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19454
资源大小:332.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D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2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稳定B是一种混合物C具有导电性D属于有机合成材料3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性质相似B的微粒符号为NaC属于同种元素D形成的化合物为Na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霉变大米不可食用B“XX矿泉水”纯天然,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煤、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D棉花属于有机合成材料5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6今年6月5日将在中国浙江杭州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7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控制燃烧条件可以到达防火、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B香烟的过滤嘴可过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D为了促进燃烧,将煤加工成煤粉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0向盛有酚酞和烧碱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至液体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A稀硫酸溶液B锌粒C紫色石蕊溶液D碳酸钠溶液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增加了对空气的污染B该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122019年1月3日,我国“嫦娥四号”成功落在了月球背面,这也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并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燃料,下列叙达正确的是A高氧酸钾是氧化物B高氧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C高氧酸钾由四种元素组成D高氧酸钾中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水分蒸发B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表面变为绿色C汽油燃烧D浓硫酸使小木条变黑14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辨析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B喝汽水后打嗝,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C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15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锌、锡、碘、氟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B小苏打可以用来治疗所有的胃酸过多C水果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纤维素D无机盐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都是构成人体组织重要材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白醋pH_7(填“”“”或“”)_金刚石的化学式为:_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现有21.2g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除去其中的氯化镁,老师为他们提供了以下药品: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为了除去氯化镁,同学们所选的溶液是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列出根据已知条件求解参加反应的氯化镁质量(X)的比例式_。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18(8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可把铁从磁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磁铁矿石样品(设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元素和氧元素)进行探究,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样品中的质量是_g;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是_。 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向黄铜样品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氢气.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除了可求出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外,你还能求出的化学量有_(填序号)锌的质量 锌的质量分数 铜的质量分数 硫酸锌的质量 硫酸溶液的体积铝是一种比较耐腐蚀的金属材料,这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生成一种薄膜_(填化学式),如果用铝来制取氢气,那么需要操作_(填编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A 用砂纸打磨表面 B 用水浸泡 C 用稀盐酸浸泡一段很长时间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纯碱的性质”实验。探究一: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32-、H+、C1-、Ba2+、Ca2+、OH-七种离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小明的猜想存在异议,并进行了下列探究(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3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_;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_,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探究二: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再接上装置C和D。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根据质量守恒定,装置_(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_(选填“偏大”或“偏小”)。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白色部分是苯分子,可看出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B、只能说明原子真实存在,原子之间有间隔,不能知道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错误;C、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正确;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正确。故选B考点:图表所表示的化学信息2、D【解析】A、烯合金中有石墨烯,石墨烯是碳的单质,常温下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B、烯合金是一种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C、石墨烯与铝合金,研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的性质,所以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故不符合题意;D、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所以烯合金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铝元素,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符合题意。3、D【解析】表示锂原子、表示氧离子、表示钠离子、表示钠原子【详解】A、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表示钠原子,微粒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表示钠离子,表示钠原子,质子数相等,都属于钠元素;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表示氧离子带2个点位负电荷,表示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4、A【解析】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洗不掉的,故选项正确;B、任何物质都由化学元素组成,是化学物质,故选项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选项错误;D、棉花属于天然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5、A【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故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是空气中固有的成分,不是污染物。空气的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烟尘包括:可吸入颗粒、总悬浮颗粒物。故选A。6、A【解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等,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治水体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C、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治水体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故选:A。7、D【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以防炸伤人或者引起火灾,选项正确;B.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避免天然气继续泄露,并降低室内天然气的浓度,选项正确;C.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立即用湿布盖灭,不能浇水,以免扩大火势,选项正确;D.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浇,以免引起触电事故发生,选项错误。选D。8、D【解析】A. 木炭燃烧后生成无色气体,错误;B. 加热到发红的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错误;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错误;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故选D。9、B【解析】A、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是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控制燃烧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和防止爆炸的目的,故A说法正确;B、香烟的过滤嘴只能除去颗粒状固体,不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所以吸烟有害健康,故B说法不正确;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故C说法正确;D、为了促进燃烧,将煤加工成煤粉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D说法正确。故选B。10、A【解析】向盛有酚酞和烧碱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至液体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或过量。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中一定存在氯化钠,可能存在盐酸。【详解】A、加入稀硫酸,由于稀硫酸不能和盐酸反应,不能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故A错误;B、加入锌粒,如果盐酸过量,则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过程中产生气泡;如果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无明显现象能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故B正确;C、加入石蕊试液,如果盐酸过量,则溶液变红色;如果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石蕊试液不变色,能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故C正确;D、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果盐酸过量,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产生气泡;如果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无明显现象,能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故D正确。故选A。11、B【解析】A、该反应将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错误;B、因CO和NO都有毒,通过该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即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正确;C、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D、该反应中分子的个数虽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变化,反应前后质量相等,错误。故选B。12、B【解析】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KClO4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得,当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时,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越大,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因为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16×4=64,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35.5×1=35.5,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39×1=39,氧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最大,所以,高氧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符合题意;C、高氧酸钾由氧元素、钾元素、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的比值可得,高氧酸钾中钾、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9×1:16×4=39:64,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13、A【解析】A、水分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在潮湿的空气中铜表面变为绿色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燃烧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浓硫酸使小木条变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14、A【解析】试题分析: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防止生锈;喝汽水后打嗝,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废弃电池埋到土壤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集中处理;将适量的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故选A.考点:化学与生活 基本概念和原理15、C【解析】A、铁、锌、碘、氟都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锡不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故A错误;B、小苏打不可以用来治疗溃疡性胃酸过多,故B错误;C、水果蔬菜可以为人体提供维生素,也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纤维素,故C正确;D、常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都是构成人体组织重要材料,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 纯净物 C P2O5 【解析】物质根据组成是否单一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详解】(1)白醋显酸性,故pH7。(2)物质根据组成是否单一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3)金刚石是碳的单质,故化学式为C。(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点睛】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氢氧化钠溶液 MgCl2+2NaOH2NaCl+Mg(OH)2 11.7%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体飞溅 【解析】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氯化镁的质量以及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进行相关计算。【详解】为了除去氯化镁,是氯化钠中混有氯化镁,为除去杂质而避免引入新的杂质,所以所选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对应的反应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2NaCl+Mg(OH)2。设参加反应的氯化镁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为z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g×8%8gx9.5gy11.7gz5.8g反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1.7%。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体飞溅。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2)MgCl2+2NaOH2NaCl+Mg(OH)2。(3)。(4)11.7%。(5)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液体飞溅。【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8、 8.7 生铁 4.9% A 【解析】(1)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能把铁从磁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样品中的质量是x,用表示固体减少的质量, ,x=8.7g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故含碳量较高是生铁。(2)设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x=4.9%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硫酸锌的质量;但由于不知道黄铜的质量,因此不能计算出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锌的质量分数;由于不知道硫酸溶液的密度,因此也不能把硫酸溶液的质量转变为体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质量可由参加反应锌的质量+所加稀硫酸的质量-放出氢气的质量而计算出来,因此,还可以计算出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分析选项,应选。(3)铝的活动性较强,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结实的氧化铝薄膜,化学式为:,在实验前可以用砂纸将氧化膜打磨掉,也可以放入稀盐酸将氧化铝反应掉,但放入盐酸中时间过长会将铝消耗掉,故选A。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大烧杯底部有沉淀 如果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加入的稀盐酸不足以完全消耗氢氧根离子,即使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也不产生气泡 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OH- Na+、CO32-、C1-、OH-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 C 偏大 【解析】探究一:(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大烧杯底部有沉淀。故填:大烧杯底部有沉淀。(2)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如果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加入的稀盐酸不足以完全消耗氢氧根离子,即使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也不产生气泡。故填:如果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加入的稀盐酸不足以完全消耗氢氧根离子,即使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也不产生气泡。设计实验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静置,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离子是OH- 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则不含有钙离子、钡离子,因此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Na+、CO32-、C1-、OH-。故填:Na+、CO32-、C1-、OH-。探究二:(3)待装置A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若没有装置D,C装置右端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进入C装置,导致计算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将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填: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C装置吸收;C;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