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泾川市2021-2022学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1189
资源大小:179.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甘肃省泾川市2021-2022学年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大理石B读取液体体积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下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CaO起催化作用B该反应中CO2是生成物C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3向AgNO3和Cu( 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锌粉剩余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C一定有银粉生成D所得溶液中一定有Cu2+、Ag+4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电解水B图-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C图-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D图-灼烧碳酸钙5规范操作是实验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的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过滤 C向试管里加粉末D量取液体6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的分子中含四种元素B它含有氮分子C它共含有27个原子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7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A4B1C3D+38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A洁厕灵除垢B钢丝球刷碗C糯米酿甜酒D铜制品生锈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气是清洁能源B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C钢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水和无机盐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氯化钠做调味品B用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法鉴别棉线与羊毛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烂11如图表示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12下列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NaClBNH4NO3CCaODNaOH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硫离子_;(2)两个硅原子_;(3)氦气_;(4)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14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_。(2)利用新能源发电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_等(请举1例)。(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4)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请你答出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一条即可)_。以下对乙醇作汽车燃料的描述错误的是_。A 原料来源丰富 B 是可再生能源 C 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5)“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_。15如图,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从A中可知,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BE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16镓(元素符号为G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镓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镓原子与铝原子的性质相似,原因是_。写出氢氧化镓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用现有的以下实验用品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胶头滴管、氯化钠、蒸馏水、溶液浓度测量仪。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_g。(2)向量筒中倒入水至水面接近45mL刻度线,再用_滴加水至45mL。(3)用水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主要目的是_。(4)用溶液浓度测量仪检测所配制的溶液,发现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根据现有的实验用品,接下来应对所配得的溶液通过加入_的方法来调整浓度。18图AF为常见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填空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下同),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此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_,其作用是_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_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填“a”或“b”)管通入某同学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较纯净的氧气,他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由于该同学动作太慢,氧气还没有收集满,容器内的反应就停止了,若想集满这瓶气体,在不拆卸装置的前提下,请你帮他想两种方法: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实验室用100克稀硫酸与13克锌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质量为112.6克,试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克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银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2、D【解析】根据图中CaCO3、CaO、CO2这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比例变化,其中CaCO3增加,CaO、CO2减少,说明CaO、CO2是反应物,CaCO3是生成物,是化合反应,故选D。3、C【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关系(ZnCuAg),锌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锌后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根据以上反应及现象,分析反应的发生情况,推断所得固体及溶液中的离子。【详解】A、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锌全部参加了反应,没有剩余,故A错误;B、所得溶液中一定有Zn2+,Cu2+不能确定,故B错误;C、锌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一定有银粉生成,故C正确;D、充分反应后再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锌粉无剩余,不能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是否存在Ag+、Cu2+,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4、D【解析】A、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的质量比为8:1,A错误;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完全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大,B错误;C、根据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只要过氧化氢充足,氧气的量不断增大,C错误;D、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当反应完后,剩余固体为氧化钙,不为零,D正确;故选:D。5、C【解析】试题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的送到试管底,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6、D【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元素组成的,故错误;B每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错误;C色氨酸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故错误;D色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故正确。故选:D。7、C【解析】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故选C8、B【解析】A、洁厕灵除垢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钢丝球刷碗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糯米酿甜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铜制品生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9、C【解析】A、氢气燃烧后只能产生水,没有任务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影响生态环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钢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水和无机盐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10、D【解析】A、用氯化钠做调味品,正确;B、用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正确;C、用灼烧法可以鉴别棉线与羊毛,尝试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故选项说法正确;D、因为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棉线与羊毛的鉴别方法、氯化钠的用途、配制波尔多液、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C【解析】A、反应中单质只有氮气,其化学式为N2,故A正确;B、反应前的CO、NO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而反应后生成的N2和CO2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气体;故B正确;C、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的特点,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不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故D正确。故选C。【点睛】利用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决所提出的问题。12、B【解析】A、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正确;C、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D、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故选:B。【点睛】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S2- 2Si He 【解析】(1)硫离子表示为S2-。(2)两个硅原子表示为2Si。(3)氦气化学式为He。(4)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表示为。14、煤 太阳能发电 节约石油资源 C 光合作用 随手关灯,骑自行车出行、步行上班等 【解析】(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2)利用新能源发电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3)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A、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等获得,原料来源丰富,不符合题意;B、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C、乙醇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符合题意。故选C;(5)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有:随手关灯、骑自行车上学、纸张两面用等。15、183.8 BC CD E 【解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钨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83.8。(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微粒C、D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B、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1)183.8;(2)BC; CD;E。【点睛】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金属 最外出电子数相同 3HClGaOH3 3H2OGaCl3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镓原子与铝原子的性质相似,原因是最外出电子数相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镓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HClGaOH3 3H2OGaCl3。点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循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5 胶头滴管 搅拌,加速溶解 蒸馏水 【解析】(1)若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质量:50g×10%=5g,需水:50g-5g=45g,折算为体积是45mL;(2)向量筒中倒入水至水面接近45mL刻度线,再用胶头滴管滴加水至45mL;(3)用水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主要目的是搅拌,加速溶解;(4)用溶液浓度测量仪检测所配制的溶液,发现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根据现有的实验用品,接下来应对所配得的溶液通过加入蒸馏水的方法来调整浓度。18、长颈漏斗 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 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a BC 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使反应继续进行 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锥形瓶内的氧气压入集气瓶中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仪器的名称是水槽,故填水槽。(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A,故填A;以高锰酸钾为试剂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还要做的改进是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故填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填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E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采用该方法的依据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故填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表示满了,故填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表示满了;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气体应从长管,即a管通入,故填a。(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用固液常温发生装置,即B,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气体较纯净,故填BC;集满瓶中氧气可以采取的方法是由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会使反应继续进行;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锥形瓶内的氧气压入集气瓶中,故填再加入适量的双氧水使反应继续进行,或从分液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锥形瓶内的氧气压入集气瓶中。【点睛】制取气体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0.4 19.6%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00g+13g112.6g0.4g,故填0.4.(2)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硫酸的质量分数为x 98:2=100gx:0.4gx19.6%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