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7004
资源大小:29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届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师范大第二附属中学中考四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锌、锡、碘、氟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所有的胃酸过多C水果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纤维素D无机盐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都是构成人体组织重要材料2关于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B甲基苯丙胺含26个原子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gD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3农家乐是精准扶贫的新契机。下列相关事项中,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本质区别的是A池塘清理消毒B农家肥腐熟C果蔬园亲子采摘D沼气作燃料煮饭4古代的“打火机”“火折子”是用草纸卷成密集的纸卷,用火点燃,再将其吹灭放入竹筒中,需要的时候取出轻轻吹一下即可生火。以下关于“火折子”制作及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制作“纸卷”的草纸是可燃物B准备放入竹筒中的“火折子”要留些火星C纸卷放入竹筒后,盖子不能将竹筒完全密封D“火折子”吹了会燃烧是因为降低“纸卷”的着火点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 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色烟雾B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C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蓝色沉淀6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液氮B蒸馏水C碘酒D五氧化二磷7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裁切玻璃C铁钉生锈D醋除水垢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笔折断B棉纱织布C木材燃烧D汽油挥发9有关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B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稀盐酸中,溶液呈黄色C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10下列宜昌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关公豆腐B瓦仓大米C泉水蜜柚D清江野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_乙(填“>”、“=”或“<”)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甲_乙(填“>”、“=”或“<”)40时,将16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回答下列与配制溶液有关的问题。(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_g;(2)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量取20%的NaCl溶液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3)以上两个实验中,均用到的仪器有烧杯、_、量筒和玻璃棒。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题意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2)已知过氧化钙(CaO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请写出过氧化钙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的总化学方程式_。142018年12月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纪录片港珠澳大桥5月1日正式上线。这个被誉为桥梁界“珠穆朗玛峰”的超级工程,桥梁主体首次大规模采用钢结构,它使用的42万吨钢铁足以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十座鸟巢,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撑起这座海上“钢铁巨龙”的不锈基座所用的是双相不锈钢钢筋。双相不锈钢钢筋属于_(填序号)。A 合成材料 B 复合材料 C 金属材料碳酸钙常做补钙剂,小朋友缺钙会患_病。舒老师发现盆栽月季出现倒伏并长了虫子,经丰富的化学知识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填序号):A KOH B CO(NH2)2 C NH4H2PO4 D K2SO4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森林火灾。扑火行动中,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发林火爆燃,瞬间形成巨大火球。30名扑火人员牺牲,其中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请写出一种森林灭火的方法_。雾霾是当前中国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大量使用了某些化石燃料,如_(填一种);为了减少雾霾,确保空气质量,回答一种减少空气污染的措施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是_。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量中性。猜想假设假设I:只含KOH;假设:含KOH和K2CO3;假设用:只含K2CO3。进行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_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_。假设正确(3)取(2)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_。拓展应用(1)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性质看, 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填一种即可)。(2)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其中合理的是_ ( 填序号)。A 使用前临时配制B 禁止使用C 密封保存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_;猜想三:FeCuR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甲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_猜想一正确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和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填“快”或“慢”)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和铁丝和分别在空气中点燃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_是否反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铁、锌、碘、氟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锡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A错误;B、小苏打不可以用来治疗溃疡性胃酸过多,故B错误;C、水果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纤维素,故C正确;D、常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都是构成人体组织重要材料,故D错误。故选C。2、A【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详解】A、甲基苯丙胺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甲基苯丙胺是由甲基苯丙胺分子构成的,1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故B不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故C不正确;D、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不正确。故选A。3、C【解析】A. 池塘清理消毒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B. 农家肥腐熟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 果蔬园亲子采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D. 沼气作燃料煮饭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C【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生成新的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4、D【解析】A、草纸具有可燃性,制作“纸卷”的草纸是可燃物,故正确;B、准备放入竹筒中的“火折子”要留些火星,故正确;C、纸卷放入竹筒后,盖子不能将竹筒完全密封,要能进入空气,故正确;D、“火折子”吹了会燃烧是,空气流动草纸接触了更多的氧气,故错误。故选:D。5、C【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错误;C、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正确;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淀,错误。故选C。6、C【解析】A、液氮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C、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7、B【解析】A、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裁切玻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醋除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8、C【解析】A粉笔折断, B棉纱织布,D汽油挥发,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木材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9、C【解析】A、硫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B.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稀盐酸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呈黄色,正确;C.氯化铁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钙,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错误;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现象是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正确。故选C。10、C【解析】A、豆腐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B、大米富含淀粉,不符合题意; C. 泉水蜜柚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D、清江野鱼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6g【解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60g。【详解】(1)0时,甲的图像在乙的上面,故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2)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甲=乙。(3)40时,将16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是【点睛】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5g 大于 胶头滴管 【解析】(1)根据浓溶液配稀溶液溶质不变,设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质量x,则:,计算x=25g;(2)用上述溶液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量取20%的NaCl溶液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20%的NaCl溶液多,导致溶质质量偏大,因此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5%;(3)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量筒。【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液配制,溶液的配制有两种,一类是固体配制溶液,一类是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难点是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需要掌握浓溶液配制稀溶液这个过程,溶质不变去解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2CaO2+2H2O+2Na2CO3=2CaCO3+4NaOH+O2 【解析】(1)铁锈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故填: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2)根据已知过氧化钙(CaO2)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Ca(OH)2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过氧化钙放入碳酸钠溶液中的总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Na2CO3=2CaCO3+4NaOH+O2。故填:2CaO2+2H2O+2Na2CO3=2CaCO3+4NaOH+O214、C 佝偻 D 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煤 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解析】(1)双相不锈钢钢筋属于金属材料,故选C;(2)碳酸钙常做补钙剂,小朋友缺钙会患佝偻病;(3)A KOH属于碱,具有强腐蚀性,虽然含有钾元素但不能作钾肥,故A错误;B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B错误;C NH4H2PO4 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C错误;D 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D正确。故选D;(4)扑灭森林大火的有效办法之一是把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5)雾霾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大量使用了某些化石燃料,煤、石油燃烧时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还能产生大量的粉尘等有害颗粒物;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植树种草、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作钾肥 AC 【解析】查阅资料KOH变质的原因是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故填:2KOH+CO2K2CO3+H2O。进行实验(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钾,则假设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钾;(3)取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钾,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假设不正确(2)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 假设II正确(3)取中上层清液,滴加无色的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拓展应用(1)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碳酸钾易溶于水,因此K2CO3在农业上可以用作钾肥。故填:用作钾肥。(2)由于氢氧化钾的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钾溶液要密封保存或使用前,临时配制,故选:AC。16、FeRCu R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快 能燃烧 3Fe+2O2Fe3O1 盐溶液 【解析】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 猜想二:FeRCu; 猜想三:FeCuR收集证据由于实验的结论一正确,R的活泼性大于铁和铜,所以实验探究的现象如下表所示: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甲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R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猜想一正确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快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1归纳总结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