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2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
资源ID:88325406
资源大小:334.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22年中考化学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doc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需要用到大量的锂电池,其电源的正极材料为钴酸锂(LiCoO2)(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下列有关钴酸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钴元素化合价为2C含有两种金属单质DLi、Co、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759 322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3CO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A-1B-2C0D+24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例为1:8B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甲可能是单质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5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6以下判断或推理中正确的是()A用洗洁精去油污和用汽油去油污的化学原理相同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证明碳酸钠属于碱C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所有的碱都呈碱性D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中既有有机物也有无机化合物7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一种变化是A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C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烧碱质量增加D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8健康饮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作用重大,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B坚持用含氟牙膏刷牙C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防腐D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9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D含碘食盐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10在25时,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各量: 溶液中水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 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其中不变的是( )A和;B和C和D和11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向盐酸和FeCl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12城市污水经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因为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说法正确的是A“中水”是一种饮用水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同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和蒸馏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属于混合物的有_海水、糖水、洁净的空气、氧化镁、白酒、液态氧、红磷、加碘食盐、可乐饮料、食醋。14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含有A、B、C、D四种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元素的名称是_。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分子,其化学式为_,该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_ 。A、B、C形成化合物X的名称为_,其固体溶于水时要_(填“吸热”或“放热”),在X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现象是_。15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是_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C加强对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达标后排放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2)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t2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 g。当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_方法提纯 A物质。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16相传有一群海盗在大海上生活,因为长时间不能补充维生素 C 而患了坏血症, 时常牙龈出血,如果你是医生,你会建议他们吃那些食物(可多选):_A 橘子 B 牛肉 C 菠菜 D 香 蕉维生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说明其具有_性,可以做食品中的_剂,保护食品不被氧化。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温度()102030406080100溶解度硝酸钾20.931.645.864110169246氯化钠35.83636.335.43738.439.8(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_。操作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_。A酒精灯 B铁架台 C漏斗 D玻璃棒 E蒸发皿定量叙述晶体1的组成_。溶液2为_(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关于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溶液1_溶液2(选填“、“”或“)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_。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成分相同D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18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其中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实验室里可以分步提纯得到氯化钠。(1)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可获得精盐。加水溶解后,除去泥沙的操作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_(2)为了进一步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氯化钠,有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加过量的NaOH溶液 加适量的稀盐酸 加过量的BaCl2溶液 蒸发。写出能达到实验目的操作顺序_。(3)在完成(2)中加入试剂和实验操作顺序时,你认为应该考虑的因素是什么?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将一定量的稀盐酸逐渐加入到30g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样品中含锌的质量;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6g水仍无晶体析出,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 钴酸锂(LiCoO2)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B. 锂(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钴元素化合价为:0-(+1)-(-2)×2=+3价,故错误;C. 锂(LiCoO2)中含有两种金属元素,故错误;D. 锂(LiCoO2)中Li、Co、O三种元素质量比是7:59:(16×2)=7:59:32,正确。故选D。2、B【解析】A.由苯分子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片无法知道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故B符合题意;C.由水受热蒸发知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C不符合题意;D.由前三张图片可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解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一氧化碳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详解】一般情况下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答案选B。4、B【解析】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9%17%=2%,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1%25%)=16%,丙是生成物。A、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1:8,正确; B、乙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符合“一分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所以甲可能是单质,正确;D、 该反应的反应物为丁,生成物是甲和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B。5、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CO和NO,生成物是CO2和N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2CO+2NO=N2+2CO2。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只有生成物的N2分子是由2个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单质,正确;B、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将有毒气体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CO2和N2,正确;C、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CO和NO,它们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正确;D、根据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改变,错误。故选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6、D【解析】A、用洗洁精去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用汽油去油污是利用溶解原理,两者的化学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B、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证明碳酸钠呈碱性,但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B错误;C、NaOH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不能证明所有的碱都呈碱性,例如不溶性的碱不显碱性,故C错误;D、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中,既有有机物(例如糖类)也有无机化合物(例如水)故D正确。故选D。7、B【解析】A. 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是因为铁、氧气、水三种物质作用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 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因为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使溶液质量增加,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 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烧碱质量增加,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是化学变化;D. 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是生石灰(氧化钙)和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故选B。8、C【解析】A.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营养物质,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益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做法正确;B.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防止龋齿,做法正确;C. 甲醛有毒,使用甲醛浸泡水产品防腐有害健康,做法错误;D. 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能维持人的正常视力,夜盲症患者补充维生素A,做法正确。故选:C。9、C【解析】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不含有人体需要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故A错误;B、任何饮料都含有化学物质,故B错误;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故C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含碘食盐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故D错误。故选:C。10、A【解析】向不饱和氯化钾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至溶液刚好饱和的过程中,水的质量不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增大,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变,氯化钾溶液的质量增大故选A11、B【解析】由题中信息知,A. 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溶液质量应增加。故A错误。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镁比锌活泼,等质量的镁、锌,镁比锌产生的气体多。故B正确。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过量时PH7. D. 向盐酸和FeCl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先没有沉淀,后才生成沉淀。故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12、B【解析】A、“中水”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下水)之间,不是一种饮用水,故A错误;B、利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故B正确;C、“中水”中水分子的构成与蒸馏水中水分子的构成相同,故C错误;D、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程中要过滤、吸附,不需要蒸馏,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 【解析】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糖水中含有糖和水,属于混合物;洁净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属于纯净物;红磷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可乐饮料中含有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纯净物有,混合物有。14、氯元素 H2O2 -1 氢氧化钠 放热 生成蓝色沉淀 【解析】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含有钠、氯、氢、氧四种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A、B、C、D分别是氢、氧、钠、氯四种元素。【详解】(1)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含有钠、氯、氢、氧四种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A、B、C、D分别是氢、氧、钠、氯四种元素,故D元素的名称是氯元素。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A 是氢元素,B是氧元素,A与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的分子是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分子中B的化合价是-1价。(3)A 是氢元素,B是氧元素,C是钠元素,故A、B、C形成化合物X的名称为氢氧化钠,溶于水时要放热,在X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故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点睛】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15、B 75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B>A>C 【解析】本题考查了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A、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会污染水资源,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正确;B、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质,错误;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体污染,正确;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正确。故选B;(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t2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 的A,50g水中最多溶解25g,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50g+25g=75g;A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当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方法提纯 A物质;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16、ACD 还原 抗氧化 【解析】建议他们食用的食物有:A、橘子富含维生素,可以食用;B、牛肉富含蛋白质,不可以补充维生素,不符合题意;C、菠菜富含维生素,可以食用;D、香蕉富含维生素,可以食用;故选:ACD。维生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说明维生素具有还原性,可以添加到食品中做抗氧化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填:还原 抗氧化。【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熟悉所学的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缺乏某些元素后,人体出现的病症。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加速溶解 40 BCD 64.8g硝酸钾 氯化钠和硝酸钾 CD 【解析】(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速固体的溶解,故填加速溶解。(2)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中完全溶解,所以100g水对应的固体是64g的硝酸钾、30g的氯化钠,即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64g,氯化钠的溶解度35.4g,而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4g,则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40,故填. 40。(3)操作1将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该操作为过滤,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玻璃棒,故填BCD。(4)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不会析出氯化钠,所以晶体1的质量=(64g31.6g)×232.4g×264.8g,所以晶体1的组成为64.8g硝酸钾,故填64.8g硝酸钾。(5)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所以溶液2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填氯化钠和硝酸钾。(6)溶液2中析出的晶体中含有氯化钠,则溶液2是10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两种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溶液1溶液2,故填。(7)A 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选项正确;B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是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C 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成分不相同,溶液1已经先洗出了硝酸钾晶体,选项错误;D 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的固体中含有氯化钠和硝酸钾,选项错误,故选CD。18、引流 或 碳酸钠溶液应该在氯化钡溶液后面加入,否则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去 【解析】(1)加水溶解后,除去泥沙的操作步骤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正确的操作顺序: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氯化镁、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硫酸钠(或先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硫酸钠、再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氯化镁)、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过滤,最后加适量的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能达到实验目的操作顺序:或。(3)在完成(2)中加入试剂和实验操作顺序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是:碳酸钠溶液应该在氯化钡溶液后面加入,否则过量的氯化钡不能除去。【点睛】为了进一步除去精盐中的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氯化钠,选择试剂时特别要注意过量试剂的去除,这个实验中去除硫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氯化钡只有通过加入碳酸钠溶液除去,因此一定要先加氯化钡,后加碳酸钠溶液;另外去除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一定要在过滤之后进行,否则前面产生的沉淀又溶解了。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13g、14.6%、40%【解析】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生成的氯化锌的质量为z, x=13g; y=14.6%; z=27.2g;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6g水仍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0%;答:(1)样品中含锌的质量为13g;(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3)将反应后溶液蒸发44.6g水仍无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