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云南省陆良县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2200
资源大小:154.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云南省陆良县中考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充分燃烧1k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B煤、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的CO2和S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C向面包片上滴加几滴碘水后呈现蓝色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3对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水凝结成冰,体积变大分子体积变大B1 杯黄豆与 1 杯绿豆混合,体积小于 2 杯分子之间有间隙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合氧气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蔗糖溶解在水中分子是不断运动的AABBCCDD4 “打赢蓝天保卫战”在行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列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说法和做法不正确的是()A雾霾天气外出应佩戴防PM2.5 专业口罩B加快地方工业发展,无限度使用石油液化气作燃料C为了减小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对私家车实行单双号限行D化学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环境监测和保护5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搅拌能加速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D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相似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H+AABBCCDD6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D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7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实验C观察D做结论8为了战胜癌症,医药界致力于研制抗癌新药,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已知紫杉醇的化学式是。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中含有47个碳原子B该物质各元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D该物质中O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14:519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2:1B通过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C纯净水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10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_。(2)工业盐因含亚硝酸钠(NaNO2)而有毒,标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4)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g石灰石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150g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溶解,石灰石中的杂质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求: 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至0.1%)。请画出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纵坐标)随加入盐酸质量(横坐标)的关系图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向一定量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_cd段溶液的质量为什么会增大?_14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经调查确认,火灾由雷击引起。请回答下列问题在这场火灾中,雷击起到了_作用?扑灭森林火灾时,可采用_方法?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同学们对市场上烧烤花蛤用的“锡纸”产生了浓厚兴趣。查阅资料获知:市售锡纸也称作铝箔、铝箔锡纸等。那么“锡纸”中的金属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结合金属的颜色、活动性、价格等因素。猜想:可能是锡、铝、镁、铁、中的一种。(查阅资料)金属锌似晶体状,室温下,锌较硬且相当脆;氧化铝的熔点2054;(初步探究)同学们结合金属的主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设计了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方案现象结论1_无明显现象金属不可能是铁2用坩埚钳夹取打磨后的“锡纸”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锡纸”条熔化但没有滴落,也没燃烧。金属不可能是_(深入探究)同学们对于“锡纸”到底是什么金属,进行了深入的实验探究。(1)第一组同学将“锡纸”条卷成和铁钉一样粗细,先在20%的盐酸中浸泡至产生较多气泡,再取蒸馏水清洗,然后浸在蒸馏水中备用。浸泡在盐酸中目的是_。(2)将打磨后的铁钉和备用的“锡纸”条分别放入到装有5mL 15% 的稀盐酸中(如图所示)。观察到“锡纸”条表面产生的气泡速率比铁钉快。(实验结论)制作“锡纸”的金属是_。写出“锡纸”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交流与反思)(3)“锡纸”在酒精灯上加热,“锡纸”熔化但没有滴落的原因是:_。(4)第二组同学,将备用的“锡纸”条放入到装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反应速率较慢,生成物太少;_。(5)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3克烘干的备用“锡纸”片放入装有硫酸锌溶液的试管中,5分钟后,取出“锡纸”片,洗涤、烘干、称量。反应后金属质量范围是_。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苏打(Na2CO1)和小苏打(NaHCO1)在生活中具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和小苏打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信息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液的碱性比碳酸氢钠溶液的强;信息:NaHCO1在270时完全分解,会产生一种白色固体以及二氧化碳和水,而Na2CO1不易分解。实验一:充分加热后,A、B两个烧杯中分别看到的现象是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实验二: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区分无色Na2CO1溶液与NaHCO 1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_(填字母)。A 加热 B 用pH试纸测碱性强弱 C 滴加稀盐酸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_。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可用小苏打治疗轻度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病人,其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说明)。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 NaHCO 1后的白色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1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并完成如表。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溶液、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I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再加入足量的_,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Na2CO1少量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_产物不含NaOH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由图示信息可知,等质量的煤和天然气充分燃烧,产生CO2的量接近,但产生SO2的量却相差较大,正确;B、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而二氧化碳不会导致酸雨,而是导致温室效应,错误;C煤、天然气及石油等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D、由图示可知,提倡将煤改为天然气作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正确。故选B。2、C【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C面包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向面包片上滴加几滴碘水后呈现蓝色,故正确;D硫酸铜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故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实验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3、D【解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详解】A、水凝结成冰,体积变大,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间隙变大,故A不正确;B、黄豆与绿豆是宏观物体,与分子无关,故B不正确;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不正确;D、蔗糖溶解在水中,蔗糖分子运动到水中,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4、B【解析】A、雾霾天气是PM2.5等过量排放引起的,则外出应佩戴防PM2.5 专业口罩,故A正确;B、加快地方工业发展,无限度使用石油液化气作燃料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不正确;C、为了减小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应对私家车实行单双号限行,故C正确;D、化学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环境监测和保护,故D正确。故选B。5、C【解析】A、决定物质性质的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碳元素,但是两物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物质的结构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选项A正确;B、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是有间隔的,通常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易变小,易被压缩,选项B正确;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反应搅拌时加快了分子的运动,加快了蔗糖的溶解,但是由于搅拌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搅拌不能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选项C不正确;D、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质溶于水产生的离子决定的,酸性溶液中都有氢离子,所以酸的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D正确。故选C。6、D【解析】A、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为20%,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的溶质,向20°C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能继续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D、配制50gl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存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7、A【解析】A、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故选项正确。B、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实验,故选项错误。C、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观察,故选项错误。D、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假设,而不是做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A。8、C【解析】根据紫杉醇的化学式是,进行有关该物质叙述的分析,选择正确的。【详解】A、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紫杉醇分子中含有47个碳原子,不符合题意;B、根据该物质的化学式,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其中碳元素占的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C、由该物质的化学式可知,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符合题意;D、该物质中O与H元素的质量比为224:51,不符合题意。故选C。9、D【解析】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1:8,故错误;B、过滤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化合物的含量,不能使硬水软化,故错误;C、水本身也是一种化学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正确;故选D。10、A【解析】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依次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其中称要用到托盘天平,量要用量筒,溶解的过程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Fe2+ CH4 NaHCO3 【解析】(1)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先写出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所以亚铁离子的符号写为Fe2+,故填Fe2+。(2)亚硝酸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x=+3,故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标为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4)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4.4g 83.3% 【解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随着盐酸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加,直到碳酸钙反应完全,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增加。【详解】根据图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83.3%加入盐酸前,固体为12g,所以起点为12g,加入100g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此时对应的质量为107.6g,继续加入50g稀盐酸,总质量也增加50g,所以为157.6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Zn+2AgNO3Zn(NO3)2+2Ag 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cd段是锌与硝酸亚铁反应,参加反应的溶质硝酸亚铁质量小于生成的硝酸锌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增加 【解析】加入锌粉后,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减少,锌把硝酸银反应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的幅度比较小,锌把硝酸铜反应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溶液质量增加,增加的幅度增大了,所以b点是锌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bc段是锌和硝酸铜反应,cd段是锌和硝酸亚铁反应,de段是锌过量。【详解】(1)ab段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AgNO3Zn(NO3)2+2Ag。故填:Zn+2AgNO3Zn(NO3)2+2Ag。(2)bc段是锌和硝酸铜反应,c点时,锌和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不存在硝酸铜,c点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锌;故填:硝酸亚铁和硝酸锌;(3)cd段溶液质量增大,是因为锌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增大。故填:cd段是锌与硝酸亚铁反应,参加反应的溶质硝酸亚铁质量小于生成硝酸锌的质量,所以溶液质量增加。14、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砍伐隔离带 【解析】(1)雷电击中树木后将闪电引入地下,引燃地表腐殖质,故雷击在这场火灾中是让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故填: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2)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砍伐隔离带。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把磁铁靠近“锡纸” 镁 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铝 2Al+6HCl2AlCl3+3H2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熔点高不能熔化,形成膜兜住液态铝 “锡纸”条放入硫酸锌前被氧气氧化 3g10.83g 【解析】初步探究把磁铁靠近“锡纸”,无明显现象,说明不是铁;用坩埚钳夹取打磨后的“锡纸”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锡纸”没燃烧,说明不是镁,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序号实验方案现象结论1把磁铁靠近“锡纸”无明显现象金属不可能是铁2用坩埚钳夹取打磨后的“锡纸”条,放在酒精灯上点燃。“锡纸”条熔化但没有滴落,也没燃烧。金属不可能是镁(1)浸泡在盐酸中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故填:除去表面的氧化膜。(2)观察到“锡纸”条表面产生的气泡速率比铁钉快,说明“锡纸”中的金属比铁活泼,而铝比铁活泼,铁比锡活泼,因此制作“锡纸”的金属是铝,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故填:铝;2Al+6HCl2AlCl3+3H2。(3)“锡纸”在酒精灯上加热,“锡纸”熔化但没有滴落的原因是: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熔点高不能熔化,形成膜兜住液态铝。故填:铝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熔点高不能熔化,形成膜兜住液态铝。(4)一段时间后,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讨论分析可能的原因是:反应速率较慢,生成物太少;“锡纸”条放入硫酸锌前被氧气氧化。故填:“锡纸”条放入硫酸锌前被氧气氧化。(5)设3g铝和硫酸锌完全反应生成锌质量为x, x10.83g,反应后金属质量范围是3g10.83g。故填:3g10.83g。【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6、无明显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碳酸钠差 B 能够同时检验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 应该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NaHCO1+HClNaCl+H2O+CO2 氯化钙溶液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不变色 【解析】(1)充分加热后,A、B两个烧杯中分别看到的现象是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碳酸钠差。故填: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氢钠热稳定性比碳酸钠差(2)实验二:充分利用信息知识,区分无色Na2CO1溶液与NaHCO 1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用pH试纸测碱性强弱。故填:B(1)该装置设计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检验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故填:能够同时检验两种物质的热稳定性。(4)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应该先预热,后集中加热。故填:应该先预热,后集中加热(5)可用小苏打治疗轻度胃酸(主要含盐酸)过多的病人,其原因是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1+HClNaCl+H2O+CO2。故填:NaHCO1+HClNaCl+H2O+CO2实验拓展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取少量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序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结论I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产物于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含Na2CO1少量操作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产物不含NaOH【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