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复习课件ppt.ppt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杠杆杠杆滑轮滑轮轮轴轮轴斜面斜面五要素五要素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应用应用定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滑轮组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杠杆杠杆定义定义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条件动滑轮及实质动滑轮及实质五要素五要素分类分类滑轮滑轮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定滑轮及实质定滑轮及实质滑轮组滑轮组定义定义实质实质特点特点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物理物理新课标(新课标(RJRJ)一杠杆:一杠杆:直接搬动很重的大石头很困难,利用撬棒就可以较容易直接搬动很重的大石头很困难,利用撬棒就可以较容易办到,撬棒就是能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办到,撬棒就是能绕着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 ,撬棒属于省力杠杆,但是费了,撬棒属于省力杠杆,但是费了 ,用筷子夹食物,用筷子夹食物,筷子就是一种费力杠杆,只要手指稍微一动,筷子就可以夹筷子就是一种费力杠杆,只要手指稍微一动,筷子就可以夹很多东西,虽然费了很多东西,虽然费了 ,但省了,但省了 ,使操作更加,使操作更加方便。方便。杠杆杠杆距离距离力力距离距离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F1F2OL1L2动力动力支点支点阻力阻力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 应用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L L1 1LL2 2F F1 1FF2 2L L1 1LFF2 2L L1 1=L=L2 2F F1 1=F=F2 21、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分类省力费距离省距离费力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例:例:F1OL1L2F3F2L3杠杆的力臂杠杆的力臂_在杠杆上在杠杆上(一定或不一定一定或不一定);力臂力臂_为为0(可或不可可或不可);不一定不一定可可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例例题题:在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实验中,中,应应先先调节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位置平衡,这样这样做是做是为为了便于了便于测测量量 ;如如发现发现杠杆左端偏高,杠杆左端偏高,则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调节,或,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调节.上上图图是小明同学三次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实验的情景,的情景,实验时实验时所用的每个所用的每个钩码钩码重重0.5N0.5N,杠杆,杠杆上每一格上每一格长长5cm5cm,部分,部分实验实验数据已数据已记录记录在下表中在下表中.实验实验次数次数动动力力F F1 1/N/N动动力臂力臂L L1 1/cm/cm阻力阻力F F2 2/N/N阻力臂阻力臂L L2 2/cm/cm1 11.51.510101 1152 21 12020210103 31 120201.51.51010(1)(1)将表格中的将表格中的实验实验数据数据补补充完整充完整.(2)(2)小明的第小明的第3 3次次实验实验存在存在错误错误,其,其错误错误是是 _ _ _.(3)该实验该实验中中进进行多次行多次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的目的是什么?_ _.水平水平力臂力臂左左左左哪边高哪边高往哪边往哪边调;左调;左右螺母右螺母方向相方向相同同L1测量错误测量错误避免偶然性,使结果更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使结果更具有普遍性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2.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变力问题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变力问题10如图如图10,轻质杠杆一端因水平方向力,轻质杠杆一端因水平方向力F作用而被逐步抬起至接作用而被逐步抬起至接近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近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F的大小变化是的大小变化是 (A )A变大变大 B变小变小 C不变不变 D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小再变大9如图9,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若将测力计缓慢地自位置1移到位置2,并保持杠杆始终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变化是(D )A不断增大 B不断减小 C先增大,然后减小 D先减小,然后增大14如图14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水平位置,力F在这个过程中(A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图:9图10BAO图14G方法:画杠杆示意图,找到方法:画杠杆示意图,找到五要素,逐个分析变化情况五要素,逐个分析变化情况后,根据后,根据F1L1=F2L2判断。判断。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二滑轮和滑轮组:二滑轮和滑轮组:观察图观察图121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甲利用的是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甲利用的是 滑轮,目的是省力,但费了距离,乙用的是滑轮,目的是省力,但费了距离,乙用的是 滑轮,不省滑轮,不省力,但改变了力,但改变了 ,使操作更为方便。,使操作更为方便。要想既省力又要想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就可以将两者组合,组成改变力的方向,就可以将两者组合,组成 ,起重机上,起重机上的滑轮组合就是实例之一。的滑轮组合就是实例之一。力的方向力的方向动动定定滑轮组滑轮组图图121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FtiL L1 1L L2 2O O等臂杠杆等臂杠杆省力杠杆省力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倍的省力杠杆L1L2不能省力,但能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力的方向能省一半的力能省一半的力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用这些滑轮将用这些滑轮将500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分牛的物体匀速提起,所用拉力分别为多少?(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为别为多少?(不考虑摩擦和滑轮重为20牛)牛)FFFGGG12FG13FG12FGn=2n=2n=3若物体移动若物体移动1米,则绳子自由端分别移动多少米?米,则绳子自由端分别移动多少米?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滑滑轮组轮组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拉力大小与重力大小的关系:动动滑滑轮轮和和重重物物由由几几段段绳绳子子承承重重,拉拉力就是力就是总总重的几分之一。重的几分之一。拉力与重物移拉力与重物移动动距离的关系:距离的关系:绳绳子子自自由由端端移移动动的的距距离离是是重重物物移移动动距离的距离的n倍。倍。s=nh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解析:解析:n 应为应为整数整数 n=4应应用用两两“动动”两两“定定”滑滑轮轮组组,绳绳子子固固定定端端在在定定滑滑轮轮下下最多能提起:最多能提起:例例一一根根绳绳子子最最多多能能承承受受300 N的的拉拉力力,要要提提起起1 000 N的的重重物物,应应用用什什么么样样的的滑滑轮轮组组?(动动滑滑轮轮重重力力不不计计要要求求向向下下拉拉且且滑滑轮轮个个数数最最少少)用用这这个滑个滑轮组轮组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F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例题例题.如图如图8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所示装置,绳重及摩擦不计。(1)请利用图示的)请利用图示的3个滑论,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个滑论,补画该滑轮组完整的绕线;(2)当物重为)当物重为50N时,绳端需用时,绳端需用20N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的拉力才能使物体匀速上升,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3)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如果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N,那么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少?那么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多少?图8已知:已知:F=20 N,G物物=50 N,n=4 求:求:(1)(2)最大最大 解:解:=W有有/W总总=Gh/Fs=Gh/Fnh=G/Fn=50N/20N4=62.5%G动动=nF-G=420N 50N=30NG物最大物最大=nF最大最大-G动动=460N 30N=210N=G 物最大物最大/F最大最大n=210N/60N4=87.5%物重改变,物重改变,拉力也改变。拉力也改变。(隐含(隐含GG动不变动不变动不变动不变)同一滑轮组,同一滑轮组,物重增大,物重增大,增大增大。先里后外先里后外先里后外先里后外、奇动偶定奇动偶定奇动偶定奇动偶定、动定交错动定交错动定交错动定交错。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三机械效率三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总功的 。不同机械的机械。不同机械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效率表达式:公式:公式:斜面:斜面:定滑轮:定滑轮:动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滑轮组:提提 高高 机机 械械 效效 率率 的的 方方 法法:减减 小小 机机 械械 自自 重重、减减 小机件间的摩擦。小机件间的摩擦。用百分数表示。用百分数表示。总小于总小于1。比值比值W总总W有用有用GhFsGhFsGhFhGFGhFsGhF2hG2FGhFsGhFnhGnF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轮轴1、轮轴:由(外围的)轮和(中间的)轴组成的能够绕共同的轴心O点转动的简单的机械。2、工作原理:不等臂杠杆轮:动力轴:阻力省力杠杆轮:阻力轴:动力费力杠杆斜面 特点:当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拉力越小,越省力。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典例1: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例1如图如图122所示,杠杆所示,杠杆OA可绕支点可绕支点O转动,转动,B处挂处挂一重物一重物G,A处用一竖直力处用一竖直力F。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AF大小不变,但大小不变,但FG BF大小不变,但大小不变,但FG CF逐渐减小,但逐渐减小,但FG DF逐渐增大,但逐渐增大,但FG图图122典例精析把方向A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解析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由于动力是竖当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由于动力是竖直向上的,所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由杠杆平直向上的,所以,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值是不变的,由杠杆平衡条件衡条件可得,力的大小不变。可得,力的大小不变。F2 F1 L1 L2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典例典例2:滑轮组的应用与设计滑轮组的应用与设计 例例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123中画出拉力中画出拉力F的绳子的绕法。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答案答案 如图如图124所示所示图图1243G图图12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解析解析一定一动两个滑轮,即可以组成两段绳子承担重一定一动两个滑轮,即可以组成两段绳子承担重物的滑轮组,也可以组成三段绳子承担的,连接三段绳子承物的滑轮组,也可以组成三段绳子承担的,连接三段绳子承担的,绕线时应从动滑轮上开始绕起。担的,绕线时应从动滑轮上开始绕起。方法拓展:方法拓展:滑轮组提升滑轮组提升(或水平拉或水平拉)物体时,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的物体时,承担重物绳子的股数的判断和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设计滑轮组的组装:根据公式判断和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来设计滑轮组的组装:根据公式n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利用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利用“奇动偶定奇动偶定”原则原则解解决相关问题。决相关问题。G物物+G动动F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典例典例3:机械效率的探究:机械效率的探究 例例3用如图用如图125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的钩码缓缓上升。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图图125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为 N,钩码总重,钩码总重G为为1.0 N,钩码上升高度,钩码上升高度h为为0.1 m,测力计移动距离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为0.3 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0.566.7由于使用杠杆时需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克服摩擦力)等做功等做功 次次数数钩码悬钩码悬挂点挂点钩码总钩码总重重G/N钩码移动钩码移动距离距离h/m拉力拉力F/N测力计移动测力计移动距离距离s/m机械效机械效率率/%1A1.50.100.70.3071.42B2.00.151.20.3083.3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的结论?答:;请简;请简要说要说 明明 两两 条条 理理 由由:;。解析解析 测力计的读数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这里的分度值测力计的读数要注意量程和分度值,这里的分度值是是0.1 N;用公式;用公式计算机械效率;对于杠杆而言,计算机械效率;对于杠杆而言,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提高效率可以选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自身的重力所做的功。提高效率可以选减小杠杆自重,增大物重等,但是要在支点和悬挂点不变的情减小杠杆自重,增大物重等,但是要在支点和悬挂点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况下使用。不能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 W总总W有用有用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 知识点拨:知识点拨:杠杠杆杆的的机机械械效效率率与与滑滑轮轮的的机机械械效效率率不不同同的的是是,杠杠杆杆的的支支点点、悬悬挂挂点点的的改改变变都都会会使使额额外外功功的的大大小小改改变变,即即克克服服杠杠杆杆自自重重所所做做功改变。功改变。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 1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如图126所示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2。下列关。下列关系正确的是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忽略绳重及摩擦)()AF1F2,12 BF1F2,12 CF1F2,12 DF12实战演习成高手A图图126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 2如图如图127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用时相当于一个 (填填“省力省力”或或“费力费力”)杠杆,杠杆,若箱和物品共重若箱和物品共重100 N,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设此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倍,则抬起拉杆的力抬起拉杆的力F为为 N。图图127省力省力20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 3如图如图128所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所示,日常生活或生产实践中使用的机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械,能抽象为斜面的是()图图128C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 4如图如图129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的力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20 N0.4 m/s B20 N0.1 m/s C5 N0.4 m/s D5 N0.1 m/s 图图129D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第十二章过关测试第十二章过关测试 1关于机械效率、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机械效率、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大的机器功率大机械效率大的机器功率大 B所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所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快的机器机械效率高做功越快的机器机械效率高 D有用功永远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有用功永远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试卷讲评针对练试卷讲评针对练试卷讲评针对练D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试卷讲评针对练试卷讲评针对练 第十二章过关测试第十二章过关测试 2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已知甲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5%,乙机器的机械效率,乙机器的机械效率是是8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力 B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甲机器一定比乙机器省距离 C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甲机器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器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以上说法都不对D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第十二章过关测试第十二章过关测试 3如图如图1210所示,所示,AOB为一杠杆,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为支点,杠杆重不计,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悬挂重为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的物体,当的物体,当AO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平衡,需在B端施加最小的端施加最小的力为力为F1;当;当BO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这时在B端施加端施加最小的力为最小的力为F2,则,则()AF1F2BF1F2 CF1F2 D无法比较无法比较物理物理新课标(新课标(RJRJ)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试卷讲评针对练试卷讲评针对练B图图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