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临泉县联考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8626
资源大小:17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安徽省阜阳临泉县联考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成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瓷器B冶炼生铁C纺纱织布D粮食酿酒2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中,正确的是ABaCl2、 HC1、(NH4)2CO3、Ca(OH) 2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BMgCl2、NaOH、 HCl、 Na2SO4 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CCuO、C、Fe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DNa2CO3、 NaCl、 KOH三种溶液,只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鉴别3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 )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灯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4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量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B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C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D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5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B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64月5日为国家安全日。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A扇闻气体气味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D把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7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铁强化酱油”、“富硒苹果”中的“铁、硒”应理解为()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8现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丙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则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乙>丙>甲D丙>乙>甲9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B金刚石的硬度比生铁大C胃酸过多可服用少量熟石灰D施肥时,碳酸氢铵不能与熟石灰共同施用10某同学为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自动加液过滤器”。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体,当漏斗中的液体减少时,烧瓶中的液体会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而不会从漏斗中溢出。为使液体顺利流下,需插入“空气导入管”与大气相通。下列“空气导入管”及“液体流出管”安装正确的是()ABCD11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学习方法是对比实验分析法。以下是探究铁锈蚀条件的实验,其中可做对照组实验的是( )条件A在干燥的空气中B在蒸馏水中C与空气和蒸馏水同时接触D与蒸馏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图示AABBCCDD12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制CO2的废液得到CaCO3和NaCl晶体,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剂X可选用Na2CO3溶液B操作、的名称都是过滤C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量筒D稍过量的试剂X加入到废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有气泡13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B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常略小于另一极气体体积的2倍C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在广口瓶中加入NaOH溶液D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需要在广口瓶中加入少量水1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D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80%1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珍珠B冰水C酱油D空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填字母序号); D的粒子符号为_; 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化学调研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探究中和反应,请你参与以下探究:甲组同学取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用酸度计测该溶液的pH ,同时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如图所示)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边滴加边搅拌。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酸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升高,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乙组的同学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 认为该方案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_。丙组同学用另外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当往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时,发现有少量的气泡冒出,小组同学根据这一现象进行讨论,一致认为其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_。为了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你认为可选用的物质是_(填字母)A稀盐酸 B氢氧化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 D氯化钠溶液 丁组同学借助酚酞试液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一定小东同学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否定小金的结论,请写出小东设计的实验(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戊组同学拿来丙组同学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欲测定其变质情况,取出100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推测并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_(选填完全变质、部分变质)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g。当加入3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结果精确到0.1%,要求写出计算过程)18(8分)结合KNO3和NaCl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温度/°C02040608010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KNO313.331.663.9110169246(1)0°C时,KNO3溶解度是_g(2)根据NaCl的溶解度表可知,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通常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3)在60°C时,将60gKNO3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降温到40°C,对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A 降温前后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溶液中溶质减少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她把金属镭放入水中,发生猛烈反应,得到氢氧化镭Ra(OH)2的水溶液。氢氧化镭固体为白色粒状固体,易溶于水形成仅次于氢氧化铯的超强碱,有极强的腐蚀性,化学性质与其他可溶性氢氧化物类似。现有氢氧化镭的无色溶液,提供下列限选试剂:稀硝酸、稀盐酸、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镁条。请预测氢氧化镭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注:氯化镭、硝酸镭等是可溶性盐,碳酸镭是难溶性盐。预测预测的依据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能够与含CO32-的盐反应_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如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能够与_反应_,如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能够与_反应_,如果观察到_,则预测成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A、陶土与瓷器不是同一种物质,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冶炼生铁过程中有铁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A【解析】碳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氨气和水,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铵和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详解】A、四种溶液两两混合,碳酸铵和氢氧化钙会产生沉淀和气体,和氯化钡反应产生沉淀,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出现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A正确;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其它物质都无现象,因此不能鉴别,故B不正确;C、氧化铜、铁粉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溶液,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炭粉与盐酸不反应,加入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C不正确;D、碳酸钠和氢氧化钾在溶液中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不能鉴别,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溶液,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碳酸钠和氢氧化钾在溶液中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色。3、A【解析】A、扇灭是利用空气流动带走周围的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选项错误;B、剪掉灯芯,隔离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实现了灭火目的,选项正确;C、用湿抹布盖灭时,使蜡烛与空气隔绝,蜡烛不再与氧气接触,使燃烧停止,选项正确;D、水能够吸收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燃烧停止,选项正确,故选A。【点睛】物质燃烧时,需要三个燃烧条件同时具备,物质才能发生燃烧,而灭火时,只需切断一个燃烧条件,即实现一条灭火原理,就能实现灭火。4、B【解析】A、矿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尽量保护,不可大量开采,故A错误;B、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故B正确;C、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主题,故C错误;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故D错误。故选B。5、B【解析】试题分析:A、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正确,B、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二个氮原子,错误,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根据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正确,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7+1×14+16×3+14×2=174,正确,故选B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6、D【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扇闻气体气味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D【解析】“铁强化酱油”、“富硒苹果”中的“铁、硒”,都是说明这些物质的存在,而不关注以什么形式存在,或者便于说明如何存在,所以就用宏观的元素种类来说明。因此理解为元素。故选:D。8、C【解析】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甲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说明乙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丙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说明溶液呈中性,pH等于7。则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故选C。9、C【解析】A、分子间有间隔,10mL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说法正确;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金刚石的硬度比生铁大,说法正确;C、胃酸过多可服用少量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有腐蚀性不能服用,说法错误;D、施肥时,碳酸氢铵不能与熟石灰共同施用,否则发生反应生成氨气,造成肥效损失,说法正确。故选C。10、A【解析】“自动加液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为:过滤时,当液体由液体流出管进入漏斗且达到一定高度时,形成液封,液体将停止进入漏斗,随着过滤的进行漏斗内的液面下降,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液体继续进入漏斗,如此反复,能达到“自动过滤”的目的。所以“空气导入管”下口应在滤纸边沿下方;上口应在待过滤液液面上;过滤的原理是:待过滤的液体沿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当漏斗里的液面封住“空气导入管”的管口,空气停止进入烧瓶,液体停止流入漏斗;随着过滤的进行,当漏斗里的液面降到空气导入管的下口以下时,空气又进入烧瓶,液体又流入漏斗,而“液体流出管”下端高于“空气导入管”,会造成液体滴下时液滴飞溅。综上所述并观察图形可知,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11、D【解析】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A、该图示中,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铁钉没有发生锈蚀;B、该图示中,铁钉只与水接触,铁钉没有发生锈蚀;C、该图示中,铁钉与空气和蒸馏水同时接触,铁钉发生了锈蚀;D、该图示中,铁钉与氧气和蒸馏水同时接触,铁钉发生了锈蚀。在探究铁锈蚀条件的实验中,D可做对照组实验,说明了铁钉的锈蚀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D。12、A【解析】A. 实验室制CO2的废液中含有CaCl2,加入试剂X得到CaCO3和Na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选用的是Na2CO3溶液,Na2CO3+CaCl2= CaCO3+2NaCl,此选项正确;B. 通过操作使难溶解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则操作是过滤,通过操作是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则操作是蒸发,此选项错误;C. 操作I是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烧杯,此选项错误;D. 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到废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气泡后有沉淀,此选项错误。故选A。13、A【解析】A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硫酸,故选项说法正确。B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溶解性较氢气略大,所以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气体体积常略大于另一极气体体积的2倍,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而氧气的量不足时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不能用木碳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无法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4、B【解析】A、由图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20,,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与20,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故A错误;B、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在100g溶剂里溶解的固体质量相等,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所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故C错误;D、由图可知,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 水中,只有60g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错误;故选B。15、B【解析】A、珍珠是由碳酸钙、碳酸镁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冰水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酱油是由水、氯化钠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叫做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79.90或79.9 E Na+ NaBr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E,最外层均是7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3) D的粒子符号为Na+ ,最外层一个电子,易失去;(4)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总价代数和为零原则,B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Br。点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易失去电子,大于4,易获得电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减小 放热 不合理 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无法判断反应是否放热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取样,加入碳酸钙(或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则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所加试剂合理即可,如可用紫色石蕊溶液、pH试纸等等) 部分变质 10.6 17.7% 【解析】(1)由图示可知,酸度计放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发生中和反应,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温度计上显示的数据逐渐升高,由此可知,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2)乙组的同学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该方案不合理,原因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无法判断反应是否放热。(3)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接触,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2NaOH+CO2= Na2CO3+H2O,选用除杂试剂,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二是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Na2CO3+Ca(OH)2=CaCO3+2NaOH,故选B。(4)酚酞溶液遇酸性、中性溶液都不变色,仍为无色,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为无色,溶液可能是酸性,也可能是中性。取样,加入碳酸钙(或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则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或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为红色,则溶液显酸性或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值,pH<7,溶液显酸性。)(5)根据图像可知,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开始没有产生气体,则是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待氢氧化钠反应完以后,稀盐酸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所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根据图像可知,产生的4.4g气体是二氧化碳,设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 ,解得x=10.6g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所以HCl-NaCl,由图像可知,当加入300g稀盐酸,稀盐酸与混合溶液恰好反应,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y。 = ,解得y=70.2g加入300g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0g+300g-4.4g= 395.6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7%【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18、13.3g 蒸发结晶 AB 【解析】(1)由表可知,0时,KNO3溶解度是13.3g;(2)根据NaCl的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通常采用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3)A、在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将60gKNO3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降温到40°C,溶液还是饱和溶液,符合题意;B、在60°C时,将60gKNO3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5g,降温到40°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1.95,故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符合题意;C、降温前后,溶液都是饱和溶液,且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故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B。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Ra(OH)2可解离出Ra2+ 有沉淀产生 非金属氧化物 Ra(OH)2可解离出OH- 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有沉淀产生 酸碱指示剂 Ra(OH)2可解离出OH- 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 红色溶液变无色 【解析】由于Ra(OH)2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可以使指示剂变色,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与酸反应,可以与某些类型的盐反应;又由于碳酸镭是难溶性盐,因此Ra(OH)2可以与碳酸盐反应。能够与含CO32-的盐反应,因为Ra(OH)2在溶液中能电离出Ra2+,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则预测成立。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因为Ra(OH)2在溶液中能电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如果有有沉淀产生,则预测成立。能够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因为Ra(OH)2在溶液中能电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如果红色溶液变无色,则预测成立。故填:预测预测的依据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期现象能够与含CO32-的盐反应Ra(OH)2可解离出Ra2+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则预测成立。能够与非金属氧化物(填物质类别)反应Ra(OH)2可解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则预测成立。能够与酸碱指示剂(填物质类别)反应Ra(OH)2可解离出OH-取少量Ra(OH)2溶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酚酞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盐酸,如果观察到红色溶液变无色,则预测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