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8296
资源大小:194.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H2O2和H2O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C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金属元素不同2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A常见的氧化物:MgO、KMnO4、H2OB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 C、CO、O2C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D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CO23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两个氮分子:2N2;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两个铁离子:2Fe3+;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是( )ABCD4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5南宁是我家, 保护环境靠大家。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废纸、废金属制品的随意丟弃白色污染BSO2 和 NO2 气体大量排放酸雨C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温室效应加剧D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排放水体污染AABBCCDD6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铜单质B冰水混合物C洁净的空气D蒸馏水7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D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8下列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与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2CO+ O22CO2 化合反应B2HI+Cl2=2HCl+I2 置换反应C2H2O2H2+O2 分解反应DCuO+ 2HCl=CuCl2+H2O 复分解反应9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加物质或方法A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溶解、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B除去氧化铜中的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D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AABBCCDD10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BMg(OH)2 CuSO4 C CO2CKOH HNO3 O2 SO3DHCl NaOH O2 P2O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下列AE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的信息,请回答:B结构图中,x=_;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A、C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2)以下是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3OH)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请把H框内的粒子补画完整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克,放入一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残余固体质量为10.7克求生成氧气多少克?生成氯化钾多少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组成的,若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为6mL,则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为_m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_,在净化水过程中还常常需要通入氯气进行消毒杀菌。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从物质分类角度上看,次氯酸属于_(填序号)。A 氧化物 B 化合物 C 混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在氧气中燃烧_;镁和稀硫酸_;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实验: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实验的结论是_。由该结论可知_(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通过实验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方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方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_(填或)更为科学,理由是:_16硫酸氢钠( 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请预测其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限选试剂是:NaHSO4溶液、BaCl2溶液、FeSO4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镁条、碳粉、氧化铜。预测预测的依据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能够与含Ba2+的盐反应_取少量 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如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能够与_(填物质类别)反应_,如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能够与_(填物质类别)反应_,如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原子排列方式上的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H2O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H2O2和H2O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C【解析】A、KMnO4不是氧化物,错误;B、氧气具有氧化性,不具有还原性,错误;C、CuO、MnO2、Fe3O4都是黑色的固体,正确;D、二氧化碳没有刺激性气味,错误。故选C。【点睛】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3、B【解析】试题分析:两个氮分子:2N2,是正确的表示;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是错误的表示,应该表示为O3;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是错误的表示,应该为S2-;两个铁离子:2Fe3+ 是正确的表示;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是正确的表示;+2价的镁元素:Mg2+是错误的表示,应该为。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4、B【解析】A、氨水挥发,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故选项解释错误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5、A【解析】A、白色污染是指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因果关系不正确,故A错误;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入空气中,和水反应会产生酸雨,因果关系正确,故B正确;C、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因果关系正确,故C正确;D、水资源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因果关系正确,故D正确。故选:A。6、C【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A. 铜单质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 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 洁净的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D. 蒸馏水是纯水,只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选C。7、D【解析】A、石油是混合物,故叙述正确;B、石油属于化石燃料,故叙述正确;C、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故叙述正确;D、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叙述错误。故选D。8、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可知,该反应涉及三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一种属于单质,另一种属于化合物,生成物为两种,分别为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且各物质间的粒子个数比2:1:2:1。故选B考点:置换反应特点。9、A【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钠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错误;B、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HCl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D、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可以鉴别,正确。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物质的鉴别等知识。10、D【解析】A、Na2O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故A错误;B、Mg(OH)2不属于酸,而属于碱,CuSO4也不是碱而属于盐,故B错误;C、KOH不属于酸,而属于碱,HNO3也不是碱而属于酸,故C错误;D、HCl属于酸,NaOH属于碱,O2属于单质,P2O5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8 74.92 1 【解析】(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每层排2n2电子,故第二层排8个电子,故X=8;由元素信息图得,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A为氧原子,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氧离子,化合价为-2价,、C为铝原子易失去三个电子形成铝离子,化合价为+3价,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D元素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故最外层电子数为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框内的粒子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8g;7.45g【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15.5g10.7g4.8g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x7.45g答:该反应共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7.45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氢氧两种元素 3 吸附作用 B 【解析】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故填:氢氧两种元素;电解水时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氢气是6mL,则氧气应为3mL,故填:3;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与异味,故填:吸附作用;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从物质分类角度上看,次氯酸属于化合物,故填:B;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14、S+O2SO2 Mg+H2SO4=MgSO4+H2 2H2O22H2O+O2 【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2)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MgSO4+H2;(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 置换反应 CO2支持镁的燃烧(镁在CO2中可以燃烧) 不能 物质燃烧不一定有O2参加反应 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燃着的火柴放入CO2中立即熄灭,不能对铁丝加热;CO2支持镁带燃烧,燃着的镁带放入装有CO2中能持续燃烧,能使铁丝充分受热 【解析】活动一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的元素质量不变,结合生成的是黑色固体,可知黑色固体是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单质和化合物,属置换反应;(2)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说明)CO2支持镁的燃烧,故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三个条件都能满足时,可燃物才能发生燃烧。通过该实验可知物质燃烧不一定要有O2参加反应;活动二由于CO2不支持火柴燃烧,燃着的火柴放入CO2中立即熄灭,不能对铁丝加热;CO2支持镁带燃烧,燃着的镁带放入装有CO2中能持续燃烧,能使铁丝充分受热,故方案二更科学。16、NaHSO4电离出SO42 有白色沉淀产生碳酸盐NaHSO4电离出H+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指示剂NaHSO4电离出H+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色【解析】NaHSO4电离出SO42,硫酸根离子和Ba2+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取少量 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BaCl2溶液,如果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预测成立;能够与碳酸盐反应,因为NaHSO4电离出H+,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二氧化碳,如果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预测成立;能够与指示剂反应,理由是NaHSO4电离出H+ ,溶液显酸性,验证方法是:取少量NaHSO4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色,则预测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