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pptx
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试验时,需要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第1页/共38页对下列遗传术语的理解,错误的是A相对性状是由等位基因控制的B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D测交可用来测定杂种的基因型第2页/共38页 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能在后代中产生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亲本组合是A纯合白花纯合红花B纯合红花纯合红花C纯合白花杂合红花D纯合红花杂合红花第3页/共38页表现型相同的双亲所产生后代的表现型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无法判断第4页/共38页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针对_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而总结出来的,是指在杂合子的细胞中,等位基因虽然共同存在于一个细胞中,但它们分别位于 _ 上,具有_。在减数分裂时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去,_遗传给后代。一一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 一定的独立性 同源染色体 独立地随配子 第5页/共38页计算: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用高茎紫花的亲本与矮茎白花的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F1都是高茎紫花。计算F2中,高茎白花的比例。/1/4=3/16第6页/共38页 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孟德尔通过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性状的遗传实验,总结出总结出基因的基因的分离规律分离规律,后来,他又通过豌豆后来,他又通过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总总结出了结出了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第7页/共38页粒形粒形:圆粒:圆粒:315+108=423 315+108=423 皱粒:皱粒:101+32=133 101+32=133 粒色粒色:黄色:黄色:315+105=416 315+105=416 绿色:绿色:108+32=140 108+32=140 其中其中:圆粒:皱粒接近圆粒:皱粒接近3 3:1 1 黄色:绿色接近黄色:绿色接近3 3:1 1 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如果,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以上数据表明以上数据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分别由两对: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仍然遵循着基等位基因控制,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仍然遵循着基因的分离定律。因的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第8页/共38页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F2为什么出现为什么出现了性状间自由组合的现象呢了性状间自由组合的现象呢?先回忆两个相关概念:先回忆两个相关概念: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但是,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但是,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 F2 2出现四种表现型,即:出现四种表现型,即:黄圆:黄圆:黄皱黄皱:绿圆绿圆:绿皱:绿皱 比例接近:比例接近:9 9 :3 3:3 3 :1 1 其中,黄皱和绿圆黄皱和绿圆与亲本性状不同,是与亲本性状不同,是重组性状重组性状。实验结果:实验结果:第9页/共38页(1 1)豌豆的粒色)豌豆的粒色黄黄色和绿色,是由一对同源色和绿色,是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用Y Y和和y y表示)来控制的;表示)来控制的;豌豆的粒形豌豆的粒形圆滑和皱圆滑和皱缩,是由另一对同源染色缩,是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用R R和和r r表示)来控制的。表示)来控制的。v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10页/共38页(2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分别是YYRRYYRR和和yyrryyrr,它,它们的配子分别是们的配子分别是YRYR和和yryr。v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11页/共38页(3 3)经过杂交,)经过杂交,F1F1的基的基因型是因型是YyRrYyRr,表现型是,表现型是黄色圆粒黄色圆粒。v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12页/共38页(4 4)F1F1产生配子的时候,产生配子的时候,根据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随,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每对等位基因也要分离,也对等位基因也要分离,也就是就是Y Y与与y y分离分离,R R与与r r分离分离。因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在配子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的过程中可以自由组自由组合合,所以,所以非等位基因也非等位基因也就可以相互地自由组就可以相互地自由组合合,结果产生的雌、雄配,结果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四种,它们是子各有四种,它们是YRYR、YrYr、yRyR、yryr,它们之,它们之间的比是间的比是11111111。v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13页/共38页(5 5)F1F1经过自花传粉,经过自花传粉,各种雄配子与各种雌配子各种雄配子与各种雌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此结结合的方式共有合的方式共有1616种种,其中,其中基因型基因型9 9种种,它们是,它们是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表现型表现型4 4种种,它们是黄色圆粒、黄色皱它们是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比接近于它们之间的比接近于93319331。v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第14页/共38页孟德尔为了检验这种解释是否正确,也用了测交的方法检验。预期结果:黄圆(YyRr)绿皱(yyrr)配子:YRYryRyryr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比例:1:1:1:1实验结果与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说期结果相符,说明孟德尔的解释明孟德尔的解释是正确的。是正确的。测测 交交第15页/共38页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发生过程发生过程:在杂合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第16页/共38页1、理论上为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型从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精原细胞精原细胞许多细胞:许多细胞:卵原细胞卵原细胞 产生产生2 2n n种配子种配子 一个细胞:一个细胞:一个精原细胞一个精原细胞 :产生两种配子:产生两种配子一个卵原细胞: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种配子产生一种配子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第17页/共38页2、实践上指导杂交育种工作人们根据需要,把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到一起,选育优良品种。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有这样两个品种的小麦:一个品种抗倒伏(a),但容,但容易感染锈病易感染锈病(b);另一个品种易倒伏;另一个品种易倒伏(A),但能抗锈,但能抗锈病病(B)。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让这两个品种的小麦进行杂交,在F2中就中就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可能出现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新类型(aaBB),用它,用它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作种子繁育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良的小麦新品种。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第18页/共38页 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列叙述错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误的是A A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 B每一对性状在子二代中的分离比均为每一对性状在子二代中的分离比均为3 3 1 1C C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D D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控制不同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第19页/共38页 某植物体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某植物体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是因型是RrbbRrbb和和RrBbRrBb,则该植物的基,则该植物的基因是因是 A ARRBbRRBb B BRrBbRrBb C Crrbbrrbb D DRrbbRrbb第20页/共38页 南瓜的果实中白色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W)对黄色对黄色(w)(w)为显为显性,盘状性,盘状(D)(D)对球状对球状(d)(d)为显性,两对基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 A WwDdwwddWwDdwwdd B B wwDdWWddwwDdWWdd C C WwDdwwDDWwDdwwDD D D WwDdWWDDWwDdWWDD第21页/共38页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的个体(两对基因独立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遗传),产生了一个含有基因,产生了一个含有基因AbAb的卵的卵细胞的同时,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细胞的同时,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 AABAB、abab、abab B BAbAb、aBaB、aBaB C CaBaB、AbAb、AbAb D Dabab、ABAB、AB AB 第22页/共38页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技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技巧 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第23页/共38页 所谓所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法,就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单一的相对性状状然后按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乘。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定理。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第24页/共38页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的多对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涉及的多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因此依据概率理因各自独立遗传,因此依据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对论中的乘法定理,对多对基因共同多对基因共同遗传遗传的表现就是其中的表现就是其中各对等位基因各对等位基因单独遗传单独遗传时所表现的乘积。时所表现的乘积。第25页/共38页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DdAaBbDd(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各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配子的的个体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配子的类型有哪些?其中类型有哪些?其中ABDABD配子出现的几率配子出现的几率为多少?为多少?第26页/共38页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为的个体和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基因型的类型有能产生多少种基因型?基因型的类型有哪些?其中基因型为哪些?其中基因型为AABBAABB的几率为多少的几率为多少?第27页/共38页单独处理、彼此相乘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AaBb的个体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后的个体杂交(各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能产生多少种表现型?表现型的类型代能产生多少种表现型?表现型的类型有哪些?其中表现型为有哪些?其中表现型为A A B B 的个体出现的几率为多少?的个体出现的几率为多少?第28页/共38页 基因型分别为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aaBbCCDd和和AABbCCddAABbCCdd的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 A1/41/4 B B1/81/8 C C1/161/16 D D0 0第29页/共38页 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某一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eeFfAABbDdeeFf,这些,这些基因分别位于基因分别位于5 5对同源染色体上。问:此对同源染色体上。问: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 A A4 4种种B B8 8种种 C C1616种种D D3232种种第30页/共38页 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AaBbccAaBbcc与与aaBbCCaaBbCC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中表的两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 A62.5%62.5%B B37.5%37.5%C C100%100%D D95%95%第31页/共38页亲本基因型的推测亲本基因型的推测第32页/共38页确定显隐性关系确定显隐性关系根据隐性性状肯定是隐形纯合子根据隐性性状肯定是隐形纯合子(aa),显性性状至少有一个显性基显性性状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因(A_),写出个体已知的基因写出个体已知的基因隐性性状突破法:根据子代的每对隐性性状突破法:根据子代的每对基因分别来自双亲,亲代的每对基因不基因分别来自双亲,亲代的每对基因不可能传给一个子代的原则,从后代的隐可能传给一个子代的原则,从后代的隐形性状入手来分析形性状入手来分析亲本基因型的推测亲本基因型的推测第33页/共38页番茄红果(番茄红果(A A)对黄果()对黄果(a a)为显性,子房二)为显性,子房二室(室(B B)对多室()对多室(b 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遗传。现将红果二室红果二室的品种与的品种与红果多室红果多室的品的品种杂交,种杂交,F1F1代植株中有代植株中有3/83/8为红果二室,为红果二室,3/83/8为红果多室。为红果多室。1/81/8为黄果二室,为黄果二室,1/81/8为黄果多为黄果多室,求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室,求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亲本基因型的推测亲本基因型的推测第34页/共38页亲本基因型的推测亲本基因型的推测解题思路: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单独处理,再彼此解题思路: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单独处理,再彼此组合。组合。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1:01:0,则双亲都是纯合子(一显、一隐)。即:则双亲都是纯合子(一显、一隐)。即:AAaaAa(1:0)AAaaAa(1:0)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具有一对相对性状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1:11:1,则双亲一为杂合子,一为隐性纯合子。即则双亲一为杂合子,一为隐性纯合子。即AaAaAa:aa=1:1AaAaAa:aa=1:1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比值为3:13:1,则双亲都为杂合子。即:则双亲都为杂合子。即:AaAa(1AAAaAa(1AA、2Aa):aa=3:12Aa):aa=3:1两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两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则这一性状为隐性性状、双亲基因型都含一个隐性基因。则这一性状为隐性性状、双亲基因型都含一个隐性基因。即:即:AaAaaaAaAaaa第35页/共38页3030(0505北京)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北京)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 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象称为 。(2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 决定。决定。(3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群,分别称为“卫生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和“非卫生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种内互助种内互助染色体数目染色体数目第36页/共38页“非卫生非卫生”蜂的工蜂行蜂的工蜂行为是为是 (显(显性隐性)性状。性隐性)性状。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受 对基因控制的,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符合基因的 定定律。判断依据是律。判断依据是 。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 作母本与作母本与 的的雄蜂交配。雄蜂交配。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 ,新类型新类型的表现型是的表现型是 。“卫生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 _ _行为。行为。显性显性自由组合自由组合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两两F F1 1代的蜂王代的蜂王“卫生卫生”蜂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 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本能本能第37页/共3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8页/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