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内蒙古开来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3611       资源大小:202.5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内蒙古开来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B人体胃液中含有硫酸,可以帮助消化C氢氧化钙可用于粉刷墙壁、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都会放出大量的热2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中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O属于金属氧化物,Ba(NO3)2属于硝酸盐BCO2、甲烷(CH4)、臭氧(O3)等气体都能产生温室效应C该技术实现了由NOx到N2的转化,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D还原时发生反:5CO+Ba(NO3)2N2+BaO+5CO2,其中N、C、Ba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发生改变3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关于甲醇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醇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甲醇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甲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D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克4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B不锈钢碗C塑料盆D陶瓷杯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金属切割B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用作气体肥料C石墨用作电极D二氧化碳用来灭火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空气中的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7硼烯( Borophene)因其优越的电学、力学、热学属性,被科学界寄予厚望,或将成为继石墨烯之后又一种“神奇纳米材料”。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硼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B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gD硼原子核外有5个中子8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却不能被动植物呼吸作用直接吸收。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A78%B50%C21%D0.94%9某金属氯化物溶液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11,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得到固体27g,则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NaClBMgCl2CCaCl2DFeCl310甲物质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时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甲与丁形成的化合物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下表是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2)请画出第16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写出6号元素形成含有氧元素的酸的化学式_。(3)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_。(4)写出13号元素的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25.0g珍珠粉样品,进行四次高温煅烧、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重复操作(杂质不参加反应),记录数据如下:操作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剩余固体质量(g)21.619.216.216.2试计算: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g。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写出计算过程)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温度/2040506080溶解度/gNaCl36.036.637.037.338.4NH4Cl37.245.850.455.265.6KNO331.663.985.5110169(1)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2)50时,在100g水中放入36g氯化钠充分溶解持温度降到40,得到的是氯化钠的溶液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3)现将100gKNO3和38gNaCl同时放入一个盛有100克80水的烧杯中,然后降温至20,得到的溶液中,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14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上述变化、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填粒子名称)。A图中“”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物是一种俗称水煤气的气体燃料(其中不含甲烷),为确定水煤气的成分,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新鲜的鸡血遇一氧化碳变为樱桃红色。(提出猜想)小组成员对水煤气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猜想1:H2、CO2;猜想2:H2、CO;猜想3:CO、CO2;猜想4:H2、CO、CO2。(1)请你说明猜想3不能成立的理由_。(实验探究)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现象)通入水煤气后,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新鲜鸡血变樱桃红色。(2)由此可知,水煤气中不含_,含有_(均填化学式)。(继续实验)在B处点燃气体,然后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3)A处生石灰的作用是_,气体通过A后再在B处点燃时,观察到所罩烧杯的内壁_,由此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猜想_成立。(4)由探究结果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6王红在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活动与探究中,先进行下表两个实验:实验一:取相同的甲、乙试管,各加入5mL 10%的盐酸,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铝片和锌片观察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比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多实验二:取相同的丙、丁试管,向试管中分别加入5mL 10%及5mL 5%的盐酸,再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锌片观察到丙试管中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比丁试管中多(1)根据上述实验可知,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快慢与_、_有关实验三:取一烧杯,加入20mL 10%的盐酸先将铝片放入烧杯中,观察铝片表面气泡的量反应较长一段时间后,取出铝片,再将大小与铝片相同的铁片放入烧杯中,观察铁片表面气泡的量通过比较两种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量,来确定两者的活动性强弱但老师告诉王红,实验三不严密,其原因是_根据老师的提示,王红进行了实验四:取一小烧杯,加入20mL 10%的盐酸将铝片和铁片叠在一起放入烧杯中(两种金属均与盐酸接触),观察到铝片逐渐溶解,但表面无气泡;铁片不溶解,但表面有大量气泡老师告诉王红,她的实验现象符合客观事实根据实验四的现象,提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A、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不能干燥二氧化碳,故A错误;B、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不含有硫酸,故B错误;C、氢氧化钙呈白色且腐蚀性较小,可用于粉刷墙壁;氢氧化钙是碱,可以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故C正确;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钙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故D错误。故选C.2、D【解析】A、氧化钡是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是金属氧化物,硝酸钡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是硝酸盐,故正确;B、CO2、甲烷(CH4)、臭氧(O3)等气体都能产生温室效应,故正确;C、由图2 可知,该技术实现了将NOx转化为N2,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D、反应前氮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反应后以单质形式存在,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故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了,硝酸钡和氧化钡中的钡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故钡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错误。故选D。3、C【解析】A、根据甲醇分子结构图,1个甲醇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H4O,故选项说法错误;B、甲醇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A【解析】A. 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选项正确;B. 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C.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选项错误;D. 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故选A。5、C【解析】A、氧气用于金属切割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B、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用作气体肥料,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错;C、石墨用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二氧化碳用来灭火,既利用了化学性质也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C。【点睛】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6、A【解析】选项 A 空气的成分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其他气体,所以选项 A 不正确;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得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选项 B 正确;水和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选项 C 正确;选项 D 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物 SO2、NO2 有关,选项 D 正确。故选A。7、A【解析】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5,符合题意;B、由“石”字旁可知,硼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不符合题意;D、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5,故硼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8、A【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选:A。9、C【解析】试题分析:向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干燥得到固体27g,即得氯化银的质量为27g,故可求出氯化银中氯元素=2.7g×31.1/143.1×100%=7.1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故金属氯化物中的氯元素=7.1g,而金属氯化物的质量=200g×1.11%=11.1g,故金属氯化物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7.1g/11.1g×100%=64%,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元素质量分数计算10、D【解析】A.甲、乙、丙、丁分别是氨气、氧气、氮气、水,这些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B.该反应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C.甲的化学式是NH3,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丙的化学式是N2,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价升高,故正确。D.丁是水,甲与丁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水,氡水是碱,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O H2CO3 (或CH3COOH等) 一个氮原子 电子层数相同 【解析】(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符号为O。(2)第16号元素为硫元素,核外有上电子层,从内到外分别有2、8、6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6号元素为碳元素,形成含有氧元素的酸为碳酸(或醋酸等),化学式为H2CO3 (或CH3COOH等)。(3)N既表示氮元素,又表示一个氮原子。(4)13号元素为铝元素,其氧化物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电子层数相同。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8.8g80%【解析】(1)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5.0g16.2g8.8g(2)设碳酸钙质量为xx20g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 不饱和 【解析】(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20时,NH4Cl的溶解度最大;(2)从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7.0g,将36g氯化钠充分溶解在100g水中,全部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降温至40,4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6g,溶液仍是不饱和溶液;(3)80时KNO3溶解度是169g,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将100gKNO3和38gNaCl同时放入一个盛有100g80水的烧杯中,能全部溶解,然后降温至20,20KNO3溶解度31.6g,KNO3要析出68.4g ,20NaCl的溶解度是36.0g,NaCl要析出2.4g,此时形成的溶液共100g+31.6g+36.0g,KNO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重点是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14、A 变化I 碳原子和氧原子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黑色固体物质 2KMnO4K2MnO4+MnO2+O2 【解析】(1)同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由图可知,A为混合物;(2)由图可知A到B产生新的物质,所以为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保持不变。(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为: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加热可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反应前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后不可能只有碳、氧两种元素,故猜想3不成立 CO2 CO 干燥气体 出现水雾 2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是焦炭与水蒸气,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反应必然也要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水煤气的成分不可能只有CO、CO2, 故猜想3错误;(2)根据实验现象,通入水煤气后,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没有二氧化碳,新鲜鸡血变樱桃红色,说明生成了一氧化碳,化学式分别为CO、CO2;(3)在B处点燃气体,然后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要验证气体是否具有可燃性,故用生石灰干燥气体,防止气体潮湿影响实验结果;氢气具有可燃性,要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气体通过A后再在B处点燃时,观察到所罩烧杯的内壁有水雾,即可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说明猜想2成立;(4)由探究结果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16、金属种类(或金属的活动性) 盐酸的质量分数 盐酸的质量分数不同 为什么铝片溶解表面无气泡产生,而铁片不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 【解析】(1)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步骤和现象可以得出影响金属与算反应快慢的因素;(2)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的思路可以知道在探究某一性质是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可以据此解答该题;(3)根据实验现象中铝片溶解而无气泡产生,但是铁片却溶解产生了气泡,提出合理的猜想。【详解】(1)实验一中取相同的甲、乙试管,各加入5mL 10%的盐酸,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铝片和锌片,观察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比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多,可以知道金属的种类能够影响反应速率;而实验二中取相同的丙、丁试管,向试管中分别加入5mL 10%及5mL 5%的盐酸,再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锌片,观察到丙试管中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比丁试管中多,可以知道酸的浓度不同产生气体的速率不同故可以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为金属的种类和酸的浓度;(2)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问题的思路可以知道在探究某一性质是应该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而王红的实验中没有使用同浓度的酸;(3)根据实验现象中铝片溶解而无气泡产生,但是铁片却溶解产生了气泡,可以提出的猜想为:为什么铝片溶解表面无气泡产生,而铁片不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内蒙古开来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茅****)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