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8114
资源大小:199.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市涪陵第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某无土栽培所需的营养液成分是含有N、P、K等元素的无机盐,下列可作营养液成分的是AP2O5BKOHCNH4ClDHNO32向盐酸与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有气体生成B溶液中有氯化铜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D溶液质量一定减小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设计实验目的A检验碳酸盐B鉴别NH4NO3、CuSO4和NaCl三种白色粉末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探究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AABBCCDD4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BCD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D水变成水蒸气6汉黄芩素(C16H12O5)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C汉黄芩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汉黄芩素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变蓝色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雾8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9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B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Ct2时,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b物质中混有少量的a时,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提取b物质10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不锈钢、黄金、氧化铁B干燥剂: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钠C氧化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氢氧化钙D人体中的常量元素:铁、锌、铝11下列有关元素、微粒以及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结构不同、但性质相同;BCl与Cl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可以相互转化;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DO2-、OH-、Na+、Mg2+的电子数相同,但性质不同;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给液体加热B读取液体体积C稀释浓硫酸D检查装置气密性13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燃烧燃料B砍柴伐木C裁剪布料D冲洗碗筷1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将硝酸铵加入水中搅拌,所得溶液温度显著升高B化肥硫酸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5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雾15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A测定空气中O2 的含量B证明 CO2 与NaOH溶液反应C比较 MnO2 和Fe2O3 的催化效果D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分子_;混盐一般是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如Ca(NO3)Cl漂白粉中有一种混盐CaOC12(其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氯化钙的化学式_已知CaOCl2中的一种酸根离子是次氯酸根离子(ClO-),则另一种酸根离子为_。若将CaOC12改写成如Ca(NO3)Cl以两种酸根表示的形式,其化学式可表示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_(填字母)。A 冰水混合物 B 石灰水 C 碘酒 D 可乐饮料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B 溶质都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C 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有关。 室温时分别向三份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溶解时,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静置至室温后,观察到溶解_(填溶质的化学式)的烧杯底部固体明显减少。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氯化钠35.735.836.036.336.637.037.3氢氧化钠42.051.0109.0119.0129.0145.0174.0硝酸铵119.0140.0190.0236.0286.0303.0421.0(5)配制2500 mL浓度为0.9 g/100 mL的生理盐水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_ g。18(8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_。若用B装置制取CO2,要获得干燥的CO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_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_端通入(选填“a”或“b”)。若用F装置收集CO2,油层的作用是_。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实验数据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石灰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0g12g1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小华发现一长期闲置的食品包装袋中有一小纸袋,上面印有“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小华对纸袋内的白色物质产生了兴趣并进行探究。(1)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从小纸袋中取出足量的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触摸杯壁_可继续作干燥剂(2)猜想: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Ca(OH)2和_ ;(3)小华继续设计实验来证明(2)中所填的物质是否存在,请完善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_猜想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不属于无机盐,故错误;B、氢氧化钾属于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错误;C、氯化铵是可溶性的氮肥,可作营养液成分,故正确;D、硝酸属于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作营养液成分,故错误。故选:C。2、A【解析】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详解】A、过量的铁粉会和盐酸反应,一定有气体生成,故A正确;B、过量的铁粉会将氯化铜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溶液中不再有氯化铜,故B不正确;C、滤出的固体不仅会有反应生成的铜,也会有过量的铁,不可能是纯净物,故C不正确;D、盐酸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铜与铁反应,每溶解56份质量的铁,就会析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但该混合液中不确定盐酸和氯化铜的质量,因此无法判断溶液质量的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3、B【解析】A、如果产生气体,则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氢气,不能判断一定是碳酸盐,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实验过程中,吸热的是硝酸铵,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反应生成的氢气逸出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两支试管中都含有氧气,不能探究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4、D【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A原烧杯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钠元素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前,盐酸的质量为零,加入盐酸后,在二者恰好完全中和之前,盐酸的质量仍为零,恰好中和后,随着盐酸的加入,盐酸的质量在不断增大,而不会不变,故错误。C原烧杯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溶剂的质量不为零,故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未加入盐酸之前,溶液中存在一定质量的溶质,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中和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仍然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故选:D。5、C【解析】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6、D【解析】A、汉黄芩素的化学式为C16H12O5,由化学式可知,汉黄芩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B、汉黄芩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65)=12:5,故正确;C、汉黄芩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D、汉黄芩素是由分子构成,应该说1个汉黄芩素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错误。故选D。7、C【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A正确;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选项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选项C错误;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盐酸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在瓶口出现白雾,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8、A【解析】A、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故选项正确。B、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实验,故选项错误。C、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D、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A。9、A【解析】A、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t1时,将c的不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B、t3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选项说法错误;C、t2时,a、c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只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b中混有少量A物质,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b,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0、B【解析】A、氧化铁是氧化物,不是金属材料,选项A不正确;B、浓硫酸、氧化钙、氢氧化钠固体均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选项B正确;C、氢氧化钙含有钙、氧、氢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选项C不正确;D、锌、铝不是常量元素,选项D不正确;故选B。11、A【解析】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故错误;B、Cl与Cl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可以相互转化,正确;C、电解水可以制取氢气、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正确;D、O2-、OH-、Na+、Mg2+的电子数相同,但性质不同,正确。故选:A。12、D【解析】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A【解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详解】A、燃烧燃料会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砍柴伐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裁剪布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冲洗碗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14、A【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将硝酸铵加入水中搅拌,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故A不正确;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肥硫酸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B正确;C、5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雾,故D正确。故选A。15、B【解析】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变化不明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B、瓶子原来是胀的,加入液体后,使瓶子变瘪,说明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压强,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加入的液体发生了反应;故选项正确。C、比较 MnO2 和Fe2O3 的催化效果必须使用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故选项错误。D、启普发生器的原理是:关闭活塞后,利用生成气体的气压的增大将液体与固体分离,压入长颈漏斗中,但是本题虽然可以关闭气体,但是不会把液体与固体分离,故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2O2 CaCl2 Cl- Ca(ClO)Cl 【解析】(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2)在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氯元素为-1价,氯化钙的化学式为CaCl2;CaOCl2中钙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钙、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其中氯元素定有正、负两种化合价且分别为+1、-1;故另一种酸根离子应该是氯离子Cl-;若将CaOC12改写成如Ca(NO3)Cl以两种酸根表示的形式,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a(ClO)Cl。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A C 温度 NH4NO3 750 【解析】(1)冰水混合物只含一种物质水,所以不是溶液,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可乐饮料是溶液,所以选A。(2)溶液不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溶质也不一定是分子,如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离子;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例如氢氧化钙和硝酸钾两种物质,所以选C。(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因为喝下去后体温将汽水加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因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故填:温度;(4)室温时,即20时,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固体时,都有剩余,但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溶液的温度要低于室温,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溶液的温度要高于室温,所以恢复到室温时,硝酸铵溶液中的晶体因溶液的温度升高而多溶解一些,所以溶解硝酸铵的烧杯底部固体明显减少,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5)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2500mL×0.9 g/100 mL=3%x,x=750g,故填:750。18、分液漏斗 浓硫酸 b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22 33% 【解析】(1)由图示可知,标号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2)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B装置制取CO2,要获得干燥的CO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D装置,则D装置是洗气装置,洗气装置的导气管长进短出,气体应从b进入,再用E装置收集,。(3)若用F装置收集CO2,油层能将将二氧化碳和水隔开,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2g-1.6g=2.2g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解得,x=1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3%故答为:(1)分液漏斗;(2)浓硫酸,b;(3)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2)2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3%。【点睛】洗气装置的导气管是长进短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烧杯壁发热 CaCO3 将小纸袋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1)小纸袋中的物质有氧化钙,就可以做干燥剂,没有氧化钙就不能做干燥剂。氧化钙和水反应会放热,据此判断。实验现象:烧杯壁发热。(2)猜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小纸袋中的物质除含有CaO外,还可能含有Ca(OH)2和CaCO3;(3)小华继续设计实验来证明(2)中所填的碳酸钙是否存在,即证明是否存在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可以用足量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检验。实验步骤:将小纸袋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实验现象:固体表面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