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第四协作区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0779
资源大小:155.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浙江省台州市第四协作区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2下表提供了硝酸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3.331.663.911016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20时,向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钾固体,能够得到140 g溶液B随着溶液温度不断升高,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呈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C60时2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78.4 g硝酸钾晶体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溶解3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B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C图中b粒子的化学符号为Mg2+D图中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4在这一年的化学学习中,同学们学习了如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及变化等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物质遇冷凝固为固态物质时分子会静止不动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 )B牙膏(pH9)C肥皂(pH10 )D米醋(pH3)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ACO2CO点燃BCaOCaCO3高温煅烧C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DFeCl2溶液CuCl2加入适量镁粉,过滤AABBCCDD7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物质目的主要试验操作AH2、CH4气体鉴别点燃, 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B与NaOH中和后盐酸是否有剩余检验滴加 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CKNO3 (CuSO4)溶液除杂加过量的 Ba(OH)2溶液,过滤、洗涤DBa(NO3)2、NaNO3溶液分离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AABBCCDD8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9恒温条件下,向两份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23滴无色酚酞溶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再分别滴加稀硫酸、Na2SO4溶液,分别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乙曲线所示。通过分析该图推埋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B乙曲线N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生成大量水D乙曲线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SO4210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AC、CO2、COBH2O2、H2O、O2CCuCl2、Cu、CuODKOH、K2SO4、KNO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填空:(1)很多食品包装袋内都装有干燥剂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的小纸袋,能够起干燥作用的反应原理是_,反应类型是_。(2)动物肌肉、皮肤、毛发的主要成分是_。(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_。(4)某电解锰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含有硫酸等物质,从经济和效果考虑,可以选用_进行中和处理除去硫酸。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BaCl2是一种重金属盐,其水溶液具有很强的毒性。若误服了BaCl2溶液可立即服用MgSO4溶液解毒。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克BaCl2溶液,不断加入MgS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加入Mg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_; 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_克;试计算原溶液中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请用化学知识填空: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的原因是_。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在炎热的夏天,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是因为_。生活中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的原因_。从微观角度解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_。14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有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X 的化学式为_。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接触而锈蚀。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填序号)。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性,还可能呈_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无色酚酞试液变_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溶液呈_(分析与思考)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 (填写微粒符号)。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看到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方案二:取样,加入_(选取与方案一不同类别的物质),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16过氧化钠(Na2O2)为淡黄色固体,可作为潜水艇或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人呼出气体主要成分有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图A 图B将呼出气体通过上图A 中的装置,收集得到一瓶再生气体;再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支燃着的同种木条分别同时伸入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如上图B,比较分析呼出气体和再生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图B的实验是通过_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请说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_。实验探究一结束后,同学们将图A装置中的残留固体溶于水,得到一杯无色溶液,他们对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猜想:溶质是NaOH;猜想:溶质是_;猜想:溶质是NaOH和Na2CO3。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_的现象,证明猜想不成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成立,请你写出证明猜想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 验 步 骤现 象结论(1)_(1)_猜想成立(2)_(2)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过量,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0H;B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pH大于7,溶液呈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D该实验中pH逐渐增大,说明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选B2、C【解析】A、20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故100g溶剂能溶解31.6g溶质,能够得到131.6 g溶液,错误;B、由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可以发现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增大,错误;C、60时2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20,能析出110g-31.6g=78.4 g硝酸钾晶体,正确;D、在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继续溶解,错误。故选C。3、B【解析】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解析】A、液态物质遇冷凝固为固态物质时分子不断的运动,故错误;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但是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带负电但不是离子,故错误;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正确;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错误;故选:C。5、D【解析】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黄蜂的毒液呈碱性,所以应使用米醋中和。选D。6、B【解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Na2CO3和NaOH溶液均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FeCl2溶液和CuCl2均能与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7、D【解析】A、氢气、甲烷燃烧均能生成水,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不能鉴别氢气和甲烷,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用AgNO3溶液检验,盐酸是否剩余,不符合题意;C、加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虽然除去了硫酸铜,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不符合题意;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过滤,洗涤,再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硝酸,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过量的碳酸钠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能达到分离的目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8、B【解析】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被金属丝传导出去,致使蜡烛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蜡烛熄灭,选项A正确;B、金属丝导热将火焰的热量传递到外面,不是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选项B错误;C、火焰熄灭是因为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选项C正确;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那么金属丝内空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时间会延长,蜡烛不会很快熄灭,选项D正确。故选B。点睛: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缺一不可。9、A【解析】A在M点液体的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液体呈中性为无色,选项A正确;B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呈碱性,液体为红色,选项B错误;C甲曲线M点后电导率增强的原因是继续加稀硫酸,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多,选项C错误;DN点时,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硫酸钠,故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中混合液体呈什么颜色,要根据混合液体中的成分确定,甲曲线M点电导率为0,说明氢氧化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没有其他溶质,酚酞在中性时呈无色;而乙曲线N点液体,因为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无论反应程度如何,溶液一定呈碱性,酚酞呈红色。10、C【解析】A、甲 乙反应: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乙丙反应: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丙甲反应:一氧化碳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碳单质;不符合题意;B、甲乙反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乙丙反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丙甲反应:氧气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不符合题意;C、甲乙反应: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乙丙反应: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丙甲反应: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丙乙反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符合题意;D、甲乙反应:氢氧化钾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乙丙反应:硫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稀酸钾;丙甲反应:硝酸钾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钾,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 化合反应 蛋白质 Al 熟石灰 【解析】(1)生石灰起干燥作用即是生石灰(CaO)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即CaO+H2O=Ca(OH)2,根据反应的特点“多变一”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aO+H2O=Ca(OH)2;化合反应;(2)动物肌肉、皮肤、毛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填:蛋白质;(3)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四种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故填:Al;(4)熟石灰是一种碱,能与酸反应,且其价格将为便宜,因此用熟石灰来中和废水中的硫酸;故填:熟石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MgCl2 23.3g 20.8 【解析】(1)当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加到100g时,溶液总质量出现拐点,此后随着硫酸镁溶液的增加,溶液总质量增加,不再产生新的变化。故P点时硫酸镁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因此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名称是氯化镁;(2)由图可知,反应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00g+100g-176.7g=23.3g;(3)设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8。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增大了煤炉中氧气的浓度 含碳量不同和混有的其它物质不同 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 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1)促进燃烧的方法有:提高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的原因是增大了煤炉中氧气的浓度;(2)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和混有的其它物质不同;(3)在炎热的夏天,鱼塘里的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减小,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4)生活中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的原因氢氧化钠能和油脂反应;(5)物质的性质决定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从微观角度解释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14、原子 SO3 水和氧气 A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金属锈蚀的原理,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等。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1)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原子;根据TiF4+2H2SO44HF+2X+TiO2可知,反应物中有1个钛原子,4个氟原子,4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氧原子,生成物中有4个氢原子,4个氟原子,1个钛原子,2个氧原子和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2X中有 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X 的化学式为SO3;(2) 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就会生锈。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水和氧气接触而锈蚀;(3)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能产生气泡和氯化亚铁,再加铜粉,无明显变化,说明铜不能与氯化亚铁反应,则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最后加入锌粉,锌粉表面有金属析出,说明锌能与氯化亚铁反应,则锌的活动性大于铁。该实验能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正确;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铁不能与ZnCl2反应,则铁的活动性小于锌,再加入CuCl2溶液,铁的表面覆盖一层红物质,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该实验能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正确;C、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无明显变化,说明铜不能与ZnCl2反应,则铜的活动性小于锌,再加入铁粉,无明显变化,说明铁不能与ZnCl2反应,则铁的活动性小于锌,无法比较铜、铁的活动性,该实验不能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错误。故选AB。点睛: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或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中 酸 红 酸性或中性 OH 气泡产生 锌 Zn+2HClZnCl2+H2 【解析】提出猜想盐酸与氢氧化钠混合,会发生反应,由于酸碱的量不固定故溶液可能呈碱性、中性或酸性,所以本题答案为:中,酸性;实验验证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为无色,所以本题答案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红 酸性或中性 分析与思考 (1)溶液呈碱性的实质是氢氧根离子的缘故,所以本题答案为:OH; (2)方案一:所取溶液呈酸性,与碳酸钠接触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有气泡产生;方案二:所取溶液呈酸性,则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本题答案为:锌;Zn+2HClZnCl2+H2。16、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 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Na2CO3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可溶性钙盐或可溶性钡盐) 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溶液变红 【解析】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详解】分析讨论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图B的实验是通过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故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的最大优点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气。 提出猜想猜想:溶质是NaOH;猜想:溶质是Na2CO3;猜想:溶质是NaOH和Na2CO3。实验探究二取上述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的现象,氢氧化钠和澄清石灰水不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证明猜想不成立。经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成立,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证明猜想成立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实 验 步 骤现 象结论(1)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或可溶性钙盐或可溶性钡盐)(1)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成立(2)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2)溶液变红【点睛】Na2O2能分别与CO2、H2O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氧气,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