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药理学3药物效应动力学.pptx

    • 资源ID:88401389       资源大小:170.0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药理学3药物效应动力学.pptx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在整体、系统、器官、细胞及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合理解释并尽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第一节 药理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理作用(action)是指药物导致效应的初始反应,是前因。药物的效应(effect)是指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是结果。靶点结合 药物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的变化第2页/共27页药理效应的基本类型 机体功能的改变:减弱 抑制(inhibition)(inhibition)兴奋(excitation)增强 药物通过适度调节机体病理生理功能状态为正常生理功能状态而发挥治疗作用 对机体功能低下者用兴奋药;对功能亢进者用抑制药,使机体功能在药物效应的影响下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第3页/共27页二、药理作用的方式 药理效应选择性(selectivity)是指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的专一或广泛程度。药理效应的选择性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如在药物的剂量改变时可明显影响其效应范围。通常情况下,药物选择性是产生药物副作用(side effect)的基础。第4页/共27页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 直接效应是指药物对它所接触的器官、细胞产生的作用;间接效应是指通过机体反射机制或生理性调节间接产生的效应。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血液循环第5页/共27页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是指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治疾病的药物作用。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那些不符合用药目的,并引起病人其他病痛或危害的反应。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由药物生物活性、作用机制决定而且必定存在的两重性作用。第6页/共27页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是指消除原发致病因子的治疗。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是指改善疾病症状的治疗。临床用药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替代疗法(substitution therapy)第7页/共27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一)副作用(side effect)治疗剂量、治疗目的 (二)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剂量过大 (三)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免疫反应、与效应与剂量无关第8页/共27页不良反应主要表现 (四)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五)后遗效应(after effect)残存的药理效应 (六)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七)耐受性(tolerance)(八)依赖性(dependence)精神依赖、躯体依赖第9页/共27页 药物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研究药物作用起始到效应产生的过程 药物与机体细胞结合的部位称为药物作用的靶点(target)。可作用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包括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载体、免疫系统、基因等。第10页/共27页药物作用机制(一)理化反应(二)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三)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四)对酶的影响(五)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六)影响核酸代谢(七)非特异性作用(八)基因治疗与基因工程药物(九)作用于受体(药物作用的主要靶点)第11页/共27页药物与受体一、受体研究的实验、假说与发展 1908年,Ehrlich进一步提出受体(receptor)概念,提出药物:必须与受体进行可逆性和非可逆性结合才可产生作用;受体应具有两个基本特点:特异性识别与之相结合的配体(ligand)或药物的能力;药物-受体复合物可引起生物效应。第12页/共27页二、受体的性质和特性 受体是特异性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受体和配体有高度亲和力(affinity)和高灵敏性(high sensitivity),可识别和高度特异性(specificity)与特定的配体或药物等第一信使结合成复合物,触发特定的第二信使等信息放大系统,产生特定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第13页/共27页受体与配体、药物的结合具有饱和性(saturability)竞争性(competitive),可逆性(reversibility),可被其他配体或药物竞争性置换;第14页/共27页三、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 (一一)占领学说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occupation theory)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的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量成正比,全部受体被占领时出现最大效应。药物与受体结合时产生效应的能力称为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合需要有亲和力,而激动受体产生效应则需要有内在活性。第15页/共27页五、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一)激动药(agonist)(二)拮抗药(antagonist)第16页/共27页激动药(agonist)激动药(agonist)亲和力、内在活性 完全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antagonists)亲和力、无内在活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第17页/共27页受体、递质和信使学说的发展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速率学说(rate theory)二态模型和三态模型学说(two or three model theory)1948年Ahlquist提出的肾上腺素受体可分为和两种类型的假设。1955年选择性的受体拮抗药的发现证实了此假设。1972年Sutherland发现环磷酸腺苷(cAMP),通过阐明受体与cAMP间的关系即药物-受体复合物由第二信使介导产生效应,从而创立了第二信使学说。受体理论逐渐完善。第18页/共27页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dose effect relationship)是指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其剂量或血药浓度呈一定关系,它是药理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坐标绘图,所得的量效曲线(dose effect curve)如下。直方双曲线图对称的S S型曲线图第19页/共27页量反应量效曲线的分析 阈浓度(阈剂量,最小有效浓度)是指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effect(%of maximal responses)100500logCEC50斜率(slope)阈浓度最大效应第20页/共27页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bility)生物的个体差异现象普遍存在,药理效应也是如此,如给予同等药量,不同个体间的效应强弱存在明显差异;达到相同效应所需的药量在不同个体间也存在明显差别。Effect(%of maximal responses)100500LogC平均值 (average value)(average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tandard deviation)第21页/共27页剂量概念第22页/共27页剂量概念剂量剂量最最小小中中毒毒量量最最小小致致死死量量最最小小有有效效量量无效量无效量常用治疗量常用治疗量中毒量中毒量致死量致死量极极量量第23页/共27页效能和效价 效能(efficacy)药理效应的最大值 效价强度(potency)效应与药量的关系 效能和效价强度二者分别反映药物的不同性质,都用于评价药物的作用的强弱。第24页/共27页质反应 质反应(quantal response)是指效应用全或无(all or none)的方式表现的反应。质反应量效曲线的分析如下:半数有效量(50%effective dose,ED50)在量反应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在质反应是指引起50%实验对象出现有效(或阳性)反应的药量。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LD50)反映药物的急性毒性大小.第25页/共27页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LD50ED50为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LD5ED95的值或LD5ED95之间的距离表示药物的安全性,称为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第26页/共2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7页/共27页

    注意事项

    本文(药理学3药物效应动力学.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