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07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ppt

    • 资源ID:88451573       资源大小:458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7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ppt

    第七章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4/22/20234/22/20231 1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含义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措施和手段的总称。利而制定的调控国民经济运行措施和手段的总称。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间接宏观经济调控。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间接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形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形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4/22/20234/22/20232 2二、宏观经济政策的三大目标1、物价稳定2、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4/22/20234/22/20233 3(一)物价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物价稳定并不是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是指价格水平的固定不变,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价格水平。价格指数有:价格指数有:CPI,PPI,GDP deflator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的稳定,即不出现通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指数的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货膨胀。4/22/20234/22/20234 4(二)(二)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是并不是100%的劳动力全部就业的劳动力全部就业)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照它们所有者愿意广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照它们所有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处于受雇的状态。接受的价格全部处于受雇的状态。狭义:只存在自然失业(即结构失业和摩擦狭义:只存在自然失业(即结构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就业状态。性失业)的就业状态。摩擦失业、结构失业、周期性失业。摩擦失业、结构失业、周期性失业。4/22/20234/22/20235 5(三)经济持续增长(三)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衡量: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经济增长的衡量: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表示。总值年均增长率表示。经济增长和失业相关。要充分就业,必须要维持一经济增长和失业相关。要充分就业,必须要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定的经济增长率。奥肯法则:奥肯法则: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稳定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稳定的关系。的关系。4/22/20234/22/20236 6(四)国际收支平衡(四)国际收支平衡并不是并不是出口越多、进口越少越好。出口越多、进口越少越好。进出口基本平衡,考虑外贸依存度。进出口基本平衡,考虑外贸依存度。外贸易依存度,即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外贸易依存度,即对外贸易系数,是一国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4/22/20234/22/20237 7第二节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一、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收入:政府税收财产税、流转税、所得税和进出口关税。政府公债:对公众发行的债务4/22/20234/22/20238 8二、财政预算与功能财政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预算赤字与预算盈余:预算赤字预算赤字预算盈余预算盈余实际赤字实际赤字保证财政收支本身平衡保证财政收支本身平衡均衡财政。均衡财政。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周期平衡预算: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4/22/20234/22/20239 9功能财政:经济稳定和充分就业功能财政:经济稳定和充分就业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思想。其核心是根据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安排预算盈余和预算赤字,而不是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平衡,以期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4/22/20234/22/20231010三、预算赤字与政府公债赤字的弥补方式:向中央银行借债、向公众借债和发行国际债券。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融通资金,就是政府公债。现代国家的挑战:债务负担利息、税收负担和对后代的税收负担。4/22/20234/22/20231111中国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亿元)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债务发行19967407.997937.55-529.561847.7719978651.149233.56-582.422476.8219989875.9510798.18-922.233310.93199911444.0813187.67-1743.593715.03200013395.2315886.50-2491.274180.10200116386.0418902.58-2516.544604.00200218903.6422053.15-3149.515679.00200321715.2524649.95-2934.706153.53200426396.4728486.89-2090.426879.34200531649.2933930.28-2280.996922.874/22/20234/22/20231212四、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和财政政策方向充分就业预算:充分就业预算:指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潜在指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余。不能简单地将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作不能简单地将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作为判断政策是紧缩性或扩张性的标准。为判断政策是紧缩性或扩张性的标准。财政政策方向的判断: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充分就业预算盈余4/22/20234/22/20231313五、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机制财政政策除了主动性的特征外,对经济也具有自动稳定的作用。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4/22/20234/22/202314141、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1)当国民经济繁荣时: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减少,相应地,政府的转移支付就会自动地减少;净税收是总税收减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减少时,净税收相应增加;因此,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作为漏出的净税收就会增加,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有所减小。4/22/20234/22/202315152)当国民收入衰退时:需要救济的穷人会增加,相应地,政府的转移支付就会自动地增加;因此,作为漏出的净税收就会减少;从而自动地使国民收入减少的幅度有所减小;4/22/20234/22/202316162、累进所得税的自动作用1)国民经济繁荣时:税收因税率等级的提高而增加;漏出的增加,自动减慢了经济的增长速度2)国民经济衰退时税收因税率等级的降低而减少;税收漏出减少,减慢了经济的收缩速度;4/22/20234/22/202317173、农副产品的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农副产品的价格保护,可减轻农民收入上的损失;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可减轻对农民的保护性支持,农民收入上的所得相对增加较慢。4/22/20234/22/20231818第三节货币的概念与职能(回顾)TheConceptionofMoney货币:在商品或劳务的交易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媒介。货币介质的历史演变:其形态是历史的产物普通商品贵金属纸币及信用货币电子货币战俘营中的货币:香烟4/22/20234/22/20231919一货币的职能TheFunctionofMoney(1)货币作为交换的媒介(2)计价的标准,(3)延期支付手段(4)贮存手段前两条为基本职能,后两条为派生职能4/22/20234/22/20232020二货币供给:货币的构成为什么需要货币度量:货币是一国金融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货币的多少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实体经济的运行;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依据。货币供给即社会各类经济主体所持有的全部货币。4/22/20234/22/20232121一个国家究竟有多少钱:货币的构成(一)通货(现金)Currency(Cash)由纸币与辅币组成。为了降低辅币的流通成本,往往以硬币的形式流通。注意:这包括了所有流通于中央银行之外的现金,包括商业银行所持有的现金。4/22/20234/22/20232222(二)(M1)侠义货币M1=现金+支票账户(存款货币)支票账户又称(商业)银行货币,国内又译为活期存款;其含义:但不是中国的“信用卡”,中国的信用卡透支受到很多限制。在美国,在M1中,1/3为现金,2/3为支票账户;4/22/20234/22/20232323(三)广义货币(M2)BroadMoneyM2=M1+定期储蓄这里所说的定期储蓄是指商业银行的定期储蓄,以及类似于定期储蓄的金融工具,如储蓄账户,大额存单等。这些金融工具又称为广义货币,虽然并不能直接进入流通,不过,经过一定的手续,可以转换成支票存款而进入流通。4/22/20234/22/20232424(四)准货币(nearmoneyM3)M3=M2+其他金融票据这里所说的其他金融工具,如短期债券、抵押债券、人寿保险单等,这些票据又称资产货币(assetmoney)。在不同的情况下,为分析不同的问题,可以用货币供给的不同组成来表达不同的货币量。对货币供给的组成的划分也十分多种多样。从货币量而言,DM2M1现金;从流动性而言,现金M1M2D4/22/20234/22/20232525到底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具有高度流动性的一组金融资产。由于各种流动性金融资产间的流动性的大小界线并不是十分清楚的,一国有多少货币也不是很清楚的。4/22/20234/22/20232626中国到底有多少货币单位:亿元年份流通中现金货币广义货币19902644695115293199578852398760751200014653531471346102005240321072792987564/22/20234/22/20232727第四节银行制度与货币创造一国的货币由通货和支票存款组成,通货由该国的中央银行发行,而支票存款则由该国的商业银行体系提供,因此一国的银行制度无疑对货币供应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将具体讨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货币供应作用的具体途径。4/22/20234/22/20232828一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专职货币发行和掌管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如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的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后者有一个好听的妮称:美联储。4/22/20234/22/20232929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和最后贷款人之功能;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依法提供政府资金融通执行货币政策代表政府官方金融外交。金融监管(银监会)。4/22/20234/22/20233030二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接受存款发放贷款而获盈利的金融机构。盈利对银行是重要的,政策性银行就不是商业银行。现代银行业务已超出了传统的业务范畴,业务不仅涉及存贷业务,也包括证券业务等。4/22/20234/22/20233131(二)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TheReservedSystemofCommercialBank商业银行的(中央银行)准备金制度指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必须无条件按法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纳保证金,此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现形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8。2006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是16万多亿,你能算出商业银行需要向中央银行缴纳多少法定存款准备金。4/22/20234/22/20233232(三)超额存款准备金ExcessReserves除了法定准备金,还有超额准备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留足的准备金,就形成为超额准备金。主要供银行结算正常的周转金。超额准备金留在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4/22/20234/22/20233333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货币供给乘数(一)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础或高能货币B(或H)B=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发行在外的现金即=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4/22/20234/22/20233434(二)货币供给乘数TheMoney-SupplyMultiplier现金准备金在图中,现金+准备金=基础货币B;存款总额与现金之比,即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现金+活期存款=M1M1=mB,或者:m=M1/B,m代表货币乘数存款现金4/22/20234/22/20233535(三)意义根据与m和B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可以控制M1的数量;由于m的变化幅度不大,如,在美国为2.52.7之间,那么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了货币基础的发行,知道了存款货币创造乘数,就能控制M1的数量了;因此,控制现金发行量是控制货币总供给的根本手段。M=mB。4/22/20234/22/20233636三存款货币的创造CreateMoneyofDeposits存款创造的前提是:部分储蓄的准备金制度存在非现金的结算制度。4/22/20234/22/20233737(一)简单存款乘数设法定准备金率为20%,满足上述假设。假定甲银行从中央银行取得10000元贷款,贷出10000元乙银行得到客户10000元存款,贷出8000元;丙银行社会存款款总量=10000元+10000元0.8+10000元0.82+=10000元1/(1-0.8)=10000元1/0.2=50000元用货币创造公式可表述为:M=1/rB。m=1/r称为简单货币乘数。4/22/20234/22/20233838(二)复杂情形:现金漏损和超额准备金LeakageofCashandExcessReserves1、现金漏损在贷款转化成收入后,消费者一般会留下一笔现金以备不测之需,仅将自由余额存入银行。留下的现金占贷款总额的比例,称为现金漏损率h,比如为5%;此时,存款创造的货币乘数为:1/(r+h)在本例中即为:1/(0.2+0.05)=44/22/20234/22/202339392、超额储蓄金为保证结算需要,银行保留超过法定储蓄金的储蓄,这一部分储蓄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超额储蓄金率;以l表示,在我国大约l17;此时:货币乘数为1/(r+h+l);如果l为5%,那么,在本例中,存款的货币创造乘数为3.3;也即,如果新增的存款总额是10000元,那么,共可创造存款总额为33333元。4/22/20234/22/202340403、货币是如何创造的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基础货币从而创造或缩减了一个国家的货币(M1)。商业银行、工商企业和消费者也影响货币的创造。4/22/20234/22/20234141第五节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途径是通过调整资产负债业务来实现的,如增加负债供应货币,或减少负债紧缩银根。4/22/20234/22/20234242一法定准备金制度TheSystemofLegalReserve(一)定义法定准备金率制度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改变法定储蓄金率等政策手段,调节货币供给量,以达到金融控制目的的制度。4/22/20234/22/20234343(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通过降低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减少存款货币量,以最终减少M1。(三)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增加存款货币量,以最终增加M1;4/22/20234/22/20234444(四)特性:冲击力较大A、直接成本高;由于法定储蓄额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没有利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B、对商业银行业务具有破坏性;当调高法定准备金率,而商业银行又无超额储蓄时,只能违约提前收回贷款或中止已经承诺的贷款。C、为避免过大的直接冲击,小步调整。4/22/20234/22/202345451998.3.212007.11.26准备金率调整一览2007.11.26日调至13.5%2007.2.25日调至10%2007.10.25日调至13%2007.1.15日调至9.5%2007.9.6日调至12.5%2006.11.15日调至9%2007.8.15日调至12%2006.8.15日调至8.5%2007.6.5日调至11.5%2006.7.5日调至8%2007.5.15日调至11%2004.4.25日调至7.5%2007.4.16日调至10.5%2003.9.21日调至7%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到6%1998年3月21日从13%下调到8%4/22/20234/22/20234646二贴现率政策TheDiscount-RatePolicy贴现率政策:再贷款,或称为(商业银行)借入准备金(上交给中央银行的)。4/22/20234/22/20234747(一)借入准备金(贷款)BorrowedReserves1、定义:中央银行贷给商业银行的款项,可以看作是借入自己缴纳的准备金,所以称为借入准备金。增加借入准备金,商业银行可以创造更多存款货币;减少借入准备金,商业银行会减少存款货币的创造;4/22/20234/22/202348482、中央银行贴现率中央银行虽然不能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量,但是。可以通过利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是以票据贴现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商业银行的短期利率,也称为贴现率;因此,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被称为再贴现率4/22/20234/22/20234949(二)贴现率政策TheDiscount-RatePolicy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是市场利率的下限,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调整再贴现率以左右市场利率的平均水平,降低再贴现率会增加对贷款货币的需求;而提高再贴现率会减少对贷款货币的需求,从而实现对信贷规模和货币供需关系的调节。贴现率政策是美联储经常采用的一项政策。4/22/20234/22/20235050三公开市场业务TheOpen-MarketOperation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以目标货币供给量为依据,在金融市场上向社会公众、企业金融界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金融的制度。买卖的对象主要是国库券。地点:华尔街或上海证券交易所。4/22/20234/22/20235151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卖出有价证券: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减少公众和企业的存款;结果:缩小信贷规模;买进有价证券:增加银行贷款资金,增加公众和企业存款;结果:扩大信贷规模;4/22/20234/22/20235252四金融政策的搭配TheCombinationofMonetaryPolicy准备金制度的力度最大,公开市场业务是微观手段,贴现率制度介于两者之间。4/22/20234/22/20235353思考如何应对流动性过剩4/22/20234/22/20235454第六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一、货币政策的局限第一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在经济衰退时的效果就不明显。第二货币流通速度可能是不稳定的。第三货币政策的外部和内部时滞。第四开放经济4/22/20234/22/20235555二财政政策的局限第一外部和内部:时滞立法过程缓慢第二不确定性:乘数大小的不确定性总需求和投资的易变性实际GDP是否低于潜在GDP是不清楚的。第三挤出效应。第四外在不可观测的随机干扰。4/22/20234/22/20235656第七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20世纪30年代,至今70年的历史,经济学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凯恩斯:自由放任的终结有效需求不足与三大心理定律新古典综合学派:20世纪50年代货币主义的兴起:20世纪60年代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复兴:20世纪80年代之后。4/22/20234/22/20235757经济评论之一:存款准备金制度重大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重大改革上周五(2003年月日)央行公布了今年前五个月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个重要动向是:报告得出“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的结论,还传递了要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将对商业银行贷款进行“窗口指导”的信息。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的基本事实4/22/20234/22/20235858前五个月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明,月末广义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定期存款的总和)余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是年月以来的最高值;狭义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余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按照央行衡量标准,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应相当于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之和。目前的广义货币增幅已高于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增长之和个百分点,处于较高的水平。央行由此判断,当前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偏快。4/22/20234/22/20235959过快的代价:公开市场操作力不从心月,通过公开市场正回购业务已经累计回笼资金亿元,但是仍然没能遏制住货币投放量过快增长。专家认为原因有三:其一,自年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进行正回购至今,已经有亿元债券回购到期,月还将有亿元的债券回购和去年月发行的中央银行票据到期。这意味着届时将有上述规模的货币重返市场,形成货币投放。其二,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出口的绝对数字依然不断增长。由此,中央银行必须投放与外贸带来的外汇收入规模相当的本币,对冲外汇占款。由此,货币投放量随外贸增长不断增加。央行每周公开市场需要对冲的外汇占款规模已达亿美元4/22/20234/22/20236060其三,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长速度较快,货币供应量则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派生出的企业存款不断放大。因此,此次放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或许表明央行已经注意到,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与经济增长的需求出现了某种背离。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化解的招式央行金融研究局的信息则表明,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不是传统意义上“一刀切”式统一上调或下调,而是要求不同资本充足率的金融机构计提不同比例的准备金。这意味着中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重大改革。4/22/20234/22/20236161然而,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人士透露,在公开市场操作条件“很不理想”的状态下,“我们不计划对再贴现率进行调整,原因是在利率没有充分市场化的前提下,再贴现率只能影响货币市场,而很难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更难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有所作为。”央行金融研究局人士表示,对准备金率进行科学的调整是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当前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途径,可以说“一举两得”。据货币政策司人士解释,央行还将利用“窗口式指导”的方式,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贷款规模以及贷款对象进行控制。“这种做法多少有些行政色彩,但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控制目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4/22/20234/22/20236262经济评论之二:经济评论之二:退而结网还是亡羊补牢退而结网还是亡羊补牢汤敏吴晓东2004-9-29三联生活周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5年来,人们的反思从未停止过。在您看来,这次危机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遭受重创的韩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反而最好?4/22/20234/22/20236363汤敏:关于亚洲金融危机人们总结出的原因不下十几种,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问题。现在回过头看,引发金融危机的最直接原因是外债。亚洲国家是民间举债,这和80年代拉美遭遇的国家债务危机不同。原先的理解是民间外债由私营企业自己负责,国家不用承担太大风险。但金融危机告诉人们私人企业短期内大量还债还是会动摇国家的外汇储备,而且国家也不可能容忍私营企业大规模破产,于是整个国家都被卷入金融危机。4/22/20234/22/20236464三联生活周刊:如果将亚洲金融危机置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量,应当有怎样的理解?现在有一种意见是美国主导的IMF拯救计划其真正目的并不是让这些国家从危机中尽快复苏,而是要为西方资本打开市场,让英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一统天下。汤敏:总体上看,亚洲金融危机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从结构角度说这些国家资本市场开放过快,印尼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资本市场部分开放,从全球化角度理解这是好事,但如果一个国家经济结构不能适应这种步伐,其他行业改革跟不上资本市场的开放,金融危机就会爆发。资本能够更加自由地流动,发达国家当然欢迎,但不能说IMF拯救计划是美国的阴谋,因为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从危机中得到太多好处,相反它也承受了很大的损失。可能个别美国公司在韩国、印尼买到了便宜资产,但总体来讲金融危机造成的是一种双输的局面。5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现在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公司丑闻对所有国家都将造成损害,这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4/22/20234/22/20236565三联生活周刊:现在大家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坏账问题讨论得比较多,有人担心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会在中国重演,您认为中国应当怎样应对金融危机的威胁?汤敏: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陷入危机的国家,其共同点是危机的出现未必因为银行存在问题,但危机的扩大和深入都与银行系统不健全有关。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尽可能建立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这不仅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健全的融资系统。从日本的教训看,如果有问题的银行长期得不到处理,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中国要避免金融危机,就应当尽快深化银行改革。4/22/20234/22/20236666

    注意事项

    本文(07 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ppt)为本站会员(asd****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