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学习.pptx
秋 水庄子庄子庄子庄子秋水秋水秋水秋水必修三必修三第1页/共40页走近庄子走近庄子 庄庄子子:战战国国时时宋宋国国蒙蒙(今河南商丘)人(今河南商丘)人终终身身不不仕仕,一一生生贫贫困困,身身居居陋陋巷巷,常常向向人人借借粮粮,自自织织草草鞋鞋,穿穿粗粗布布衣衣和和破破鞋鞋子子,甘甘愿愿闲居独处。闲居独处。他他继继承承并并发发扬扬了了老老子子思思想想,和和老老子子同同是是道道家家学学派派的的代代表表人人物物,世称世称“老庄老庄”。庄子庄子 名周名周 (约公元前约公元前369369年年-约前约前289289年年)第2页/共40页庄子思想庄子思想1 1政治上主张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2 2生活态度上主张生活态度上主张“顺其自然顺其自然”3 3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1 1政治上主张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2 2生活态度上主张生活态度上主张“顺其自然顺其自然”3 3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精神上追求绝对的自由第3页/共40页 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庄子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多采用寓言形式,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象丰富,意境开阔,夸张大胆,比喻生动,讽刺辛辣,讽刺辛辣,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诗意。庄子简介第4页/共40页自主学习一读正音正字 疏通文句 第5页/共40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第6页/共40页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7页/共40页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美为尽在己。第8页/共40页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第9页/共40页 “野语有之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者,我之谓也。第10页/共40页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之义者,始吾弗信;第11页/共40页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第12页/共40页正音:正音:ss涘涘shosho少通假字:泾流之大 “泾”通径,直不辩牛马 “辩”通辨,分辨,辨别 zhzh渚didi殆第13页/共40页字词释义 1 1、秋水:秋天的雨水、秋水:秋天的雨水 2 2、时至:按时令到了、时至:按时令到了 3 3、百川灌河:灌,注入;河,黄河。很多河流的水都注入黄河。、百川灌河:灌,注入;河,黄河。很多河流的水都注入黄河。4 4、泾流:流畅的水流、泾流:流畅的水流 5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白茫茫一片),分辨不清(对岸的)牛和马。、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白茫茫一片),分辨不清(对岸的)牛和马。第14页/共40页6 6、河伯:古代传说中的黄河之神。、河伯:古代传说中的黄河之神。7 7、尽在己:全都汇聚到这里了。、尽在己:全都汇聚到这里了。8 8、北海:北方的大海,今渤海。、北海:北方的大海,今渤海。9 9、东面: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向东,脸、东面:东,名词做状语,向东。面向东,脸朝东。朝东。1010、旋其面目:转动面孔义、旋其面目:转动面孔义,即摇头晃脑的动作即摇头晃脑的动作,该身体动作用来表示恍悟自得之义该身体动作用来表示恍悟自得之义。1111、望洋向若:若,海神名。望洋:抬头向上看,、望洋向若:若,海神名。望洋:抬头向上看,仰视的样子。迷茫地望着海神。仰视的样子。迷茫地望着海神。第15页/共40页1212、野语:俗语。、野语:俗语。1313、闻道百:听到过很多道理。、闻道百:听到过很多道理。1414、莫己若:没人能比得上自己。、莫己若:没人能比得上自己。1515、少仲尼之闻、少仲尼之闻:小看孔子的学识。小看孔子的学识。1616、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高义。、轻伯夷之义:轻视伯夷的高义。171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现在我目睹了大海您、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现在我目睹了大海您的无穷无尽。的无穷无尽。181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有学、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将长久地被有学识、修养高的内行人笑话。识、修养高的内行人笑话。第16页/共40页秋水译文 秋天的(雨)水按时节到来,很多河流里的水都流入黄河,(黄河)直流的水这样大,两岸和沙洲之间(白茫茫一片),分辨不清牛和马。在这个时候,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全都汇聚到自己这里了。顺着水流往东走,到了北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的尽头。在这时,河伯才转过脸来,仰望着对着海神感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许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而且我曾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轻视伯夷的高义,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您的无穷无尽,我要是不到您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有学识、修养高的内行人笑话。”第17页/共40页成语识记: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也作“望洋而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贻笑大方(见笑大方、大方之家、方家):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第22页/共40页自主学习 二读理清思路 把握文本 第23页/共40页河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伯为什么洋洋自得,欣然自喜?“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这里,因此欣然自喜。第24页/共40页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所以望洋而叹。第25页/共40页 河伯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是如何自责的?第一层 引用俗语“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来批评自己的狂妄自大;第二层 曾经不相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批评自己目光的短浅;第三层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庆幸自己遇到了若,否则将贻笑大方。第26页/共40页 河伯的态度前后发生巨变的原因是什么?他的认识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他看到了壮阔无边的北海,有感而发;二是他善于将自己与北海比较,在比较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三是他具有勇于自省、自我批评的精神。第27页/共40页自主学习 三读探讨寓意 领会特点 第28页/共40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从秋水这篇文章中能读懂那些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有鉴别自大由于无知自大由于无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第29页/共40页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 文章有什么特点?文章有什么特点?第30页/共40页1 1、通篇设喻。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2 2、巧用对比手法。如黄河的宽阔与北海的壮观相比;河伯的“欣然自喜”与“望洋向若而叹”。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 文章有什么特点?文章有什么特点?第31页/共40页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庄子养养生主生主v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第32页/共40页庄子志向初探第33页/共40页主张“天道无为”的思想庄子钓于濮水 庄子钓于濮(p)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i)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t)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第34页/共40页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两位大夫前往表达心意,(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楚王)想将国内的政事托付于你,劳累您啊!”庄子拿着鱼竿不回头看(他们),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将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呢?”两位大夫说:“宁愿活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行。”庄子说:“走吧!我宁愿(像龟一样)在烂泥里拖着尾巴(活着)。第35页/共40页鼓盆而歌鼓盆而歌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庄子曰: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何能无慨!”达观至乐的生死观第36页/共40页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于气之聚;人的死亡是由于气之散,他这番道理,姑且不论其真实程度。就以他对生死的态度来说,便远在常人之上。他摆脱了鬼神对于人类生死命运的摆布,只把生死视为一种自然的现象;认为生死的过程不过是像四时的运行一样。(庄子至乐)第37页/共40页鲲化为鹏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第38页/共40页持有相对主义的认识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第39页/共4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0页/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