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绥化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5133       资源大小:336.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绥化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除杂、提纯的方法或选用的试剂中,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或提纯的方法A硝酸钾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DFe铁锈稀硫酸AABBCCDD2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 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苯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3.99.6000反应后质量/g006.62.7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 m 的值为 13.5B物质 X 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物质 X 能在氧气中燃烧D物质 X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3美丽中国,幸福高新。为了改善高新区辖区内的居住环境,以下举措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主要道路铺设沥青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C 垃圾分类回收D 夜景亮化工程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会引起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操作是A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B实验所用的固体氢氧化钠已在空气中久置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前,天平未调平,指针向右倾斜D取已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5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稀释浓硫酸B干燥CO2C测定某溶液的pHD铁丝在纯氧中燃烧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B浓硫酸不小心滴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的水清洗,同时涂上35%的硼酸溶液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择8维生素 C(C6 H8 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018年11月12日,我国大型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相比于核裂变,“人造太阳”产生的核聚变可以释放更大的能量,而且不会产生放射性废料属于清洁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B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C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10化学与人体健康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带鱼保鲜B发霉变质的大米洗净后再食用C烹饪调味使用加碘盐D服用大量保健品增强体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氧原子和硫原子的_相同。(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人体缺少钙元素会影响健康,因此每日需摄人足够的钙。市场上某钙制剂的说明书如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并进行计算。葡萄糖酸钙相对分子质量为_ _葡萄糖酸钙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按说明书服用钙片时,每天能够补充的钙为 mg(精确到0.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_。14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数据回答。温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g/100g水)KNO313.320.931.645.863.985.5110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_(填“很大”或“很小”)。50时,KNO3的溶解度_(填“”、“”或“”)NaCl的溶解度;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KNO3固体配成50的溶液,再冷却到20,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_g。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提纯的方法是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_。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_(填编号)。A 操作I一定是降温B a与b的溶剂质量可能相等C a与c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D b与c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某兴趣小组发现铁钉生锈需要几天的时间,询问老师如何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老师说氯化物可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度。氯化物对铁钉生锈有怎样的影响?NaCl、CaCl2、CuCl2等由氯离子与金属离子构成的盐属于氯化物。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CuO。Cu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O+H2SO4CuSO4+H2O。实验1:探究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试管编号实验现象2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1天后,铁钉表面出现红色7分钟时铁钉表面出现红色,20分钟后试管底部出现红色沉淀 (1)对比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小组同学认为,试管中的红色沉淀可能是铁锈,也可能是铜。他们认为红色沉淀可能是铜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实验2:探究试管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出试管中的铁钉,过滤剩余物,洗涤滤纸上的物质固体为红色将步骤所得红色固体加入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红色固体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将步骤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滤纸上的固体后,置于石棉网上充分加热红色固体变黑向试管中加入步骤所得黑色固体,再加入足量稀硫酸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3)步骤中所加入的试剂是_。步骤、的实验目的是_。由实验2可得出结论:试管中红色沉淀的物质组成是_。结合实验1、2的结论,对于“氯化物对铁钉生锈速度的影响”,小组同学提出了进一步的假设:_。16实验室里NaOH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其原因之一是(用方程式表示)_;现实验室里有一包白色NaOH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确定这样品的成分,对其可能的组成进行了下列探究。(猜想)依据所学知识,兴趣小组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没有变质,全是NaOH;可能完全变质,全是Na2CO3;你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_。(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做了下面实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里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实验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结论)由上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分析得到下面结论。结论一:由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白色粉末是NaOH。你认为该结论_(填“正确”或“不正确”)。综合分析上述两个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_。(继续探究)兴趣小组同学在分析和研究了上述实验及实验结论后,为了确认白色粉末的成分,查阅资料并做了下面的实验三: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里滴加过量的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你认为滴加过量BaCl2试液的目的是_;如何判断BaCl2试液已经过量?_;你认为还应继续加_,若_,则说明原NaOH固体已经完全变质。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A、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选项A正确;B、氮气不能跟灼热的铜反应,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因此氮气中混有氧气时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除去,从而得到纯净的氮气,选项B正确;C、CaCl2溶液中含有稀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然后过滤得到氯化钙溶液,选项C正确;D、铁中混有铁锈,加入稀硫酸,铁和铁锈都能和稀硫酸反应,在除去铁锈的同时也使铁减少,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故选D。【点睛】除杂时一定要注意:“不增”、“不减”、“易分离”。2、C【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3.9g+9.6g=6.6g+2.7g+m,m=4.2g,不符合题意;B、物质X属于生成物,不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C、苯中碳元素的质量为:;苯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反应前氧元素的质量为9.6g;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质量不变,故X中含碳、氧元素,不含氢元素,设X的化学式为:CxOy,故12x:16y=(3.6g-1.8g):(9.6g-4.8g-2.4g)=1.8g:2.4g,x:y=1:1,故X为CO,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符合题意;D、物质X不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3、B【解析】A、铺设沥青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过程中,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夜景亮化工程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4、C【解析】A、用量筒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B、实验所用的固体氢氧化钠已在空气中久置,会生成杂质碳酸钠,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小,则使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前,天平未调平,指针向右倾斜,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偏大,则使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D、取已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溶液具有均一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则可能是溶质质量偏大或溶剂质量偏小,可以分析出可能造成这两个方面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5、B【解析】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通过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又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因为没有证明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并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选项A错误;B、图2所示实验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选项B正确;C、图3所示实验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水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选项C错误;D、图4所示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但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因为红磷没有燃烧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造成的,选项D错误。故选B。6、D【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但浓硫酸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干燥二氧化碳,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长导管是进气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项错误。D、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且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7、B【解析】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不得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可以借用烧杯称量,避免腐蚀天平,选项A正确;B、浓硫酸属于酸,应该用碱性物质中和,硼酸为酸不能用于处理浓硫酸,直接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B不正确;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时,湿抹布覆盖后隔绝空气,同时降低温度,达不到酒精着火点,起到灭火目的,选项C正确;D、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避免放出热量使水飞溅,选项D正确。故选B。8、C【解析】A、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9、C【解析】A、该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产生粉尘,有利于治理雾霾污染,正确;B、该能源的利用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正确;C、该能源的利用与塑料制品的利用无关,与减少白色污染没有关系,错误;D、该能源的利用,可替代部分化石能源,正确。故选:C。10、C【解析】A、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海产品,故A错误;B、霉变的大米产生了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致癌作用,不能食用,故B错误;C、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使用加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能预防甲状腺肿大,故C正确;D、随意服用大量保健品对人体有害,会危害人体健康,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金属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 【解析】(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是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2)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点睛】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430 (2)11:112 (3)37.2【解析】试题分析:(1)(12*6+1*11+16*7)*2+40=430;(2)氢氧的质量比:(1*22):(16*14)=11:112;(3)×0.2g×2=0.037g。考点:化学式的计算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解析】(1)B图为蒸发操作,蒸发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D图为氢氧化钠的称量,正确的操作为左物右码,出现的错误是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14、很小 > 17.4 降温结晶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剂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溶质的质量 BD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由表中数据可知:50时,KNO3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和49.0g氯化铵配成50的溶液,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为:49.0g-31.6g=17.4g;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明显,故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先将混合物溶于水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再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就可以提纯KNO3;要比较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测定的数据可以是: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溶质完全溶解达到饱和时所需水的质量;或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A、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降温,也可能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操作I是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b是饱和溶液,若采用的是增加溶质的方法,溶质的质量不相等,但水的质量可能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C、a是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b转化为c的过程中,有硝酸钾析出,a与c的溶质质量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D、b与c均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氯化物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率 CuCl2 + Fe=FeCl2 + Cu 稀盐酸或稀硫酸 检验红色沉淀中是否含有铜 Cu和Fe2O3 当氯化物能与铁钉反应(置换生成金属)时,可能加快铁钉生锈速度(或其它合理答案) 【解析】(1)由题可知,铁在蒸馏水中的生锈速度比在氯化物溶液中的生锈速度慢,故可以说明氯化物能加快铁钉生锈的速率;(2)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铁可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氯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CuCl2 + Fe= FeCl2 + Cu;(3)向固体中加入某种物质后生成黄色的溶液,说明有三价铁离子生成,故固体应该含有氧化铁,加入的物质为酸,是稀盐酸或稀硫酸;(4)步骤、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检验红色沉淀中是否含有铜;(5)实验2中红色固体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溶液中有氧化铁和铜;(6)题中给的氯化物两种不与铁反应,一种能与铁反应,故可能的假设是当氯化物能与铁钉反应(置换生成金属)时,可能加快铁钉生锈速度。16、2NaOH+CO2Na2CO3+H2O部分变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不正确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存在氢氧化钠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化钡溶液已经过量(合理即可)酚酞试液(合理即可)溶液不变色【解析】实验室里NaOH固体必须密封保存,其原因之一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1)可能没有变质,全是NaOH;可能完全变质,全是Na2CO3;还有一种可能是部分变质,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3)结论一:由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白色粉末是NaOH,该结论不正确,这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综合分析上述两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4)根据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NaCl可知,滴加过量BaCl2试液的目的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判断BaCl2试液已经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化钡溶液已经过量。还应继续加酚酞试液,若溶液不变色,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则说明原NaOH固体已经完全变质。

    注意事项

    本文(绥化市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十校联考最后化学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茅****)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