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七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0052
资源大小:27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七校联考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A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Na2SO4溶液(NaCl)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H2(H2O) 通入稀硫酸D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AABBCCDD2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蜡烛熄灭、实验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C实验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D实验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3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氯化钠和亚硝酸钠都有咸味,都可用做调味品B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钙都能干燥氢气C试管内壁附着铜、氧化铁、氢氧化铜时都可以用稀盐酸除去DMg(OH)2 、Ca(OH)2 、NaOH 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通常情况下,下列能体现“1+1=2”这一结论的是A1mL酒精加1mL水得到2mL溶液B1g酒精加1g水得到2g酒精的水溶液C1个氢分子加1个氧分子点燃后完全反应得到2个水分子D1g碳加1g氧气点燃后完全反应得到2g二氧化碳5甲、乙试管中各盛有10.0g 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试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图1、2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B0时,甲中溶液一定不饱和,乙中溶液一定饱和C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来提纯Na2CO3D30时,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都恰好变为饱和溶液,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大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6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A用燃烧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B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和尿素C灼烧后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腈纶线D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7下列物质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的是ASSO3BFeFe2(SO4)3CNa2CO3NaOHDKClK2CO38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B风力发电C牛奶变酸D海水晒盐9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KCl B(NH4)2SO4 CCa(H2PO4)2 DNH4NO310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不是制取气体,所以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该实验可以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实验结果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两个二氧化氮分子_;铵根离子_;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_;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 _;“4”表示 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现有一份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89.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 MnO2 充分反应后,得到液体的 质量为 90g(不考虑操作过程中液体的损失),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g(精确到小 数点后 1 位)。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电子烟”的危害。抽样产品产生的烟雾中,甲醛含量是我国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容许浓度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除吸烟外,请举例说明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_(写出一种即可)。从燃烧的条件思考,为什么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有可能会引发火灾_?14小强同学想将某稀硫酸的pH升高,他采取的方法有: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_;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加入_(答一种试剂名称)。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同学们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小欣同学发现容器内液体是浑浊的,她很好奇,浑浊液体是什么?于是她和同学们一起将浑浊的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固体,并对此展开了探究(溶解于水中的气体成分忽略不计)。(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以及过滤得到的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査阅资料)大理石中含有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可能含有少量的Fe2O3等。FeCl3溶液遇到硫氰化钾(KSCN)溶液能够很灵敏显现出红色。(猜想验证)I.经讨论,大家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Cl2。.小欣同学根据资料中大理石的成分,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_。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到滤液颜色无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小欣的猜想不成立.小雨又提出猜想,滤液中还可能含有_(填化学式)。请你和小雨一起验证他的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_色小雨的猜想成立.根据小雨的验证结果,可知过滤得到的固体中含有_。16为了探究金属活动性,将锌和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铜不反应而锌的表面有气泡产生。老师告诉学生,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也能反应且产生气体。铜与浓硫酸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其中气体是什么?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作出了猜想。猜想一:氢气; 猜想二:二氧化硫;猜想三: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1)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和碱性溶液反应H2+CuOCu+H2O师生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省略),请完成下列表格。主要实验步骤主要现象解释或结论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装置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有_生成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装置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猜想_正确停止加热,将铜丝上提,向装置A中玻璃管鼓入空气/冷却,将A中液体用水稀释A中液体变为_色有硫酸铜生成(表达交流)在步骤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请完成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_若猜想二正确,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下列各组药品能够证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的是_(填序号)。 锌、铜、稀盐酸 锌、硫酸铜溶液 锌、铜、氯化镁溶液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B、Na2SO4 溶液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B【解析】A、实验中蜡烛因为没有氧气,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实验中因为氧气充足,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正确;B、实验中蜡烛熄灭、实验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实验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但没有降低温度灭绝空气,错误;C、在实验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正确;D、实验中蜡烛熄灭,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正确。故选B。点睛:掌握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D【解析】A.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都有咸味,但亚硝酸钠有毒,不可用做调味品,选项错误;B.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氧化钙都能干燥氢气,因都有吸水性,且不能与氢气反应,但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不能做干燥剂,选项错误;C. 试管内壁附着氧化铁、氢氧化铜时都可以用稀盐酸除去,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盐酸反应,不能除掉,选项错误;D. Mg(OH)2 、Ca(OH)2 、NaOH 都是碱,都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选项正确。故选D。4、B【解析】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混合,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得到酒精的水溶液小于2毫升,故选项错误。B、酒精易溶于水,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故选项正确。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由反应的方程式2H2+O22H2O可知,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点燃后完全反应得到2个水分子,故选项错误。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由反应的方程式C+O2CO2可知,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而不是按1:1的比例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5、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Na2CO3的溶解度是7.0g,NaCl的溶解度是35.7g。根据溶解度,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0.7g Na2CO3,原来30时溶有3.0g,因此降温至0有晶体析出;而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3.57g NaCl粉末,原来30时溶有3.0g,降温至0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没有晶体析出。根据图2中甲试管中没有晶体,而乙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可以判断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Cl粉末,乙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选项A不正确;B、根据溶解度曲线,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3.57g NaCl粉末,原来30时溶有3.0g,降温至0没有达到饱和状态,而0时10.0g水中只能溶解0.7g Na2CO3,原来30时溶有3.0g,因此降温至0有晶体析出,得到的溶液一定是0的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C、因为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a2CO3 中含有少量NaCl,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Na2CO3,选项C不正确,D、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39.7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1g,3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碳酸钠3.97g,氯化钠3.61g,而原来试管内加入的溶质都是3.0g,若使图1中甲、乙试管内的溶液都恰好变为饱和溶液,甲是氯化钠,乙是碳酸钠,因此甲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小于乙中加入对应的溶质质量,选项D不正确。故选B。【点睛】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的物质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变化小的物质,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或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提纯,如本题中碳酸钠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溶解度变化小的物质中混有少量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的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如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6、D【解析】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B、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灼烧后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晴纶线,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D、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7、C【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不能转化一步反应得到三氧化硫,故选项错误。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硫酸铁,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D、氯化钾转化为碳酸钾,假设能实现,对应的反应物应为碳酸银,碳酸银难溶于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C。8、C【解析】A、榨取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牛奶变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9、A【解析】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A. KCl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是钾肥; B. (NH4)2SO4 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 C. Ca(H2PO4)2 只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是磷肥; D. NH4NO3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是氮肥。故选A。10、B【解析】A、凡是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反应,该实验中有氧气参加反应,故实验前应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通过导管逸出,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实验不能说明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实验不能成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NO2 NH4+ 2个甲烷分子 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解析】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2NO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铵根离子可表示为:NH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2”表示2个甲烷分子;“4”表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5.2【解析】解法一: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y,根据反应前后氧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关系式:y-90g=x,y89.5%=x+90g 100%,x=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解法二:可根据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则:根据题意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90g 100%(1-89.5%),生成氧气的质量=90g 100%(1-89.5%)-90g=5.2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5.2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垃圾不集中处理,就地焚烧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合理即可) 烟头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若是遇到可燃物,而热量又能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会燃烧,燃烧后温度越来越高,遇到更多的可燃物,故引发了火灾 【解析】(1)除吸烟外,身边有很多污染空气的现象,如:工厂每天排出很多的废气;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尾气;垃圾不集中处理,就地焚烧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等;故填:垃圾不集中处理,就地焚烧产生大量的污染性气体(合理即可)(2)从燃烧的条件思考,随意丢弃未熄灭的烟头,烟头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若是遇到可燃物,而热量又能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会燃烧,燃烧后温度越来越高,遇到更多的可燃物,故引发了火灾;故填:烟头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若是遇到可燃物,而热量又能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会燃烧,燃烧后温度越来越高,遇到更多的可燃物,故引发了火灾【点睛】注意掌握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14、加水(或加中性盐溶液) 锌粒(或NaOH溶液或CuO或Na2CO3等) 【解析】(1)硫酸的酸性越弱pH越大,所以不发生化学反应要将稀硫酸的pH升高,可用加水(或加中性盐溶液)的方法实现。故填:加水(或加中性盐溶液);(2)有化学反应发生,就是能与酸反应减少氢离子的含量的方法,如金属或金属氧化物或碱或盐都可以,故填:锌粒(或NaOH溶液或CuO或Na2CO3等)。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FeCl3 HCl 红 SiO2 【解析】猜想验证:大理石中含少量Fe2O3,三氧化二铁可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滤液中可能含有少量FeCl3;滤液中可能还含有过量的盐酸,故滤液中还可能含有HCl;实验操作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实验结论为:小丽的猜想成立,故实验现象为溶液变成红色;小雨的猜想成立,滤液中含有HCl,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大理石中含二氧化硅,则过滤所得的固体中含SiO2。16、二氧化硫 二 蓝 将装置A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全部排出 2H2O 2NaOH+SO2=Na2SO3 +H2O 【解析】实验探究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可知,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装置B中的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生成。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装置D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无氢气生成,则猜想二正确。A试管中有硫酸铜生成,加水稀释后A中液体变为蓝色。表达交流(1)在步骤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将装置A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全部排出。(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前有Cu、4H、2S、8O,反应后有Cu、2S、6O,所以未知物中应有4H、2O,未知物为2H2O,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3)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可知,二氧化硫能和碱性溶液反应,若猜想二正确,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SO2=Na2SO3 +H2O。【反思拓展】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锌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锌在氢前,铜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铜在氢后,该实验说明锌>铜,此选项符合题意; 将锌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证明锌>铜,此选项符合题意; 锌、铜两种金属都不与氯化镁溶液反应,说明三种金属中,镁金属活动性最强,但不能说明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