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cerebellum学习教程.pptx
小脑的发生 在种系发生史上,小脑的发展是与动物生存和运动方式的演变密切相关的。了解小脑的发展过程,有助于对小脑主要功能的理解。动物在运动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反射性地调整躯体的重心以保持平衡,根据这种需要,在前庭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枢器官就是小脑。第1页/共31页小脑的发生小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当动物在水中躯体作蛇样运动向前推进时首先出现的是绒球小结叶,它是水栖动物对躯体运动实现平衡调节的整合中枢;第二阶段是当水栖动物依靠鳍向前运动时,开始出现小脑蚓部,主要调节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最后,当动物靠肢体将躯干撑离地面,地心引力的作用加强,运动方式趋于复杂,需进一步调整肌肉运动以保持平衡时,便出现了小脑半球。在人类由于直立行走,上肢成为劳动器官,因而小脑半球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它主要和肌肉的精细灵巧运动调节有关,在保持肌肉运动精细度上起重要作用。小脑发展的历史证明,小脑最基本的功能必然是与反射性调节肢体的运动以保持身体平衡有密切关系。第2页/共31页一、小脑的位置与毗邻小脑cerebellum由脑干翼板发育而成,并构成第四脑室的顶。小脑是躯体运动的整合中枢,可协调随意运动,调节肌张力。小脑位于颅后窝,其上面平坦,隔小脑幕与大脑枕叶相邻。下面的中部凹陷,小脑镰深入其中,两侧小脑半球的下面恰位于颅后窝底的左、右小脑窝内。前下方借三对小脑脚与脑干相连。第3页/共31页小脑的位置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of the cerebellum of a 16-year-old female.Sagittal slice.第4页/共31页 临床要点临床要点 小脑的毗邻 小脑的背侧为枕鳞,枕骨骨折最易伤及小脑。小脑的上方正中有直窦,后上方有窦汇,向左右延续成横窦,后续于乙状窦,小脑镰后缘内有枕窦,上与窦汇相连通,故小脑被硬脑膜窦所环绕,小脑手术时应注意保护上述结构,以免造成大出血。小脑与脑干关系密切,均位居颅后窝内,几乎没有缓冲的余地,所以脑内的占位性病变常导致枕骨大孔疝(亦称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而危及生命。第5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小脑蚓vermis:小脑中部缩细小脑半球cerebellar hemisphere:两侧部膨小脑蚓构成小脑谷cerebellar vallecula的底。小脑表面有许多小的近似平行的回,称小脑叶片cerebellar folia。第6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小脑上面平坦位于前、中1/3交界处有一条深而明显的沟,称为原裂primary fissure,以此为界将小脑分成前叶和后叶。近后叶边缘处有一水平裂horizontal fissure。第7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小脑下面膨隆下面的前内侧各有一突出部,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小脑扁桃体位于延髓的背侧,枕骨大孔的上方,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被挤压向下嵌入枕骨大孔,形成枕骨大孔疝或称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而危及生命。第8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在小脑下面中央部从前向后依次为:小结nodule蚓垂uvula of vermis蚓锥体pyramid vermis蚓结节tuber of vermis。小结向两侧以绒球脚与绒球相连,构成绒球小结叶。绒球和小结的后方有一深沟,称后外侧裂posterolateral fissure。第9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种系发生研究表明,小脑由为较古老的绒球小结叶(发育早,见于各种脊椎动物)和较新的小脑体(发育晚,仅见于哺乳类动物)组成,两者间隔后外侧裂posterolateral fissure。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是最古老的部分,称原小脑archicerebellum。在功能上与前庭神经核及前庭神经联系,又称前庭小脑vestibulocerebellum。第10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小脑体corpus of cerebellum借原裂分为前叶和后叶。小脑前叶anterior lobe of cerebellum发育较早,和其中属于小脑蚓的中间部(中央小叶、山顶)以及小脑下面的蚓垂和蚓锥体组成旧小脑paleocerebellum。旧小脑主要接受脊髓小脑束传递的骨骼肌本体觉,故又称脊髓小脑spinocerebellum。第11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小脑后叶posterior lobe of cerebellum位于原裂与后外侧裂之间,占小脑的大部分,是进化中的最新部分在灵长类,后叶明显增大,形成小脑半球,故称新小脑neocerebellum。小脑后叶通过脑桥核接受皮质小脑的投射纤维,又称大脑小脑cerebrocerebellum,是随意运动的精细调节器官。第12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小脑各部所具有的传统命名与其发育和功能毫无联系,在这种分部中,小脑蚓的大部分结构与两侧小脑半球的叶相连:中央小叶central lobule连两侧的中央小叶翼ala of cental lobule;山顶culmen连两侧的方形小叶quadrangular lobule;山坡declive连两侧的单小叶simple lobule;蚓叶folium of vermis连两侧的上半月小叶superior semilunar lobule。第13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蚓垂连两侧的小脑扁桃体;蚓锥体连部分正中旁小叶和二腹小叶biventral lobule;蚓结节连两侧的下半月小叶inferior semilunar lobule 和部分正中旁小叶paramedian lobule;只有小舌lingula 不与小脑半球的任何结构相连。第14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中央小叶山顶山坡蚓叶上蚓方叶原裂单小叶次裂上半月小叶水平裂第15页/共31页二、小脑的外形与分叶小舌中央小叶上蚓上髓帆绒球第四脑室下髓帆小结蚓垂蚓锥体蚓结节下蚓中央小叶翼小脑上脚小脑中脚小脑下脚后外侧裂小脑扁桃体二腹小叶下半月小叶第16页/共31页三、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表面为一层灰质,称小脑皮质。皮质深面的白质称髓质,由出入小脑的纤维构成。髓质内的灰质核团称小脑核。在小脑的矢状切面上,可见小脑沟呈树枝状自由分支,小脑叶片和位于叶片内的白质表现为树样结构,称小脑活树arbor vitae。第17页/共31页三、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皮质cerebellar cortex分子层molecular layer主要由无髓纤维构成,细胞含量很少。梨形细胞层piriform cell layer较薄,由大型神经元即Purkinje细胞构成。颗粒层granular layer,含大量密集的颗粒细胞,包括密集排列的小神经细胞,以及少量的大型细胞,即Golgi细胞。第18页/共31页小脑皮质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颗粒层星形细胞篮细胞高尔基细胞浦肯野细胞颗粒细胞平行纤维苔藓纤维攀缘纤维浦肯野细胞轴突颗粒细胞第19页/共31页三、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核cerebellar nuclei 齿状核dentate nucleus位于小脑半球的白质内,呈皱褶的袋状,开口向内。顶核fastigial nucleus为成对的圆形小核,位于小脑蚓部的白质内,靠近中线。栓状核emboliform nucleus和球状核globose nucleus位于顶核与齿状核之间。第20页/共31页小脑内部结构活树顶核球状核拴状核齿状核第21页/共31页第22页/共31页小脑的功能分区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原小脑脊髓小脑(小脑蚓和小脑半球中间部及相关的顶核与中间核)旧小脑大脑小脑(小脑半球外侧部及相关的齿状核)新小脑Flocculonodular lobeVermisIntermediate zoneLateral zone 第23页/共31页小脑的纤维联系小脑的传入和穿出纤维走行于三对小脑脚内:小脑下脚 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起于延髓下份,内有脊髓小脑后束及小脑与前庭神经核的联系纤维。小脑中脚 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纤维起自脑桥核,为皮质脑桥束的延续部,投射于新小脑皮质。小脑上脚 sup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主要由齿状核发出的传出纤维构成,小部分纤维止于红核,其余大部分投射到对侧的背侧丘脑。第24页/共31页第25页/共31页第26页/共31页第27页/共31页四、小脑的功能小脑主要接受大脑、脑干和脊髓的有关运动信息,其传出纤维也与各运动中枢有关。因此,小脑是一个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的紧张度,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顺利而精确的完成随意运动。原小脑主要接受前庭神经核和前庭神经传导的平衡觉冲动,调整由于各种前庭刺激引起的肌紧张变化,维持身体姿势平衡。旧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冲动,其传出纤维经前庭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调节肌张力,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新小脑通过脑桥核接受大脑皮质发出的信息,对大脑皮质的随意运动信息进行整合,修正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起始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保证骨骼肌随意运动的自如和协调。第28页/共31页 临床要点临床要点 原小脑受损后,病人表现为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步行蹒跚,眼球振颤,临床上称为原小脑综合征。旧小脑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降低。新小脑损伤时,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即随意运动中肌肉收缩的强度与运动所需达到的目的不相称,如跨阈步态、持物时手指过度伸开、指鼻不准、不能交替运动等,同时有运动性震颤。许多病理变化影响小脑,如肿瘤和高血压脑出血可导致小脑功能障碍和压迫第四脑室产生脑积水,这是神经外科的一种急症。小脑梗死也导致小脑功能障碍,如产生脑水肿也可压迫第四脑室产生脑积水。一些代谢性疾病(尤其是氨基酸、丙酮酸及乳酸的代谢障碍)及退行性病变(称为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也能导致小脑变性。第29页/共31页思考题简述小脑位置和功能分区。简述小脑核的名称和位置。第30页/共3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1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