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框架.pptx

    • 资源ID:88419777       资源大小:137.33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框架.pptx

    第1讲 通货膨胀定标概论 一、基本含义 通货膨胀定标是指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布通货膨胀的调控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二、理论沿革1.严格的通货膨胀定标框架,即赋予产出稳定的权重为零,这意味着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促使通货膨胀预期等于通货膨胀目标;2.另一种是灵活的通货膨胀定标,即给予产出一个稳定的正的权重,使通货膨胀预期逐步向通货膨胀目标靠拢。三、最新发展1.货币目标。其根源在于60年代以来主导的货币主义的理论,至今主流的货币银行学的内容 2.汇率目标。1944年以后实行的,70年代开始放弃 3.利率目标。1993年代出现的Taylor规则,即利率的调整信赖于通货膨胀、GDP和物价的变化 4.基础货币目标。McCallum规则,通过基础货币规划来达到调整GDP的目的 第1页/共19页第2讲 通货膨胀定标的理论框架一、规则与相机抉择1.理论上采取通货膨胀定标框架的理由:(1)从中长期来看,货币供给具有中性的特性,即货币扩张只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而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影响甚微;(2)无论是从资源配置还是从长期经济发展来看,通货膨胀都是有害的;(3)短期来看,货币不是中性的,它会对产出、就业等真实经济变量产生作用,进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4)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不确定的时滞,其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会削弱中央银行控制通货膨胀的能力;(5)当中央银行独立运用货币政策时,其货币政策决策具有通货膨胀偏好,如此,在缺乏承诺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缺乏信用把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通货膨胀定标之所以兴起,不仅在于通货膨胀历史经验教训,而且在于货币经济学理论的最新发展。价格稳定要优先解决以下问题:(1)中央银行有能力保证长期价格稳定;(2)长期来看,货币政策通过控制通货膨胀来实现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支持;(3)通货膨胀定标不排除中央银行在短期内采取政策行动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及增加就业。第2页/共19页3.通货膨胀定标遇到某些问题体现在:(1)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很多,中央银行不能像控制货币数量那样控制通货膨胀。(2)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还有一定的时滞,平均来说,大体上为1年半 二、前提条件(充分非必要条件)1.中央银行应该具有运用政策工具的独立性,能自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中央银行应该有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通过间接货币控制工具调控宏观经济 3.中央银行具有责任性 4.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需要中央银行与公众保持较好的交流,以保证公众对通货膨胀定标的认识。5.没有名义锚,即没有中介目标的要求。三、通货膨胀指标和水平 1.两个技术问题:(1)选择什么样的物价水平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2)允许通货膨胀在多大幅度的变动被视为基本稳定?第3页/共19页2.发达的经济来说,最优的通货膨胀水平可能为1%左右。而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最优通货膨胀水平可能为3%左右。3.建立低通货膨胀目标,并不意味着中央银行完全不考虑货币政策对短期生产和就业的影响。4.货膨胀目标变量的确定也非常重要,一般选择CPI作为通货膨胀指标。第3讲 部分国家通货膨胀定标的执行情况 一、新西兰的通货膨胀定标:1.新西兰是第一个使用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的国家。2.1989年新西兰颁布的新西兰储备银行法,确立了新西兰储备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并且自1990年开始以价格稳定作为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 3.1990年3月第一个政策目标协定规定,鉴于当时经济处于衰退,CPI调控目标为5%左右;CPI的长期目标值为02%,并于1992年12月实行。4.1997年12月,新西兰制定新的政策目标协定:使用新的除信贷服务之外的消费物价指数(CPIX),目标是23年内保持CPIX年增长03%。第4页/共19页二、瑞典的通货膨胀定标 1.瑞典银行于1993年1月15日,瑞典银行开始运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确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证价格稳定 2.1999年1月1日,新的瑞典银行法给予了瑞典银行更多的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 三、英国的通货膨胀定标 1.1992年9月,英国脱离欧洲汇率机制(ERM),实施通货膨胀定标。设定通货膨胀目标为14%。2.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具有以下特点(1)标准化货币政策决策程序,中央银行与财政部及其他顾问按月召开会议(2)通过出版英格兰银行通货膨胀报告,提供英格兰银行对将出现的通货膨胀趋势所做的预期(3)允许英格兰银行独立决策利率水平(4)自1994年4月起,开始出版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5)1995年6月起,重新规划英格兰银行的通货膨胀目标,自1997年春季开始,通货膨胀目标为不高于2.5%第5页/共19页四、芬兰的通货膨胀定标 1.芬兰银行于1993年2月2日宣布将1995年的通货膨胀控制在2%。2.由于货币需求函数缺乏稳定性,芬兰银行的通货膨胀定标没有与任何中介目标相联系,而是采用相关通货膨胀指数(IUI)进行计量,定期公布其目标,以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五、加拿大的通货膨胀定标 1.加拿大于1991年2月开始跟随新西兰实行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目标是要使1995年末通货膨胀控制在13%2.1994年6月以来,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使隔夜利率维持在目标利率的50个基点范围内 3.加拿大银行的货币政策要以价格稳定为主要目标,目标区域是13%。在指标的选择方面,加拿大采取剔除直接税、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作为度量指标,比较稳定的目标为13%4.加拿大银行政策制定的具体步骤包括:(1)对未来1至2年通货膨胀进行预测;(2)对政策工具变化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机制提出看法;(3)确定执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以及传递政策行动理念。加拿大银行最先使用季度规划模型。第6页/共19页第3讲 通货膨胀定标的政策含义 一、前瞻性 货币政策工具变化与其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最终影响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滞。短期利率对通货膨胀的最大边际影响长达2年。采取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 二、透明度 1.公众能够及时获得货币政策决定、决策依据的原则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评估等相关信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致力于增加货币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扩大货币政策决策及相关讨论的披露范围 2.主要措施有:(1)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其他预测报告的出版 (2)经常发布公开声明和报告 (3)提供与目标和绩效有关的详细信息和讨论,减少金融市场造成扰乱 (4)中央银行运用公告形式表明货币政策态度,可以引导公众形成通货膨胀预期三、可靠性 1.可靠性表示一种信用,即中央银行承诺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可信程度 第7页/共19页2.从可靠性来看,通货膨胀定标有以下特点:(1)有利于明确中央银行任务;(2)中央银行可靠性和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3)通货膨胀定标的经验可以影响到通货膨胀预期,并在经济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四、独立性1.独立性是指不受他人影响、指挥或控制。对于中央银行独立性来说,独立性意味着货币政策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影响、指挥或控制。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有两种含义:(1)中央银行目标的独立性;(2)中央银行政策工具的独立性。五、稳定性。通货膨胀定标制度有利于降低通货膨胀,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六、效率性货币政策具有更高的效率的原因:1.货币政策目标单一,不需要对多重目标之间加以权衡和协调;2.公开中央银行通货膨胀目标值,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通货膨胀预期,使货币政策的运行结果符合中央银行的意图,提高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3.不必承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当期结果,而看随后一段时期的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增加了货币政策操作的灵活性,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操作效率。第8页/共19页第4讲 通货膨胀定标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货币数量目标的有效性 1.中国货币供应量目标减弱的原因(1)货币供应的不稳定性(2)数量控制效率减弱 2.中国需要建立以控制通货膨胀的框架(1)相对较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是经济长期繁荣的重要条件;(2)需要增强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3)完善货币政策决策机制,MPC的构成和功能定位。二、法定责任与现实矛盾1.法律要求,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目前,中国官方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误区:(1)目标本末倒置。主要看M2是否在调控的范围内,而不在于通货膨胀的调控;(2)效果采取静态。以当时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来评价当时的执行效果,没有考虑时滞的作用;(3)政策缺乏前瞻。应对未来调控目标进行展望,进而提出货币政策操作的要求。第9页/共19页三、实行通货膨胀定标的好处1.通货膨胀目标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合理预期,产生实现货币政策的向心力;2.可以增强中央银行的责任性。评价标准不是看M2或利率等参考指标是否达到目标,而是要看通货膨胀的最终执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3.货币政策决策的透明度将进一步提高。四、如何循序渐进实行通货膨胀定标1.研究提出中国的通货膨胀指标,剔除季节性因素的物价指标,如Cor CPI等。2.在逐步提高货币政策专业化水平的基础上,增强独立性;3.重缩货币政策决策架构,尤其是MPC的成员和功能的重新设计。4.建立中国的金融调控模型,提高模型预测水平;5.确定中国合理的通货膨胀水平,如13。第10页/共19页第四章 利率自由化问题研究了解:利率管制的原因;利率自由化的理论基础;美国的利率自由化;英国的利率自由化;日本的利率自由化;发达国家利率自由化的特点;利率自由化的效果与影响;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自由化后出现的主要问题。掌握:利率管制的弊端;利率自由化对经济各部门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特征;发展中国家利率自由化的理论基础;金融约束理论;我国利率制度的特点。重点掌握:我国的利率改革。重点掌握的名词:利率自由化 信贷配给 金融约束理论 利率管制第11页/共19页第1讲 利率管制与利率自由化一、与利率自由化相关的几个概念 1、利息和利率 (1)利息是借贷资金的价格 (2)利率是指借入者为在一定期限内使用信贷资金而付给借出者价格的一种度量。本金、利率、时期是计算利率的三要素 2、利率管制 (1)单项管制,即仅对存款利率或贷款利率进行管制 (2)多项管制,即不仅对存款和贷款利率同时管制,而且还对贴现率及手 续费等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 3、利率自由化:在我国,人们通常将解除利率管制的过程称为“利率市场化”,我个人认为,利率市场化与利率自由化两者是同一个含义。4、金融自由化与利率自由化之间的关系(1)金融自由化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程。A.价格自由化;B.金融产品的自由创新以及C.参加者的自由化 (2)价格自由化主要是指利率的自由化 第12页/共19页二、利率自由化的理论基础(一)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经济学的储蓄投资利率决定理论2.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决定理论。(二)利率与经济中某些变量相互之间的关系:1.凯恩斯:利率难以降到实现充分就业所要求的水平的结论,认为一方面要靠财政政策的实施来增加有效需求,另一方面要靠人为的降低利率来促进投资。2.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学派:主张让市场上的储蓄、投资等实际变量的变化来决定市场利率,再通过利率的自由波动来调整整个经济的生产和投资,最终必使经济趋于均衡 三、利率管制与解除管制的成本效益分析(一)利率管制的弊端1、导致利息负担与收益的扭曲 2、导致信贷配给制 3、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本产出比率 4、降低金融部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5、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6、黑市盛行 第13页/共19页7、导致整体经济的不稳定(二)解除利率管制的效果分析1.对整体经济的稳定作用2.对家庭部门的影响3.对企业部门的影响4.对财政部门的影响5.对金融部门的影响6.对金融市场效率的影响7.能提高分配的公正性第3讲 有关国家实施利率自由化的经验和教(一)管制及其背景 1.各国政府实行利率管制的主要意图在于:避免金融机构间的恶性竞争,保证存款机构健全性和生存能力;力图增加储蓄从而增加投资;力图降低融资成本;保护存款人;避免因利率自由波动导致经济的不稳定以及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效应;改善金融体系中资金流动的效率。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管制利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掌握和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第14页/共19页2.20世纪70年代(1)一批主张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派。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主义、哈耶克的新经济自由主义、卢卡斯和萨金特等人的“理性预期学派”、德国的“新自由主义”和公共选择学派、爱德华肖和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等。(2)他们都认为市场机制是完善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弊而无益。他们把自由市场经济视为有效配置资源的一种自动机制。他们认为,如果政府用人为的方法来配置资源,都可能导致社会上各类资源配置的浪费和失调。其结果只可能降低经济效率,破坏市场经济的内在和谐。因此,他们竭力主张金融自由化。(二)利率自由化及其发展1.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瑞典、加拿大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解除了对利率的管制;拉美的许多国家,如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巴西等国早在70年代就实施了利率自由化2.从80年代开始,亚洲国家也广泛掀起了利率自由化的浪潮。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先后放开了对存贷款利率的管制;非洲的利率自由化始于80年代中期 3.从1983年到1991年,加纳、南非、赞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突尼斯、津巴布韦、埃及等国先后实现了存贷款利率自由化;中欧、独联体等转轨经济国家也在90年代基本完成了金融自由化的改革。第15页/共19页4.两种方式:(1)渐进的方式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发展中国家如巴西、菲律宾、韩国、泰国等;(2)一步到位的方式:如英国、法国、瑞典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智利、玻利维亚、乌拉圭、匈牙利等国,则是从金融压抑状态快速进入完全自由化状态 5.步骤基本一致:即先放贷款,后放存款;在存款方面,先放长期,后放短期,先放大额,后放小额(三)实施利率自由化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1、宏观经济稳定2、健全的金融体系 3、严格而科学的金融监管体系 4、健全的会计、信息披露和立法框架 第16页/共19页第4讲 有关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些问题 一、我国利率制度的特点(一)管制比较严格(二)制定利率水平和调整存贷款利率的最终权力在国务院(三)利率多轨制 二、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一)任何一种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市场化的利率是前提条件。我国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已成为我国央行灵活有效地运用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一大障碍(二)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商业银行改革、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方面,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上,都将利率市场化的问题推到了我们的面前。三、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初始条件(一)有利条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环境。2.金融环境明显改善3.法制法规建设的成就,为实行利率市场化提供了法律保证第17页/共19页(二)不利因素1.国有企业运行机制尚不完善2.国有商业银行存在重要缺陷。3.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仍处于垄断地位,金融机构之间没有处在平等的竞争地位,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竞争秩序尚未形成。4.金融秩序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5.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和运用间接货币政策工具的能力尚有差距。三、我国下一步金融改革之路应该如何进行 1.双管齐下。一方面进一步深入进行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健全货币市场,为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谨慎、稳妥地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实验 2.中国人民银行将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坚持渐进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先放开农村,后放开城市;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第18页/共1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9页/共19页

    注意事项

    本文(通货膨胀定标货币政策框架.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