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第二章、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ppt
第三章、第三章、消费理论消费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复习要求复习要求:1 1、效用的基本概念、效用的基本概念、2 2、序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序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3 3、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的定义与特点、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的定义与特点、4 4、边际替代率的定义与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的定义与递减规律、5 5、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第一节、效用论概述一、一、效用、边际效用和总效用:效用、边际效用和总效用:1.1.效用效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足程度。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2.2.总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其公式为: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其公式为:TU=f(Q)TU=f(Q)3.3.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其公式为: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其公式为:某商品的效用表(饥饿者吃面包的TU和MU)数 量 T U M U 1 10 10 2 18 8 3 24 6 4 28 4 5 30 2 6 30 0 7 28 -2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 1、边际效用递减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 2、原因、原因:(1)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2)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三、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1.基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其基本观点:效用是可以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计量并加总求和的的,因此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 )来来表示。所谓表示。所谓 效用可以计量效用可以计量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一是指消费者消费某一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量。效用可以加总求和效用可以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个理论,可以用这个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最大化问题问题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方法。2.序数效用论:基本观点基本观点: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一、第二、第三第三)来表示。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法。第二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一、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二、消费者均衡条件:1.假设:(1).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3).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2.基数论认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所带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二、消费者均衡条件:1.假设假设:(1).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消费者的嗜好是既定的。(2).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消费者的收入是既定的。(3).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物品的价格是既定的。2.基数论认为基数论认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所带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所带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的边际效用与为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消费者均衡条件公式:P1 X1+P2 X2 =M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商 品 数 量 (Q)1 2 3 4 5 67 8 M U 11110 9 8 7 65 4 M U 21917151312108 6 三、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余(1).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额。(2).如图如图:消费者剩余可以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用消费者需求曲线以下、市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场价格线之上的面积来表示。(3).消费者剩余用数学公消费者剩余用数学公式表示为式表示为:P0P0Q0QABPd=f(Q)第三节、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一、无差异曲线:(1 1).定义定义: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2 2).特征特征: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代表的效用越小。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效用,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的。二、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消费预算线二、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和消费预算线消费预算线消费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商品的价格表示在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商品的价格水平水平 既定的既定的 情况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情况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所能购买到 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其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其预算方程为预算方程为:Y =I/PY -PX/PY X预算线的移动预算线的移动 预算线是在收入和价格为一定的预算线是在收入和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的消费可能线条件下的消费可能线,如果收入或价如果收入或价格变了格变了,预算线位置或斜率将发生变预算线位置或斜率将发生变化化.1、如果商品的价格、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但消费者的收不变,但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或减少)了,入增加(或减少)了,则预算线平行移动:则预算线平行移动:当收入增加时,向右当收入增加时,向右上方平移,当收入减上方平移,当收入减少时向左下方平移。少时向左下方平移。yxABA1B1A2B22.2.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和和Y Y商品的价格不变,商品的价格不变,商品商品X X的价格下降或的价格下降或上升上升,预算线斜率和预算线斜率和横截距将发生变化横截距将发生变化.商品商品X X的价格下降的价格下降,将导致预算线绕着它将导致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动;反之反之,则向内移动则向内移动.0YBAB1B2X3.3.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和和X X商品的价格不变,商品的价格不变,商品商品Y Y的价格下降或的价格下降或上升上升,预算线斜率和预算线斜率和纵截距将发生变化纵截距将发生变化.商品商品Y Y的价格下降的价格下降,将导致预算线绕着它将导致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动;反之反之,则向内移动则向内移动.BAA1A2YX第四节第四节 价格变化时的消费者均衡价格变化时的消费者均衡: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一、价格一、价格消费曲线消费曲线 价格价格消费曲线就是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曲线就是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化,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变动轨迹,即的均衡点的变动轨迹,即消费者在商品价格水消费者在商品价格水平变化条件下实现最大化的路径。平变化条件下实现最大化的路径。PC0YBAB1B2XX2X1X3E1E2E3YU1U2U3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就是在其他不变的情况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就是在其他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在不同下,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上购买或消费商品的各种的价格水平上购买或消费商品的各种PQ组合组合点的变动轨迹。点的变动轨迹。从价格从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以价格为自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以价格为自变量的需求曲线。变量的需求曲线。0PXX2X1X30YBAB1B2XPCX2X1X3E1E2E3YabcP1P2P3第五节第五节 收入变化时的消费者均衡收入变化时的消费者均衡:恩格尔曲线恩格尔曲线一、收入一、收入消费曲线消费曲线 收入收入消费曲线实际上是在消费曲线实际上是在其他不变的其他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收入的不断变化,情况下,由于收入的不断变化,消费者实现效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变动轨迹。即是消费者在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变动轨迹。即是消费者在收入水平不断变化条件下实收入水平不断变化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路现效用最大化的路径。径。XYICE1E2E3U1U2U30X1X2X3ABA1A2B2B1XYICE1E2E3U1U2U30X1X2X3ABA1A2B2B1二、二、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恩格尔曲线和恩格尔系数 由由收入收入消费曲线可推导出另一条需求曲消费曲线可推导出另一条需求曲线:以收入为自变量的需求曲线,即恩格尔曲线:以收入为自变量的需求曲线,即恩格尔曲线。线。恩格尔曲线表示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恩格尔曲线表示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上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轨迹,即不同的收入水平和商品需求量组变动轨迹,即不同的收入水平和商品需求量组合点的变动轨迹。合点的变动轨迹。恩格尔曲线是用十九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恩格尔曲线是用十九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格尔(E.EngelE.Engel)的名字命名的。)的名字命名的。恩恩 格格 尔尔 系系 数:数:恩格尔认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越低,其用来恩格尔认为,一个家庭的收入水平越低,其用来购买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相反,食物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相反,收入水平越高,其用来购买收入水平越高,其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食物的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小。可用公式表示:的比例就越小。可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可支配收入食品支出可支配收入100%100%恩格尔系数可以反映一个家庭或一国的富裕程度与恩格尔系数可以反映一个家庭或一国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高,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越高,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4.4.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与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与X X商品和商品和Y Y商品的商品的价格按同一方向和同一比例发生变动,价格按同一方向和同一比例发生变动,那么那么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都不会发生变预算线的斜率和位置都不会发生变化化.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变。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变。三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1).(1).边际替代边际替代率率: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或者说,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商品的消费数量。或者说,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时,减少的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其公式为:消费量之比。其公式为:(2).(2).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量是递减的。第四节、无差异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1).如图:如图:E点是消费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切点在切点E上无差异曲线和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是相预算线两者的斜率是相等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等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商品的率的绝对值就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RS12,预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以用两商品的价格之比来表示。因此,在均衡来表示。因此,在均衡点点E上有上有 P1MRS12 =P2X1X20u1u2u3EabABX*2X*1(2)(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商品的价格之比。第六节、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含义:1.总效应总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变动的总效应可以被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总效应总效应=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收入效应。2.收入效应收入效应: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用水平发生变化。3.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的效用水平。B1A1X0YBAbX2X1X3caU1U2 总总 效效 应应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收入效应应正正常常物物品品的的替替代代效效应应和和收收入入效效应应二、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因此,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三、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四、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它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第三章的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收入消费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恩格尔系数。二、问答题:1.试分析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异同之处?2.试论消费者怎样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3.谈一谈你对无差异曲线这一概念的 看法?4.谈一谈你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看法?三、作图和计算:在教科书上,第页页上。计算证明题计算证明题:1 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假定在某一时期内假定在某一时期内,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为Q Qd d=40-2P=40-2P,供给函数为供给函数为Q Qs s=-20+4P=-20+4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量.假定供给函数不变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政府降低了所得税率使消费者的可支由于政府降低了所得税率使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配收入增加了,因此因此,需求函数变为需求函数变为Q Qd d=70-2P=70-2P,这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这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多少衡数量是多少?(?(给出几何图形给出几何图形)解解:(1)(1)均衡价格是指市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指市场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所所 以以 ,如果令需求等于供给就可以求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如果令需求等于供给就可以求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Q Qd d=40-2P=40-2P Q QS S =-20+4P=-20+4P 令令 Q Qd d =Q Qs s即即40-2P=-20+4P40-2P=-20+4P 得均衡价格得均衡价格P PE E=10=10 将将P PE E=10=10带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带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就可以求出均衡数量就可以求出均衡数量Q QE E=20=20(2)(2)政府降低所得税率使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政府降低所得税率使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因此需求函数因此需求函数变为变为Q Qd d=70-2P=70-2P,此时此时,令令 Q Qd d =Q Qs s即即70-2P=-20+4P,70-2P=-20+4P,得均衡价格得均衡价格P PE1E1=15,=15,将将P PE1E1=15=15带入带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就可以求出均衡数量就可以求出均衡数量Q QE1E1=40=402 2、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Q=100-10P,Q=100-10P,当价格为当价格为6 6元时元时,点弹性的值是多少点弹性的值是多少?在此情况下在此情况下,厂商要增加该商厂商要增加该商品的销售收入品的销售收入,应当怎样调整商品的价格应当怎样调整商品的价格?解解:(1).(1).因为需求函数为因为需求函数为Q=100-10PQ=100-10P,所以所以,当价格当价格P=6P=6时时,需求量需求量 Q=100-10Q=100-106=406=40 (2)(2)由于在由于在R R点的需求弹性大于点的需求弹性大于1,1,是富于弹性的商品是富于弹性的商品,其价格变动一般会引起销售收入按反方向变动其价格变动一般会引起销售收入按反方向变动.因此因此,厂商若要使销售收入增加厂商若要使销售收入增加,则需降低价格则需降低价格.3 3、已知消费者只消费已知消费者只消费X X、Y Y两种商品,商品两种商品,商品X X的价格为的价格为P PX X=4,=4,商品商品Y Y的价格为的价格为P PY Y=2,=2,已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已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U=X2 2Y,Y,消费者收入为消费者收入为I=30,I=30,且全部用于购买商品且全部用于购买商品X X和和Y.Y.求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对商求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对商品品X X、Y Y的消费量。的消费量。解解: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得到消费者消费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得到消费者消费X X、Y Y的边际效用。的边际效用。MUMUX X=2XY=2XY;MUMUY Y=X=X2 2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的均衡条件为: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的均衡条件为:,又知道又知道 P PX X=4,P=4,PY Y=2=2,所以有所以有2XY/4=X2XY/4=X2 2/2/2,得,得X=YX=Y。因为消费者的收入将全部用于购买因为消费者的收入将全部用于购买X X和和Y Y。所以,有。所以,有P1 X1+P2 X2 =I。将将I=30,P PX X=4,P=4,PY Y=2=2,X=YX=Y代入上式有代入上式有4X+2X=304X+2X=30,X=5,Y=5所以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对商品所以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时对商品X、Y的消费量均为的消费量均为572页计算题:根据公式根据公式:因为因为 0E11,所以此物品为生活必需品所以此物品为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