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应用光学理想光学系统.pptx

    • 资源ID:88337621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10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用光学理想光学系统.pptx

    教学目标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基点和基面。牢固掌握解析法和图解法求像的方法。牢固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双光组组合和透镜的焦距、基点(基面)。理解多光组组合的焦距计算公式。了解各种厚透镜的基点、基面位置。掌握望远系统的成像特性。第1页/共108页引言引言研究近轴光学的实际意义研究近轴光学的实际意义1.近近轴区成像可作为衡量实际光学系统成像轴区成像可作为衡量实际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标准。质量的标准。以近轴区成像质量为依据,衡量光学系统的像差大小,以判断实际光学系统的不完善程度,进而通过不断改变光学系统的结构参数,使之在非近轴区具有近轴成像的质量。2.用近轴区成像近似地表示实际光学系统所用近轴区成像近似地表示实际光学系统所成像的位置和大小。成像的位置和大小。在设计光学系统或者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时,往往首先需要近似地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第2页/共108页为什么要定义理想像?如果要成像清晰,必须一个物点成像为一个像点 第3页/共108页3.13.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由已知共轭面和共轭点确定一切物点的像点由已知共轭面和共轭点确定一切物点的像点第4页/共108页3.13.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性u理想光学系统理想光学系统:它使任意空间大小的物体以任意宽的光束均能成完善像。这种光学这种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与物是完全相似的。系统所成的像与物是完全相似的。一、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一、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1.1.点物成点像点物成点像 物空间每一点对应于像空间内唯一的一个像点,这一对点称为物象空间的共轭点。2.2.直线成直线像直线成直线像 物空间内的每一条直线对应于像空间内唯一的 一条直线,这一对线称为共轭线。第5页/共108页3.3.平面成平面像平面成平面像 物空间的每一个平面,在像空间必有唯一的一个平面与之相对应,这样的两个对应平面称为物象空间的共轭面。结论:符合物象空间点对点、线对线、平面对平面的像称为理想像、完善像或高斯像。第6页/共108页二、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二、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共轴光学系统具有轴对称性共轴光学系统具有轴对称性 即轴上点成像在轴上。共轴光学系统具有面对称性共轴光学系统具有面对称性 即位于过光轴的某截面内(子午面)的物点对应的像点,必位于同一平面内。过光轴任一截面内的成像性质是相同的物平面垂直于光轴,像平面也垂直于光轴。物平面垂直于光轴,像平面也垂直于光轴。第7页/共108页位于垂直于光轴同一平面内的物体,其像的位于垂直于光轴同一平面内的物体,其像的几何形状和物完全相似,几何形状和物完全相似,也就是说,在整个物平面上,无论什么位置,垂轴放大率为常数。u注:当光学系统物象空间满足理想成像关系时,一般来说,物像并不相似。在共轴理想光学系统中,只有垂直于光轴的平面才具有物像相似的性质。第8页/共108页三、由已知共轭面和共轭点确定一切物点的像点三、由已知共轭面和共轭点确定一切物点的像点 a.a.已知两对共轭面的位置和垂轴放大率已知两对共轭面的位置和垂轴放大率 b.b.已知一对共轭面的位置和垂轴放大率以及两对已知一对共轭面的位置和垂轴放大率以及两对共轭点的位置共轭点的位置第9页/共108页3.23.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1.物像方焦点、焦平面2.物像方主点、主平面,3.物象方焦距4.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5.单个折射球面的焦距6.单个球面反射镜的主平面和焦距第10页/共108页3.23.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AE1O1Ok1.焦点、焦平面焦点、焦平面F点是物空间无限远轴上点的共轭像点,称为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焦点像方焦点(或第二第二焦点焦点或或后焦点后焦点)。F点是像空间无限远轴上点的共轭像点,称为光学系统的点是像空间无限远轴上点的共轭像点,称为光学系统的物方焦点物方焦点(或(或第一焦点第一焦点或或前焦点前焦点)。)。注意:这里注意:这里F和和F不是一对共轭点。不是一对共轭点。FS1FE1SkR第11页/共108页过F点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像方焦平面像方焦平面(或后焦平面后焦平面)。像方焦平面像方焦平面是物方无限远垂轴平面物方无限远垂轴平面的共轭像面。由物方无限远物方无限远射来的任何方向的平行光束,经光学系统后会聚于像方焦平面上一点。第12页/共108页过F点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像方焦平面像方焦平面(或后焦平面后焦平面,或第一焦面或第一焦面)。物方焦平面物方焦平面是像方无限远垂轴平面像方无限远垂轴平面的共轭像面。由光学系统物方焦平面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物方焦平面上任一点发出的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平行出射。第13页/共108页总结:总结:像方焦点像方焦点和物方无限远轴上点物方无限远轴上点是一对共轭点;物方焦点物方焦点和像方无限远轴上点像方无限远轴上点是一对共轭点;像方焦面像方焦面和物方无限远垂轴平面物方无限远垂轴平面是一对共轭面;物方焦面物方焦面和像方无限远垂轴平面像方无限远垂轴平面是一对共轭面。第14页/共108页u主平面:垂轴放大率为=+1的共轭面称为光学系统的主平面,QH为物方主平面,QH为像方主平面。u注:除望远系统外,所有系统都有一对主平面。注:除望远系统外,所有系统都有一对主平面。u光学系统总是包含一对主点(主平面),一对焦点(焦平面),前者是一对共轭点(面),后者不是。2.主点、主平面O1OkFAkA1E1FEkHHQQ第15页/共108页u物、像方焦点的位置是以物、像方主点以物、像方主点为原点为原点来确定的。u物方焦距物方焦距(前焦距或第一焦距):HF,以f表示。u像方焦距像方焦距(后焦距或第二焦距):H F,以f 表示。u焦距的正负焦距的正负是以相应的主点主点为原点为原点来确定的,如果由主点到焦点的方向与光线的传播方向相同,则焦距为正,否则为负。3.3.焦距焦距第16页/共108页u焦距的大小焦距的大小可可由入射高度由入射高度h h和物、像方孔径和物、像方孔径角给出。角给出。像方焦距:物方焦距:像方焦距为负的系统举例。AE1O1OkFS1FE1SkRuuHH-f-f 第17页/共108页4.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根据主平面定义,有两主平面是一对共轭面,满足物像位置关系公式u结论:结论:单个折射球面的两个主点与顶点重合,其物、像方主平面为过球面顶点的切平面。OCH H第18页/共108页已知主点和焦距f 和f,即可知其焦点位置。像方焦点像方焦点对应的物像方截距为l=-,l=f,则像方焦距为:物方焦点物方焦点对应的物像方截距为l=f,l=,则物方焦距为:5.5.单个折射球面的焦点位置单个折射球面的焦点位置第19页/共108页6.6.单个单个球面反射镜球面反射镜的主平面和焦距的主平面和焦距反射球面镜的物像方焦距反射球面镜的物像方焦距:结论:结论:反射球面的焦点位于球心和顶点的中间球面反射镜的主平面球面反射镜的主平面:结论:结论:球面反射镜的物像方主平面重合物像方主平面重合,与球面顶点相切与球面顶点相切。第20页/共108页3.3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式一、牛顿公式一、牛顿公式u以物、像方焦点为原点来确定物和像的位置。以物、像方焦点为原点来确定物和像的位置。u物距:以物距:以物方焦点为原点,到物点的距离(FA)为物距,用x表示。u像距:像距:以像方焦点F为原点,到像点的距离(FA)为像距,用x表示。第21页/共108页u牛顿公式牛顿公式:用f和f 表示理想光学系统物、象方焦距,用x和x表示物体和像位置。三角形ABF和三角形MHF相似,得:三角形ABF和三角形HNF相似,得:此式即为牛顿公式。第22页/共108页二、高斯公式二、高斯公式u以物、像方主点为原点来确定物和像的位置。以物、像方主点为原点来确定物和像的位置。u物距:物距:物方主点到物点的距离,用l表示。u像距:像距:像方主点到像点的距离,用l表示。第23页/共108页u高斯公式:u垂轴放大率:第24页/共108页3.4 3.4 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式及拉赫不变量的关系式及拉赫不变量主要内容:1.两焦距关系:讨论在同一介质中、光学系统包括反射面情况;2.物象关系公式拓展3.拉赫不变量第25页/共108页一、两焦距之间的关系1.1.两焦距关系两焦距关系直角三角形AQH和AQH三角形ABF和三角形HMF相似,三角形ABF和三角形HMF相似第26页/共108页u对于理想光学系统,无论U和U角多大,此式均成立,因此,当AQ和AQ是近轴光线时,此式也成立,即u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适用的拉赫公式为u结论: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焦距与物方焦距理想光学系统的像方焦距与物方焦距之比等于相应介质折射率之比的负值。之比等于相应介质折射率之比的负值。第27页/共108页当光学系统位于同一种介质中时,则有u说明:说明:当系统位于同一介质中时,两焦距大小相等,符号相反。若光学系统是一个反射面,即(n=-n),则两焦距的关系为()。例如:球面反球面反射镜射镜u结论:若光学系统中包含有结论:若光学系统中包含有K K个反射面,则个反射面,则两焦距关系为:两焦距关系为:u例如:长焦距反射式天文望远镜。F双曲面副镜抛物面主镜第28页/共108页2.2.物象位置关系公式拓展物象位置关系公式拓展 单个折射球面的物像方焦距单个折射球面的物像位置关系公式说明:单个折射球面物像关系公式具有普遍单个折射球面物像关系公式具有普遍性。性。第29页/共108页二、理想光学系统的拉赫公式二、理想光学系统的拉赫公式两焦距的关系式 带入理想光学系统满足的公式 此式即为理想光学系统的拉赫不变量公式。第30页/共108页3.5 3.5 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率一、垂轴放大率一、垂轴放大率1.定义:共轭面像高与物高之比2.表达式:根据牛顿公式,得以焦点为原点的放大率公式根据高斯公式,得以主点为原点的放大率公式第31页/共108页根据两焦距的关系,可得u结论:此式与单个折射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的此式与单个折射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的放大率公式一致。放大率公式一致。当系统处于同一种介质中时结论:垂轴放大率垂轴放大率随物体位置不同而不同随物体位置不同而不同,在不在不同共轭面上,垂轴放大率不同;在同一共轭面同共轭面上,垂轴放大率不同;在同一共轭面上,放大率是一个常数。上,放大率是一个常数。第32页/共108页二、轴向放大率二、轴向放大率1.定义:轴上像点移动微小距离与物点移动的微小距离之比。2.表达式:对牛顿公式或高斯公式微分,可得结论:此式与单个折射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的放大率公式一致。微分微分第33页/共108页3.当系统处于同一种介质中时4.两种放大率之间的关系结论:理想光学系统的沿轴放大率恒为正值,物、结论:理想光学系统的沿轴放大率恒为正值,物、像移动方向相同。像移动方向相同。第34页/共108页三、角放大率三、角放大率1.1.定义定义:共轭面的轴上点发出的入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出射光线的像方孔径角的正切值与入射光线的物方孔径角的正切值之比。2.表达式根据三角形AQH和三角形AQH,可知第35页/共108页3.3.与垂轴放大率关系与垂轴放大率关系理想光学系统的拉赫公式代入上式,可得u结论:结论:理想光学系统的角放大率只与物体位置理想光学系统的角放大率只与物体位置有关,在同一对共轭点上,角放大率为一定值有关,在同一对共轭点上,角放大率为一定值。第36页/共108页四、三种放大率的关系四、三种放大率的关系结论:与单个折射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的三种放结论:与单个折射球面和共轴球面系统的三种放大率关系一样。大率关系一样。第37页/共108页作业作业1.1.设一焦距为设一焦距为30mm30mm的正透镜在空气中,在透的正透镜在空气中,在透镜后面镜后面 处分别置一高处分别置一高度为度为60mm60mm的虚物,请分别用高斯公式和牛的虚物,请分别用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求其像的位置和大小。顿公式求其像的位置和大小。2.2.设一焦距为设一焦距为50mm50mm的负透镜在空气中,在其的负透镜在空气中,在其前面设置一高度为前面设置一高度为50mm50mm的物于的物于 处。请分别用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求其像处。请分别用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求其像的位置和大小。的位置和大小。3.3.设一焦距为设一焦距为30mm30mm的负透镜在空气中,在其的负透镜在空气中,在其后面后面 处分别置一高度处分别置一高度为为60mm60mm的虚物,请分别用高斯公式和牛顿的虚物,请分别用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求其像的位置和轴向放大率。公式求其像的位置和轴向放大率。第38页/共108页3.6 3.6 节点和节平节点和节平面面在理想光学系统中,还存在一对角放大率为1的共轭点和共轭面。1.定义:角放大率为定义:角放大率为1的一对共轭点的一对共轭点。在物空间的称为物方节点,在像空间的称为像方节点,分别用符号J和J表示。物象方节平面物象方节平面:过物方节点并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物方节面,过像方节点并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为像方节面。u结论:过物、像方节点的共轭光线彼此平行过物、像方节点的共轭光线彼此平行。第39页/共108页2.表达式表达式根据角放大率公式 ,则有则J和J相对于焦点的位置为:结论:结论:如果如果 物方节点物方节点位于物方焦点之右位于物方焦点之右 处像方节点位于像方焦点处像方节点位于像方焦点之左之左 处。处。如果如果 物方节点位物方节点位于物方焦点之左于物方焦点之左 处,像方节点位于处,像方节点位于像方焦点之右像方焦点之右 处。处。第40页/共108页当系统位于同一种介质中时,主点和节点重合。当系统位于同一种介质中时,主点和节点重合。第41页/共108页3.7 3.7 光学系统的图解求光学系统的图解求像像定义:定义:已知一个理想光学系统的主点和焦点主点和焦点的位置,根据它们的性质,对物空间给定的点、线和面,用图解法求出其像的位置和大小,这种方法称为图解法求像。依据:依据: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平行于光轴的光线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必过像方焦过像方焦点点过物方焦点过物方焦点的光线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必为平行于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光轴的光线;过节点的光线方向不变过节点的光线方向不变;任意方向的一束平行光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必交于像方焦平面上一点;像方焦平面上一点;过物方焦平面上一点过物方焦平面上一点的光线经理想光学系统后必为一束平行光。第42页/共108页一、一、轴外物点成轴外物点成像像第一种:第一种:由物点发出的一条通过平行于光轴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出射光线过像方焦过像方焦点点;由物点发出的另外一条光线,通过光学通过光学系统的物方焦点系统的物方焦点,经光学系统后平行于光轴平行于光轴出射出射。第43页/共108页第二种第二种:当光学系统处于同一种介质中或者空气中时,物、像方主点和物、像方节点重物、像方主点和物、像方节点重合合,由轴外物点发出的过物方主点的光线,经光学系统后,从像方主点平行于入射光线方向出射。第44页/共108页二、求解任一入射光线的共轭出射光二、求解任一入射光线的共轭出射光线线第一种:第一种:入射光线可认为是由轴外无限远物点发出的平行光束中的一条。为此,过前焦点过前焦点F作一条辅助光线与已知光线作一条辅助光线与已知光线平行,平行,即两条光线构成平行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它们应该交于像方焦平面上一点。像方焦面上的点入射确定?像方焦面上的点入射确定?第45页/共108页第二种:第二种:入射光线可认为是由前焦面上一点发出来的光束中的一条。因此,可以从该光束和前焦面的交点引出一从该光束和前焦面的交点引出一条和光轴平行的辅助光线条和光轴平行的辅助光线,它经光学系统后应通过像方焦点,这条光线的出射方向即为所求光线的方向。出射光线如何确定?出射光线如何确定?第46页/共108页1.作图法求解物体AB的像AB。三、求解实例三、求解实例第47页/共108页2.求解像AB所对应的物体AB。第48页/共108页3.8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一、光焦度公式一、光焦度公式1.折合距离折合距离:一线段被所在介质折射率相除所得的值称为该线段在介质中的折合距离。则l/n和l/n即为光学系统主点到共轭点的折合距。而f/n和f/n是光学系统的折合焦距。第49页/共108页2.会聚度会聚度:共轭点折合距离的倒数n/l 和 n/l 称为光学系统中光束的会聚度,分别以和表示。会聚度为正,表示会聚光束;会聚度为负,表示发散光束。3.光焦度光焦度:折合焦距的倒数n/f 和n/f 称为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以符号表示。光焦度为正,表示对光束有会聚作用;光焦度为负,表示对光束有发散作用。第50页/共108页4.光焦度公式光焦度公式根据上面的定义,可知(1)式表示为结论:结论:光焦度等于像方光束会聚度与物方光束光焦度等于像方光束会聚度与物方光束会聚度之差,会聚度之差,它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它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单位单位:屈光度以米为单位的焦距的倒数。u注:光焦度是光学系统会聚本领或发散本领的注:光焦度是光学系统会聚本领或发散本领的数值表示数值表示。第51页/共108页二、由光焦度公式得出的结论二、由光焦度公式得出的结论1.大光焦度系统使出射光束相对入射光束有大大光焦度系统使出射光束相对入射光束有大的偏折,的偏折,平行平板对光束不起偏折作用,光焦度为0,焦距为无穷大。第52页/共108页2.利用物像方孔径角判断光束的会聚度在空气中,则上式改写为下面分析光学系统对入射光束的作用。令 ,光束在光轴上方。第53页/共108页 正焦系正焦系统统 出射光线偏向光轴偏向光轴,光束经光学系统后会聚.值越大,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向光轴越厉害。UUUHHUUUHHUUUHHFF第54页/共108页 负焦负焦系统系统 出射光线偏离光轴偏离光轴,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发散.的绝对值越大,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离光轴越厉害。-UUUUUU-U-UUFF第55页/共108页 无焦系统无焦系统 出射光线平行于入射光线平行于入射光线第56页/共108页结论:结论:h一定,的大小完全表征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光线偏折程度。具有正光焦度的光学系统对光束起会聚作用,具有正光焦度的光学系统对光束起会聚作用,具有负光焦度的光学系统对光束起发散作用。具有负光焦度的光学系统对光束起发散作用。可以说明轴向放大率0.0.FF FA1A2A1A2第57页/共108页三、理想光学模型物象方介质折射率不同情况三、理想光学模型物象方介质折射率不同情况结论:光焦度是光学系统会聚或发散本领的重要参数。第58页/共108页1.如果光学系统处于空气中,则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为 2.光焦度单位:规定在空气中,焦距为正值1米的光焦度作为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单位,称为折光度或屈光度。注:注:1 1折光度在眼镜行业中习惯上称为折光度在眼镜行业中习惯上称为100100度。度。四、光焦度单位四、光焦度单位第59页/共108页3.9 3.9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合复杂光学系统通常是由若干个光组组成。光组可以是单个透镜,也可以是复杂的透镜组。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1.已知焦距和基点位置的几个光组处于一定位已知焦距和基点位置的几个光组处于一定位置时,置时,相当于一个怎样的等效系统?要求出相当于一个怎样的等效系统?要求出等效系统的基点和焦距等效系统的基点和焦距。2.2.当单个光组无法达到某些特殊要求而需要用当单个光组无法达到某些特殊要求而需要用多个光组来实现时,多个光组来实现时,这个系统应由怎样的几这个系统应由怎样的几个光组来组成?要求出几个光组的焦距和位个光组来组成?要求出几个光组的焦距和位置。置。第60页/共108页v例1:一短焦距物镜,其焦距f=35mm,筒长L=65mm,工作距离l=50mm,按照最简单的透镜系统考虑,求其结构,并绘出该系统及各光组的基点位置。v例2:一薄透镜光组焦距为100mm,与另一焦距为50mm的薄透镜组合,组合焦距仍为100mm,求两透镜的相对位置,系统的基点位置。第61页/共108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双光组一、双光组1.1.通过作图法确定组合系统的基点、基面位通过作图法确定组合系统的基点、基面位置(物、像方主点,物、像方焦点);置(物、像方主点,物、像方焦点);2.2.通过解析法定量确定组合系统的基点、基通过解析法定量确定组合系统的基点、基面位置;面位置;3.3.解析法确定组合系统焦距大小;解析法确定组合系统焦距大小;4.4.系统的垂轴放大率的计算;系统的垂轴放大率的计算;二、多光组二、多光组1.1.正切法求解多光组的像方焦点位置和焦距正切法求解多光组的像方焦点位置和焦距大小;大小;2.2.截距法求解多光组的像方焦点位置和焦距截距法求解多光组的像方焦点位置和焦距大小;大小;第62页/共108页一、双光组组合一、双光组组合已知:两个理想光组的焦距f1,f1,f2,f 2 和两光组之间的相对位置d。d d是两光组之间的距离,等于H1H2。是第一光组的像方焦点和第二光组的物方焦点之间的距离,等于F1F2,称为光学系统的光学间隔光学间隔。符号规定如下:若F2在F1的右侧,则光学间隔为正,反之则为负。第63页/共108页1.1.确定组合光组的基点和基面的位置。确定组合光组的基点和基面的位置。像方焦点像方焦点:在物方引入一条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其共轭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共轭出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物方焦点物方焦点:在像方引入一条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共轭出射光线与光轴交点。第64页/共108页像方主点像方主点:物方物方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的延长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的延长线与其共轭出射光线的交点为线与其共轭出射光线的交点为Q Q,过Q点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QH,即为像方主面,H点为像方主点.物方主点物方主点:像方像方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的延长平行于光轴的入射光线的延长线与其共轭出射光线的交点为线与其共轭出射光线的交点为Q,Q,过Q点作垂直于光轴的平面QH,即为物方主平面,H点为物方主点.第65页/共108页2.2.焦点和主点位置公焦点和主点位置公式式(1)合成光组的像方焦点像方焦点F和像方主点和像方主点H H的位置是以以F F2 2或或H H2 2为原点为原点来确定的。(2)合成光组的物方焦点物方焦点F F和物方主点和物方主点H的位置是以以F1或或H1为原点为原点来确定的。第66页/共108页(3 3)用)用xF F和和xF F表示合成光组的焦点位置表示合成光组的焦点位置对于第二个光组来说,组合光组的像方焦点F和第一个光组的像方焦点F1是一对共轭点。则有:第67页/共108页同理,对于第一光组来说,组合光组的物方焦点F和第二光组的物方焦点F2也是一对共轭点。则有:第68页/共108页(4 4)用)用lF和和lF F表示组合光组的焦点位置表示组合光组的焦点位置 此时组合光组的焦点组合光组的焦点是以第一光组的物方主平面和第二光组的像方主平面为坐标原点来确定的。第69页/共108页3.焦距公式焦距公式设计:求第70页/共108页第71页/共108页如果光组处于同一种介质中,则有用光焦度表示为:u结论:两个有一定焦距的光组组合,系统的总焦距或光焦度除与每个光组的光焦度有关外,还与其间隔d有关.当两个光组主平面间的距离d为零时,即在密接薄透镜组的情况下:例如:两个正光焦度组合,当第72页/共108页4.4.主点位置公式主点位置公式等效光组的物、像方主点的位置是以第一光以第一光组的物方焦点(或物方主点)和第二光组的组的物方焦点(或物方主点)和第二光组的像方焦点(或像方主点)为原点像方焦点(或像方主点)为原点来确定的。第73页/共108页由图可知:结论:结论:整理带入公式,可得:注:所有这些表示主点和焦点位置的公式以注:所有这些表示主点和焦点位置的公式以及焦距公式与光组是否在空气中无关。及焦距公式与光组是否在空气中无关。第74页/共108页5.5.光组的垂轴放大率光组的垂轴放大率合成光组仍为一个理想光组,因此其垂轴放大率公式仍为:结论:组合光组的垂轴放大率可由物点到第结论:组合光组的垂轴放大率可由物点到第一光组物方焦点的距离一光组物方焦点的距离x1直接求得。直接求得。例题:例题:已知两个光学系统的焦距分别是 求此组合系统的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第75页/共108页1.1.多光组组合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大小多光组组合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大小焦点位置:焦距:由k个光组组成的系统:二、多光组组合二、多光组组合第76页/共108页2.2.正切法求多光组组合系统的焦距和基点位正切法求多光组组合系统的焦距和基点位置置求解hk,tgUk。过渡公式 第77页/共108页求焦距方法:求焦距方法:应取初值为tgU1=0,h1=f 1。求出的lF和f 是组合系统的像方焦点位置和像方焦距大小。注:注:求物方焦点位置和物方焦距大小时,可将整个求物方焦点位置和物方焦距大小时,可将整个光学系统倒转,光学系统倒转,按上述方法计算后,改变正负号即可。第78页/共108页3.3.截距法截距法利用每个光组的物、像方截距表示组合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大小。焦距表达式焦距表达式求焦距方法:求焦距方法:令l1=-,便可以求得l1=f1,由l2=l1-d1,求得l2.以此类推,即可求得第k个光组的物像方截距lk和lk,而lk就是lF,进而根据公式(24)可求得组合系统焦距大小。第79页/共108页4.4.各光组对光焦度的贡献各光组对光焦度的贡献以光焦度表示为以光焦度表示为:带入焦距公式带入焦距公式f=h1/tgUk,得,得结论:结论:各光组对组合等效系统总光焦度的贡献,除各光组对组合等效系统总光焦度的贡献,除了光焦度本身因素以外,还与该光组在整个系统光了光焦度本身因素以外,还与该光组在整个系统光路中所处的位置有关路中所处的位置有关。第80页/共108页例题:用正切法求由两个光组组成的等效系统的焦距和基点位置。设光组位于空气中,答案是:第81页/共108页作业作业设一系统在空气中,对物体成像的垂轴放大率,物面到像面的距离(共轭距离)为7200mm,该系统两焦距之间的距离为1140mm。试求物镜的焦距,并给出该系统的基点位置图。已知一透镜把物体放大并投影到屏幕上,当透镜向物体移动18mm时,物体将被放大,试求透镜的焦距。一个薄透镜对某一物体成一实像,其放大率,若以另一薄透镜贴在第一透镜上,则见像向透镜移近20mm,放大率为原来的,求两块透镜的焦距各为多少。第82页/共108页3.10 3.10 透镜与薄透透镜与薄透镜镜主要内容主要内容透镜定义透镜分类单个折射面的基点、基面透镜基点、基面分析(主面、焦点位置、焦距大小)薄透镜的定义物像关系式、放大率、共轭距几个特殊位置的放大率第83页/共108页3.10 3.10 透镜与薄透镜透镜与薄透镜一、透镜及其分类一、透镜及其分类1.定义:定义:是由两个折射面包围一种透明介质构成的光学元件。折射面可以是球面、平面和非球面。光轴,顶点,中心厚度。2.2.分类分类 按光焦度分按光焦度分正透镜和负透镜,正透镜对光束起会聚作用,又称会聚透镜;负透镜对光束起发散作用,又称发散透镜。按形状分按形状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心厚度大于边缘厚度(双凸、平凸、正弯月);凹透镜中心厚度小于边缘厚度(平凹、双凹、负弯月)。第84页/共108页二、单个折射面的基点、基面分析二、单个折射面的基点、基面分析1.1.主平面主平面v单个折射面的物、像方主面重合,与球面的顶点单个折射面的物、像方主面重合,与球面的顶点相切。相切。2.2.焦距大小焦距大小像方焦点像方焦点对应的物像方截距为l=-,l=f。物方焦点物方焦点对应的物像方截距为l=f,l=。第85页/共108页3.3.节点、节平面节点、节平面u结论:单个折射球面的一对节点均位于球心结论:单个折射球面的一对节点均位于球心c c处,处,节平面是过球心的垂轴平面。节平面是过球心的垂轴平面。第86页/共108页三、透镜基点、基面分析三、透镜基点、基面分析1.1.透镜焦距透镜焦距透镜可看作是由两个理想光组组成,光组是两个折射球面。透镜位于空气中:n1=1,n1=n2=n,n2=1.由单个折射面的焦距公式透镜的光学间隔为第87页/共108页u可得透镜的像方焦距为:u物方焦距:f=-f u光焦度表示:第88页/共108页2.2.透镜的主点、焦点和节点位透镜的主点、焦点和节点位置置组合光组的主点位置公式为组合光组焦点位置公式透镜位于空气中,主点和节点重合位于空气中,主点和节点重合。第89页/共108页1.双凸透镜双凸透镜双凸透镜一般均能满足dn(r1-r2)/(n-1),故其是正透镜。四、各种透镜的基点和基面位置分四、各种透镜的基点和基面位置分析析第90页/共108页2.2.双凹透镜双凹透镜故双凹透镜为负透镜。故双凹透镜的主面位于透镜内部。第91页/共108页3.3.平凸透镜平凸透镜u结论:结论:其恒为正透镜,焦距大小f=1r1/(n-1)与厚度无关,物方(或像方)主面与球面相切于顶物方(或像方)主面与球面相切于顶点处,点处,另一个主面在透镜内侧,与平面相距的距离为d/n。第92页/共108页4.4.平凹透镜平凹透镜结论:结论:其恒为负透镜,f=-1r1/(n-1)与厚度无关,物方(或像方)主物方(或像方)主面与球面相切于顶点处,另一个主面与球面相切于顶点处,另一个主面在透镜内侧,距离平面面在透镜内侧,距离平面d/nd/n。第93页/共108页5.5.正弯月透镜正弯月透镜两个折射面曲率半径同号.凸面曲率半径的绝对值比凹面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小。知:物方主面总是在凸面之前,像方主面总是在凹面之前,知:物方主面总是在凸面之前,像方主面总是在凹面之前,当当透镜厚度不大时,两主面均在透镜之外,像方焦距恒为正值。透镜厚度不大时,两主面均在透镜之外,像方焦距恒为正值。第94页/共108页6.6.负弯月透镜负弯月透镜两个折射面曲率半径同号.凸面曲率半径的绝对值比凹面曲率半径的绝对值大。总结:实际应用中的透镜,其厚度都比较小,总结:实际应用中的透镜,其厚度都比较小,因此,双凸、平凸和正弯月形透镜是正透镜,因此,双凸、平凸和正弯月形透镜是正透镜,双凹、平凹和负弯月形透镜是负透镜。双凹、平凹和负弯月形透镜是负透镜。第95页/共108页五、薄透五、薄透镜镜1.1.定义:定义:理论上指d=0的透镜称为薄透镜。在实际的光学系统中,当透镜的厚度与其焦距或球面曲率半径相比是一个很小的数值时,即可看做薄透镜。2.2.薄透镜主面与球面顶点重合。薄透镜主面与球面顶点重合。薄透镜的光学性质仅由焦距或光焦度决定。薄透镜的光学性质仅由焦距或光焦度决定。3.3.薄透镜表示:薄透镜表示:第96页/共108页4.4.薄透镜的高斯公式薄透镜的高斯公式薄透镜的薄透镜的H H和和J J,HH和和JJ重合,即重合,即通过薄透镜中心的光线方向不变。通过薄透镜中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对其两个折射面利用公式 及过渡公式5.5.薄透镜的放大率薄透镜的放大率 6.6.薄透镜的共轭距薄透镜的共轭距第97页/共108页7.7.薄透镜几个特殊位置的放大率薄透镜几个特殊位置的放大率物在无穷远,像与像方焦面重合物在2倍物方焦距处,像也在2倍焦距处第98页/共108页物与物方焦面重合物与主面重合第99页/共108页正透镜和负透镜成像:物体位于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像?物体位于两倍焦距之外,成像?物体位于一倍焦距之内,成像?第100页/共108页8.薄透镜组合:当两薄透镜相接触时,光焦度公式为:当两透镜间距为d时,光焦度公式为:注:此式由双光组组合焦距公式 得来第101页/共108页3.113.11望远系统望远系统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望远系统的定义、基点、基面分析望远系统的分类各种放大率及其关系望远系统组合第102页/共108页一、望远系统的分类一、望远系统的分类1.定义:使入射平行光仍保持平行出射的组合光学系统,这种系统由两个光组组成,第一光第一光组的像方焦点组的像方焦点F1和第二光组的物方焦点和第二光组的物方焦点F2重重合,合,即光学间隔为零。知:望远系统焦距无限大焦距无限大,基点、基面在基点、基面在无限远处无限远处,或者说不存在焦点和主点。或者说不存在焦点和主点。第103页/共108页2.望远镜分类(1)伽利略望远镜:由一个正透镜和一个负透镜组成,正透镜作为物镜,负透镜作为目镜,这个系统产生正立虚像。(2)开普勒望远镜:由两个正透镜组成,这个系统产生倒立虚像。第104页/共108页二、望远系统的放大率二、望远系统的放大率1.垂轴放大率F1和F2是一对共轭点。选F1和F2作为确定望远系统中物距和像距的原点第105页/共108页2.沿轴放大率3.角放大率4.三者关系结论:结论:望远系统的各放大率之间关系与一般理想望远系统的各放大率之间关系与一般理想光学系统的相同,光学系统的相同,但其诸放大率只与两光组的焦但其诸放大率只与两光组的焦距有关,与物、像位置无关。距有关,与物、像位置无关。第106页/共108页三、望远系统组合三、望远系统组合1.两个望远系统组合仍为望远系统.2.望远系统与有焦系统组合,得到一个有焦等效系统.等效系统焦距结论:结论:组合后的等效系统焦距相当于有焦系统焦组合后的等效系统焦距相当于有焦系统焦距的距的倍。倍。第107页/共10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08页/共108页

    注意事项

    本文(应用光学理想光学系统.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