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5章 一般均衡分析与实际余额效应理论.ppt

    • 资源ID:88456582       资源大小:301.50KB        全文页数:6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5章 一般均衡分析与实际余额效应理论.ppt

    第5章 一般均衡分析与实际余额效应理论5.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5.1.1 瓦尔拉斯模型v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就是研究假定没有货币的交换经济的一些特点。v在瓦尔拉斯的模型中,他将时间分成不同的集市日,并仅考察这样一个集市日。开始时,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的物品和资源,并为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而与他人进行交易。在整个集市日中,他们都按固定价格进行买卖,但在集市日结束前,他们并未交出所卖的的东西或得到物品的契约。只有在这样的价格下,即所有人想要出售的物品数量等于他们想要购买的物品的数量时,这些契约才能在集市日结束时兑现。即,这些契约只有在均衡价格条件下才能兑现。v瓦尔拉斯模型的市场供求平衡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和“试错”实现的,其方式相当于由拍卖人进行市场监督,并叫出n种物品的一组相对价格。然后让市场的参与者表示他们在这些相对价格上,希望出售和购买的每种物品的数量。如果拍卖人发现,他所叫出的这组价格可能会造成某些物品的供给过剩,以及另一些物品的需求过度,这个交易契约就不会履行。v假定拍卖人看到这种过度需求与过剩供给的存在,就叫出一组新的相对价格。这种调整实际上是别的物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从而造成别的物品的需求过度与供给过剩,人们不得不取消他们原来的契约,而按照新的价格确定新的契约。v这个过程将不断持续进行,直至最终形成一组新的相对价格,在这组相对价格上,每种物品的过度需求和过剩供给都等于零,这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以这种均衡价格为基础而达成的契约就会被兑现,交易也就随之完成。5.1.2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v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即整个市场上过度需求与过剩供给的总额相等。如果在一组特定的相对价格中,某些产品市场存在着过度需求,那么至少在另一个市场上存在着相应的过剩供给,而且过剩供给的总和等于过度需求的总和。v用货币价格表示过度需求与过剩供给的价值,并且假设存在着(n+1)个市场,就可以把瓦尔拉斯定理表达为这样一个恒等式:v其中 表示第i种商品的过度需求,Pi表示第i种商品的价格。如果在n个市场上过度需求的总和是正数,那么,在第n+1个市场上的过剩供给的价值就等于前n个市场上过度需求的价值总和:v或者,由于货币的价格为1,所以上式变成为:v假定第n+1个市场是货币市场,根据瓦尔拉斯定理,对货币的过度需求等于所有其他市场上名义过剩供给的总和。5.1.3 几个基本假设v瓦尔拉斯均衡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假设:1.假设市场的参与者对市场有完全的信息,每个人完全了解市场现状及其变动趋势,即现在价格和未来价格;2.假设经济中不存在不确定因素,每个市场的参与者不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如手头保留较多的现金或存货等。3.假设经济中存在类似拍卖商这样的中介人,为供求双方不断喊价,最后达到双方都接受的均衡价格,这时的交易量就是均衡交易量。v非均衡是相对于瓦尔拉斯均衡而言的,即,非均衡就是非瓦尔拉斯均衡。v非均衡的含义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瓦尔拉斯均衡所需的几个基本假设,价格起不到实现供求相等的作用,因此,经济中的供求力量不能使市场实现瓦尔拉斯均衡,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调整到彼此适当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实现均衡。v把均衡和非均衡概念运用于宏观经济学领域,就能得出这样的判断:在瓦尔拉斯理论中,均衡是指零失业率和零通货膨胀率条件下的供求相等;而在非瓦尔拉斯均衡中,非均衡则是指存在一定的失业率或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的供求相等,也就是存在着短缺的均衡。这种短缺既是指工作岗位的短缺(失业),也是指商品的短缺(通货膨胀)。v帕廷金在瓦尔拉斯模型基础上,引进了时间因素和交换的非同步性。v他认为虽然交易的契约是在集市日结束前做出,并在集市日结束时按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确定下来,但是,买卖的物品并不立即进行交换,而是在下一次集市日之前,一周中的某个时间交付换位。因此,尽管人们都知道,他们所买入的物品与他们所卖出的物品的价值相等,但是并不能确定,实际交付卖出的物品与得到买入物品的时间是否一致。v这种交换非同步性的假设,使帕廷金可以在瓦尔拉斯模型基础上分析货币问题。5.2 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理论5.2.1 实际余额效应v实际余额,是就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而言的。一个人由于支出的需要,将财富或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保存在手中,这就是货币余额。v由于物价变动,一个人手头保存货币余额的多少需要通过物价水平的折实,而折实后的货币余额就是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即帕廷金所说的“实际余额”。v“实际余额效应”是指由于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引起的货币余额真实价值的变动,从而影响人们消费、储蓄、投资等的意向。v帕廷金的话:“在一定意义上,实际余额效应本身,就是一种分配效应”。这是因为,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的变动将引起人们对商品需求的变动,人们收入随之发生变动,进而带动收入分配比例的变化。v帕廷金从消费者选择的角度展开论述。从消费者实际拥有的消费品数量和手持货币余额看,可能出现现有货币余额和期望货币余额的不同,。v假定个人的现有货币余额多于期望的货币余额,他会增加消费和支出,反之亦然。而物价水平影响期初和期末货币的真实价值。v在帕廷金看来,重要的不是名义的货币余额,而是货币余额的真实价值,即“实际余额”。这一论述实际上假定公众不存在货币幻觉。v帕廷金认为,每个人对一般消费品、投资品、实值的债券以及“实际余额”的需求,与个人实际收入、利息率水平和现有“实际余额”有关。如果利率不变,个人实际收入不变,但现有“实际余额”发生变动,就会引起个人需求的变动。v作为个人的集合体,社会需求的变动也受到同样因素的影响。即,在利率水平和人们的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社会的需求取决于现有“实际余额”总量的变动。v帕廷金运用凯恩斯收入支出理论的基本思想,阐述古典数量论的基本结论,通过“实际余额效应”的分析,将二者融为一体。v他提出一个包括劳动市场、实物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在内的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然后把“实际余额”引入各市场,分析货币供求变动引起财富存量变动对各市场供求函数的影响。v帕廷金认为,由于存在着所谓“实际余额效应”,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动才引起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而不对消费、投资、利率、收入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实质性影响。v因此,在帕廷金的理论模型中,货币是中性的,货币中性的根源在于“实际余额效应”作用。v帕廷金运用与古典学派截然不同的分析方法,得出了和古典数量论相似的结论,“实际余额效应”也因此成为帕廷金理论体系的核心。5.2.2 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v根据帕廷金的分类,整个经济包括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劳动、商品、债券、货币四类物品。在此基础上,帕廷金构造了一个由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组成的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并指出,各市场的均衡及其相互关系决定整个经济的总均衡。v他用四个方程式分别表示四个市场各自的均衡条件。上式表明,劳动需求Q为实际工资率W/P与一定的资本设备存量K0的函数,劳动供给R随实际工资率W/P的变化而变化。帕廷金认为,在充分就业状况下,资本设备存量可以看作是常数。假定工资与物价可自由变动,这就可以自发地调节劳动的供给与需求,使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均衡状态。即,劳动市场的失衡可以通过工资、物价的变动得以恢复。1.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2.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总需求F为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实际国民收入y0,实际利率i以及整个经济总体的实际货币余额M0/P的函数。实际国民收入指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当期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利率指古典学派资本边际生产力理论或凯恩斯资本边际效率理论中的利率,即实际资本的收益率;实际货币余额存量即帕廷金“实际余额效应”理论中的实际余额存量,它通过物价平减指数计算,代表各经济主体的财富存量,由各经济主体受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等效应影响而持有的货币余额。帕廷金强调经济的实际变量,而不是名义变量影响社会的总需求。y0表示整个经济在充分就业下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3.债券市场的均衡条件Bd、Bs为债券的需求与供给。由于债券价格为其收益率的倒数,因而Bd/i、Bs/i为债券需求与供给的名义价值。通过物价平减指数的作用,Bd/(iP)、Bs/(iP)为债券需求与供给的实际价值。债券的实际需求为实际收入y0、债券市场价格1/i以及家庭实际货币余额存量M0H/P的函数,H表示家庭的需求。债券的实际需求与实际收入水平y0及实际货币余额存量M0H/P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债券价格呈负相关关系。债券的实际供给函数J,表示流通中债券数量与实际收入水平及债券价格水平有正相关关系,而与企业部门所拥有的实际货币余额存量M0F/P负相关,F表示企业的需求。4.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实际货币需求L为实际收入y0、实际利率i与实际货币余额M0/P的函数。其中,与实际收入水平及货币余额存量正相关,与实际利率负相关。M0/P表示实际货币供给。上式两边都乘以P,得到货币市场均衡因此还可表述为,名义货币供给等于物价水平与实际货币需求的乘积。v按照帕廷金的分析,除劳动市场在充分就业前提下能够自动地趋于均衡外,商品市场、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都要受实际收入y0、实际利率i以及实际货币余额存量M0/P的影响。在此意义上,充分就业的假定决定了实际国民收入可视同常数,因而对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起决定作用的是实际利率与实际货币余额存量。正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对消费函数、债券需求函数、灵活偏好函数影响的分析,帕廷金建立了“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强调了财富存量变动对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影响。v帕廷金指出,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都有其各自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与均衡状态。在均衡状态下,市场上的工资、价格、利率都处于均衡状态。根据一般均衡原理,如果三个市场实现了均衡,则第四个市场也一定实现均衡,据此,可以把债券市场略去,只考察劳动、商品和货币市场。v在劳动市场上,当劳工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劳动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劳动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取决于实际工资率。v在商品市场上,当商品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而商品的总需求取决于实际国民收入、实际利率以及社会现金余额的实际价值,商品的总供给则取决于实际工资率和资本存量。v在货币市场上,当实际的货币需求等于实际的货币供给时,货币市场实现了均衡。而实际货币需求包括交易、预防和投机性需求,前两者取决于实际国民收入,后者取决于利率水平。实际货币供给可假定为常数。v帕廷金从劳动、商品和货币这三个市场的均衡条件及其决定因素的分析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在资本存量和货币供给既定条件下,实际工资率、实际利率、实际国民收入、社会现金余额的实际价值,分别影响这些市场的均衡。其中,实际工资率、实际国民收入、社会现金余额的实际价值都与价格水平有关。v所以,归根结底,影响这些市场均衡的是价格、工资率、利率这三个主要因素。v假定一个经济体系中同时存在着均衡价格、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利率,那就可以同时满足劳动市场、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三者的均衡要求,即同时满足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要求。v经济体系旧均衡的打破和新均衡的建立与“实际余额”的变动相关。如果价格下降,个人手中“实际余额”上升,个人将利用增加了的“实际余额”进行消费或储蓄;v对全社会而言,价格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增加和投资的增加,从而使价格回升,经济体系恢复均衡。v反之,如果价格上升,个人手头的“实际余额”减少,为保持期望的“实际余额”,个人将减少消费或储蓄;对全社会而言,价格上升的结果,将导致消费支出和投资的减少,从而使价格下降,经济体系恢复均衡。v显然,帕廷金在结合现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方面,仍然遵循传统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学说,但是加入了“实际余额”概念展开分析。5.2.3 实际余额的动态均衡分析v帕廷金采纳凯恩斯的收入均衡公式,探讨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仍然假定经济中存在三个部门,即企业、居民户和政府,进行经济体系的动态均衡分析。v帕廷金在进行实际余额的动态分析中,将经济运行分成四个阶段。v在第一个阶段,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此时流通中的货币量是M0。在第二个阶段,政府以增发货币的形式,增加公共支出,此货币增量为tM0。在第三个阶段以及以后的各时期中,政府支出恢复原状,不再增发货币,但货币流通量已经从原来的M0增加到(1+t)M0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随之发生变化。v在第二阶段的商品市场上,因为政府支出和货币供给已经增加,而价格、工资和利率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公众手中增加的“实际余额”也没有来得及对商品市场发生影响。v假定此时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商品供给量无法增加,总需求不再像第一阶段那样与总供给相等,而是大于总供给,总支出还没有明显增加,通货膨胀缺口开始形成,这个通货膨胀缺口对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将在以后的阶段中释放出来。v在第三阶段中,公众增加的“实际余额”开始对商品市场发生作用,所以社会支出增大,价格上升,但是,政府支出却已经回到第一阶段的水平。v到了第四阶段,价格水平的提高导致公众持有的“实际余额”减少,社会支出下降。v帕廷金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利率仍然保持在均衡水平上,那么只要价格水平没有与货币流通量一样等比率提高,即货币流通量已由M0增加到(1+t)M0,而价格还没有从P0增加到(1+t)P0,那么“实际余额”仍然大于第一阶段的“实际余额”,通货膨胀缺口的压力还没有消失,价格仍将继续上升。v一旦价格水平上涨的比例达到与货币流通量增加比率相同的水平,即价格由P0提高到(1+t)P0,公众持有的“实际余额”就与第一阶段一样,通货膨胀压力才会消失。v帕廷金指出,“由此可见,假定没有发生经济走势不稳定的预期,政府也没有再进一步增发货币,那么通货膨胀对实际余额的作用,将使通货膨胀自行趋于消失。”v在债券市场的第二阶段,尽管利率和价格仍处于均衡水平,但由于货币供给已经由原来的M0上升到(1+t)M0水平,公众持有的“实际余额”也就大于他们原来希望持有的“实际余额”,他们会把“实际余额”中多出的部分购买商品或债券。v同时,货币流通量的增加也将导致利率下降,而利率的下降又会推动投资支出的增加和总需求的扩大,从而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将增加货币需求,使增加的货币供给与增加的货币需求在新水平上达到均衡,公众持有的“实际余额”与公众期望的“实际余额”一致,利率将回升到原来的均衡水平。v利率的变动还要受到债券价格涨跌的影响。v在公众手中的“实际余额”超过期望的“实际余额”时,公众将增加债券的购买,于是债券价格上涨。v由于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率,在债券收益既定时,债券价格与利率负相关,所以债券价格的上涨与利率下降相适应。v但“实际余额”对商品市场的影响必然会波及到债券市场。一旦价格上涨,公众手中的“实际余额”减少,公众就会出售债券,以保持期望的“实际余额”。v债券的出售将引起债券价格下跌,这样,利率也会随债券价格下跌而回升,一直回升到原来的均衡水平。v帕廷金认为:“这里的分析以现代收入与支出理论为基础,但其实质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数量论”。v这就是说,帕廷金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经济理论,除了将“实际余额”概念引入经济理论中,还从微观消费者行为分析出发,进而分析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以及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条件。通过“实际余额效应”分析,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同传统西方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论结合在一起。v帕廷金指出,货币数量论者一贯认为,货币流通量增加后的初始阶段,利率将会下降,但是当价格开始上涨后,利率将重新提高到原来的水平。v帕廷金认为货币数量论的这一观点与凯恩斯学说一致,因为在凯恩斯的收入均衡公式中,政府支出扩大的初始阶段,也会使“实际余额”增加,随着商品和债券需求的扩大,利率下降;而后则随价格上涨,“实际余额”减少,利率再返回原来的均衡水平。v帕廷金:“传统理论所发现的关于货币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所依据的并不是什么货币所独有的任何神秘的特性。而只是这样一个实际假设,即个人的消费行为要受到他持有货币量的影响。因此以凯恩斯的收入支出观为依据得出的结论,与以传统的货币数量观为依据的结论,两者没有任何合乎逻辑的必然不同。”v所以,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帕廷金在现代西方宏观微观经济学说史上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既用“实际余额”概念“链接”了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与现代宏观经济学,又用它“链接”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的经济理论。5.3 帕廷金的货币中性思想v尽管帕廷金的分析方法与传统的货币理论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其分析中,仍隐含着与传统货币理论相同的货币中性思想,这种思想也是帕廷金的“实际余额”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5.3.1 货币中性的基本概念v所谓货币中性问题,实际上就是货币是否对实际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问题。也就是说,货币是否仅仅是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而并不使消费、投资、产量、收入等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实质性变化。v关于货币中性的争论只能放到货币经济模型框架中进行。v按照货币理论界对货币中性的一般解释,“如果名义货币供给变动引起初始均衡的破坏,新的均衡与所有实际变量数值和货币供给变动同时变化,货币就是中性的。否则,货币就是非中性的”。v判断一个模型中货币是不是中性的标准是,确定名义货币供给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均衡的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化,或,仅仅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率变化。因为相对价格或利率的变动包括了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动,货币就不是中性的。v如果名义货币余额变化仅仅引起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动,那么,所有的实际变量,包括货币余额的实际价值在内,都不会改变。如果名义货币供给的倍增只引起了绝对价格水平的相应提高,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v货币中性问题是货币理论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v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持名目主义货币本质观,认为货币量的增减只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变化,而不会带动实际收入水平的变化,货币是中性的。v威克塞尔首先对货币中性问题提出质疑,他认为货币只有在银行利率与自然利率相等时才是中性的,在此二者不等时,经济则会发生累积性扩张或累积性收缩,货币就不是中性的。v哈耶克认为货币只有在影响一般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相对价格水平的情况下才是中性的,否则会影响经济运行,货币就是非中性的。按此标准,凯恩斯理论中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因为,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对于实际收入是否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v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分析说明在特定条件下,货币存量的变动会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即,帕廷金用与古典数量论不同的分析方法,最终得出了和古典学派相同的货币中性的结论。但是,帕廷金的分析突出了古典数量说没有展开的货币影响经济的过程分析,而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影响了实际经济的运行,因此又是非中性的。5.3.2 帕廷金模型与货币中性v帕廷金的货币中性理论通过其四个市场宏观经济模型的动态均衡来表述。其中,消费、投资与货币需求都取决于y、i与M/P三个实际变量。v在工资、物价可自由变动实现充分就业假设下,y为一固定的常数,即决定实际经济的因素就剩下i与M/P。v只要能够利用均衡方程式证明,在实际收入不变情况下,名义货币存量变动最终并不改变i与M/P,而只使名义货币余额、名义债券流通量、名义货币工资率与物价水平作同比例变动,这就证明了货币是中性的。1.名义货币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均衡利率的影响v帕廷金认为,名义货币供给变动会改变经济中实际货币余额,进而通过各市场的“实际余额效应”,导致它们的均衡状态发生变化。v帕廷金假设,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采取政府直接购买的方式,将增加的货币投放于商品市场。政府支出的增加对商品市场的总需求产生两方面的压力:v一方面,政府支出增加将使总需求中的政府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各经济主体实际货币持有的增加。在收入、财富和利率既定下,他们实际持有的货币将大于想要持有的,于是,居民会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企业会增加对投资品的购买,“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增加。v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使得总需求曲线偏离原来的均衡位置,超额需求的增加将推动物价水平上涨。v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也通过实际余额的增长对债券市场产生“实际余额效应”。v在收入、财富与利率不变下,家庭因为实际货币存量的增加,举债需求减少,购买债券的实力增强,这就减少了债券的供给,增加了债券的需求,打破债券市场原来的供求均衡,造成债券市场供不应求。v超额需求导致债券需求曲线偏离原来的均衡位置,推动债券价格上涨。v债券价格上涨意味着利率下跌,而利率下跌又拉开了市场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差距,刺激投资需求增加。于是,总需求曲线因为资本成本与资本收益差额的扩大,而通过实际余额效应进一步扩大,从而使商品市场已经上涨的物价水平进一步上涨,拉大通货膨胀缺口。v在货币市场上,同样由于实际货币余额效应的作用,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增加了名义社会财富量,推动货币需求曲线向上移动。v但由于增加的货币供给并不全部用于货币的持有,因而,实际货币需求的增加将小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此时,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跌,货币需求曲线上移则使利率有所回升,但并不能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v随着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涨,三个市场都将发生与上述情况相反的实际余额效应。v在货币市场上,物价的上涨会使货币需求增加,货币需求曲线进一步上移。在物价上涨幅度与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幅度一致时,货币供求再度均衡,利率恢复到原来的均衡水平。v在债券市场上,物价上涨增加债券的需求与供给。因为,家庭持有债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存将来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在物价上涨情况下,为维持未来实际消费水平不变,家庭期望持有债券的名义量与物价同比例增加。v但是,由于物价上涨降低了家庭的当期消费,也减少了未来的实际消费,债券持有的实际数量相应减少。即,物价上涨使得债券的实际需求增加,但债券实际需求增加幅度小于物价上涨幅度。v物价上涨也会使得企业债券供给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因为物价上涨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对周转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物价上涨也使企业实际货币余额的购买力下降,企业为弥补实际货币余额的减少并维持当期支出,都必须增发新的债券,这两方面的压力促使企业债券供给的增长超过债券需求的增长,这就使得债券价格下跌,利率回升。v当物价上涨完全吸收增加的货币数量时,债券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新的均衡点上相交,利率上升并超过原来的均衡水平,此时,债券量的增长幅度与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持平。例如,物价上涨一倍,债券市场在债券量倍增和债券价格上升情况下维持均衡利率水平不变,但是名义利率的上升则与物价的上升基本持平。v在商品市场上,“实际货币余额”将使物价上涨势头自行减缓。v因为价格上涨使实际货币余额存量减少,商品市场的超额需求相应减少。在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小于货币数量增长幅度时,实际货币余额将仍然大于货币量增长以前的水平,通货膨胀缺口继续存在,人们增加对商品的需求,推动经济的增长。v随着物价上涨率超过货币增长率,实际货币余额就会小于原来的水平,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会趋缓。v只有在物价水平与货币量同比例上升时,经济中的实际财富才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为实际利率与实际收入都不变,代表实际支出的总需求曲线将回到原来的水平。v帕廷金的一般均衡模型证明,名义货币供给增加的初始效应是总需求增加,出现膨胀性缺口。v通货膨胀改变各经济主体的财富总量,对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市场产生不同的“实际余额效应”。最后,通过各市场“实际余额效应”的综合作用,总需求曲线恢复到初始的均衡位置。v所以,在名义货币量、名义债券量和名义物价水平均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实际货币存量、实际债券量、实际利率与实际收入水平也都保持不变,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因此是中性的。2.流动性偏好增强对均衡价格、均衡利率的影响v流动性偏好增强对均衡价格、均衡利率水平的影响,是从名义货币需求增加引起总需求减少、出现紧缩性缺口开始的。v帕廷金认为,流动性偏好的增强,反映名义货币需求的增加,它表明家庭与厂商都希望持有较多的实际货币余额。v于是居民减少对债券的持有,企业增加新债券的发行,这就导致债券市场供过于求,利率上升,债券市场在较高的利率水平上恢复均衡。v利率上升直接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效率,造成商品市场总需求曲线下移,出现紧缩性缺口,导致物价下跌。v随着物价下跌,各市场发生与前述情况相反的变动,形成正的“实际余额效应”。v在债券市场上,物价下跌致使债券需求与供给都减少,但债券供给减少的速度快于债券需求的减少,从而消除了债券的超额供给,扭转利率上升的趋势。v同时,物价下跌增加了经济主体的实际财富,在“实际余额效应”作用下,实际货币余额中用于支出的数额,随实际货币余额存量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实际支出的绝对额仍保持不变。于是,代表实际支出的总需求曲线恢复到原来的均衡位置,货币对经济保持中立。v帕廷金解释说,流动性偏好变动对一般均衡理论模型的影响,不能仅考虑对凯恩斯的货币市场的影响(注:凯恩斯的货币市场实际上包括帕廷金的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还应考虑对商品市场的作用。流动性偏好变动的效应不仅影响人们在货币与债券之间的选择,还影响人们在货币、债券与商品三者之间的选择。v前述分析已表明,如果只顾及流动性偏好变动对债券市场的影响,货币是非中性的,流动性偏好的变动会改变均衡利率水平。v但是,如果考虑流动性偏好变动在各市场上的综合效应,则流动性偏好的变动只是改变人们在货币、债券与商品之间的选择,而不改变均衡利率水平。利率不变,整个社会的总支出也不变,货币就是中性的。5.3.3 均衡条件与货币中性v在帕廷金的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中,经济均衡的条件就是货币中性的条件。只有具备经济均衡的条件,货币中性才能成立。1.关于工资和价格变动的灵活性v工资和价格的完全可变性表现为它们可以自由地上下波动,这是帕廷金模型均衡的重要条件。它表明工资和价格的变动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求状况,而不存在工资刚性与价格刚性问题。v只有这样,“实际余额效应”才可能在各市场发挥作用,使劳动市场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才能自动得到解决,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收入水平才能得到相应的体现。v如果工资和价格缺乏完全可变的灵活性,那么货币数量的变动虽然对均衡的实现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劳动力市场回不到原来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得不到彻底的化解,充分就业情况下的收入水平也得不到相应的体现,货币因此不是中性的。2.关于“货币幻觉”的影响v“货币幻觉”是指在商品、劳务、货币、债券等变量的需求函数中,其超额需求除受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外,还要受名义变量变动的影响。v例如,名义收入的增加使得一个人增加按名义价格计算的需求,这个人就表现出了“货币幻觉”。v反之,如果某人行为只受实际货币余额、实际债券持有额、实际收入、实际利率与相对价格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那么,这个人就没有“货币幻觉”。v帕廷金认为,“货币幻觉”的存在与否对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问题至关重要。v以货币需求函数为例,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因为有货币幻觉的存在,货币就是非中性的。而在帕廷金的货币需求方程式中,没有货币幻觉的存在,货币就是中性的。v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M=KPy+L2(i)中,若名义货币量增长1倍,则物价水平也同比例上涨,与商品交易直接相关的货币需求倍增,而与商品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货币需求则仍然不变。即,2MK2Py+L2(i)v即物价上涨1倍并不能完全吸收增长1倍的货币供应量。v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的投机需求L2(i)是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它只受实际利率水平的影响。因此,货币总需求不仅要受名义物价水平的影响,还要受实际利率水平的影响。因为货币需求函数中的“货币幻觉”的存在,所以货币是非中性的。v帕廷金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货币需求函数中存在货币幻觉,这就是货币的非中性问题。他认为,货币幻觉的存在致使物价水平随货币量倍增,这就势必引起均衡利率的下跌,以吸收增加的货币量,从而破坏货币的中性。v假设货币供给量增加了1倍,在利率与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倍增致使总需求扩张,形成膨胀性缺口,促使物价水平上涨。物价的上涨若能吸收全部新增货币量,其上涨幅度必然大于1倍,这也是前述公式由大于变为等于的必要条件,于是实际货币余额存量减少。v在利率与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负的“实际余额效应”会使总需求曲线下降,出现紧缩性缺口,致使物价与利率水平都下降。假设物价降至原来增长1倍的水平或略高于该水平,为能吸收增加的全部货币量,利率必须降至原来的均衡利率水平以下。v货币量的增长引起实际利率下跌,表明货币是非中性的。v在帕廷金的货币需求函数中,M=PL(y,i,M/P)v名义货币量的变动只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动,却不改变均衡利率水平。v也就是说,在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实际货币总需求只决定于实际利率i,即M/P=L(y,i,M/P)v因而不存在“货币幻觉”,货币是中性的。3.关于“分配效应”的影响v“分配效应”是指物价上涨或下跌对收入的再分配。如果物价变动致使得益者和损失者形成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或不同的边际投资倾向,就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动。v例如,通货膨胀对社会总体而言,并不改变社会的实际财富量,却会改变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得益和受损情况。v通货膨胀致使现有资产与债务的实际价值降低,债务人实际负债减少,债权人的实际资产贬值。v作为帕廷金理论模型中债务人(债券发行人)的企业与债权人(债券持有人)的家庭会因为正负“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而采取不同的对策,这就导致货币中性的分析复杂化。v收入再分配促使得益者具有更高的储蓄倾向和借贷倾向,“强迫储蓄”的结果将导致利率水平下降,破坏货币中性的条件。4.关于预期的作用v货币供求变动导致物价水平变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必将形成实现新的均衡状况所需的物价水平。因此,物价自由波动是一种永存的现象。v在没有货币幻觉与分配效应的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致使物价水平同比例上涨。如果确实发生这种现象,就会形成正的物价变动预期,即公众认为目前物价水平上涨很可能导致未来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涨。这样,货币量的变动引起目前物价的变动,而目前物价的变动又形成未来物价变动的预期。v例如,物价变动预期会通过实际余额效应影响实际消费,又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影响实际利率。因此,只要物价变动预期影响消费函数,货币就不完全是中性的。v如果不考虑物价变动预期所引起的“实际余额效应”对消费函数的影响,货币就是中性的。v例如,家庭为保证未来实际消费水平不变,而以股票资产的形式持有购买力。股票价格可能随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同比例变化,其实际价值将维持不变。以股票为财富的存在形式,可以排除物价上涨预期对家庭当期实际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比例的影响,而且股票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即实际利率)也与物价水平的变动无关。这就能保持货币的中性。5.政府行为的影响v帕廷金认为,政府不发行付息债券、不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也是货币中性的必要条件。如果政府发行付息债券,并成为企业和家庭的净资产,那么政府债券的实际数量也如货币余额的实际数量一样,进入商品、债券与货币超额需求函数中。v以商品市场为例,总需求函数应该写为:F(y,i,V/(iP),M/P)=yv式中V为流通中政府付息债券的名义数量,1/i为债券价格,V/iP表示政府债券的实际数量。v假定政府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流通中注入增加1倍的货币量,物价也将随之上涨1倍。货币量与物价的倍增,实际货币余额不变,但政府债券的实际数量将会因物价上涨而有所下降。v在实际收入y、实际利率i与实际货币余额M/P不变情况下,实际债券量的下降会通过所谓“实际金融资产效应”,减少对商品的需求,从而使商品市场出现紧缩性缺口。v为恢复均衡,利率必然下降。利率降低一方面直接刺激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债券实际数量的增加而间接提高消费,从而导致总需求的提高。v显然,政府付息债券作为净资产进入消费函数,其实际价值将与物价水平反向变动。v在货币量与物价倍增情况下,只有降低利率水平,才能使经济恢复均衡。此时,货币是非中性的。v一般来说,政府债券收益率与物价同比例变动,例如,物价上涨10%,利息支出也增加10%,这会使债券实际数量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v但是,帕廷金指出,即使政府债券的发行附有与物价一起变动的规定,也无法完全消除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货币供给而减少的债券实际数量。因此,只要货币数量的增加是以政府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进行,货币中性的条件将不复存在。v帕廷金还分析在引入私人银行和存在非自愿失业情况下,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模型的影响过程。他认为,如果以上诸条件不成立,那么,四个市场宏观经济模型运行的基础也就不存在,均衡利率水平的稳定无法保证,货币对经济也就不再保持中立。5.4 帕廷金理论的简要评说v帕廷金对货币理论的最大贡献就是提出“货币余额”概念,并以此促进货币论与价值论的结合,使得货币经济理论的分析更加细致、深化,也更加全面。v同时,帕廷金的理论也有严格的运用领域和约束条件,它所提供的只是进行分析的理念模型。5.4.1 帕廷金理论的重要意义v帕廷金理论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提出“实际余额”概念,而且在于他通过这个概念将传统货币论与价值论结合起来,也将古典的货币数量说与凯恩斯的收入支出说结合起来,不仅使得这些理论具有新的意义,而且,也提出了更为完整全面的分析方法。v按照传统的两分法,货币理论研究货币量与一般物价水平的关系,价值理论研究实物经济中商品相对价格与市场供求的关系。v货币量的变动并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体系,而只影响一般的价格水平。换句话说,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商品市场供求状况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v帕廷金引入“实际货币余额”,将一般物价水平决定研究从狭小的货币市场拓展到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四市场宏观经济模型”之中。v在帕廷金理论模型中,货币量的变动引起代表财富存量的“实际余额存量”变动,对商品市场、劳动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形成“实际余额效应”,改变对商品、劳务、货币、债券等的总需求。v而总需求的变动又会形成“膨胀性”缺口或“紧缩性”缺口,对一般物价水平形成向上或向下的压力。物价的上涨或下跌从相反方向产生“实际余额效应”,再次对总需求产生影响,最后达到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动、市场供求恢复充分就业均衡的状态。v正是通过引入“实际余额存量”,一般物价水平成为一个和所有市场供求有关的量,货币量的变动也不仅在货币市场发挥作用,而且在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体系中,通过实际余额效应,改变整个经济供求的状态。v这就使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劳动市场、债券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货币论与价值论因此成为宏观均衡分析不可分割的内容。v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也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与凯恩斯的收入支出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修正的货币中性理论。v从形式上看,货币数量说认为货币量与一般物价水平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货币量变动直接引起一般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v而凯恩斯的收入支出说则认为,货币数量变化并不直接影响物价水平,而是通过改变总需求,进而对工资、就业、产量乃至社会的总收入产生影响,两种理论似乎存在着根本的不同。v帕廷金引入“实际货币余额”理论,在既坚持货币数量论传统结论的基础上,又充分肯定货币通过“实际余额效应”对总需求的作用,进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v在假设充分就业均衡前提下,帕廷金把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总需求、总供给的自动调节联系起来,得出货币中性的结论。v因此,帕廷金实际上是从长期动态均衡上承认货币数量论的传统,而在短期比较静态均衡上承认凯恩斯货币非中性的主张。v西方学者温特罗勃指出:“帕廷金把实际货币余额融入一个由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债券市场组成的局部分散体系的超额需求结构”,“给凯恩斯与古典的争论以新的看法。而这种新古典的综合,作为一种经过修正的充分就业数量学说和货币中性理论,形成古典货币理论的含义,并使凯恩斯理论成为在一个或几个市场上存在失衡行为的新古典一般理论的特殊情形”。v显然,帕廷金关于货币中性的理论,仅指“货币数量变动将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同比例变动”。这一最终结果,丝毫不带有“货币仅仅是罩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并不对消费、投资、产量、收入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意思。v可以肯定,在帕廷金的理论模型中,货币作用最终结果是中性的恢复均衡,而货币作用的过程则是非中性的调节失衡,货币是整个宏观经济均衡分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变量。v货币供给量与实际货币余额存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经济变

    注意事项

    本文(第5章 一般均衡分析与实际余额效应理论.ppt)为本站会员(qwe****56)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