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淮安市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9400
资源大小:26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淮安市重点中学中考五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酱油B钻石C白酒D矿泉水2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为SO2BX只能是硫酸C可能有沉淀生成D属于复分解反应3在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H2SO4,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4从安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饮食中,氯化钠和碘元素摄入越多越好B房间内燃煤时,等闻到CO气味再通风C高层楼房着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离D熟石灰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5实验室常用的下列仪器中,所用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A用玻璃制作的集气瓶B用不锈钢制作的坩埚钳C用塑料制作的药匙D用铁丝和石棉制作的石棉网AABBCCDD6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烧碱Na2CO3B小苏打NaHCO3C熟石灰CaOD水银Ag7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ACl、Cl-两种微粒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BH2O2、H2SO4、Ca(OH)2均由不同和元素组成,都属于混合物CNaOH、Al(OH)3都是常见的碱,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在加热条件下,H2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H2和CO都发生了氧化反应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则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D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任意组合新物质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量度水的体积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10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能源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C、物质与分类D、化学与环境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混合物小苏打和纯硫都属于盐尿素(CO(NH2)2和硝酸钾(KNO3)都属于复合肥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白行车AABBCCDD11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对下列实验示意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连接、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B中的液体一定可以做干燥剂C、中水的作用相同D将中药品改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依次连接、装置,可以得到干燥的氧气12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可燃性B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D一个分子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据东北网报道:哈尔滨北方农业科技园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如图)喜获丰收,试回答:建造大棚所用的外部塑料名称一般是_薄膜,而内部没有铁做支架,因为铁易_;大棚内的绿色大叶蔬菜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_;为防止植物倒伏,且叶色浓绿,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_(填化学式)无土栽培,在配制右表中一份营养液时,表中备注不要用硬水配置营养液,推测原因是_。14下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_性。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 (填“大于”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15观察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面问题:甲图为电解水装置,其中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是_(填写物质化学式),在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往往用较稀的硫酸溶液代替水,当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填“1”或“2”)(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_。(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填字母序号)A 分子质量 B 分子种类 C 分子间隔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如图3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_B(填“”、“”或“”,下同)。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B。(3)t2时,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gB也刚好达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精确到0.1%)。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A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实验B中,能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C中,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以上实验中,水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是_(填序号)。18试剂A、B、C是Na2CO3溶液、稀盐酸、Ca(OH)2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试管中溶液变浑浊。实验结束后,该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溶液变澄清,并有气泡冒出。请回答:A是_,B的溶质是_(填俗名)。写出烧杯中溶液变澄清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可能是_(填序号)。a. NaCl、Na2CO3 b. NaCl、CaCl2、HCl c. NaCl、CaCl2 d. NaCl、CaCl2、Na2CO3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对人体有没有害?对此媒体纷纷调查报道,曾引起大家的恐慌。据资料显示: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植物催熟剂,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乙烯(化学式为C2H4),促进水果成熟,是优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会产生促进儿童早熟等问题,对人体无害。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烯利由_种元素组成,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填元素名称)。(2)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3)乙烯利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详解】A选项酱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选项钻石为纯净的碳单质,属于纯净物;C选项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D选项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选择B2、C【解析】A、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钠,故错误;B、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也能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镁,故错误;C、由B分析,正确;D、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错误。故选C。3、A【解析】A、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氢氧化钡不断减少,溶液碱性变弱,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正确;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错误;C、中和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先逐渐增加,随着反应的逐渐停止同时溶液不断向环境中散热溶,液的温度又降到常温,图象错误;D、随着稀H2SO4的加入,溶液中的水持续增加,图象错误。故选:A。【点睛】主要考查氢氧化钡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事实,能理解图象表达意思,针对图象表达,再联系反应事实即可解答。此题注意药品的量改变,导致情况的不同。4、C【解析】A要合理摄入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人体摄入过多的氯化钠易引发高血压,摄入较多的碘元素也会引起甲状腺疾病,选项A错误;B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房间内燃煤时,即使生成一氧化碳,也不能闻到气味,选项B错误;C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窜,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 不能乘电梯逃生,选项C正确;D熟石灰不能与水反应,也没有吸水性,不能用作食品干燥剂,选项D错误。故选C。5、C【解析】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 ;不锈钢是金属材料;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铁丝和石棉制成的石棉网属于复合材料。故选C。6、B【解析】A、烧碱是氢氧化钠:NaOH;故选项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O3;故选项正确;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Ca(OH)2;故选项错误;D、水银是汞:Hg;故选项错误;故选:B。7、D【解析】A、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得到的,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B、H2O2、H2SO4、Ca(OH)2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均只含有1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H2和CO都能使CuO失去氧,H2和CO都夺取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8、C【解析】A、二氧化碳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变化,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属于物理变化,推理错误;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是盐溶液,推理错误;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推理正确;D、物质世界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可以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组合形成新物质,但不是任意组合都能形成新物质,推理错误。故选C。【点睛】碱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是盐,其水溶液显碱性。同理,酸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9、C【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试管底部应放在铁架台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睛】浓硫酸稀释操作可简记为:酸入水,缓慢倒,并搅拌。10、A【解析】A、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而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钙质流失较为严重,所以需要适当补钙,归纳总结正确;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夜间视力下降,造成夜盲症,归纳总结正确;香烟点燃后生成尼古丁、烟焦油等有害物质,毒品则会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影响人体健康,归纳总结正确;选项A符合题意;B、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归纳总结错误;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电池内,归纳总结错误;化石能源石油、碳等是重要化工原料,提供丰富的化工资源,归纳总结错误;选项B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主要组分为甲烷,还含有其他杂质气体,属于混合物,海水包括氯化钠、氯化镁、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归纳总结正确;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别称,属于盐,纯硫是由硫原子组成,为单质,不是盐,归纳总结错误;尿素只含有氮元素,不属于复合肥,硝酸钾含有钾和氮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归纳总结错误;选项C不符合题意;D、施肥过量、过度使用农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归纳总结错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利于分解,减少白色污染,利于环境保护,归纳总结正确;步行或者自行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利于环保,归纳总结正确;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B【解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考虑;B、根据混合气体通过中的液体水没有了考虑;C、根据硫燃烧加水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铁丝燃烧加水是为了防止炸裂集气瓶;D、得到干燥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详解】A、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B、混合气体通过中的液体水没有了,说明该液体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做干燥剂,故B正确;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有毒气体能污染空气,所以加入水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的,铁丝燃烧加入水是为了防止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溅落到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炸裂,故C错;D、收集干燥的氧气不能用排水法,否则干燥完了又会带上水,故D错。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收集干燥气体要用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知道硫燃烧和铁丝燃烧的注意事项。12、B【解析】A、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丁烷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可见它定能燃烧放热,正确;B、丁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丁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C、丁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4):(1×10)=24:5,正确;D、丁烷是由丁烷分子构成的,每个丁烷分子是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聚乙烯 生锈 维生素 KNO3 硬水中含有钙、镁离子,会和营养液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破坏营养液成分 【解析】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潮湿的空气直接接触,防止钢铁生锈的具体方法有在铁制品表面涂矿物性油,油漆或烧制搪瓷,喷塑。【详解】(1)建造大棚所用的外部塑料名称一般是聚乙烯薄膜,而内部没有铁做支架,因为铁易生锈。(2)大棚内的绿色大叶蔬菜主要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3)为防止植物倒伏,且叶色浓绿,应施加的一种化肥是。(4)无土栽培,在配制右表中一份营养液时,表中备注不要用硬水配置营养液,推测原因是水中含有钙、镁离子,会和营养液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破坏营养液成分。14、(1)导电(或“稳定”) (2)2H2O2 2H2OO2 (3)大于 锌片的表面生成了红色的物质,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解析】试题分析:(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2)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大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锌片的表面生成了红色的物质,溶液逐渐变为无色,此实验证明锌比铜活泼。考点:新能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5、H2变大【解析】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由图看出,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在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往往用较稀的硫酸溶液代替水,电解过程中,硫酸的质量不变,水的质量减少,故当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16、2 吸附 A、B 变大 25 33.3% 【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是氧气体积的2倍,由电解水装置示意图可知,2试管里的气体是电源上的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作用,除掉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是物理变化,分子质量和分子种类不变,分子间隔改变;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溶剂减少,溶质不变,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4)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AB;由图可知:将t3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A的溶解度变化幅度大于B,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比B多;t2时AB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100g水中溶解50gA刚好饱和,即二者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均为50g,那么50g水中溶解25gB刚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100%33.3%。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加速溶解 生成黑色固体 2H2O2H2+O2 B 【解析】(1)实验A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溶解;(2)实验B中,能证明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有新物质的生成,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3)实验C中,水电解分解成氧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4)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溶解;B实验中瓶底放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C实验中水作为反应物,故水起到安全防护作用的是B。18、稀盐酸 纯碱 CaCO3+2HCl=CaCl2+H2O+CO2 bc 【解析】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和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中会冒气泡,观察到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A、C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试管中溶液变浑浊,则C是氢氧化钙溶液,A是稀盐酸,B是碳酸钠溶液,实验结束后,把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溶液变澄清,并有气泡冒出,说明生成的碳酸钙和多余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观察到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A、C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一种,试管中溶液变浑浊,则C是氢氧化钙溶液,A是稀盐酸,B是碳酸钠溶液,A是稀盐酸,B的溶质是纯碱。(2)实验结束后,把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溶液变澄清,并有气泡冒出,说明生成的碳酸钙和多余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烧杯中溶液变澄清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如果稀盐酸过量,则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含有,如果稀盐酸量刚好反应,则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含有,故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含有可能是bc。【点睛】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和水和二氧化碳。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5 氧 1:3 1:2 【解析】(1)由乙烯利的化学式可知,乙烯利是由碳、氧、氢、氯、磷五种元素组成;化学式中碳、氧、氢、氯、磷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6):35.5:31=24:48:6:35.5:31,通过对比可知,氧元素的质量比最大,则乙烯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2)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3; (3)乙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