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函数精选PPT.ppt
第3章 函数第1页,本讲稿共42页3.1 函数的概念v函数是一种多对一的二元关系,即该类关系中定义域的任何一元仅与值域中的某一元发生关系。函数 为集合 X 到集合 Y 的函数当且仅当:为 X 到 Y 的二元关系,记为 :X Y Dom()=X,Ran()Y(x)(y)(y)(xX y,yY xy xy y=y)第2页,本讲稿共42页3.1 函数的概念函数:XY 也称为映射。通常用(x)=y 表示 xy (或y=(x)此时 y=(x)也称 x 为自变量,y 为 x 在下的像,x 为 y 在 下的原像。对函数 :XY,AX,定义 A=y|(x)(xAy=(x)为 A 在 下的像。第3页,本讲稿共42页3.1 函数的概念例例 1=|x1,x2N 且 x1+x210 2=|y1,y2R 且 y22=y1 3=|z1,z2N,z2 为小于z1的素数个数 上述中,1,2 不是函数,3 是函数。第4页,本讲稿共42页3.1 函数的概念函数相等 设函数 f:AB,g:CD。若 A=C,B=D,且对所有 xA,有 f(x)=g(x),则称 f 和 g 相等,记作 f=g。满射 设函数 f:XY,称 f 是一个满射,若 Ran(f)=Y。单射 设函数 f:XY,称 f 是一个入射(或单射),若对任意 x1,x2X,有 x1 x2 f(x1)f(x2)。双射 设函数 f:XY,称 f 是一个双射,若 f 是满射又是入射。第5页,本讲稿共42页3.1 函数的概念v若干常用的函数:常函数、恒等函数、单调函数、严格单调函数、特征函数、自然映射。常函数 函数 f:XY 称为常函数 (y0)(y0YRan(f)=y0)恒等函数 函数 Idx:XY 称为X上的一个恒等函数 XY Idx(x)=xX=Y时,Idx 记为 Ix第6页,本讲稿共42页3.1 函数的概念单调函数 函数 f:RR(R为实数)称为 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 (x)(y)(x,yRxy f(x)f(y)函数 f:RR(R为实数)称为 R 上的严格单调递增函数 (x)(y)(x,yRxy f(x)f(y)自然映射 设 R是 X 上的等价关系,令 f:XX/R,定义为 f x=xR,则 f 是函数(请证明之),并称之为从 X 到 X/R 的自然映射。第7页,本讲稿共42页定义 设有集合 A、B,BA=|为函数且 :A B (即 BA 是从 A 到 B 的所有函数的集合)定理 B=(只有函数符合要求)A A=(没有符合要求的函数)BA=B=A 若A=x0(即|A|=1)则 BA=|=,yB B C BA CA3.1 函数的概念第8页,本讲稿共42页选择公理 对任意的关系 R,总存在函数 ,使得 R 且 dom()=dom(R)。3.1 函数的概念第9页,本讲稿共42页3.2 逆函数v符合函数定义的关系的逆关系不一定能定义一个逆函数。定理 设 f:X Y 是一个双射函数,则其逆关系 f 1:Y X 也构成一个双射函数。证明 (1)f 1 符合函数的定义;(2)f 1 是满射;(3)f 1 是入射。第10页,本讲稿共42页3.2 逆函数逆函数 设 f:XY是一个双射函数,则其逆关系 f 1:YX 构成的双射函数称为其逆函数(或反函数),记为 f 1。例 A=1,2,3,B=a,b,c,f:AB f=,f 1=,为 f 的逆函数。定理 设 f:XY是一个双射函数,是关系的复合运算,则 f 1f=IY,f f 1=IX。定理 设双射函数 f:XY,则(f 1)1=f。第11页,本讲稿共42页3.3 复合函数函数复合 设函数 f:XY,g:WZ,且 Ran(f)W,令 gf=|xXzZ(y)(yYy=f(x)z=g(y)称 g 在 f 的左边复合。定理 上述 gf 是一个从 X 到 Z 的函数。证明 按照函数定义的3个要点逐一证明。(1)gf 是 X Z 的二元关系 (2)dom(gf)=X (3)设有 xX,z1,z2Z,且 z1=(gf)(x),z2=(gf)(x)容易证明 z1=z2第12页,本讲稿共42页3.3 复合函数vgf 的另外定义:设 g,f 分别如上所述,可定义 gf =fg定理 设 gf 是一个复合函数,则 若 g和f 是满射的,则gf 也是满射的。若 g和f 是入射的,则gf 也是入射的。若 g和f 是双射的,则gf 也是双射的。第13页,本讲稿共42页3.3 复合函数定理 设函数 f:XY,则 f=fIx=Iyf。定理 设双射函数 f:XY 存在逆函数 f 1:YX,则 f-1f=Ix,ff 1=Iy。定理 设双射函数 f:XY,g:YZ 则 (gf)1=f 1g1。第14页,本讲稿共42页3.4 特征函数特征函数 当 AB时,函数 A:B 0,1 定义为:称函数 A:B0,1 为集合A(关于B)的特征函数。定理 有集合B,二元关系 F:(B)0,1B 定义为:对 A(B)或 AB,F(A)=A,则 F是双射函数。证明 (1)是函数;(2)是入射;(3)是满射。1 若 xA0 若 xAA(x)=第15页,本讲稿共42页证明(1)F 是函数:按照函数定义逐一确认。(2)F 是入射。设 A1,A2(B)且 A1A2,则存在 xB,使得(xA1xA2)(xA2xA1),从而有 故存在 xB,使得即3.4 特征函数第16页,本讲稿共42页(3)F 是满射。设有 g0,1B,即 g:B0,1构造 Ag=x|xB g(x)=1。显然 Ag(B)。由 F 定义:F(Ag)=fAg而对任意的 xB,fAg(x)=1 xAg g(x)=1所以 fAg=g,即 F(Ag)=g。即 Ag 就是 g 在 F 下的原像。因此F是满射3.4 特征函数第17页,本讲稿共42页3.5 递归关系与递归函数例 序列(5,8,11,14,17,)可由下列规则得到:1.第一个数为5;2.其他的数由其前一个数加上3得到。符号化表示成:1.a1=5;2.an=an1+3,n2第18页,本讲稿共42页3.5 递归关系与递归函数定义 在序列 a1,a2,an1,an,中,用 a1,a2,an1 中某些项来表示 an 的等式称为递归关系。v给定一个递归关系及其初始条件,可以定义一个序列。例 Fibonacci 序列:1,2,3,5,8,13,21,初始条件:f1=1,f2=2;递归关系:fn=fn1+fn2,n3第19页,本讲稿共42页3.5 递归关系与递归函数例 某人以1000个单位作资产投资,年收益率 8%。用Gn 表示他在第 n 年末的总资产。初始条件:G0=1000 递归关系:Gn=Gn1+Gn18%=Gn11.08讨论 有的递归关系可以推导出表示序列元素的显式公式。如上例:Gn=Gn11.08=Gn21.082 =G01.08n=10001.08n 第20页,本讲稿共42页3.5 递归关系与递归函数例 汉诺塔(Tower of Hanoi Puzzle,Lucas)。如图,A柱上从小到大套着 n 个圆盘,利用 B 柱将圆盘搬到 C 柱,要求:每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只有处于最顶端的圆盘才能被移动;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将较大尺寸的圆盘放在较小尺寸的圆盘上面。A B C A B C第21页,本讲稿共42页3.5 递归关系与递归函数 归约为三个需要解决的子问题:第22页,本讲稿共42页3.5 递归关系与递归函数 即:1.将 A 柱上部的 n1 个圆盘搬到 B 柱;2.将 A 柱剩下的最大圆盘移到 C 柱;3.将 B 柱的 n1 个圆盘搬到 C 柱。设完成问题要求需要移动圆盘的次数为 Cn,则由上述讨论得到:Cn=Cn1+1+Cn1=2Cn1+1 初始条件:C1=1(只有一个圆盘时)讨论 可以归纳证明,Cn=2n1。当 n=64 时,Cn =(设移动1次圆盘需要1秒,约需 236年完成)第23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 等势 设集合 A,B,如果存在从 A 到 B 的双射函数,就称 A 和 B 是等势的,记做 A B。否则称 A 和 B 是不等势的。v注意与相似关系 符号的辨别。A B 有时也记作 A B 第24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 例 Z N。令 f:ZN2x 若 x02x1 若 x0(x)=则 f 是 ZN 的双射函数:Z:0 1 1 2 2 3 3 .N:0 1 2 3 4 5 6 .第25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 例 NN N。建立 NN 和 N之间的双射函数。(0,0)(1,0)(2,0)(3,0).(m+n,0)(0,m+n).(0,3)(0,2)(0,1)(m,n)第26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说明 NN 的元素是第一象限中(含坐标轴)整坐标的点,构造如图示的排序,从(0,0)开始,则点(m,n)的下标如下计算:斜线(0,m+n)(m+n,0)之前(不含)的点数为1+2+.+(m+n)斜线(0,m+n)(m+n,0)上(m,n)所在的点数为m+1下标(从0开始计算):第27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例 N Q第28页,本讲稿共42页例(0,1)R3.6 集合的基数第29页,本讲稿共42页例 0,1 (0,1)3.6 集合的基数第30页,本讲稿共42页例 对任何 a,bR,ab,0,1 a,b3.6 集合的基数第31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例 对任意集合A,(A)0,1A(P.15 定理)定理 两个集合间的等势关系是等价关系。第32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 定理(Cantor)(1)集合 N 和集合 R 是不等势的。(2)任何集合 A 和其幂集(A)是不等势的。证明(略)优势 设集合 A,B,如果存在从 A 到 B 的单射函数,就称 B 优势于 A,记做 A B。若此时 A 和 B 不等势,则称 B 真优势于 A,记做 A B。例 N N,N R,N R,A (A)第33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定义 设集合 a,称集合 aa为 a 的后继,记作 a+。例 空集的后继 +=+=+=,+=+=,+,+第34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讨论 定义自然数 0=1=0+=0 2=1+=0,1 n=0,1,2,n-1 第35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定义 设集合A,如果有 (1)A;(2)a(aA a+A)则称集合A是一个归纳集。例,+,+,+,本身是归纳集。v从归纳集的定义可以看出,,+,+,.是所有归纳集的元素,于是可以将它们定义成自然数自然数。定义 自然数是属于每个归纳集的集合;自然数集 N=,+,+,+,是所有归纳集的交集。第36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有关自然数的一些性质 设 m,n 是自然数,则有 n n;若 mn,则 m 与 n 不等势;若 mn,则 mn;自然数的三歧性:mn,m n,nm 三者有且仅有一项成立;定义:m=n iff m n;mn iff mn。第37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 定义一个集合是有穷的当且仅当它与某个自然数等势。否则称为无穷集合。例都是无穷集。R 和 N 定理任何一个有穷集只与唯一的自然数等势。定义(1)的基 A 等势的那个唯一的自然数称为 A,与 A对有穷集 数,记作card(。ACardinal Number of A)自然数的基数记作(2)0,即 cardN=0(。a:lif)实数集(3)的基数记作 ,即cardR=。第38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定义 设有集合 A、B。(1)cardA=cardB iff A B;(2)cardA cardB iff A B;(3)cardAcardB iff cardA cardB cardA cardB。一些结果 vcardZ=cardQ=cardNN=cardN=0vcard(N)=carda,b=cand2N=cardR=v 0 第39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v对任意集合 A 有 A (A),即有 cardA card(A),故不存在最大的基数。v0,1,2,n,称为有穷基数;0 和 称为无穷基数。0 是最小的无穷基数。定义 设集合A,若 cardA 0,则称A为可数集。例 a,b,c不是可数R 都是可数集。N N,Q,Z,5,等势的集合都不是可数集。R 集。与第40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v关于可数集的一些结果(性质)可数集的任何子集都是可数集;两个可数集的并也是可数集;两个可数集的笛卡尔积也是可数集;可数个可数集的并也是可数集;无穷集A的幂集(A)不是可数集。第41页,本讲稿共42页3.6 集合的基数例为集合,B,A设 cardA=0,cardB=n,n 且N n。0 证明:cardB)=(A0 证,3由性质 也是可数集,故BAcard B A0。,不妨设有 B当 b的单射,B A A。建立Bf,B A:Af(a)=aAB)(A A可知 即card Acard,而B)(AcardA=0 故card B A0 因此cardB)=(A0 第42页,本讲稿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