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1097
资源大小:24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北京市昌平区昌平区第二中学中考化学模拟精编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发过程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B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结果一定偏小C实验室用蒸馏法降低水的硬度D点燃氢气前,需检查其纯度2将CO通入盛有12g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A2.4gB5.6gC8.4gD9.6g32019年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助力演员们在-20的冰雪环境中顺利演出。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新型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石墨烯属于化合物B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C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D石墨烯完全燃烧可生成CO2和H2O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 10 个质子B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C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 2 个电子5托盘天平静止时,指针偏向右边,若不再调平,就称药品,则读数为5时,药品实际质量( )A等于5克B小于5克C大于5克D无法确定6下图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五分之一B实验:证明铁生锈必须有氧气参与C实验:向下压缩活塞时,空气的内能增大D实验: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生米煮成熟饭C干冰升华D海水晒盐8饺子不仅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它还承载着家庭的团圆和亲人的企盼。下列饺子用到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A小麦面粉B鸡蛋C韭菜D虾仁9Fe比Cu活泼。下列实验,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将Fe片和Cu片分别置于同质的稀硫酸之中B将Fe置于CuSO4溶液之中C将Cu置于FeSO4溶液之中D将Fe片和Cu片分别置于相同质量的AgNO3溶液之中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也相同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并增加氧气的生成量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向AgNO3和Cu (NO3)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A2个B3个C4 个D5个11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的CaO的质量约为( )A28.0gB44.8gC56.0gD78.0g12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黄铜、焊锡、铁都是合金B甲烷、糖类、酒精都属于有机物C石蜡、玻璃、海波都是非晶体D稀硫酸、石墨、纯水都是导体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以铁为代表的金属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_性;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应具有_性(填“热塑”或“热固”)。作为生活生产中最常用的金属,铁制品的锈蚀是非常常见的,铁制品易锈蚀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浸泡铁制品以达到除锈目的,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将铁粉投入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14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请再写出2点。_;_。当加入7 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152019年3月21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天嘉宣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该工厂主要产品为对苯二胺、邻苯二胺等,主要原料为苯。苯(C6H6)在常温下是甜味、可燃、有致癌毒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并带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请写出苯的一点物理性质_;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碳、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_;爆炸会发生的原因是可燃物在_空间里的剧烈燃烧;爆炸可能对当地的水源造成危害。测定水质酸碱性的方法是_;(只写一种)惨痛的教训再次警示我们安全从来没有万无一失。如图实验操作没有违反实验安全规则的是_(填字母序号)。16安全火柴梗头及火柴盒侧面的物质如图所示,当两者摩擦时,生热点燃红磷而使火柴梗着火。写出产生氧气和冒出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_;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_。实险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填序号)。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停止反应,采取的操作是_。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需用到上述装置中的_,还需要用到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_才能完成实验。A 漏斗、烧杯、玻璃棒 B 滴管、量筒、试管 C 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亚硝酸钠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实验室一般用亚硝酸钠溶液与氯化铵溶液反应来制取N2。N2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部分化合生成NH3。下图为制取少量NH3的装置(制取H2的装置已略去)。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时N2和H2的最佳质量比是_。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若D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已知NH3极易溶于水),说明逸出气泡的原因_。用实验方法证明确实有NH3生成: _。18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将X的接近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且使溶液质量增加,采用的方法是_。若使X、Z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方法是_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各100g都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大蒜新素化学式为(C6H10S3)。请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计算:大蒜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_(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A、蒸发过程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若溶液为酸性,得到的pH值偏大,若溶液为碱性,得到的pH值偏小,B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蒸馏法得到蒸馏水,蒸馏水是纯水,软水,实验室用蒸馏法降低水的硬度,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氢气与氧气混合在一定体积范围内点燃会有爆炸的危险,点燃氢气前,需检查其纯度,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解析】12g9.6g2.4g, Fe2O32 Fe,质量差是48, ,x5.6g。故选B。3、B【解析】A、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A错误;B、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则石墨烯的化学式为C。B正确;C、石墨烯是一种单质,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0。C错误;D、石墨烯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不会生成水。D错误。故选B。4、D【解析】A、镁原子变成镁离子只是失去最外层电子,质子不发生变化,仍为十二个质子,选项错误;B、镁离子和硫离子均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选项错误;C、硫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2,选项错误;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获得两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5、C【解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说明在未加砝码时,右边已经重了;在称量时是左物右码,只有左边多加称量物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读数为5时,只有左边加入多于5g的药品才能使天平达到平衡,则称得的药品的质量大于5克。故选C。6、A【解析】A、实验中的瓶子上没有刻度,故A错误;B、实验:第二只试管密封在水中,隔绝氧气,故B正确;C、实验:向下压缩活塞时,分子间的间隔减小,空气的内能增大,故C正确;D、实验:根据水流的落点,可以验证在同一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D正确。故选A。7、B【解析】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生米煮成熟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海水晒盐是水在太阳的照射下蒸发,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8、A【解析】A、小麦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符合题意;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C、韭菜中富含维生素,不符合题意;D、虾仁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9、D【解析】A、将Cu片、Fe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能反应,铜不能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将Fe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铁能将铜能置换出来,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将Cu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FeCu,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将Fe片和Cu片分别置于相同质量的AgNO3溶液之中,铁和铜都能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得到FeAg,CuAg,但不能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故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要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采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0、C【解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是中和反应,符合题意;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但是化学性质不相同,符合题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能增加氧气的生成量,符合题意;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是属于盐溶液,符合题意;向AgNO3和Cu (NO3) 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铁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铁,铁已经完全反应,如果铁恰好和硝酸银完全反应,或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银,滤渣中只含银,如果铁恰好和硝酸铜完全反应,或者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铜,则滤渣中含铜和银,故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不符合题意。不正确的有4个。故选C。11、A【解析】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2%;假设碳酸钙完全分解,设此时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yCaCO3CaO+CO2100 56 44100g×80% y xx=35.2g=y=44.8g碳酸钙完全分解后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9%即完全分解时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9%,而现在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只有41%,说明除了杂质和氧化钙之外还有剩余的碳酸钙,即碳酸钙并未完全分解在只有部分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时,生成氧化钙的质量应小于44.8g选项中只有A为28.0g44.8g故选A【点评】在不能具体确定物质的质量量,可使用极端数假设的方法,利用有关数据确定待求物质质量的范围12、B【解析】A. 黄铜、焊锡都是合金,铁属于金属单质,不是合金,选项错误;B. 甲烷、糖类、酒精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C. 石蜡、玻璃都是非晶体,海波是晶体,选项错误;D. 稀硫酸与石墨具有导电性,都是导体,纯水中只有水一种物质,且水分子不解离,即纯水中没有带电的离子,不具导电性,不是导体,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晶体具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与沸点,而非晶体的组成不固定,所以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与沸点。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导热 热固 氧气和水蒸气 Fe2O36HCl=2FeCl33H2O 铜和银 【解析】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于滤液中只有硝酸亚铁,可知加入的铁和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反应,故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详解】(1)铁锅作炊具主要利用铁的导热性,铁锅手柄上使用的塑料,受热时应该不容易变形,故使用热固性塑料。(2)铁制品易锈蚀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3)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于滤液中只有硝酸亚铁,可知加入的铁和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反应,故此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银。【点睛】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制品易锈蚀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14、 (1) (4分) 加入4 ml稀H2SO4时,溶液显中性(或稀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或溶液显紫色或溶质为Na2SO4等);在溶液的pH接近7时,少量的酸即可使pH发生较大变化;NaOH溶液的pH=13.0(合理答案均给分,每空2分)(2) Na2SO4、H2SO4 (各1分,共2分)【解析】(1)表中还可以看出,在未加入稀硫酸时,氢氧化钠溶液的pH=13;随着稀硫酸的滴加,溶液的酸碱度越来越小;当滴加稀硫酸的量为4mL时,溶液的pH=7,此时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pH继续减小;在接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发生较大变化;(2)当加入4mL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硫酸钠溶液;当加入7mL稀硫酸时,硫酸过量,此时溶液为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溶液。点睛: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表,分析表中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表中信息分析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溶液的变化情况。15、有甜味 78 1:1 有限 用pH试纸测定 C 【解析】(1)苯的颜色、状态、气温、味道、密度、溶解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而可燃性和毒性属于化学性质;(2)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678,苯(C6H6)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61:1;(3)苯在有限的空间里剧烈燃烧,短时间放出大量的热,气体体积急剧膨胀而发生爆炸;(4)测定水质酸碱性的方法是使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5)图中A会导致烫伤;B会导致液体冲出,引起烫伤;C正确;D会导致酒精灯内酒精燃烧,引起爆炸事故。答案为:(1)有甜味;(2)78;1:1; (3)有限; (4)用pH试纸测定; (5)C。16、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火柴头含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两者在摩擦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而生成的白烟为五氧化二磷,是由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所以生成氧气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白烟为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试管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G 关闭导气管上的开关 D A 28:6 氮气和氢气是部分化合,还有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逸出 向D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说明有氨气生成 【解析】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详解】(1)装置A中仪器 的名称试管。(2)实验室用AE装置组合制取氧气,是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3)实险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不溶于水,要收集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的装置是G。(4)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停止反应,采取的操作是关闭导气管上的开关。(5)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需用蒸发装置,故选D,还需要用到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漏斗、烧杯、玻璃棒才能完成实验,故选A。(6) C装置的硬质试管中发生反应是N2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部分化合生成NH3,化学方程式为。 由反应时N2和H2的最佳质量比是,如果按此比例进行反应,反应时,若D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已知NH3极易溶于水),逸出气泡的原因是氮气和氢气是部分化合,还有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逸出。 NH3的水溶液显碱性,向D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酚酞变红,说明有氨气生成。【点睛】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18、t2 增加溶质 蒸发结晶 YZX 【解析】(1)由图可知,t2 时,Y、Z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2时Y、Z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相同,则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t2,故填t2。(2)使接近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且溶液质量增加,只能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故填增加溶质。(3)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Z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使X、Z的饱和溶液同时析出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4)X、Y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由t3时降温到t1时,X、Y会结晶析出晶体,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Y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Z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处于X、Y之间,所以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X。【点睛】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交点的含义是对应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17834【解析】(1)大蒜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32×3=178;(2)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2×6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