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兰陵县联考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2571
资源大小:347.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兰陵县联考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钛酸亚铁(FeTiO3)可用来冶炼金属钛。钛酸亚铁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是A-4B-2C+2D+42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3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鉴别方法A碳酸钙粉末和纯碱粉末滴加稀盐酸,振荡B柠檬水和白醋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振荡C白鹅绒和人造纤维点燃,闻气味DMgSO4和Na2SO4加足量水,搅拌AABBCCDD4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氯酸钾B铜C金刚石D葡萄糖5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A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B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C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D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于天平上6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选项文摘理解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述中有物理变化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述中有化学变化C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D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AABBCCDD7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8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C胃液0.9-1.5 D胰液7.5-8.09如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10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下列有关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酸中共含有8个原子 D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11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人类可以无限制的开发利用B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生产,可以尽量多用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但会造成“白色污染”D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入河流中12头孢拉定是一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4S,下列关于头孢拉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五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349C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氧元素D该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9:413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BSe是一种金属元素Cn的值为6D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14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ABCD15要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将10g氯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称量C为了加快氯化钠固体溶解,用温度计进行搅拌D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贴上标签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电解水可制氢气。通电一段时间后,如图所示。(1)电极X 为电源的_极,若该反应消耗1mol 水,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下图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将右侧方框内的微粒补画完整_。(3)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填微粒名称)。(4)氢气作为新能源,其主要优点为_(任写一个优点)。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若 Na2SO3已部分被氧化变质,某同学为测定 Na2SO3样品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方 案如下:沉淀法 主要操作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流程图中、的操作名称分别为_、_。测 SO2质量法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的反应原理为_(用方程式表示)。装置中干燥管的作用是什么?_。反应前和反应后都要吹入氮气的目的是什么?_。样品中 Na2SO3 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用 m1、m2 表示)。18(8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因盐酸会挥发出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导致制取的气体不纯,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现要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的、不含氯化氢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仪器a的名称是_生成二氧化碳时,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将少量的CO2气体通入盛有大量澄清Ca(OH)2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 (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小强同学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任何反应),小强同学取2.5g氧化铁样品设计了实验方案:气体流向是从左向右,选择的仪器按“一氧化碳气体C尾气处理装置”顺序连接,然后进行实验(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若其他操作正确,反应结束后测得C装置减少了0.48g(不考虑空气中成分对装置质量的影响),则此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CO1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CO1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溶解1体积的CO1碳酸钡是种难溶于水的白固体。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锥形瓶内充满CO1),并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打开玻璃塞和活塞,使NaOH溶液快速滴入锥形瓶中,再立即关闭活塞(漏斗中仍有溶液剩余),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红墨水液面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移动”)。小红同学根据此现象判断出CO1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小明同学认为小红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密,理由是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此又设计了下表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做进一步的探究,请完成下列表格。实验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方案一向通有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填试剂名称)最终有气泡产生CO1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方案二向通有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考点:化合价2、A【解析】A、用酚酞无法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因为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会变色;B、水可以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因为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石灰石没有变化;C、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中木条会立刻熄灭,而在空气中可以继续燃烧;D、用氯化钡溶液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因为后者会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故选A.3、C【解析】A、碳酸钙粉末和纯碱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柠檬水和白醋均显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点燃,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白鹅绒,产生特殊气味的是人造纤维,故选项正确;D、MgSO4和Na2SO4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4、A【解析】A、氯酸钾是由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构成,故正确;B、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故错误;C、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故错误;D、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故错误。故选A。5、C【解析】A、酒精灯不能吹灭,应用灯帽盖灭,不符合题意;B、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会污染液体,腐蚀胶头,不符合题意;C、量筒用来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置于天平上,应放称量纸上,称量腐蚀性的药品,还应将药品置于玻璃容器中称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6、C【解析】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做饭有烟,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C、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大,而合金的熔点是比组成它的纯金属要低的,选项错误;D、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选项正确。故选C7、D【解析】A、t1时,甲和 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根据溶解度概念,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状态,故正确;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正确;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4.3%,故错误;故选:D。【点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8、C【解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其中呈酸性的是胃液。故选C。9、D【解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以及注意事项来考虑,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氧气,与负极相连的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1【详解】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A正确。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正确;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正确;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约为4:31=1:8,不是8:1,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电解水的实现现象和结论,属于实验性简答题,难度比较小,要求同学们都知识掌握牢固,准确。10、A【解析】食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CH3COOH)。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A正确;B、乙酸中碳氢氧各元素质量之比是12×2416×2618,,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B错误;C、一个乙酸分子中共含有2428个原子,故C错误;D、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6×2618,故D错误。点睛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量的意义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11、C【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开发利用;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农药和化肥能促进粮食生产,但要合理利用;C选项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但会造成“白色污染”,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生活污水要处理达标后排放;故答案选择C。12、C【解析】A、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19+14×3+16×4+32349,故B正确;C、C16H19N3O4S中C、H、N、O、S 元素的质量比=(12×16):19:(14×3):(16×4):32,由此可知质量分数最高的是C元素,故C错误;D、由化学式可知,该分子中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9:4,故D正确。故选C。【点睛】在比较同一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大小时,不一定将每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完全计算出来,可利用各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既快捷又准确。13、C【解析】A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选项A错误;B硒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选项B错误;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342818=6,选项C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称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不是克,选项D错误。故选C。14、C【解析】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详解】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故选C。15、D【解析】A、应将10g氯化钠固体应放在纸片上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应将10g氯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边的托盘上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为了加快氯化钠固体溶解,应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不能使用温度计,故选项说法错误。D、溶解后,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贴上标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正 1:2 氢原子、氧原子 产物是水,没有污染等 【解析】(1)电解水实验原理:2H2O2H2O2,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电极X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为电源的正极,若该反应消耗1mol 水,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子个数比=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1:2。(2)下图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将右侧方框内的微粒补画完整:。(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电解水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4)氢气作为新能源,其主要优点为:产物是水,没有污染等。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洗涤、干燥或烘干H2SO4(浓)+Na2SO3 = H2O + SO2+ Na2SO4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U 型管装置中,对实验造成干扰 。反应前一般先用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装置内空气影响;反应后用氮气把反应 产生的残留在容器内的 SO2 气体全部导入 U 型管吸收装置中,确保反应产生的气体被全部吸收。【解析】本题考查了测定物质的组成。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进行分析,综合性较强,仔细审题,弄清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易氧化为硫酸钠,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硫;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硫。【详解】方案一:(1)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易氧化为硫酸钠,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硫,流程图中样品经盐酸酸化除去了亚硫酸钠,再加入氯化钡,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再通过过滤、洗涤、干燥或烘干得到沉淀,所以、的操作名称分别为洗涤、干燥或烘干;方案二:(1)该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的反应原理为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通过测定二氧化硫的质量,计算出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浓)+Na2SO3 = H2O + SO2+ Na2SO4 ; (2)碱石灰能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装置中干燥管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U 型管装置中,对实验造成干扰;(3)反应前装置中存在空气,空气存在的水蒸气,对实验存在干扰,反应前一般先用氮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装置内空气影响;反应后装置中存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反应后用氮气把反应 产生的残留在容器内的 SO2 气体全部导入U 型管吸收装置中,确保反应产生的气体被全部吸收;(4)设: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为x H2SO4(浓)+Na2SO3 = H2O + SO2+ Na2SO4126 64x m2 x= 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100%=×100% 。【点睛】弄清反应原理,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18、A-E-D-F 分液漏斗 CaCO32HC1=CaCl2H2OCO2 减小 64%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装置和洗气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有关的计算,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A,要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要把杂质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除去,氯化氢气体与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氯化氢气体,水蒸气用浓硫酸除去,除去水蒸气放在最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E-D-F;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生成二氧化碳时,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1=CaCl2H2OCO2;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小;(2)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玻璃管内减小的质量就是氧元素的质量,所以 Fe2 O3 +3CO 2Fe+3CO2 固体减小质量 160 48 X 0.48g x=1.6g 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100%=64%。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降低 U型管内右侧液面下降,说明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 稀盐酸 1NaOH+CO1Na1CO3+H1O 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导致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会观察到U型管右侧的红墨水液面下降,根据此现象判断出CO1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U型管内右侧液面下降,说明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思与评价: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故该实验存在一定的缺陷;拓展实验: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因此:实验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方案一向通有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稀盐酸最终有气泡产生CO1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NaOH+CO1Na1CO3+H1O方案二向通有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