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五中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4141
资源大小:21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天津市宁河县芦台五中2022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C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甲比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多Dt2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0g2菠菜中含有草酸(化学式是H2C2O4),能与人体中的钙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沉积在身体中,易形成结石,所以一般先将菠菜放入开水焯一下, 先去掉草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草酸属于有机物B草酸中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2:4C草酸在开水中溶解度较大,菠菜富含维生素D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1.1%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B用肥皂水和二氧化锰都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D煮沸含钙、镁离子较多的地下水易生水垢4现有7.45g KCl样品(其中混有少量下列某种盐类),加水溶解,当它跟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AgCl沉淀14g,则可能混入的盐是()ANaClBCaCl2CBaCl2DMgCl25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t2 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Ct2 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 降到t1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6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B雪融山顶响流泉C蜡炬成灰泪始干D吹尽狂沙始到金7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8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现有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质量,可向该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碳酸钾溶液B稀盐酸C氧化铁D水9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可收集到一瓶CO210二氧化铅(PbO2) 用作电动车电池的电极,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4C-2D-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等,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用铝与氧化铁反应来制取11.2 kg铁。请计算:(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_。(2)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能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燃料,原因是:_;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气体面造成空气污染,其原因是_;从“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在氢能、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能源中,应尽量减少_的使用。14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称取样品20克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克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69.8克,求: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 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操作现象实验解析结论实验一_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生成物中 有气体或 有_ 或有沉淀 生成时, 复分解反 应可以发 生。实验二适量的稀硫酸滴有_的NaOH溶液溶液颜色 由红色恰 好变为无 色该离子是_实验三产生白色 沉淀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 a 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 a 中逐滴滴加 K2CO3 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 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 a 中的溶质是_。将稀盐酸、Ca(OH)2 溶液、NaCl 溶液、Na2CO3 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 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朝着单位体积内_(填微粒种类 名称)数目减小的方向进行。16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实验1: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沉淀A和无色溶液B;实验2:取沉淀A在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探究活动二为探究其他物质是否存在,该小组同学进行如图实验:(1)由此可推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2)由探究活动二得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3)由探究活动一、二仍不能确定原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的是_;(4)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由图可知,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选项错误;C. 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受温度影响大,所以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甲比乙析出晶体的质量多,选项正确;D.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则t2时50g水中最多溶解甲25g,所以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70g,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则交点的含义是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B【解析】A、草酸(化学式是H2C2O4)中含有碳元素,是有机化合物,故选项A正确;B、草酸(化学式是H2C2O4)中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2×2):(16×4)=1:12:32,故选项B不正确;C、菠菜中含有草酸(化学式是H2C2O4),先将菠菜放入开水焯一下,去掉草酸,说明草酸在开水中溶解度较大,菠菜是蔬菜,富含维生素,故选项C正确;D、草酸(化学式是H2C2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项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式中,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涉及原子个数比、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3、D【解析】A、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故选项错误;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二氧化锰不行,故选项错误;C、泥沙太大,活性炭不能吸附,故选项错误;D、含钙、镁离子较多的地下水为硬水,煮沸易生水垢,故选项正确。故选D。4、C【解析】由于给出的物质二价金属居多,所以设样品为二价金属对应的氯化物,结合给出的质量以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样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而结合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析对应的选项。【详解】设混合物为二价金属对应的氯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x。 x153由于假设的是二价金属对应的氯化物,所以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看成(39+35.5)×2149153,所以如果样品是纯净的氯化钾,生成的沉淀应多于14g,因此所含杂质为一种时,应该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53,等质量时生成的沉淀质量少于氯化钾;而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看成(23+35.5)×2117氯化钡相对分子质量为137+35.5×2208氯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35.5×295所以杂质为氯化钡。故选C。【点睛】本题首先要假设如果样品是纯净的氯化钾,看得到的AgCl沉淀是多于14g,还是少于14g,然后比较各选项物质等质量时得到AgCl沉淀是多于14g,还是少于14g,最后判断出结论。5、D【解析】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故B;C、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物质甲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C正确;D、由于甲和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故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到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不一定比乙的多,故D错误。故选D。6、C【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雪融是雪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蜡炬成灰泪始干涉及了蜡烛的燃烧,包含化学变化,正确;D、吹尽狂沙始到金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7、B【解析】A、铜具有导电性,故能用作导线,正确;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C、铁生锈的条件的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故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正确;D、不锈钢属铁合金,不易生锈,正确。故选B。8、D【解析】根据题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质量,要求所加入的物质不能改变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可采取减小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A碳酸钾溶液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B加入稀盐酸,会使溶液中酸性物质的质量增加,生成氢气的量增加,故不符合题意;C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D加水稀释,使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减缓了反应速率,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故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A、CO2可溶于水,只是一体积水溶解一体积的二氧化碳,如达到饱和就不会再溶于水了,所以用排水法也能收集到二氧化碳,故A错误;B、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不能收集到一瓶CO2,当二氧化碳从b进入集气瓶,无法将水排出,二氧化碳又从c逸出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B错误;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因为二氧化碳从c进入集气瓶内形成气压,把水从b排出而收集到二氧化碳,故C正确;D、装置A中的长颈漏斗没伸入到液面以下,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从长颈漏斗口逸出,所以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C。10、B【解析】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x+(-2)×2=0,x=+4。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 CaCO3+2HCl = CaCl2+H2O+CO2 B【解析】(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H2O+CO2 ;(2)A、由图可知曲线1的反应速率快,故曲线1是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错误;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正确;C、碳酸钙的形状只对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故错误。故选B。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70% 5.4kg 【解析】(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设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为x,x=5.4 kg答:(1)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2)理论上需要消耗铝的质量为5.4 k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发热量高、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 氧气不足 化石燃料 【解析】(1)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污染环境、另外发热量高,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2)当氧气不足时,煤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气体而造成空气污染;(3)氢能、太阳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化石燃料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环境物质。应该尽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4、(1)32.5%(2)28.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计算出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氢气的质量:20g+50g-69.8g=0.2g,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Zn+ 2H2SO4=ZnSO4+ H2中Zn、ZnSO4与H2质量关系,分别求出Zn、ZnSO4质量,进一步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质量为yZn+ 2H2SO4=ZnSO4+ H265 161 2x y 0.2g65/2=x/0.2g x=6.5g(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6.5g/20g×100%=32.5%161/2=y/0.2g y=16.1g(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6.1g/(6.5g+50g-0.2g)×100%28.6%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有气泡产生 酚酞 SO42- 水(或 H2O) HNO3 和 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 Ca(OH)2+Na2CO3=CaCO3+2NaOH 离子 【解析】在液体中产生气体会看到有气泡冒出。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为水,硫酸钠易溶于水,故反应后的粒子还有SO42-。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后可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 a 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 a 中逐滴滴加 K2CO3 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先产生气泡,则原清液 a 中的溶质有HNO3,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清液 a 中的溶质有Ba(NO3)2,即原清液 a 中的溶质是HNO3和Ba(NO3)2。拓展碳酸钙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反思根据以上探究可知,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朝着单位体积内离子数目减小的方向进行。16、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氯化钠 硫酸钠 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 【解析】在探究活动一中,通过实验1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B,在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可以形成沉淀的为硝酸钡与硫酸钠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硫酸钠,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钠与反应生成的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而溶液B为无色,说明溶液中没有铜离子,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硫酸铜要么不含有,要么其中的铜全部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无色的硫酸钠溶液或硝酸钠;而在实验2中沉淀加入稀盐酸部分溶解,说明有两种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氢氧化铜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因此可以断定沉淀为硫酸钡和氢氧化铜,从而推出一定含有硝酸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B为无色,又结合原样品中含有硫酸铜,证明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毕,溶液中不存在硫酸铜了,而至于硫酸钠、氯化钠无法确定;在探究活动二中,取探究活动一中的无色溶液B加入酚酞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其中含有氢氧化钠,在将硫酸铜全部反应完毕后,仍有剩余;依次加入足量稀硝酸、硝酸钡和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没有沉淀产生,说明没有氯化钠的存在,至于硫酸钠是否存在无法验证。【详解】(1)根据探究活动一分析可知,一定含有的硝酸钡、氢氧化钠、硫酸铜,而氯化钠和硫酸钠无法判断,根据探究活动二分析可知,加入硝酸银无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没有氯化钠,而所以步骤无法验证硫酸钠的存在,因此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加入硝酸银,若存在氯化钠,则一定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而加入硝酸银后无沉淀生成,所以一定不含有氯化钠;(3)因为验证硫酸钠存在需要通过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沉淀的现象判断,硫酸钠具有的性质,硫酸铜同样具有,所以无法得出是否含有硫酸钠;(4)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硫酸铜,而氢氧化钠含量最多,因此硝酸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可溶性的硝酸铜,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可溶性的硫酸钠,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可溶性的硝酸钠,所以可以推出溶质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和硝酸钠,另外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质中还含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因此B中溶质为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点睛】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铜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铜离子溶于水中形成蓝色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