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重点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8247
资源大小:43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重点名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序号ABCD目的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证明碳与氧化铜能发生反应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的溶解性探究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方案AABBCCDD2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森林失火可用水扑灭,森林浇水后其着火点降低了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D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CO、H2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BCH4、CO、C2H5OH都有可燃性CC、S、P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DH2、O2、CO2都不可用排水法收集4下列实验设计能够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探究铁钉锈蚀的条件D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5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试剂或方法A鉴别FeCl3、NaCl、NaOH、MgCl2四种溶液不另加试剂B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水C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D除去N2中的少量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AABBCCDD6 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检验溶液酸碱性B溶解固体C倾倒液体D熄灭酒精灯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B自来水厂常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进行消毒C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水电解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 : 28恒温条件下,向两份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硫酸、Na2SO4溶液,分别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乙曲线所示。通过分析该图推埋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B乙曲线N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生成大量水D乙曲线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SO429下列关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B实验开始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加热C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一氧化碳再停止加热D实验过程要注意尾气处理10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了11氰氨化钙(CaCN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制备CaCN2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B反应后气体质量减少CX的化学式为HCNODX溶液的pH712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入药品C收集气体D验满13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14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CX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X属于有机化合物1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干冰CO2B消石灰Ca(OH)2C纯碱一NaOHD小苏打一NaHCO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肯德基的薯条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小零食,其主要营养成分如图表所示图表中薯条的含量中出现了_种营养素,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_土豆的生长需要施用氮肥,下列化肥中相符合的是_A KCl B NH4NO3 C Ca3(PO4)2 D CO(NH2)2铁锅的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具有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铁锅作为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_性,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_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b_;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请写出上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_作用。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_。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_。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O2,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制取O2的质量是_g;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18(8分)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_;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填序号)。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t。(结果保留1位小数)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实验设计)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测定某NaOH溶液的pH;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若pH<7,则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过量。方案二: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先滴加酚酞试液,后滴加稀硫酸至过量,观察到_的现象,则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交流与反思)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延伸学习)为更好地探究中和反应,我们引入滴定度这个概念,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M1/M2表示,如TH2SO4/NaOH=0.04g/mL,表示每毫升标准硫酸溶液恰好中和0.04 g NaOH。则若要使标准盐酸对CaO的滴定度THCl/CaO=0.0056g/mL,则盐酸对NaOH的滴定度是_g/mL。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A【解析】A、将水倒入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只能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选项错误;B、实验中能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中生成了二氧化碳,证明碳与氧化铜能发生反应,选项正确;C、实验中能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最大质量多于在汽油中的溶解的最大质量,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选项正确;D、实验中能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氧气,选项正确,故选A。2、C【解析】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不同中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A不正确;B、森林失火可用水扑灭,森林浇水后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B不正确;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甲烷也具有可燃性,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故C正确;D、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碱溶液反应,如一氧化碳,故D不正确。故选C。3、B【解析】A项,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项,甲烷、氢气、酒精都有可燃性;C项,磷燃烧的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D项,氢气、氧气都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B。4、D【解析】A、红磷燃烧后产生的白烟从玻璃管中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错误;C、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第二支试管的铁钉只能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不能形成对照,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条件,错误;D、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是因为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于滤纸片,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正确。故选D。点睛: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5、C【解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详解】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物质的鉴别所选用的方法正确;B、碳酸钙难溶于水,NaOH、NaCl、NH4NO3均易溶于水,但分别使温度升高、温度变化不大、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物质的鉴别所选用的试剂正确;C、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除杂所选用的试剂错误;D、O2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正确。故选:C。6、D【解析】A、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指示剂不能直接滴入试剂瓶,会污染试剂,选项A错误;B、量筒只能量取液体,不能用来溶解配制溶液,可以用烧杯配制,选项B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选项C错误;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选项D正确。故选D。7、B【解析】A、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治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B、自来水厂常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不能消毒,符合题意;C、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气体为氧气、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体积比为1:2,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8、A【解析】A在M点液体的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液体呈中性为无色,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呈碱性,液体为红色,选项B错误;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继续加稀硫酸,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多,选项C错误;DN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酸钠,故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中混合液体呈什么颜色,要根据混合液体中的成分确定,甲曲线M点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酚酞在中性时呈无色;而乙曲线N点液体,因为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无论反应程度如何,溶液一定呈碱性,酚酞呈红色。9、C【解析】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再停止一氧化碳,以防止高温下的铁再次被氧化。故选C。10、B【解析】A、由图可知,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故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不符合题意;B、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不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将t2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固体析出,B中溶质质量变小,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本题考查固体的溶解度曲线,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得出: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11、D【解析】由CaCO3+2XCaCN2+CO+H2+CO2可知,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3个,反应后碳原子是3个,反应前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氮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后氢原子是2个,反应前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X化学式是HCN。【详解】A、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只有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有害的气体产物,故选项错误;B、反应后气体质量增大,故选项错误;C、X的化学式为HCN,故选项错误;D、HCN的溶液显酸性,pH7,故选项正确。故选D。12、D【解析】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后先将导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选项正确; B. 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选项正确;C.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正确; D. 进行氧气的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经集满氧气,选项错误。故选D。13、B【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白色部分是苯分子,可看出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B、只能说明原子真实存在,原子之间有间隔,不能知道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错误;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正确。故选B考点:图表所表示的化学信息14、D【解析】试题分析:由X+2O2CO2+2H2O可知,左边4个氧原子;右边4个氧原子,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元素守恒,两边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应该相等,所以左边还差了1个C和4个H,那么X的化学式就是CH4。A、X的化学式就是CH4,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X的化学式就是CH4,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错误;C、X的化学式就是CH4,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错误;D、CH4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的应用的知识。15、C【解析】A、干冰的化学式为CO2,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消石灰的化学式为Ca(OH)2,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错误,故符合题意;D、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正确,故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五蛋白质、糖类、油脂BD热固性导热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Mg(OH)2+2HCl=MgCl2+2H2O【解析】(1)六大营养素有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水,由表可知:薯条中含有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钙、磷、铁)、油脂五种营养元素;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蛋白质、糖类、油脂;故答案为五;蛋白质、糖类、油脂;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BD;(2)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受热时应该不容易变形,所以应该使用热固性塑料;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故答案为热固性;导热;能够为人体提供铁元素;(3)胃酸中含有盐酸,氢氧化镁中和胃酸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故答案为Mg(OH)2+2HCl=MgCl2+2H2O。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铁架台 A 催化 导气管撤出水面 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 19.2 81.7%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b是铁架台;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如果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装置C收集氧气,为防止受冷温度降低水回流炸裂试管,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气管撤出水面;(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方法制取氧气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比优点是节约能源、装置简单,安全易操作等;(4)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0g-40.8g=19.2g;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x, x=49g,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81.7%。18、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Fe+3O2+ 6H2O4Fe(OH)3 bc Fe+ 2AgNO3 = 2Ag+ Fe(NO3)2 Fe2O3+3CO 2Fe+3CO2 583.3 【解析】(1). 由题中信息可知,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有铁,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有气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 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 6H2O高温4Fe(OH)3 (3). 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4).铁的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方程式为: Fe+ 2AgNO3 = 2Ag+ Fe(NO3)2 (5).一氧化碳有还原性,高温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Fe2O3+3CO 高温2Fe+3CO2 (6).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等于生铁中铁的质量,设生铁的质量为x,则1000t× 80%× = 96%x x583.3t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稀H2SO4 酚酞先变红色再变成无色或红色消失 测定溶液反应前后的酸碱性变化来确定两种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0.008 【解析】实验设计:方案一:测定某NaOH溶液的pH,氢氧化钠的pH值大于7,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pH值,pH<7,酸的pH值<7,说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稀H2SO4过量;方案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遇碱变红,后滴加稀硫酸,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如酚酞试液先变红然后红色消失,说明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交流与反思: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测定溶液反应前后的酸碱性变化来确定两种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延伸学习: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M1/M2表示,标准盐酸对CaO的滴定度THCl/CaO=0.0056g/mL,表示每毫升标准盐酸溶液恰好中和0.0056gCaO。设1mL标准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设盐酸对氢氧化钠的滴定度为y x=0.0073g y=0.008g盐酸对NaOH的滴定度是0.008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