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进化演化.pptx
蓝藻细菌第1页/共21页真核藻类真核菌类第2页/共21页苔藓蕨类第3页/共21页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第4页/共21页一、细菌和蓝藻的发生和演化细菌和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是植物界中最原始的类群。蓝藻在距今35亿年前就已在地球上出现。在蓝藻时代,蓝藻通过直接间接作用,改造了地球环境,从而为真核生物的起源和高等生物的进发展创造了条件。蓝藻细胞示图第5页/共21页二、真核藻类的发生和演化1.藻类细胞的演化 主要有三个学说:独立学说、渐进学说和内共生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内共生学说 改学说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的起源是由一种较大的厌氧异养的原核生物吞噬了好氧 细菌和蓝藻,未将其消化并逐渐反正成了固定的共生体,细菌演化成了线粒体,蓝藻演化成 了叶绿体.2.藻类植物体的的演化 从现有资料看,真核藻类植物是从单细胞个体发展到群体,在想多细胞个体方向发展 的;由简单到复杂,由自由游动到不游动,以营固着生活的规律进行。3.繁殖和生活史的演化 藻类延续后代是沿着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的路线演化的.大多数真核藻类都是 具有有性生殖的.其有性生殖是沿着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的方向演化.同配生殖是比较原始的,卵式生 殖是有性生殖在植物界中最进化的一种类型.有性生殖的出现在,在生活史中必然发生件数分裂,生成单 倍体核相和双倍体核相交替的现象.由于减速分裂发生的时间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3种类型.绿藻第6页/共21页三、黏菌和真菌的发生和演化黏菌所含种类不多,是现代植物界中一个不引人注意的类群.关于真菌的起源问题,有很多不同的砍伐,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1)多元论:认为真菌是由市区色素的藻类演化而来,真菌的各纲来源于不同的藻类.(2)单元论:认为整个真菌门起源于原始鞭毛生物.一般认为子囊菌纲起源于藻菌纲,但奇骏起源于子囊菌.原始鞭毛生物 鞭毛菌 结合菌 子囊菌 担子菌鞭毛菌具有游动孢子,水生.担子菌陆生次生菌丝为双核第7页/共21页四、苔藓植物的发生和演化关于苔藓植物的来源问题,尚无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起源于绿藻,其理由为:含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相同的贮藏淀粉;精子均具有2条等长的顶生鞭毛;孢子萌发时所形成的原丝体,与丝藻也很相似;绿藻的卵囊与精子囊的构造可与苔藓植物的颈卵器和精子器相比拟。也有人认为是由蕨类植物退化演变而来。由于苔藓植物的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依附在配子体上,但配子体构造简单,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喜欢荫湿,在有性生殖时,必须借助于水,因而在陆地上难于进一步适应和发展,这都表明它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第8页/共21页五、蕨类植物的发生和演化就一般的印象而言,蕨类植物是生长在阴暗潮湿的林地角落里,但其实蕨类植物可以生长的栖地范围要比这多出许多,亦有居住在高海拔的山区、干燥的沙漠岩地、水里或原野等地区的物种。关于蕨类植物的起源问题,一般认为起源于距今约4亿年钱的古裸蕨植物。而多数学者又认为裸蕨起源于绿藻。一般认为蕨类植物是由蕨类植物分三条进化路线发展进化的一支是石松类植物,这是蕨类植物中最古老的的一个类群。再一支是木贼类植物。木贼类出现于泥盆纪,差不多是与石松类平行发展的。另一支真蕨类植物。真蕨类最早出现于中泥盆纪。第9页/共21页六、裸子植物的发生和演化化石资料表明,裸子植物出现于中、晚泥盆纪,那事骡子植物正处于形成和开始的发展的阶段,原始的骡子植物尚未具备骡子植物全部的基本特征。种子蕨是介于真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但种子蕨并不是从真蕨起源的,而是从起源于蕨类的前裸子植物演化而来的。种子蕨和科达树之间并不存在发育上的祖裔关系,它们都是前裸子植物的后裔。根据现有的裸子植物化石资料,现在的裸子植物都是由裸子植物沿两个方向演化而来,一是由古羊齿经过浮躁分支和次生组织的发育,在石炭纪形成科达树类,在再进一步发展成银杏类和松柏类,现存的骡子植物大多属于此类;另一支则由无脉蕨经过侧枝简化,形成种子蕨,在进一步发展成为本内苏铁类和苏铁类,其中本内苏铁类在白垩纪后期灭绝。第10页/共21页七、被子植物的发生和演化 被子植物是当今覆盖陆地表面最主要的植物,他的多样性促使人们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被子植物起源于何时?何地?有什么祖先演化而来?演化的途径是什么?(一)被子植物发生的时间 最早出现在个大抽的一批被子植物化石资料显示,在距今约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被子植物即发生,并有了很大的分表。多数学者认为被子植物最初的分化发生在早白垩纪,大概在侏罗纪时期就为这个类群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二)被子植物的发生地 对于被子植物发生地的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即高纬度起源说和低纬度起源说。目前多数学者支持后者。大陆漂移说和板块学说也支持低纬度学说。(三)被子植物可能的祖先 1.多元论(多源说)该观点认为,被子植物来自许多不相亲近的祖先类群,彼此是平行发展的.2.二元论(二元说)该观点认为,被子植物来自两个不同的祖先类群,二者不存在直接的关系,而是平行发展的.3.单元论(单元说)现代多数植物学家持单元论的论点,该论点认为,所有的被子植物都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四)单子叶植物的起源 主要有两种起源说:一种称为水生莼菜类起源说,认为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单沟花粉的水生无导管的睡莲目的一些类群.另一种称为陆生毛莨类起源说,认为单子叶植物起源于陆生的多心皮、离生、原始的草本群毛莨类,因其依据不同,又得出不同的演化路线.第11页/共21页植物界的演化规律 演化规律1 从简单到复杂在形态结构上在繁殖方式上在生活史中 第12页/共21页在形态结构上单细胞如:衣藻 盘藻 实球藻 空球藻 团藻 多细胞:不分枝丝状体 分枝丝状体 片状体 薄壁组织体 产生组织分化 有茎叶分化 形成各种器官 如:藻类 苔藓 蕨类 种子植物第13页/共21页在繁殖方式上 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卵配生第14页/共21页在生活史中 无世代交替也无核相交替的类型 无有性生殖,营养繁殖或孢子生殖 减数分裂在合子萌发前进行(合子减数分裂)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如衣藻、团藻、水绵等 减数分裂在配子形成时(配子减数分裂)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只有2倍的植物体。如硅藻、鹿角菜等减数分裂发生在孢子形成时(孢子减数分裂)有 2 个植物体,有世代交替 第15页/共21页植物界的演化规律演化规律2从水生到陆生 各类群对陆生环境的适应 藻类:生活在水中,无器官分化 苔藓:有茎叶分化,无真根,无维管束 不能长高,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蕨类:有根、茎、叶分化,出现维管束 精子具鞭毛,受精作用离不开水 种子植物:形成种子,产生花粉管 精子无鞭毛,是真正的陆生植 第16页/共21页注意需要明确的是:高等植物中也有许多水生植物,因为有些高等植物在演化过程中,又由陆地重返水中生活,因此不能认为所有水生植物都是低等的类型.同样,高等植物中也有许多结构简单的植物,因为这些高等植物的演化是沿器官简化的道路进行的,是一种次生性的结构简化现象,因此也不能认为所有结构简单的植物都是低等的类型.所以,决不能把植物界的发展机械地理解成简单的、直线上升的演化过程第17页/共21页 2.演化路线 植物界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随着地球历史的发展,由原始生物不断演化,期间大约经历了30多亿年,有的种类由兴盛到衰亡,信的种类又在进化中产生,形成地球上现存的已知的约50多万种植物.植物界的漫长演化史,可以从地质史上划分的不同“代”、“纪”地层保存的植物化石磁疗得到证实.第18页/共21页代代纪纪距今年数距今年数(百万年)(百万年)进进 化化 情情 况况优势植物优势植物新生代第四纪现代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进一步发育被子植物更新世2.5第三纪晚25经过几次冰期后,森林衰退,由于气候原因,造成地方植物隔离,草本植物发生,植物界面貌与现代相似早65被子植物进一步发育,占优势,世界各地出现大范围的森林中生代白垩纪晚90被子植物得到发展早136裸子植物衰退,被子植物渐渐代替裸子植物裸子植物侏罗纪190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占优势,原始的裸子植物渐渐消失,被子植物出现三叠纪225乔木状蕨类植物继续衰退,真蕨类繁茂古生代二叠纪晚260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银杏类、针叶类繁茂早280木本乔木状蕨类植物开始衰退蕨类植物石炭纪345气候温暖湿润,巨大的乔木状蕨类植物如鳞木类、芦木类、石松类等遍布各地,形成森林,造成了以后的大煤田,同时出现了许多矮小的真蕨类植物,种子蕨类植物进一步发展泥盆纪晚360裸蕨类渐渐消逝中370裸蕨类植物繁茂,种子蕨出现,但数目小,苔藓植物出现早390为植物由水生向陆生演化的时期,在陆地上已出现了裸蕨类植物,有可能在此时期出现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藻类植物仍占优势藻类植物志留纪435奥陶纪500海产藻类占优势,其它类型植物相继发展寒武纪570初期出现真核细胞藻类植物,后期出现了与现代藻类相似的类群远古代5701500太古代1500-3500生命开始出现,细菌和蓝藻出现原核生物第19页/共21页第20页/共2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