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奎光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0679
资源大小:19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西桂林市奎光校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粒子是阴离子D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得到电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止食用油脂B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五月粽香飘万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高炉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D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CO2(CO)点燃BFe(Cu)加硫酸铜溶液CNaCl(Na2CO3)加适量稀盐酸DCaO(CaCO3)加水AABBCCDD5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河南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下列做法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硫酸厂的污水用熟石灰处理后再排放B提倡购物时使用塑料袋C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D禁止焚烧植物秸秆6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B足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D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7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 )A分子个数增多B分子质量增大 C分子间隔增大D分子体积变大8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B2H2O2H2+O2C2Na+Cl22NaClDC+2CuO CO2+2Cu9下列科学家中,对制碱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青莲B侯德榜C屠呦呦D袁隆平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溶液的pH:BN元素的化合价:C气体的密度:D金属活动性顺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图是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B中补充画出相关粒子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2)写出B到C过程中变化的实质_。(3)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取一定量的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3.2 g气体(氧气已完全反应)。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0 g沉淀。计算:生成气体的成分及质量_。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1)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写化学式)。(2)滤液质量一定比反应前AgNO3溶液质量小,其原因是什么_?14今年4月13日,佛山下一场暴雨,这场暴雨导致一辆大货车着火燃烧调查表明,该车装了大量的保险粉(化学式为Na2S2O4),该物质在空气中遇雨水发生强烈反应而引发了燃烧事故现场,相关部门紧急调来沙土,覆盖在保险粉上,火被扑灭请回答:从物质属类看,保险粉属于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保险粉遇水发生的反应属于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沙土覆盖在燃烧的保险粉上能灭火的原因是_保险粉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制取反应为:HCOONa+2SO2+XNa2S2O4+CO2+H2O制取反应中,X代表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保险粉应该如何保存?答: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产生活中铁和铁的化合物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铁的广泛应用“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_(填“单质”或“元素”)。铁制炊具加热食物,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_。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以上叙述中没有涉及到_(填字母)。A合金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铁锈成分的探究下图为某兴趣小组探究铁生锈的三个实验,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_(选填序号)。铁生锈的主要过程为Fe(OH)2Fe(OH)1Fe2O1xH2O次要过程为FeCO1,写出Fe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铁锈组分的确定某铁锈成分为Fe2O1xH2O和FeCO1为确定其组成,兴趣小组称取此铁锈样品25.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Fe2O1xH2O失去结晶水温度为110,FeCO1在282分解为FeO和CO2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才能被CO还原。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_。装置A中的反应为:H2C2O4(草酸CO+CO2+H2O通过B、C装置可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B中应盛放_(选填序号)。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现控制D装置中的温度为100对铁锈进行热分解,直至D装置中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装置E增重1.6g,装置F增重2.2g。则样品中FeCO1的质量m(FeCO1)_g。若缺少G装置,Fe2O1xH2O中x的值会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炼铁过程的探究进行上述实验时,应先点燃A装置中的酒精灯,后对D玻璃管加热,原因是_。将上述100完全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升温,当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全部被CO还原得到铁的质量_克。(计算过程)16为了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清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对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物质?一定含有的溶质除NaOH外,还有_。可能含有的溶质作出两种猜想。猜想A:氯化钡:猜想B:碳酸钠为了验证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过量_猜想A正确_猜想B正确无现象二者都不存在(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某同学提出用其他物质也可以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符合要求的物质是_(填字母)。A无色酚酞 B氢氧化钡 C氢氧化镁 D硝酸 E二氧化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A正确;B、17号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正确;C、该粒子是原子,C错误;D、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得到电子,D正确;故选C。2、D【解析】试题分析:A油脂会使人发胖,故适量食用油脂,防止病变的发生; B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C“五月粽香飘万家”,说明分子不断的运动; D高炉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考点:人体的营养素、化肥与农药、分子的特征、炼铁的原理3、B【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错误;B、t2时,乙的溶解度最大,故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正确;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其溶解度变大,那么不会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t3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时,40g甲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只能溶解20g甲,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70g,错误。故选B。4、C【解析】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详解】A、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时,一氧化碳不能点燃,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中除去一氧化碳,选项A错误;B、铁会与硫酸铜反应,把需要的铁除去了,选项B错误;C、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选项C正确;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碳酸钙不能,将需要的物质除去了,可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将碳酸钙除去,选项D错误。故选C。5、B【解析】A、硫酸厂的污水呈酸性,用碱性的熟石灰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B、提倡购物时使用塑料袋,既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白色污染,符合题意;C、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改善环境质量,不符合题意;D、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会改善空气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是从0开始。A错误;B、足量的镁粉、铁粉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镁的活动性比铁强,镁反应速率快,则镁的曲线更陡峭。B正确;C、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固体质量不为零。C错误;D、向稀硫酸中加入水时,溶液的酸性减弱,pH变大,但是溶液始终呈酸性,pH不会大于7。D错误。故选B。7、C【解析】A、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个数增多,错误;B、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分子质量增大,错误;C、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正确;D、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不是体积增大,错误。故选C。8、C【解析】A、CH4+2O2CO2+2H2O,不符合“多变一”,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 2H2O2H2+O2,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C. 2Na+Cl22NaCl,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D. C+2CuO CO2+2Cu符合“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9、B【解析】A、张青莲的主要贡献是铟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侯德榜是“侯式制碱法”的创始人,对制碱业做出重大贡献,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发现青蒿素,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贡献是杂交育种,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氮中,氮元素显+4价;氮气属于单质,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氨气中,氮元素显-3价,故选项错误。C、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D、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数轴表示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氢原子、氧原子、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 【解析】(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因此B中应补充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如图:;(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B到C过程中变化的实质是: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3)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前后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未参加反应的氧分子。【点睛】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微粒的变化及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和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CO、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O为5.6g,CO2为17.6g 31% 【解析】(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17.6gCO的质量=23.2g-17.6g=5.6g;(2)生成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7.6g× +5.6g× ×100%)÷23.2 g 31%;答:此气体为CO、CO2混合气体,其中CO为5.6g,CO217.6g;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Zn(NO3)2、Cu(NO3)2 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溶液质量变小;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溶液质量变小。 【解析】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铜和锌的混合粉末,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的强,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完全反应后,铜再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说明铜发生了反应、锌完全反应,不能确定铜、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1)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Zn(NO3)2、Cu(NO3)2;(2)Zn +2AgNO3 = 2Ag+ Zn(NO3)2中锌和银的质量比为65:216,Cu +2AgNO3 = 2Ag+ Cu (NO3)2中铜和银的质量比为64:216,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都比析出的金属质量小,所以滤液质量一定比反应前AgNO3溶液质量小。【点睛】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4、盐 放热 隔绝氧气 NaOH 密封、干燥保存 【解析】(1)保险粉(化学式为Na2S2O4)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保险粉与水接触剧烈反应而引发了燃烧”可知,此反应是放热反应;(3)根据灭火的原理,沙土覆盖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隔绝氧气;(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HCOONa+2SO2+XNa2S2O4+CO2+H2O可得,X的化学式含有钠原子的个数为:211,含有硫原子的个数为:220,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4+2+1241,含有碳原子的个数为110,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211故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NaOH;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保险粉与水接触剧烈反应而引发了燃烧”可知,保险粉应密封、干燥保存故答案为(1)盐;(2)放热;(3)隔绝氧气;(4)NaOH;密封、干燥保存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元素 导热性 B C 2Fe+O2+2H2O2Fe(OH)2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5.8 偏大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14 【解析】解:(一)铁的广泛应用1、“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元素。故填:元素。2、铁制炊具加热食物,说明铁具有的性质是导热性。故填:导热性。1、铁与铬、镍等金属熔合可形成“不锈钢”,不锈钢属于合金,聚乙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用不锈钢丝和聚乙烯纤维为原料可制作耐酸防护服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填:B。(二)铁锈成分的探究1、B中铁钉与氧气隔绝,不容易生锈,A中铁钉和水、氧气接触,容易生锈,C中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容易生锈,同时氯化钠溶液能够促进铁钉生锈,因此最先观察到铁锈的是C。故填:C。2、铁和水、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2+2H2O2Fe(OH)2。故填:2Fe+O2+2H2O2Fe(OH)2。1、(1)装配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2)洗气瓶B中应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故填:b。(1)设碳酸亚铁质量为x,装置F增重2.2g,说明碳酸亚铁分解生成了2.2g二氧化碳, ,x5.8g,故填:5.8。(4)若缺少G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进入F装置,导致计算的碳酸亚铁质量偏大,从而导致Fe2O1xH2O质量偏小,而通过E装置测定的结晶水质量不变,从而导致Fe2O1xH2O中x的值会偏大。故填:偏大。(三)炼铁过程的探究1、进行上述实验时,应先点燃A装置中的酒精灯,后对D玻璃管加热,原因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2、Fe2O1的质量为:25.4g1.6g5.8g16g,16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为:16g×11.2g,5.8g碳酸亚铁中铁元素质量为:5.8g×2.8g,将上述100完全分解后的D装置中剩余固体继续升温,当温度高于500时,铁的氧化物全部被CO还原得到铁的质量为:11.2g+2.8g14g,故填:14。16、NaCl 稀硫酸 白色沉淀 有气泡产生 BaCl2+Na2CO3=BaCO3+2NaCl BD 【解析】提出问题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一定还含有氯化钠,故填:氯化钠。实验设计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氯化钡;产生气泡,说明其中含有碳酸钠;无现象,说明不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硫酸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A正确有气泡产生猜想B正确无现象二者都不存在 反思交流(1)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故填:BaCl2+Na2CO3BaCO3+2NaCl。(2)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不能通过酚酞鉴别;B.碳酸钠可以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不与氢氧化钡反应,可以鉴别;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不与氢氧化镁反应,不能鉴别;D.碳酸钠与硝酸反应产生气泡,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E.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