所用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 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_(填“增多”、“减少”、“不变”)。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烧杯中出现蓝色沉淀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液中成分有如下猜想:甲: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 H2SO4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 CuSO4丁:滤液中的溶质是_同学们对以上的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_不合理,理由是_同学们通过以下的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请你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溶液呈无色猜想_不成立继续在上述试管中加入_猜想丁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A、Na2O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故A错误;B、Mg(OH)2不属于酸,而属于碱,CuSO4也不是碱而属于盐,故B错误;C、KOH不属于酸,而属于碱,HNO3也不是碱而属于酸,故C错误;D、HCl属于酸,NaOH属于碱,O2属于单质,P2O5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2、D【解析】A、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不符合题意;B、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不符合题意;D、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符合题意。故选D。3、B【解析】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故正确;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O2O3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一个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一个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的质量相等,相同质量的O2和O3,分子数目不相同,故错误;根据氧气和臭氧的化学式可知,氧气分子和臭氧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故正确。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A【解析】A.量筒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切,正确;B.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的时候,需要先将胶头滴管内的气体挤出,再伸入容器内吸取液体,错误;C.往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时候不能两个人合作滴加,这样容易使液滴洒出,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时候,应该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能按短柄,这样会使试管滑落,错误。故选A。5、B【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详解】A.属于化合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C.属于置换反应;D.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故选B。6、A【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所以溶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正确;B、硫酸铵溶于水时也会吸收热量,但不明显,故错误;C、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故错误;D、火碱(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放出热量,故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溶于水时硝酸铵吸热,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火碱溶于水时放热。虽然硫酸铵溶于水时也吸热,但由于吸热不明显,故也不选。7、B【解析】A、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的质子数不相同,两者不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B、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3,化学性质相似,故B正确;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故C错误;D、是镁离子,化合价为+2价,是氯离子,化合价为-1价,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故D错误。故选B。8、B【解析】A、防毒面具防毒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我国古代的书法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故正确;C、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D、氯化钠溶液导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是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B。【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9、D【解析】A、硝酸钾由金属阳离子(K+)和酸根阴离子(NO3-)构成,属于盐类,故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它属于复合肥,故符合题意;C.、硝酸钾中有K、N、O三种元素组成,故符合题意;D、由溶解性表可知,钾钠硝酸铵盐溶,硝酸钾可溶于水,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根据化学式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准确记忆溶解性表中各物质是否可溶。10、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葡萄酿成酒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B、铁矿石冶炼成钢铁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属于化学变化;C、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是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石油合成塑料和橡胶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1、A【解析】A、氨水易挥发,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符合题意;B、铝粉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质量增加,故不合题意;C、生石灰吸空气中水蒸气质量增加,故不合题意;D、硝酸铵在空气中质量一般不变,故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是考查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露置空气中,自身质量的变化情况,由该题我们也联想到在化学实验室一些药品的保存一定要注意正确保存,否则会发生变化或者变质,带来不便。12、A【解析】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详解】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A正确;B、蚕丝围巾属于天然材料,故B不正确;C、大理石地砖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不正确;D、陶瓷花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正确。故选A。13、B【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M点升高温度,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M点硫酸锌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M点对应的MgSO4溶液降温可能析出晶体,故A错误;B、N点在溶解度曲线下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70,溶解度逐渐增大,大于70,溶解度逐渐减小,故C错误;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所以溶解度应该是大于41g,大约是69.5g,故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4、D【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B、甲物质是氨气,化学式为,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不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故C不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为,故D正确。故选D。15、C【解析】A、从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分析,最常见的单质a为氮气,由分子构成,A错误;B、物质b为氧化物N2O,不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错误;C、物质c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能为NH3,使酚酞变红,C正确;D、物质d为盐,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Na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化合价和物质分类来推测物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H+ A、B、C 乳化 Fe2O3 【解析】(1)洁厕剂中含有盐酸,盐酸在水中可以解离出氢离子(H+)和氯离子(Cl-),其中阳离子是H+,洁厕剂与“84”消毒液混合会发生反应:,在该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氢原子2个、氯原子3个、钠原子1个、氧原子1个;反应后有: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氯原子2个,X中含有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X的化学式是:NaCl;A、X的化学式是NaCl,该说法正确;B、生成物中有氯化钠、水和氯气,氯化钠和水对人体无害,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是氯气,该说法正确;C、洁厕剂中含有氢离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用洁厕剂清除水垢,该说法正确;D、NaClO 中钠显+1价,氧显-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得,氯的化合价为+1价,该说法不正确。故选:A、B、C。(2)洗发液洗掉头发分泌的油脂,是利用了洗发液具有乳化作用;故填:乳化。(3)还原铁粉常用于食品包装中,使用后发现铁粉变为红色,是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氧化铁,它的化学式是Fe2O3;故填:Fe2O3。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Fe(或铁) BC (2)39.8%(3)过滤 3Ca(OH)2+ 2FeCl3= 2Fe(OH)3+ 3CaCl2 中和溶液B中过量的Ca(OH)2 CaCl2 和NaCl【解析】试题分析:(1)锰钢属于铁的一种合金,所以其成分中一定含有铁;锰钢属于合金,而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C;(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则醋酸钾(CH3COOK)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9.8%(3)根据图示,“操作1”分离的物质是固体与液体,所以该操作步骤为过滤;熟石灰是氢氧化钙,能与A中含有的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a(OH)2+ 2FeCl3= 2Fe(OH)3+ 3CaCl2由于过滤前加入的是过量的氢氧化钙,所以第二次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钙;由变化的流程可知,加适量盐酸后,溶液A含有CaCl2、NaCl、FeCl3;加过量熟石灰后,溶液B中含有CaCl2、NaCl、Ca(OH)2;再加适量盐酸后,溶液C中含有CaCl2、NaCl。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点评:本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第(3)问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除了要加强记忆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学会对问题的综合分析、判断。18、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 较多固体 A 增多【解析】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酸、碱、盐的性质。解题时注意除杂的最后不能再有其他杂质。(1)粗盐提纯时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和计算产量,故填:;(2)图1是的过滤操作,图中明显的错误是没有使用玻璃棒引流;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的仪器不干净);(3)蒸发时,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4)A、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可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镁,氯化钙与碳酸钠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用足量的碳酸钠除去氯化钙,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杂质,符合题意;B、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钾,用氢氧化钾溶液除去氯化镁时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C、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用硫酸除去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时,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题意。故选A;通过以上规范操作,有食盐生成,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会增多。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Na2SO4 、NaOH 乙 H2SO4 与Cu(OH)2能发生化学反应 丙 硫酸铜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等) 生成蓝色沉淀(或溶液变成红色等) 【解析】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详解】(1)A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滤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钠,故丁:滤液中的溶质是。 交流讨论如果滤液中含有稀硫酸,则不可能出现蓝色沉淀,故猜想乙不合理,理由是H2SO4 与Cu(OH)2能发生化学反应。设计实验由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根据溶液无色可知溶液中不含硫酸铜;要想证明猜想丁成立,则要证明溶液中存在氢氧根,可用硫酸铜或无色酚酞检验;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观察溶液呈无色猜想丙不成立继续在上述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或溶液变成红色等)生成蓝色沉淀(或无色酚酞溶液等)猜想丁成立【点睛】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